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向东,再向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向东向东,再向东-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向东、再向东逐步探索发展的痕迹。  为什么人类不一次迁徙到位?除了特殊原因外,谁愿意远离故乡呢,迫不得已也是就近,所以他们不会一次就全面迁徙到位。一个不断“向东”的迁徙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奔日”的过程,并且其中一个东迁的国家就取名为“日本”更是为人类这一迁徙壮举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深入了解印度的历史才会真正知道人类的残酷。这或许是印度宗教与神话传说繁多的另外一个原因:战争中的人们需要安慰和敬畏。从公元前15世纪到后来印度半岛被蒙古人征服的几千年里,那里的人们似乎就没有享受过和平与安宁。其实这一切由其地理位置决定,无可避免。相比之下,中国人倒是幸运了。  (二)文献中的夏、商  《辞海》1009页:“夏子 指禹、汤”。传统的说法是,“夏”指“禹”,“子”指“汤”。因为汤姓“子”。那么,有没有另外一种解读呢?夏甲的儿子(或后代)是禹、汤?当然这个说法比较牵强,但作为一个疑问暂且放在这里。无论如何,商汤他们家族曾经生活在“夏”之下却是事实,商人并非突然而起的朝代。  而商的出处在哪里呢?西方!证据在《辞海》上 。  商风: 秋风;西风。《楚辞·七谏·沈江》“商风肃而害生兮”。王逸注:商风,西风。参见“商秋”。  此条可见:“商”代表“西”,可以表示商人西来。  商秋: 旧以商为五音中的金音,声凄厉,与萧杀的秋气相应,故称秋天为商秋。  “商贾”、“商业”、“商贸”等词汇,都说明“商”人带来了物质交换活动,人们经济意识多从这个时期开始。又从“商、贾”之分①来看,商朝游牧色彩鲜明。  再回头看看“夏”的辞条 。  夏日可畏 比喻人严厉可畏。语出《左传·文公七年》。参见“冬日可爱”。  暖洋洋的“夏天”被人看作“可畏”,而严酷的冬天竟然“可爱”。再加上“商风”和“凄厉”之声的金音,我不得不说,这是习惯于原始世外桃源生活的人们对“男子不耕、女子不织”好日子结束的一种不习惯和哀叹,突然而至的夏、商文明使人觉得十分可畏。约束人的法律与残酷的战争也开始了。所以,夏、商朝给中国古代人的印象是相当阴森恐怖的。  打败夏桀的同样是“汤”,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汤”还是同一个“汤”呢?把这个答案留给专家吧。不要忘记中国古代叫“tang”的远非此一人,还有更古的“唐尧”呢②。尽管比较固定的说法是他被封的地方名字叫唐,但我们依然可以大胆怀疑这一结论。比较肯定的一点是,夏、商文化之间有某种文化统一性。他们可能不是同一个细分的家族,但却在同一种大的家族体系(文明体系)中。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文明“进步性”上面,比如“世袭制”的确立,国家的建立,法律的完善,青铜器的使用,土城建筑等。同时,夏商周三代常常不把前朝赶尽杀绝,而是留下并不反抗的后代我也很怀疑他们是否知道彼此的渊源关系。  还有,以色列后来在迦南征战的支系中竟然有“夏甲人”①,假如他们是夏甲留在以色列的一些后代,则说明确实当时有以母系命名族群的习惯。所以来到中国的“夏甲”之后,无论是命名自己的朝代为“夏后”,还是自称“夏人”,都是说得通的。另外,这还为中国的“九州”留下了一个解释的出口,十二支中的三支留在了中东,但后来补齐了十二。当然,以上都是我的怀疑与推测。   。 想看书来

《向东向东,再向东》之创世记(9)
“Hagar”翻译为“夏甲”也符合中国人的发音,至今在四川等长江流域,“夏”皆发音“ha”,说明两者完全相通,更不用说汉语版《圣经》就直接将“Hagar”翻译为“夏”了。  《辞海》中“夏”条目:中国人自称。《书·舜典》:“蛮夷猾夏”。孔传:“夏,猾夏”。  这可以看作“华夏”的最初来源。假如为实,我得说中国最基本的文明底色就是埃及特色,并且是“含族”特色。后来所谓“汉族”恐怕与“Ham”族有关。  对于夏(商)的来路,我认为他们主要从北方陆路而来。从中东已经指明经“亚述”,那么最大的可能是走“西域”或印度半岛。但是不排除从印度开始沿海到中国东南。  商武丁的妻子妇好墓中玉器已经证明出自新疆地区②。说明早在3 700年前中原地区和新疆之间的来往通道已经成熟存在。最大的可能是,夏、商部分采用了陆地“丝绸之路”。后来的汉代人对这条道路的使用只是踩着前人的足迹前进,根本不是新辟。熟悉纺织史的人会知道,在中国境内保存有最多精良纺织品的地区不是别处,而是西域新疆。假如你说那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遗留那就错了,因为中国“(商周到春秋时期)这一时期的毛织品多出自新疆地区。③”同时期没有可敌新疆者,然后出现纺织品最多的是内蒙。由于气候的原因,北方只能生产毛织品。  有迹象表明,帕米尔高原是来往于中国腹地的必经之地。