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失守之后,他对当前的###更是畏怯三分。57团团长罗文浪率部北进时,李天霞面带微笑地说:“夜间作战要多准备向导,特别注意来往的路,要多控制几条。”并说:“你是很机警的。”暗示罗文浪保存实力,不必死战。结果,14日夜里,当罗部与6纵17师一接上火后,其第2、第3营迅即土崩瓦解,只剩下几百人被罗文浪带进了孟良崮,而83师的大部则退到青驼寺,远离了孟良崮。
黄伯韬的整编25师则是不遗余力地执行了蒋的命令。凭借武器之利,到14日上午他们已将战线推到了黄崖山、狼虎山一线,由此给担任阻击任务的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以极大的压力。
黄崖山距孟良崮12华里,两地隔一段开阔地带而相望,这道山峦自然成了整编25师通往孟良崮的最后障碍,甚至可以说,谁占有了黄崖山,谁就把握了这次大战的主动权,谁守住了黄崖山,谁便扼住了战神的喉咙!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落在了6纵16师的身上!
因此,与18师抢占垛庄的同时,16师开始了夺取黄崖山的行动。48团作为其前锋部队,克服疲累、饥饿之苦,一边行军,一边睡觉(这是在特殊环境下培养出来的特殊能力);一边跑步,一边嚼炒米,终于在15日的拂晓抢到了黄崖山主峰的山脚下,这时候,黄伯韬的一支先遣部队也刚好开到了西面山脚下。
胜败就在毫厘之间展开了比拼!
“冲!”3营9连连长翟祖光毫不犹豫地带人从东坡攀援而上,敌人则从西坡蔔伏而进!比速度!比耐力!比毅力!50分钟后,当翟祖光他们登上峰顶,抢占了制高点时,这股敌人离山顶仅有30公尺,1分钟的行程!
“打!”翟祖光一声令下,百十支汤姆枪、步枪一齐朝敌群扫去,敌人哭喊不迭,丢下尸体,仓惶滚下山去。
黄崖山主峰因此控制在了48团手里,16师的其余部队则相继占据了黄崖山附近的猛虎山,万泉山等要点,尽管黄伯韬随后出动营、团级的集团冲锋,企图夺回这些阵地,但地形上的劣势使他的一切努力都化作了徒劳,他只能听着整编74师在枪炮声中沦入灭亡而“爱”莫能助!
32年后,王必成在武汉回忆这一段历史时对抢夺黄崖山之战仍然感慨不已:倘使敌人先我1分钟到达山顶,阻击25师的战斗,乃至整个孟良崮战斗恐怕就是另一番场景了!
有了!用火焰喷射器!孙同盛一拍大腿,眉头一下子舒展了开来
退守孟良崮的时候,因山高坡陡,张灵甫将坦克和美式山野炮都放在了山脚,所带上山的多系骡马和轻型武器。张灵甫说:“即便是这些玩艺儿,也是生铁蛋,###啃不动!”
四面被围之后,整编74师困守待援,满眼所见尽是光秃秃的石山,石块,山里人家早已逃避一空,百姓逃难之前不仅坚壁清野,带走了所有的食物就连水井也都用石头填了起来。时值初夏,烈日当头,人畜饮水成为大问题,58旅旅长卢醒见许多士兵因下山抢水而被打死,不少骡马因渴不可耐,咬断缰绳满山乱跑踏死撞伤官兵,遂向张灵甫建议道:“师座,我们必须另想办法解决水的问题,这样下去恐怕不能持久。”张灵甫听后哈哈一笑,“怎么不能持久?士兵既然怕渴,感到渴死比战死还难受,还不死力杀匪吗?“卢醒苦笑无言。
兵败孟良崮(5)
为解决粮食、饮水困难,蒋介石令空军副司令王叔铭从南京、徐州组织飞机,空运救急,但这些大饼、面包、馒头、大米,不少都落在了解放军的阵地上。一些被俘的74师士兵对解放军讲,白布上写上“工”字,飞机就会空投物品,这一招果然灵验,解放军因此得到了蒋介石的许多“援助”。
当然,9个纵队解放军的弹药、给养,主要依靠的还是解放区百姓的支援。诸城、滨海、蒙山、沂中、胶南、吴桥等地组织了千百支运粮队,担架队,来参与这场围歼之战。
运粮队的独轮车每车装粮均在200斤以上,一次往返四五天,七八天不等。大家自备干粮,再饿也不动军粮;自备蓑衣、席子,以备遇雨护粮。不论风雨阴睛,不怕敌机扫射,各地运粮队几乎没有完不成任务的。
担架队和护理队出入战场,抢救伤员,事迹同样感人。一伤员负伤后,小便排泄不畅,小腹肿胀如鼓,沂中护理队女队员牛用荣不顾羞怯,不怕脏污,硬是用嘴把伤员的血尿一口口地吸了出来。至于他们为救伤员而负伤,用自己吃饭的碗为伤员接尿的事例就更多的了。
51旅少将副旅长皮宣猷在被俘后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抗战时百姓护着我们,伤兵交给他们我们很放心,现在他们怎么倒向你们了呢?”是啊,这实在是值得人们反思的大问题,不过,他似乎应该就此去问蒋介石更合适。
经过两天的正面打击,74师被压缩在芦山、孟良崮等方圆10余平方公里的地区,520高地、540高地、600等高地成为他们控制的仅有的几个山头。
5月14日上午,9纵在攻占520高地之后,又以25师73团为主力,配合兄弟纵队攻打540高地。
540高地是与孟良崮主峰并峙的一座山头,山高坡陡,怪石林立,74师51旅就是以这些石头作掩体,据险顽抗的。
73团白天组织的多次冲锋都被敌人打了下来,部队伤亡很大,包括团长孙同盛在内大家都产生了一种焦急情绪。9纵副司令员聂凤智得悉后打电话鼓励孙同盛道:“现在全纵都看着73团,着急不解决问题,冷静面对才是破敌的首要条件。我们有困难,敌人比我们更困难;我们有伤亡,敌人比我们伤亡更大,咬紧牙关,坚持最后5分钟,胜利就一定是我们的!”末了,聂凤智还派人将纵队刚刚缴来的两管火焰喷射器,连同4名俘获的会使用这种美式武器的74师士兵一起送来支援73团作战。
入夜之后,四周沉寂。刚刚在白天捞了一点便宜的51旅士兵躲在大石头后面扯着嗓子高喊:“冲呀!杀呀!美国枪在这里,你们来拿呀!”“你们不是叫解放军吗?来呀,看谁解放谁?”
