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大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辈子的前途。

    当然,李序然并没有想从他这里得到什么好处,他只是不想招来没必要的麻烦,那样的话。就没有精力和心思干正事了。

    公公不给说,自己也猜不到这进京面圣到底是什么事。

    李序然决定不去琢磨这些事情了,反正,自从当了江都知府后,至今也有近十年了,他还一直没有回过京城。

    确切的说,他就从来没有去过京城,因为,从穿越过来就是江都的知府了,虽然几经沉浮,但都是在南江省的地方官任上来回变动,而一直没有回京。

    况且, ;上次在查办王天远那个案子时,皇上把他关在牢里,让他写了《铁窗赋》,现在算起来,也好几年没有见皇上了,这次面圣正好可以见见他。

    早就听说,皇上的身体每况愈下,现在也不知道怎样了,皇上的身体状况属于朝廷的机密,不要说是地方官了,就是京官也不见的能真正的了解到实情,而他这次去了之后就会能亲眼看见了。

    在这个年代,圣旨可是千万不能违抗的,所以,李序然急忙安排了手头的事情,就要进京了。

    除了一驰和尘远他们,按察使司徒晋和布政使董连平也来送李序然,由于这些人都和京城有着这样那样的渊源,所以,给李序然嘱咐了不少事。

    同时,一驰和尘远执意让杜唐和安刚陪同李序然一起进京,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李序然一直是文官,一点武功都会的文官。

    就这样,李序然踏上他的进京之路,本来这是第一次进京,可以好好的享受享受这沿途的风景,但这个没有明确意思的圣旨把李序然弄的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现在想的最多的还是康王和太子的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很敏感很严重,但他是亲自参与了的,盘龙岭里发生的那一幕幕还在李序然的心里打颤。

    除了这件事,李序然还在想就是皇上是不是知道了前段时间他查办的那个泰州金矿案,因为,那个案子也牵扯到康王。

    说句实话,他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就是康王干的啊,再说了,当时搜出来的金子都由前任巡抚给看押起来了,他没有拿一两啊,这一点在黑虎上的时候,他就知道了:银子,那怕是脏银,也不敢动一分一厘。

    刺杀太子和泰州金矿这两件事都指向了康王。李序然觉得心里更没底了。

    他甚至胡乱的想到,如果不是因为这两件事的话,那是不是自己在南江省当差这么多年,哪里出了什么问题了?

    记得前段时间。太子从北江省到了南江省,说是他们这两个省要有什么计划,还是朝廷要对这两个省进行怎么安排的,他也记不清了,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太子这次亲自来到北江和南江两省,要说这两个省没什么事,怎么会令人信服呢?

    这时,杜唐走上前来对李序然说:“大哥,我知道你有心事。但这次是进京面圣,没有人比皇上大了,既然是见皇上,我们什么也不用想了,因为想了也没有用。谁也改变不了皇上的决定,包括我们自己,对待皇上,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也准备,说实话,说真话,剩下的就不由咱们了”。

    杜唐的话说得很有道理。通过几件事情,李序然大体还是知道一些和天子的相处之道,那就是不用动歪心思,不要抱侥幸心理,就像杜唐说得,还是实在点好。

    因为。要是让皇上知道他的臣子在他面前演戏,那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李序然就干脆什么也不想了,其实,他该想的都想了。现在就趁这个机会,好好在京城转一转,这可是大清最好的城市了。

    根据圣旨的要求,李序然要进京的第二天下午进宫面圣,所以,早上的时候,李序然先去拜访了杨尚书还有其他的几个故交,其实,除了杨尚书,其他人他也不认识,只是通过一驰和尘远才知道了那个真李序然在刑部的时候有些同僚的名字。

    杨尚书见了李序然先是一惊,后来,马上就变得高兴起来,他把李序然带到书房,告诉李序然,康王已经被废了,现在太子的地位变得更加牢固,皇上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大家都很担心。

    至于这次为什么叫李序然来京城,杨尚书也不知道,他只告诉李序然要小心说话,见机行事。

    看样子,杨尚书也好像很忙,他身边不停的有人来向他禀报这禀报那的,有的还低身附耳,让李序然感到很不自在。

    离开杨尚书的府上,李序然便向京城最高的权力中心走去。

    这是他第一次进宫,难免有些紧张,想起原先在电视剧里看过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但他毕竟是假的,现在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啊。

