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聊之下,吴夫人果然懂炼丹,而且很精通,看来她是南华的弟子是无疑的了,估计她和那出云道长一样,也是被鬼影给骗来的,而且这么多天一直没对自己下手,证明她也不是滥杀无辜之人,接下来,就是自己如何用些手段,把她拉到自己的帐下了,当然,要是收到自己床上的蚊帐之下,那就更好了。
………【第三十四章 买一送一】………
老刘的刻意而为,又丝毫不留痕迹,处处关心、呵护,已经令芷清陷入了一种非常被动的局面,平心而论,她现在已经开始喜欢刘备了,可是她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不允许她这样做的,另外,刘备今年才二十岁,比自己小了整整五岁,所以只能压下被老刘撩动的心弦,继续向老刘请教那些自己不懂的东西。
看到吴夫人和自己在一起时的情形,老刘知道自己的计策奏效了,眼看河东已经越来越近了,老刘知道,也快到揭开谜底的时候了。
到了晚上,众人到了闻喜,向导伙计告诉老刘,向前直接走,就是河东郡的治所安邑;向西南走,前面是箕关,过了箕关渡过黄河,洛阳就不远了;向东南走,就是老刘曾经提到过的解县,距离都不远,用不了半天都能赶到。
赏了那伙计一些钱,让他回家呆几天,马当然不能让他带走了,反正给他的赏钱买几匹马都够了,就让他自己想办法回去吧。
吃过晚饭,吴夫人来到老刘的房间,看她的眼睛有点红,老刘估计她是来摊牌的,那就以不变应万变,看看她怎么说吧。
“刘公子,明天就要到我的娘家了,只是奴家有个不情之请,想请刘公子帮忙,还望公子答应。”
老刘心道,什么娘家在河东,都是瞎话,估计是戏演不下去了,那就看她要干什么。
“吴夫人有话尽管说,只要备能帮得上的,备万死不辞。”
得,看老刘说的够感人的吧。
“那奴家先谢过刘公子了,虽然奴家的娘家在河东,但我这次是被夫家给休回来的,说出去毕竟不好听,往后奴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所以我希望公子能收留于我,我也想多向公子讨教,将来在公子的医院中找个事做,我想我的医术应该能胜任,还望公子答应。”
说完深深的向老刘行了一礼。
“吴夫人不必多礼,这等小事,备答应你就是了。”
“那奴家就多谢刘公子了,往后也希望公子不要再叫我吴夫人了,奴家娘家姓华,名芷清,公子可以直呼我的名字即可。”
“那多不礼貌啊,我看这样吧,芷清姑娘比我大,我就叫你清姐,如何?”“好啊,今后我就是公子的随从了,要我干什么公子就直接说,不要客气。”
“清姐说哪里话,你怎么能是我的随从,只是我们同行罢了。”
“不行,说好了我是你的随从,你要是不同意我就不和你们一起走了。”“那好,清姐就是我的随从,有事我会跟你说的。”
安排完了这些,两人又开始探讨起学术问题来,直到很晚,芷清才回去睡觉。既然芷清不去河东了,那就直接去解县吧,老刘已经有点急不可耐了,毕竟自己的二弟可是将来的武圣,人人敬仰的关帝爷呀。
经过一个上午的奔波,到了中午,众人赶到……
了解县,虽然不知道老刘为什么非要绕道到解县来,但知道自己的主公做事,肯定有自己的道理,所以大家也没问原因。
解县是个不大的小城,到了城里,老刘他们找了个酒店吃午饭,同时想打听一下关羽的家,一个叫常平里的村子在什么地方。
看老刘等人的装束,以及手上拿的兵器,坐在他们边上桌子上的一名壮汉,不禁多看了几眼,心道这些人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怎么会出现在这种小地方,自己没听说近日有什么官员要到这里来呀。
看有人注意自己一行人,老刘也打量了那大汉几眼。
那大汉身材高大,一副孔武有力的模样,穿着打扮似乎是官府中的衙役,腰间还挂着腰牌,带着一把腰刀。
老刘心想在遇到刘备之前,没听说关羽在官府中当过差呀,还有自己那二弟可是个红脸大汉,眼前的大汉虽然也气宇轩昂,但脸色与正常人无异,不可能是自己二弟关羽。
那大汉看老刘似乎是这些人的头儿,也在一直打量自己,于是起身来到老刘桌前,抱拳行礼道:“在下乃河东郡小吏徐晃徐公明,来解县公干,不知这位公子是何人,来解县有何贵干?”
徐晃徐公明?对了,好像史书上介绍徐晃都是河东徐晃,怎么自己给忘了,这可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今天让自己给碰上了,那就对不起曹阿瞒了。
老刘忙拱手还礼:“在下乃涿郡刘备刘玄德,此次乃是奉旨去洛阳面圣,因路上遭遇劫匪,只能绕道并州,没想到在这里遇上徐壮士,这是我的家将颜良、文丑和吕翔,其他的是我的护卫。”
“公子是刘备刘玄德,可是那以百人私兵,力退乌桓两万大军的刘备?”
