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裸人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赤裸人间-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哼!什么‘人家’?还不是被您惯坏了的那个人,她在背后乱说?这种话,亏她也能说得出口!”

    莫堡主怒道:“青儿,你竟目无尊长,看我不打你!”举起了手掌。

    老管家赶紧劝道:“堡主息怒。小姐她年纪小,不懂事,您慢慢和她说吧。”

    不料竹青却呜咽起来:“她说出这样的话来污辱我,您还护着她!爸,您太偏心了!”

    老管家又反过来劝竹青:“小姐,你就不要哭了。老爷正烦着呢,你这一哭,不是叫他更烦吗?其实,是怎么回事老爷心里是明白的,可是他也不好做啊,毕竟你二娘是小盼少爷的亲娘啊!”

    莫老爷叹声气,放下手来。

    刘若风觉得竹青的话说得十分在理,但自己是当事人,起因还在自己身上,他不便在此时插嘴。他看出,莫老爷这个一家之主也不好作;而这位老管家的说话,则着实令人钦服,极具技巧甚至不愧为一种艺术。

    莫老爷对刘若风道:“贤侄,莫家堡怠慢了你,你别往心里去。”

    “姨父,您言重了。”

    “你先安心在这住下,没人敢撵你走!习文练武,你随意选。其它的事,要等忙过了这一段再说。”

    “姨父,小侄明白。”

    竹青止住哭泣,说道:“爸,表弟家的事情,您要放在心上啊!干吗不先派人查一查?”

    老管家一旁替堡主答道:“小姐,这件事你就不要催老爷。马上要夏收了,木家堡最近又在寻衅滋事,咱们抽不出足够人手。而且这里离荆州那么远,要把事情办好并不容易呀。这件事等到秋后再作商议为妥。”……

    晚餐时候,大家坐到一起。刘若风仍照着礼数叫了声“二娘”,二娘却只在鼻孔里哼了声,不搭理。见这情形,莫夫人也黑着脸子将刘若风拉在自己身边坐着,不停地往他碗里挟菜,与他说些家常事儿;竹青也应和着说笑。

    二娘却拿小盼说事儿,不时冒出句冷言冷语,刘若风就当是没听见,不去管她。莫老爷倒觉尴尬,敷衍两句便借故走了。

    二娘突地把筷子重重地摔在桌上,站起来吼叫道:“你这个瘟神,你有神经病啊?!”



………【第二十八章 沉迷】………

    刘若风、竹青、莫夫人愕然相顾,只见小盼一脸委屈,胳膊上沾着些许油汤。三人明白,这女人又在指桑骂槐,都不去理她。

    二娘又吼叫:“二凤!你是个死人啊?莫家的饭是让你来白吃的吗?还不快去给少爷打盆水来洗手!”

    二凤急急地跑出去。莫夫人把碗一推,横眼说道:“芳姑,你不要净说些伤杂话!谁白吃饭了?吃的是你家的饭吗?”

    二娘却阴声阴气地说:“夫人,我教训丫头,可没敢说你的什么显亲贵戚哟,这也不妥吗?”

    “你——”莫夫人气得一下站起。竹青和刘若风赶紧一人拉着她的一只手臂,出了房门。二凤端水进去,又听得二娘的骂声传出:“你也不撒泡尿照照,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刘若风和竹青将夫人搀回住处。小英奉上茶水。

    莫夫人长吁短叹:“孽障啊,孽障!不知我前辈子作了什么孽,要受这些报应!”

    竹青劝道:“妈,这种人,您不要和她较真儿,不值得。”

    刘若风也开解:“大姨娘,青姐说得没错。象这样的人所说的话,您越在意,她就会越得意;您若是把她当小狗的吠叫一样地对待,她就会没趣地溜开。”

    小英为莫夫人打着扇。夫人呷了口茶,说:“风儿呀,也怪我当初太纵容她了。你姨父对我很不错的,但我生下你表姐数年,却再无生育,我觉得愧对莫家,愧对正举。正举是莫家的长房,若没有男丁,地位就没法稳固,说不定连堡主之位也保不住。所以我多次劝说,要他娶了个二房。这个芳姑肚子争气,进门不久便有了小盼。正举和我都十分高兴,把小盼当宝贝一样捧着,对芳姑,也由着她的性子行事。不曾想啊,正举却越来越宠她,终于成了今天这样。”

    竹青心里想着:“妈过于菩萨心肠了,养虎为患……”

    刘若风心里想:“男人还是不要娶妾的好,难免喜新厌旧啊……”

    谈了一会儿,莫夫人说刘若风赶路累了,让小英叫来老管家,带他到别院洗漱安顿。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餐时,莫夫人吩咐厨房,把饮食送到她自己房内,只与刘若风、竹青一起进餐。

    饭后,莫夫人叫来一位裁缝,给刘若风量了尺寸,要给他做两身新衣。

    之后,刘若风便请竹青带他到莫家的藏书楼。楼门的匾上书着“书海”两个篆字。

    进到楼中,刘若风发现,这里真的是书的海洋!楼下三间大屋,檀香木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类书籍的抄本,听说过、没听说过的书,全都应有尽有;楼的上层则全是原本书籍,除了少量纸质书,大多是古本的木简、竹简书卷。

    刘若风欣喜若狂。要知道,穷人家里可是一书难求,更何况是珍稀的古本!刘若风以前看的书,几乎全是秦香绫家里的,但香绫家里的藏书与这里相比,简直就如小溪之与江海!

