《君临天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君临天龙-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有些争议。

    明白了事情原委之后,赵佶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虽然限于目下的身份,这等军国之事他无法涉足,但是也明白当今官家这一朝实在很难将对西夏之战做出一个收尾,事情终究要在他手里有个了断,许多安排可以提前准备下来。

    返京途中,赵佶一方面在了解当下官方在横山一线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在思考自己能够做的事情。无论今次大宋是否真的出兵,一番筹谋布置是少不了的。赵佶打算回到汴梁后,彻底整合丐帮的力量,然后借着这个机会,将丐帮的人手逐步往横山一线调动,不只要在大宋方面经营一番,同时也要着手对西夏方面的渗透。

    当然,这些动作不能摆到官面上来做,大可以用江湖人的手段去做。要怎么去做,要做到哪一步,能做到哪一步,赵佶心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想法,他也要询问一下全冠清等这群丐帮中人的意见。

    而且,时间上来推算,现在应该也到了丐帮内诸多阴谋萌发的时间了。赵佶此前虽然做过一些布置,但是人心隔肚皮,是否能够受到成效,他心里其实也不能笃定。

    那么就借着这样一个机会,一方面整合丐帮的力量借今次之事历练一番,瞧瞧丐帮能否胜任这种事情,做到自己所期望的程度。如果可以的话,那么日后还能依法而为,往燕云方面进行渗透。另一方面,也彻底剪除丐帮的隐患,真需要杀人的话,他也绝对不会手软。毕竟,丐帮是他当下唯一能够经营的力量。至于江湖上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没心思理会,也没必要理会。

    就这样一路思忖着,中秋之前,使团终于回到了阔别大半年之久的汴梁城。

    ————————————————————————————
080 卓有成效
    阔别数月,汴梁城依旧繁华。

    因为朝堂上正因是否出兵西夏之事争执不休,因此也没有安排什么欢迎仪式,不过官家还是安排了宫中内侍在城外等候,当使团到达的时候,直接将蔡京这个正使和赵佶直接请到了宫中。

    再次面圣,官家的精神较之年初时好了许多,谈笑风生,似乎已经完全从丧子之痛和病痛折磨的阴影下完全走了出来。见面之后,官家先是对赵佶一通赞赏,且御赐了许多奖赏。赵佶知道官家应该还有要事跟蔡京讨论,而这些事情自己多半是不宜参与听闻的,因此面奏片刻后识趣告退。

    从御前退下,旋即便有宫娥上前请赵佶前往向太**中。赵佶也正打算前去拜见太后,便随着宫娥一同前往。向太后近来偶感风寒,卧病在床,不过得知赵佶已经回京进宫,还是打起精神来接见了他。见面之后未免寒暄一番,赵佶也讲一些沿路趣闻,倒让太后精神渐渐好起来。

    因为许久未见,加上太后对赵佶所讲的沿路风土人情听得津津有味,赵佶便留在宫中用了晚餐。

    上午入城,出宫的时候已是满天星光。王府中梁师成等人早已带着车驾在宫门外等候良久,见面后,梁师成眼圈都变得赤红起来:“王爷您大半年里奔波在外,身边也没知心意的人听用,小的们却在府里待着享清福,实在罪过。”

    虽然这情绪外露稍显做作,不过赵佶还是感到一些安慰,确实身边没有梁师成伺候,生活上许多小事都不是很舒心。拍拍梁师成的肩膀,赵佶上了马车,示意他也一同上车来,准备在回家路上听一听自己离开汴梁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上车坐定之后,梁师成又感慨了许久,才讲起正事来:“王爷您不在的这段日子,东京城里确是发生了蛮多的事情。这其中要紧的几件,先是吴王府里寻的江湖郎中险些医坏了吴王殿下,这事连官家都被惹得出面,开封府里闹腾了好一阵子,将那帮江湖郎中全都逮捕问罪。前些日子简王殿下联系一群文臣,筹划着要为太后娘娘两位兄弟请王爵,被太后娘娘严令呵斥,官家似乎也是不大乐意……”

    梁师成絮絮叨叨讲了许久,细节方面也没有遗漏,绘声绘色。听到自己那些兄弟们折腾出来的事情,赵佶只是笑了笑,并没说什么。这些事情,目的如何,结果如何,明眼人也都看得出、猜得到,倒也没有什么意外。

    回到王府的时候,赵佶吩咐梁师成准备一些礼品,送给此次同行的使臣侍卫们,礼数倒也不须太周全,只保持一个合理的礼尚往来。毕竟同行大半年之久,若没有一些表示,旁人反倒要怪责端王脾性太过凉薄。至于那些贴身保护自己的侍卫们,赵佶打算抽个时间请他们宴饮一场,同时也要征求一下他们是否愿意调到端王府来做护卫。

