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头·世纪未解之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镜头·世纪未解之谜-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和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用何种方法惩处这个〃激进的共产主义者〃。而最终的结论是:决不能让切·格瓦拉活着接受审判。他们深知切·格瓦拉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只要他还活着就极有可能继续引发南美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革命斗争。因此,###政府为杜绝后患,决定将其立即处死。10月9日下午4时许,在切·格瓦拉被俘整24小时后,一个士官走进关押他的牢房,朝他的手脚开始扫射,预期只将其打成重伤,后让其不治身亡,这样就能避免谋杀之嫌。然而由于其中两枪击中了致命要害,切·格瓦拉当场死亡。后经查实,切·格瓦拉当时一共中了9枪。
     转战###,切·格瓦拉面临更险峻的形势。   1967 年10 月8 日,切·格瓦拉不幸被捕,叱咤风云的英雄如今沦为阶下囚,一个几近悲凉的画面。更可悲的是,除了左边那个稍稍年长的军官以外,剩下几个一脸茫然的小士兵也许根本不知道他们俘虏的是个怎样的大人物。
   。 想看书来

死无全尸……切·格瓦拉断手之谜(3)
那些参与杀害切·格瓦拉的###官员和中央情报局特工在执行完这一任务后,乘机返回###首都巴拉斯,切·格瓦拉的遗体则被用帆布包裹,用另一架直升机送往陆军总部所在地的瓦诺果安德市。他的遗体首先被送进当地一家医院验明正身,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全程参与监控。当时全球主要媒体的记者都闻风而至。一位叫理查德·戈特的记者这样描述当时的切·格瓦拉…〃他的胡须式样、面部轮廓、长而密的头发都让人很容易将他从诸多人中辨认出来。他穿着橄榄绿军服,还有一件拉链上衣,袜子是淡绿色的,鞋好像是手工做的。由于他穿得很整齐,所以很难确定什么部位受了伤。他脖子下部有两个明显的伤口。
  后来,当人们给他清洗身体的时候,我看到他腹部有另一个伤口。他肯定在腿部和靠近心脏的部位有伤,但我没能看见。〃
    四 断手之谜
     这张描绘切·格瓦拉的照片流传世界,成为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图腾。
  1967年10月12日的凌晨,三位阿根廷的刑事专家:贝里卡利、德尔卡多和罗尔哈乌扎尔搭乘直升机秘密来到了###拉西古埃拉镇的一个中学。
  四天前,切·格瓦拉就在这里被###军政府当局秘密处决。
  三人来此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当局验证这名自称为拉蒙的在10月7日中午被处决的起义者就是切·格瓦拉本人。由于这一任务事关重大,当时的###独裁者雷内·巴里恩托斯亲自向阿根廷总统胡安·卡洛斯请求派出他们最好的刑事专家前往。当三名专家到达小镇后,他们看见的不是格瓦拉的尸体,而是一双被锯下来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的双手。
  这时切·格瓦拉被害的消息已经随着记者指尖播发的电报传经过对断手十个手指指纹的确认,专家证实它们的主人就是切·格瓦拉。
  至世界各地,消息所到之处,引发了强烈反响。许多切的崇拜者都否认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其中切·格瓦拉的家人最先对他被处死的消息表示了怀疑,紧接着切·格瓦拉的游击队以及他在古巴的战友卡斯特罗也都表示不相信这个消息。为此,###政府则不得不面临一个难题,即如何向世人证明死者就是切·格瓦拉。
  ###政府起初想把格瓦拉的头割下来送给卡斯特罗,但这一提议立即遭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强烈反对,原因是后者担心这样做会招致古巴政府对美国的仇恨情绪进一步升级。
  最后,###当局决定将切·格瓦拉的手砍下来,经福尔马林溶液处理后保存,并保留其随身携带的物品和日记作为证据。最后,由专家对这两只断手做指纹鉴定,即可证实死者身份。而切·格瓦拉及同伴的遗体则无需保留,只叫人草草埋葬。
  就这样,指纹学专家贝里卡利和德尔卡多负责对断手进行指纹验证,笔迹学专家罗尔哈乌扎尔则对切·格瓦拉的日记进行笔迹分析。由于切·格瓦拉一直生活在山区,指纹受到了很大磨损,两名专家最后采取了非常复杂的方法才得以对指纹进行拍照和验证,并最终确认这的确是切·格瓦拉的手。对日记本进行笔迹鉴定的罗尔哈乌扎尔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三名专家的结论基本平息了外界的怀疑,切·格瓦拉已死的消息顿时传遍世界。
  对于切·格瓦拉及其遇难同伴的尸体埋葬地,当年的###殖民政府只字未提。时过境迁,###政权几经易主,当年的知情人纷纷离世,切·格瓦拉的葬身之谜更加难以破解。世人想知道这位生前威震八方的战斗英雄,如今身在何处,而古巴人则更想接英雄回家。为此,从1995年11月底开始,###现政府在古巴和阿根廷专家的协助下,使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寻找格瓦拉的遗体。终于在1997年格瓦拉牺牲30周年之际,由古巴和###专家组成的一个小组在###普卡拉山脚下拉西古埃拉镇发现了格瓦拉和他的战友们的遗骨。据古巴专家称,他们在当地一个名为格兰德河谷机场的旧跑道一带的公墓附近进行寻找挖掘工作时,发掘到了一个深坑,坑里有7具沾满泥土的人体骷髅,第二具骷髅脸朝下趴着,头颅骨上盖着一件霉破的橄榄色军服,这具骷髅没有双手,科学家们确认这就是切·格瓦拉的尸体。后来,其中的一位科学家不无感慨地表示:自己在看到这具断手遗骨的时候,深深地朝向他行了一个军礼。是啊,一个终身的战士,理应接受这样的敬礼。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纪实(图)(1)