    小心取下一卷,书名《天穷经》,作者署名“地通子”。地通子这个人,虽然刘若风从未听人说起过,但这篇《天穷经》是以钟鼎文写成,所以刘若风判断,“地通子”应当是远古时候的人。

    原来,秦始皇统一**之后,为了固万世基业,焚书坑儒,天下传世的典籍几被毁尽,古代文化的精髓全失。但秦之一朝如此短命,大大悖于始皇帝的初衷!看来想以禁制人的思想来达到长久治人的目的,只能枉费心机。始皇帝本想传之百世千世,却落得二世而亡!

    及至汉初,信奉黄老,以无为治天下,而天下得治,臻于盛世。到孝武朝,武帝好大喜功;董生献策,独尊儒术,暗合上心。于是儒家典籍流行于世,而诸子百家则遭湮没。儒家尊崇地位的确立,对维系社会稳定和国家一统诚然有不可或灭的作用,但它对后世人的思想的禁锢压制却酿成了更为深重的灾难。中华文化之所以长期停滞不前,这是一个关键的源头。

    莫家堡地处偏远的西蜀,常常是王命难达;而收藏典籍的偏好被历代堡主相传,才有了如今这罕见的成就。即便是在京师洛阳,恐怕也难寻这样规模的典藏。

    所以,看到这篇《天穷经》,刘若风如获至宝,站立着就迫不急待地阅读起来。竹青给他搬来一桌一椅,让他坐着阅览;又打开几扇窗户透风。

    竹青在书架旁信步而行,随意翻翻一些书册,觉得没有多大意思。远远看刘若风,见他埋头于书卷,非常地认真投入。竹青暗想:“若风表弟才貌出众,人品不俗,重情重义,如能与他终身相伴,便不枉此生了!可是,他心里已经有了马芸,还有个香绫,我何苦再掺和进去?唉,只怨上天,为何不让他早日来到莫家堡!”竹青悄悄退下楼去,吩咐一名丫头按时为刘若风送茶送水。

    《天穷经》所述甚杂,天文、地理、医药、兵事、国政、哲理等等,不一而足;而其义理深远,耐人寻味。刘若风用一个多时辰阅毕,陷入长久的思索。书中有些见解,他闻所未闻,有些思想则类于老庄。刘若风想,也许老庄的学说便是从这《天穷经》里衍生而来。思虑有时,刘若风已得其要义,虽不是完全认同书中义理,却感觉对自己有不少启迪。

    刘若风心内窃喜。他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屋舍、围墙外的田野、远处的青山,觉得有一种亲切、不再那么神秘,他相信,自己将来定会参透天地万物的玄机!

    站了一会,他走回书架。近人陈寿著的《三国志》映入他的眼帘。这本书,他听香绫家的先生说起过,但一直无缘拜读。出于对自己蜀汉先祖事迹的好奇,他拿起了这本纸质书。刘若风见书中汉字的一勾一画写得极为工整,没有错字别字,疑是陈寿的手迹。而文笔俊秀,叙事简明,评述中肯,着实是难得的好史书。刚把《蜀书》看完两卷,竹青叫他吃午饭。

    饭一下肚,刘若风便匆匆地返回藏书楼。半个下午的时间把十五卷《蜀书》看完,刘若风百感交激。既感于先帝的创业多艰、诸葛丞相的智计无双、关张众将的勇猛信义,又为后主的昏庸、黄皓的专权、时局不利大业倾颓而怅惘。坐在椅上望着窗外的天空,白云苍狗,变幻难测,自己身为帝室之后,究竟该何去何从?

    想了许久而无头绪,刘若风摇摇头,叹息数声,又继续阅读《魏书》。晚餐后,挑灯夜读,直至三更方歇。

    刘若风整日钻在书堆之中,只有竹青偶尔来看他一下,见他那样专注,说不上三两句话,也就走了。

    一晃半月过去。一次用餐时,竹青看他失神的样子,问道:“若风,又在想书里的事了?这些天,你看了多少本书了啊?”

    “啊,青姐,楼上的书,我差不多看完了,楼下的,刚看一小部分。”

    竹青惊诧地睁大眼:“看了这么多?!我用一年时间,也就能看上三、五本书。半月时间看这么多内容,你能记下多少呢?”

    “青姐,看过的,我都能记下。”

    竹青的眼睛瞪得更大了:“真的吗?!”

    莫夫人道:“噢,竹青,我想起来了,你姨娘曾于信中提过,风儿有过目成诵的本领。”

    “有这样神奇的事情吗?”竹青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刘若风有些不自在地说:“青姐,若风是有这么一点微末之技。不过,看书不在于能记住多少,而在于能理解多少,化为自己的东西。”

    竹青对这位表弟更为佩服。

    莫夫人又道:“就算这样,风儿呀,你也不要太用心了,注意休息,让竹青带你到外面散散心,或者练练武什么的,文武兼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