    这些事情安排给梁师成,自会做得妥妥当当。此时下人们早已经准备好了沐浴的热汤,洗去一身风尘后,赵佶整个身体精神才松懈下来。行遍万里,终究还是家里待得最舒心。

    坐在书房里,因为梁师成一时还没有回府,赵佶索性先自己循着记忆将脑海中的六脉神剑心法秘籍摹写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也担心长久之后记忆会出了偏差,这种高深的武功秘籍,出了一点岔子,后果都了不得。

    将六脉神剑摹写完毕,与石洞中得到的北冥神功秘籍全都收起来之后,梁师成也回到了王府,即刻赶来了书房。

    啜一口热茶,赵佶才问起他离京前吩咐的几件事,梁师成也都一桩一桩仔细汇报起来。

    首先讲的自然是全冠清这一群人这大半年来在汴梁城里取得的成果,全冠清自然也知道赵佶的归期,并且今天一早便来了王府几次。不过梁师成猜度王爷一路奔波,该是精神困乏得很,便先将他打发走了,约定明天再来拜见。

    这大半年来,全冠清及其手下在汴梁城里渗透极快。借着丐帮的声势,不只笼络了汴梁城几乎一半游手好闲的破落户闲汉浪子,甚至周边的府县也有辐射,尤其汴梁到洛阳这一线,几乎可以说是布满了耳目。就连吴王府延请的那些江湖郎中的底细,也比开封府先一步挖出了他们的跟脚底细。如今汴梁城里,小到市面菜价几何,大到朝堂相公争执的内容,都能在雪片一般汇聚来的信报中抽丝剥茧找到答案。

    而且关键的一点是,这些闲汉们完全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庞大周密情报组织的成员,他们要做的事情跟平时没有区别,只不过每天在城里无所事事四处闲逛溜达,只是每天要固定去分布在城中大大小小的茶寮里吃酒喝茶。而茶寮中,自然有专人将他们一切言谈记录下来,汇总收集。

    至于情报的传递处理系统,要比情报收集还要困难许多倍。遵照赵佶的指点,加上自己的揣摩,全冠清在城内城外设立了十余处据点,这些据点多以镖局、武馆和南北货栈为掩饰。其实也不能算是掩饰,因为这些营生的的确确都是在认真经营盈利着。否则单靠端王府的储蓄和收成,实在不足支撑起这样一个庞大的构架。饶是如此,在这些营生没有上轨道之前,端王府每月都要往里贴补数千贯的花销,单单为了这些银钱调度消耗,梁师成就绞尽了脑汁。

    这些分散的据点,按照地域方位划分出固定负责的范围,作为信息汇总的中心,主要交给丐帮中人负责。为了确保这些人的忠诚,梁师成与全冠清可说是煞费苦心,首先挑选人选便要父母妻儿俱全,最好是出身大族的,亲眷越多,越好控制。其次便是发愿起誓,诸多手段用下去。饶是如此,信息在这些地方仍然不以字面形式存在,全靠口口相授。而且这些人仍然不清楚此事跟端王府之间的联系,只当作是丐帮自己的事务。

    再上一层,就到了全冠清直接负责的事务,在这里,经过筛选的信报才会集合成册,送往丐帮名下城外一处庄园中。在这所庄园里,信息会进行更细致的梳理和归档,再次精简之后,由全冠清送到码头上一家货栈中。

    这家货栈是梁师成着人托名购置的,而端王府也在这个环节里介入接收信报。由梁师成亲自指派人手再次对信报做出精简梳理,送到另一家粮店里,而这家粮店则负责每天往王府运送粮米菜蔬。

    整个构架庞大无比,哪怕经过大半年的努力,仍然有一小部分还没有完成,但是已经运转起来,确是卓有成效。梁师成将一份册子递给赵佶,上面记载了当朝章惇章相公整整十天每天的活动事项,甚至每顿饭的菜式都标注的清清楚楚!

    赵佶翻阅之后,对此也暗感咂舌,如此周密的监视力度,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将这本册子丢进火盆里焚烧干净,赵佶又思忖了许久。这个情报组织虽然构架起来并且已经开始运作,但其中缺点还是蛮大的。

    比如说结构太臃肿,调度不够灵活,只能适用于汴梁一地并周边府县。若换到另一个地方重新开始,费时费力不说,效用如何还在两可之间。还有就是猎取情报的手段太单一,几乎完全依靠道听途说,真正的机密要闻是很难搜集得到的。而且得到的信息数据太庞大,极容易忽略真正有价值的情报。

    对于这第一点缺憾,赵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在后续的运作当中磨合改善精简。至于猎取情报的手段,赵佶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能光是广撒网的模式,还要着重树立起几个节点,比如培养一些花魁名妓之流安插在汴梁风月场里,进一步渗透到这些还没有渗透的领域。至于信息的处理,赵佶感觉分成几组人交叉审理效果应该不错,成员要涵盖士农工商各个领域,毕竟同样的一段情报,在不同人眼中能看出不同的意味。

    其实建立一个覆盖整个汴梁的消息网只是赵佶的初步构想,他真正理想的情报组织应该是精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