一介武夫如何踏上〃和平〃之路?
  〃一串葡萄〃其为何意?
  〃真主的安排〃如何酿成了谋杀?
  萨达特遇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一 为和平而〃战〃
     1974年,萨特特访问美国。
  对于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来说,10月无疑是特殊的,因为他一生中数次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10月。1970年的10月,他成功当选为新一届埃及总统,开始了功过参半的政治生涯;1973年的10月,他领导埃及军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击破了以色列不败的神话;1981年的10月,他被极端宗教主义分子投射的一枚手榴弹和34颗子弹夺去了生命。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1918年12月25日生于尼罗河三角洲的曼努菲亚省迈特阿布库姆村。
  1936年~1938年毕业于埃及军事学院。1942年因反对英国占领曾被逮捕并被开除军籍,1950年重新入伍,1951年晋升为中校,为前总统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核心成员。1970年9月28日纳赛尔总统逝世后,萨达特任临时总统,同年10月15日当选为1973 年10 月6 日,萨达特一声令下,4000 门火炮跨过苏伊士运河,这是埃及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总统,后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80年5月起再度兼任总理。
  作为中东第一大国,埃及的军事实力却不甚强大,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60年代,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与犹太复国主义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武装战争,均以战败告终。为此,萨达特上台之后,开始壮大经济、军事力量,他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基础,并从苏联购买了大量军事武器,为新一轮的战争创造条件。1973年10月6日,萨达特亲自指挥发动了与以色列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并一举突破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跨过苏伊士运河直逼东岸,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10月6日也因此成为埃及的国庆日。萨达特的这一壮举,使他在国内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声誉陡升,一跃成为阿拉伯世界无可争议的政治领袖。
  70年代末,面对新的历史时期,一贯诉诸武力解决中东问题的萨达特对以色列采取了打破坚冰的政策:在美国的斡旋下, 他主动与以色列和谈。1977年11月19日,萨达特亲自访问了以色列。1978年9月6日至17日,在美国总统卡特的力促下,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总统休假地戴维营举行了中东问题最高级会议,并最终签署了《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的两项文件,即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在萨达特的倡导下,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双边条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埃以两国长达3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鉴于萨达特对中东和平的突出贡献,联合国于1978年12月授予了萨达特〃诺贝尔和平奖〃。
  然而,萨达特在对以政策上表现出的大度和远见并没有换得同胞们的支持,反而招致了阿拉伯世界的强烈不满。在很多阿拉伯人看来,以色列是永远的敌人,萨达特与敌人和解,也就是与一个扛着摄像机的记者勇敢地快步跑向主席台,他与暴徒的距离不足10 米,在凶手的最近射击范围内。
  记者的照相机和摄影包总统倒下后,一些随从冒着弹雨仍勇敢地扑向总统。
  爬在地上躲避射击的人们。
  一个暴徒扫射完后,从主席台上退下来,准备朝卡车方向逃跑。
  记者冒着被射击的危险,近距离拍摄到的凶手扫射场面。
     主席台上,一名妇女在照顾中弹的比利时大使,她举着手臂试图阻止暴徒接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