    不过,穿越过来这么多年了,而且都是在官场,李序然反而觉得自己原先的生活变得陌生了,眼前的生活则真实的多。

    确实,现在他就感到了这份真实,经过了重重关卡,重重检查和核对之后,他马上就看到皇上了。

    现在他早已没心情想什么电视剧电影之类的了,他现在最想的就是怎么度过眼前的这一关。

    “臣,南江巡抚李序然恭请皇上圣安”,李序然说道。刚才进门的时候,他看到房间里就他们俩个人。

    “哦,是序然啊,起来吧,”皇上说道。

    李序然站起来的时候,很快的看了一眼皇上,他半躺着,脸色看上去真的差了很多,不过声音还算洪亮,起码说明头脑还清醒。

    “知道朕为什么叫你来吗?”,皇上对他说道。

    “微臣不知,还请皇上示下”,李序然一字一句的说道,生怕说错。

    “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和你说说话,朕现在老了,身边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来来来,你坐,坐哪,朕的儿子们忙啊,一个个忙着国家大事,朝廷大事,哎,你说他们这么卖力的办差,怎么朝廷还是这个样子?”,皇上真的像拉家常一样,和李序然说起话来。

    可是,这些话题李序然怎么能评论呢,于是,他只能说道:“皇上,保重龙体啊”。

    那知皇上说道:“什么龙体,那些人天天喊着万岁万岁的,哎,你说,这人真能活到一万岁吗?真要是那样的话,多少人要骂死朕啊。

    通过几件事情,朕和你也算有缘,朕知道你是个说实话、办实事的人,所以,想和你说说话,心里话”。

    李序然知道,皇上要说的绝不是家长里短,现在该开始说了吧?
第一百零二章 一品大员
    这时皇上说道:“朕的身体不行了,上了岁数的人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朕虽然是天子,但也是孩子的父亲,有些事你一定要给朕说实话,还记得当年的《铁窗赋》吗?朕相信你能了解一个作为人父的难处”。

    “微臣遵旨”,李序然说道,现在他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所谓言多必失,更何况是现在这个情况呢?

    皇上继续说道:“其实当年黑虎山的那件事,朕知道废太子成不了气候,但是毕竟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所以朕就把这件事情给压下来了,在这件事上,你做的很好,把能压得都压了,保住了太子的脸面也保住了朕的脸面。

    没想到这个东西不争气(指原太子,就是被废的太子),竟然和这个王天远也有瓜葛,而且还胆子不小,私自培植党羽,私藏官银。当年,你掌握了南江那几个主要官员证明王天远有罪的证据后,朕知道,王天远完蛋了,但这件事势必会影响到太子,所以朕就把你关押起来,后来贬为知县,就是为了免得让你陷入他们的争斗之中”。

    “皇上,皇上对微臣的这片苦心,微臣怎么能受的啊”,李序然说道,这是他内心的实话,毕竟皇上是出于保护他的目的。

    皇上没有理李序然,继续说道:“你在太仓县干的不错,得到了朝廷一致的认可,这都是有目共睹的,后来你官复原职做了按察使后,就破了那个泰州府的金矿案,可是没想到这儿牵扯到康王,但是,你也就没有将这件事情点破,也没有将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

    前段时间,太子从北江省回京的时候,路过你们南江省。又是在盘龙岭,你救了现在的太子,尽管你知道是康王所为,但还是一直没有将这件事点破。朕没有说错吧?”。

    还没等李序然回答,皇上就继续说道:“朕现在问你,废太子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就说这个康王,你说,你说朕该怎么处置这个康王?”。

    李序然急忙说道:“这是皇上的家事,微臣是不便说的,还请皇上能体谅做臣子的本分”。

    “朕知道这是朕的家事,也知道做臣子的本分,朕现在就是问你该怎么处置康王。你的意见是什么?”,皇上说道。

    看样子是非要回答不可了,李序然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问他而不是别人,难道就是因为自己知道事情吗?

    说起知道这些事情。李序然心里就有点害怕,他本来是不想知道这些事的,现在皇上难道是在试探吗?

    如果皇上非要微臣说,那微臣就说了,关于这些事情,微臣只要一个原则,那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李序然说道,其实,他已经听杨尚书说了,康王的亲王爵位已经被废了,可皇上还为什么要问自己呢?

    这时,皇上说道:“说得好。朕希望你一直能坚持你的这个原则,做个高官,你的意见朕会考虑的,现在康王已经被削除了爵位,那就让他接受法办吧”。

    李序然没有说话。因为,他不知道皇上接下来要说什么,同时,他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