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八柱何当,东南何亏?日月安属?列星焉陈?”
原来这是千语的卷子!
这段话本是那方先生的杰作,只不过千语记性极好过目不忘,此刻便照搬了过来。
他小孩心性,心想,你们既要考我,我便也来考考你们。方先生有这么多疑问,且看你们如何做答!
“咳!咳!”九道真人又咳了两声,见李元朗还是不觉,只好出声问道,“李师兄,此卷如何啊?”
李元朗毫不犹豫地答道,“甲等!自然是甲等!他年纪虽小,想法却如此新颖奇特,难得!难得!这些问题我竟从没想过,惭愧!惭愧!”
说罢,他收敛心神,正色道,“潜龙岛楚千语,甲等!”
这一次,羡慕的目光如雨点般落到楚林风身上。
只有宋乘易干咳一声,别过头去。
此刻李元朗脑子里还是不由自主地想着千语那些问题,他心不在焉地拿起最后一张卷子。
然而一看之下,他的脑子轰的一声,一片空白。
卷子上是一个大圈。
这自然是小狗子的大作了。
刚才让九道真人和林太清犹豫不决的自然也是它。
可这个圈在李元朗的眼中却不是个圈,而是个圆!
而圆是什么?
圆便是太极。
近年来,李元朗研究古太极图颇有心得。他认为人们只知○之为太极,却不知此圆作者本欲其团圆旋转百千万周不已,乃是形容其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之妙也。但画笔之下无可奈何,只能如此画。
而太极虽一气循环,其实界分阴阳,可是这一个圆表现不出阴阳动静之别,于是作者只能再画一个圆来示意,左白者为阳,右黑者为阴,是为阴静阳动图。
而阴静阳动其实皆是其中原有之物。
即是说,古太极图虽人为地划为五个层次,其实只是受笔画的限制,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其实还是一个太极图一气流行的全过程。
此刻,看着这个圈,李元朗只觉嗓子有些发干,不想自己苦心钻研数年引以为傲之成果,竟被一个孩子一笔点破。
他愣愣的一时无语。
第六章 易经(四)
其实,若是一般人看到这个○,恐怕立时便要当成白卷处理。可九道真人和林太清对《易经》有一定的研究,便想到了太极。而李元朗对《易经》沉迷到近乎痴狂,自然看法又有不同。
但这里又有一个别的缘故,就是千语那篇文章。
李元朗是先看了千语那篇文章的,而千语那篇文章实为方先生所作,深藏玄机十分精妙,李元朗痴迷此道,一看之下自然思绪万千。
此时若是再给他一篇别的文章倒也罢了,毕竟文字乃是具体的,可偏偏在此时又给了他一个抽象的○,他自然难免浮想联翩、心潮澎湃、难以自持了。
但李元朗虽痴迷易经,却并不是傻子。
他强自收敛心神,决定再考验一下,看这孩子是否真有大智慧,或者只是投机取巧、滥竽充数。
“石中龙。”李元朗清了清喉咙,镇定地道,“你画的可是太极么?”
小狗子一愣,随即老老实实地答道,“是太急。”
当时他最终决定画一个大圈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所以他便急匆匆地画上了。这位爷爷竟然连这个都看出来了,小狗子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李元朗点点头,“为什么只有一个?”
李元朗的本意是:太极图应有五个图,为什么只画一个?
而小狗子的理解是:这道题要写很多字,为什么只画一个圈?
于是小狗子答道,“所有的都可以写在里面。”
李元朗闻言默然。
是啊,太极之理至大、至博、至精、至微,包含天下万物之理。
李元朗不再犹豫,缓慢而清晰地道,“潜龙岛石中龙,甲等!”
“这……”林太清闻言惊道,“这恐怕不妥吧!”
“有何不妥?”李元朗恃才傲物,听闻林太清这样说便有些反感。
“他只画了一个圈,即便此圈是代表太极,却也不至于就评为甲等!”林太清正色道。
其实刚才九道真人和林太清便在讨论此卷究竟能否算是合格。
九道真人说合格,毕竟圆确实能代表太极,也许真是寓意深刻;林太清说不合格,只因此卷太过简单,似乎有些投机取巧。
二人犹豫不决,最终决定交由李元朗评定是否合格。
可是,不想这位大师竟然直接给了个甲等。
“那么依林师弟之见该当如何呢?”李元朗冷笑道。
“我认为此卷应评为不合格!”林太清断然道。
“为何?”李元朗毫不客气。
“这……”林太清皱眉道,“此卷算不得是图,通篇又没有一个字。实在太过简单了些。”
“在我眼中,此图虽不繁,却胜于凡图万千!此卷虽无字,却胜过万语千言!”李元朗傲然冷笑道,“嘿嘿,不过那些凡人俗物终究是不会懂得的!”