“正是在下,那次只不过是备侥幸罢了,也全靠了众多弟兄的努力。”
听说眼前的便是赶走乌桓人的刘备,徐晃急忙跪下,大礼参见,口中说道:“原来公子是抗击乌桓的大英雄,是晃失礼了,请公子勿怪。”
老刘忙上前搀起徐晃,“公明兄请起,所谓不知者不怪,如果公明兄不嫌我等皆是普通百姓,过来与我们一起喝一杯如何?”
“好啊,晃平生最敬佩的就是英雄豪杰,今天能遇到公子,那是我的荣幸,小二,快拿一坛最好的河北老白干来,我要敬刘公子一杯。”
把徐晃让到自己这桌坐下,又把几人介绍给徐晃,到了芷清时,老刘也不好明说,只好说是自己请来的大夫,随自己一起去洛阳的,众人忙互相见礼。
颜良等人见到徐晃,以为主公来解县,原来是知道这里有个徐晃啊,能让主公惦记,看来这人的武功不错,找个机会一定要和他比试比试。
大家坐定,小二也把酒拿来了,给每个人倒上。
老刘举起酒杯道:“今日能在这里遇到公明,是备的荣……
幸,公明乃人中豪杰,备敬你一杯,”
说完老刘举起手中酒杯,一饮而尽。
看老刘如此豪爽,徐晃不敢怠慢,忙道:“多谢刘公子,”也是举杯仰头,一口干了。
文丑看又来一个能喝的,心中高兴,心想这回又多了个酒友,也向徐晃敬酒。
待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刘问徐晃道:“备看公明有一身的武艺,怎么在这河东郡做个小吏,干吗不去从军,大丈夫纵横沙场,为国效力,岂不快哉!”
“晃早有此心,只是投军无门,只能先在衙中谋个差事,以便养家糊口,他日有机会,定如公子所说,从军杀敌,为国尽忠。”
旁边颜良早明白老刘的心意,忙对徐晃道:“公明既想从军,何不来我们这里,我家主公这次是去洛阳领赏,凭主公的功劳,汉室宗亲的身份,定可当个太守甚至刺史,主公心存百姓社稷,到那时我等皆可领军杀敌,为我大汉江山出力,公明觉得可好?”
边上文丑忙说:“是啊公明,这样我们还可以经常在一起喝酒,我告诉你,主公有一种叫二锅头的酒,按我家田丰先生说的,乃是酒中极品,你要是跟着主公,肯定能喝到。”
其他人也跟着起哄:“说公明要从军就来我们这里吧,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了。”
看来颜良跟着自己这几个月没白混,既能很快领会自己的意思,说起话来也一套一套的,绝不是以前的那个莽夫了。
徐晃听大家这么说,再加上喝了几碗的二锅头,而且自己也觉得刘备绝不是凡夫俗子,当下起身,再次跪到老刘面前道:“主公请收下公明,今后不管是刀里来、剑里往,晃若是皱一下眉头,就不是男子汉大丈夫。”
“公明不必多礼,既然你愿意跟着我,那从今往后,我们都是自家兄弟,为了公明的加入,我们大家干了这杯。”“好!”大家齐声答应,一起把杯中酒一口喝干。
真是买一送一,自己来这儿是为了找关羽的,没想到关羽还没找到呢,先收了一员武功不下于颜良的大将,老刘高兴,喝的差不多了,老刘让徐晃先回东河治所安邑,把差事辞了,再把家里安顿好,明天中午,自己会到那里,到时候你就到城门口等我们就是了,然后又让颜良给了徐晃几锭黄金。
看主公对自己这么好,徐晃非常感动,忙又跪倒在地,向老刘称谢。
老刘道:“公明,从今往后,在我军中只行军礼,不用老跪来跪去的,等有时间再让颜良他们教你。”
“谢主公,那晃就先回去了,明天中午,我在安邑西门等你们。”
告辞了老刘等人,徐晃自去安邑不提。这时老刘叫过店小二问道:“小二,你这解县可有个常平里?”
“有啊客官,在城北不到五里路的地方,很好找,顺着官道过去就看……
到了。”
谢过小二,老刘领着众人出了北城门,直奔五里外的常平里村。
五里路转瞬即到,村子不大,老刘下马,向村头几个聊天的老人打听关羽的情况。
看几个人的穿着打扮不似常人,几个老人忙告诉老刘,关羽的家就在村子中间,只是现在关羽肯定不在家,而是在村子东头的打谷场中习武呢。
知道关羽还在,老刘的心中吃了一颗定心丸,领着众人就向村东的打谷场奔去。
还没到呢,远远就听到一阵喝彩声,等到了才看到,原来有许多孩子和村中的年轻人,都在打谷场的周围看热闹呢。
几人下了马,走到打谷场边,定睛向内观瞧。
一个红脸青年,估计也就是二十岁左右,虽然是大冬天的,但竟然精赤着上身,手拿一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