中国西北的昆仑山更是一个中国腹地与西亚和中东联系的纽带,这就是昆仑山为什么一再被中国人神话的原因所在。昆仑山文明很可能早于中国腹地,那里确实应该是中国人记忆中遍地琼楼玉宇的“仙山”,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之后昆仑西域才成为相对偏远荒芜的地带。这个局面正可以称作:沧海桑田,三千年河西、三千年河东!又过两千年,西域成沙漠,中国不“中”,风水转到北美,世界第一强国出现在距离中东最远的一个国度。  为什么新疆今天成沙漠肯定与早期开发有关。甚至中国的北方,尤其是广大的西北地区,甚至甘肃、山西、陕西这些古代水草丰美的地带也逐渐成为缺水严重的干旱地区,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半沙漠化的危险,我同样认为是几千年里过度农业开发的恶果。为什么中国南方相对就没有这样的危机呢?自然地理与气候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南方地区向来就不是中国历史上人口稠密地区,中华文明的主流向来就在北方,在黄河流域。千年前的中国南方许多地区都荒芜人烟,几百年前的许多时代都如此。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主流一直是向南向南、再向南,基本上没有向北过,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它值得我们从多方面关注。但它起码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中国北方似乎有一个源源不断的“人口源”,这就是中东经今天新疆而内蒙西北的一个“活源”;第二,长期北方发达的局面导致北方人口的急剧增长,农业开发进一步加剧;同时这个北方发达的效应导致北方的人们不愿意到荒蛮的南方①,最终南方越来越荒芜,北方农业顺利发展。  实际上南方的荒芜从另外一方面看,恰是一种很好的生态保护,北方的长期发达为今天的气候与地理变化埋下了干旱的隐患。这个效应在生产力底下的年代尚不构成威胁,因为它限制了人口的发展,环境就可以基本上处于一种相得益彰的状态。但是到了政通人和的年代,尤其是到了医疗发达的近代,人口的膨胀对环境的彻底破坏几乎是突然之间来临的——巨大的人口压力下,生产方式又没有从传统的农业及时转入工业,几乎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就使中国的北方明显进入沙漠化时代。我自己在家乡亲眼目睹了土地与山林的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房屋和光秃秃的荒山,我童年时代经常会有狼出现在身边,今天几十公里之内想找到狼恐怕也是个难事了。相信和我基本同龄的人都见证了中国环境急剧恶化的过程。农业资源的枯竭导致的贫穷,再加上观念的陈旧,恶性循环使中国的西北几乎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生态问题。假如说北方使用了几千年才积累了今天的隐患,那么在中国的南方由于人口在上个世纪的猛然增加,几千年完好的生态环境几乎是在突然之间被毁坏的。但是无论如何南方还是比北方形势好一些这是事实。  从以上简略的事实可以看出,人口的发展与一个地区的地理状况是有密切关系的。而且有些变化由于时间过久,人们可能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变化是因为人而改变的。在几千年前河南这个地方还有大象等大型动物,河南简称为“豫”正是人类手牵大象的比喻,但是今天我们到那里去寻找大象呢,只有几千公里之外的云南了。森林的消失是农业开发的前奏,也是沙漠化的第一步。  假如不认识到这些漫长而为人们所忽视的地理变化,假如不计划生育,我们将来可以到哪里去观看大象呢?假以时日湖北、湖南甚至云南都有可能成为今天缺水的新疆与甘肃。阿拉伯半岛的沙漠并非从来就是沙漠。  (三)羌族与夏朝的联系  在今天的羌族地区,莲花、龙、凤、十字架、白石头、羊、牛、鸡以及猪图腾,呈交叉密集型存在于其民族文化之中。尽管传说他们从北方而来,但是却发现有使用贝币的现象,另外男人穿的民族传统“云云鞋”绣饰波浪滚滚,外观为明显的船型,说明这些人有曾经生活在海边的痕迹。有研究者认为,羌族人定居在四川大约是在战国时期,我老家河南嵩县“陆浑戎”也大约在这个时期从中国西北甘肃敦煌等地被迁入河南,很可能他们是同一批人但却走了两个方向,后面有专门的章节对比河南嵩县与四川羌族间的语言、风俗等。在此补充一个话题,在中原内陆地区对古墓的考古整理中,贝币与蚌壳的大量使用是个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这些中国人的祖先普遍来自海边,至于具体是哪个海边需要对那些蚌壳做出鉴定,是来自“伊塞克湖”还是地中海还是印度洋,甚至是太平洋沿岸,这将是个有趣的课题。  一位联合国官员说,他知道的用泥巴做屋顶的习惯全世界只有两个民族或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