山脚下的各纵兄弟部队愤恨地沉默着,强烈的怒火在大家心中燃烧着。“奶奶的,不消灭这帮顽军,我孙同盛就战死在这里算了!”孙同盛握着拳头发誓道。
黎明前夕,也是人最困乏的时候,攻打540高地的各纵部队同时向山上发起了冲击。
一时间,51旅的伯伦机枪和汤姆枪的枪弹像焰火似的向山下洒来,曳光弹像火蛇似的在山石间乱飞、乱钻,溅起的石片铁片带着火星满山蹦跳,他们还直接推动巨石,碾砸山下……
成群的战士被打死,被击伤,成百的人挤在巨石后面动弹不得,攻击势头被压了下来。
“各连组织行动小组,一定要压制敌人的火力!天亮前一定要拿下540高地!”孙同盛下了死命令。
兵败孟良崮(6)
冲锋,再冲锋;逼进,再逼进。当73团发起第7次冲锋之后,其最近的前进小组已渗透到距离敌人不足20米的石头后面。
东方,已经露出了半天的霞光,倘使这个时候再不拿下540高地,天亮之后敌机来袭,攻击部队将会遇上更大的麻烦。
双方贴得越近,敌人的火力越猛,73团接下来的几次冲锋又都被敌人压了下去。怎么办?眼看胜利在望,可就是难以冲过这几十米的障碍。迫击炮不行,距离太近;机枪、步枪、掷弹筒不行,敌人藏在石头背面;手榴弹行,但威力不大,好多未爆炸的手榴弹还被敌人扔回来炸伤了自己人,怎么办?孙同盛在山脚下的指挥所里搜肠刮肚,紧急思索着破敌的办法。
有了!用火焰喷射器!孙同盛一拍大腿,皱在一起的眉头一下子舒展了开来。
这一招果然奏效。4个被俘的原74师士兵对着山顶一阵猛扫,540高地顿时像火把似的烧了下来,三五成群的51旅官兵丢了枪械,从巨石后面跑出来,有的像火球似的滚下了山,更多的举起双手跪倒在了73团战士的面前!
太阳,像一个浴血的血人从地平线上探出了头颅,540高地,张灵甫终于丢掉了他的这道最后屏障!
失去了所有翼护之后,张灵甫和他手中惟一的一点兵力――58旅团集在孟良崮的主峰――600高地上,还希图拼死一搏一争取时间,等待外援待
“校长,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我们已到了‘尽忠报国’的时候了!”
5月15日上午,华东野战军的第1、第4、第6、第8、第9五个纵除各以一部阻敌之外,其余全都投入了对600高地的最后一击。但见万炮齐鸣,喊声如潮,张灵甫和整编74师已陷入了解放汪洋大海之中。
光秃秃的山上到处是一片混乱景象。由于没有任何遮蔽物,人马又挤在一起,解放军的大炮轰来,一炮总能炸死炸伤几十人,脱缰的驴马四下乱跑,人叫马鸣,纠成一团。张灵甫像是没看到似的,只是躲进设在石洞内的指挥所里向蒋介石求援。
“校长,倘使援军再不进来,74师也就难出孟良崮了。“先前信心十足的张灵甫,这时候已发出了哀声。
蒋介石还在为他打气:“钟麟,坚持3个钟头,我一定严令各部冲破匪军堵击,杀进孟良崮!”放下电话,蒋介石的第19封电令也传到了汤恩伯那里:“望严督各军不惜代价,奋力救围,凡逡巡不前,赴援不力者,汝可当机严惩不贷!”
蒋介石把尚方宝剑授给了汤恩伯,但在那些真真假假的救援者面前,在人民解放军的顽强阻击面前,他汤恩伯怎么能辩得清谁的“救援不力”呢?因而直到15日傍晚,整编第5军被牵制于莱芜;整编65师、整编25师被阻击于曹庄、蛤蟆崮、界牌;第7军、整编第83师被拒于留田、鼻子山。
“看来求人不如求已,援兵来不了,只能我们组织突围了。”一直相信通过整编74师吸引###,求歼于孟良崮的张灵甫此时想到的只是逃生了。
西边黄伯韬的整编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