饶是林太清修养再好,此刻也不禁勃然变色,“李师兄,你说谁是俗物!”
“嘿嘿,这还用得着说么!”李元朗傲然道,“自然是……”
“是啊,我们俱是凡人俗物。”九道真人适时地笑道,“李师兄数十年钻研易经不问世事,自然是超凡脱俗的,我们如何能及!虽已这般年纪,赤子之心依然堪比少年,我们自愧弗如!”
九道真人这一番话,连消带打,极为高明,把一场争端瞬间消弭于无形。
第一句便给林太清一个台阶下,说这“凡人俗物”指的乃是我们大家,而不是特指你。
第二句暗示林太清,李元朗是个学易成痴的人,不懂人情事故,你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第三句是提醒李元朗,在座众人当中你的辈分最高,在晚辈面前不可失了体统。
果然,此言一出,二人俱不说话了。
“这阅卷之事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师兄、林师弟各有各的道理。”九道真人沉吟道,“此卷若是评为甲等……”
“只怕是难以服众!”林太清恳切道。
九道真人点点头,“若是评为不合格……”
“无异于牛嚼牡丹!”李元朗冷然道。
九道真人再点点头,缓缓道,“既然如此,你二人各退一步,依我看此卷便评为合格吧!”
“是。”林太清恭敬道。
李元朗只哼了一声,却也没再说什么。
而楚林风早已惊得目瞪口呆。
至此,第二道题目试毕。
甲等二人。
乙等三人。
合格十五人。
“便同第一道题目一起上榜张贴吧。”九道真人转头向陆如风道,“现下便去镜湖,稍事休息,考核第三道试题。”
注1:实为《太极河图》,是明代来知德将太极图与河图融为一体的杰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七章 奇迹(一)
镜湖,便位于玄天山的西峰之上。
湖水清澈见底,湖面水平如镜。
蓝天、白云、红日、远山、近树尽显“镜”中,一派“鸟在水下飞,鱼在天上游”的奇幻景象。
此时正值夏季,镜湖四周的山坡上绿草如茵,开满了一片片紫色和金黄色的野花,远远望去,一坡落霞。
临湖一望,又是满湖花草。
这绚美景象,慑人心魄。
此刻,九道真人、林太清、李元朗以及各宫主们正站在镜湖左侧的山坡上,此处正好可以清晰地俯瞰整个湖面。
眼看考试还未开始,大家便三三两两聚在一处闲谈。
萧碧海乃是同辈之中的大师兄,以下依次是龙成璧、孙化极、金如铁、楚林风、宋乘易、玉麒麟。
而几人之中萧碧海威望最高,所以除叶飞花和玉麒麟在远处陪着九道真人等人说话以外,其他几人尽皆围在萧碧海身边。
“萧师兄,你看此次大会能中选几人?”移云宫主龙成璧面露忧色。
萧碧海负手而立,闻言微微蹙眉。
不待萧碧海出声,昭明宫主金如铁便抢着道,“若是按这种选法,我看也中不了几人!”
“是啊!”龙成璧叹道,“很多人前两题都是合格,即便第三题得了个甲等,也只不过五分而已,势必是不能中选的了。”
“依我看来,这第一题倒也无可厚非,只是这第二题……评的似乎苛刻了些。”幻灵宫主孙化极皱眉道。
“什么有些苛刻?”金如铁冷哼一声,“根本是苛刻之至!”
“我看此次有几个孩子资质甚好,若是因此不能中选,不免有些可惜。”龙成璧叹道。
几人默然不语。
“我看倒不然。”萧碧海此刻却悠然道,“资质好的自然会中选。若是没有中选,只能说明无缘!”他淡淡问道,“你们忘了开宗祖师立天真人是如何说的?”
金如铁立刻不假思索道,“玄门凶险,非有缘者不能入,非有智者不能入,非有勇者不能入,非有义者不能入。”
“这便是了!入我玄门第一条便是有缘!”沉默片刻,萧碧海淡淡道,“或许,真人这第二题真正要考的,并不仅仅是易经!”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不语。
玄天宗自九道真人之下,最负盛名的便是叶飞花和萧碧海。而其中又以萧碧海的剑术最为著名。民间盛传:
飞花妙手常无病,
碧海仗剑天下平。
金鳞化龙乘风起,
玄天九道乾坤定。
四句之中,金如铁、玉麒麟、孙化极、龙成璧、宋乘易、楚林风这六人加起来才合占一句。
只有九道真人、叶飞花、萧碧海各自独占一句。
而这其中九道真人和叶飞花俱是成名已久的前辈高人,都是萧碧海的师伯,能与他们齐名,萧碧海声名之鼎盛,由此可见一斑。
此刻那些孩子们也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