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斩落红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刀斩落红尘- 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山雨欲来风满楼,皇帝先是突然下诏,变更了很多官员的人事安排。尤其是山东方面的官吏被调整的幅度最大。大臣们马上问到了味道,识别了风向,人人开始居安思危起来。有的有所为,马上开始了行动,而事不关己的则更;无;错;小说 M。quledU。cOM是高高挂起,明哲保身起来。



    所有人都看懂了,此次的大规模调任针对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有一个特征:都是些朱高熙的亲信官员。



    被封地山东的朱高熙当然也看明白了,马上请罪奏折连发,称自己体弱多疾,未能为朝廷分担众人,请前的求降薪处分。



    朱棣默默的看着眼前的奏折,脸上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沉,遂目无表情的朱笔一挥“准”,然后便没有动静,似乎有到此为止的意思。



    可是朝堂之中的群臣便开始骚动了起来,为表明立场,弹劾朱高熙的奏折竟然夹在了漫天的风雪中,从全国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飞了过来,一时间就在朱棣案前叠起了一座小山。



    天威终于动了,一纸公文被八百里加急送往了山东,锁拿朱高熙世子进京问罪。



    也许平日里作威作福惯了,朱高熙的世子为了一块地,居然弄出了人命。这就是他被锁拿的原因。



    可是朱高熙的儿子也就是朱棣的孙子,虎毒尚不食子,当所有人都以为朱棣只是做做样子,搞些形式出来罢了的时候,在历经了十天的审查后,皇帝朱棣却偏偏做出了意想不到的决定:“斩立决”!



    不必等待秋后,也不给翻案的可能,直接杀头,这就是朱棣的风格。



    明眼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一根导火线而已,皇帝显然是想杀一儆百,杀鸡儆猴。可是究竟为了啥事,皇帝能亲手下令杀自己的亲孙子,群臣们议论纷纷,冥冥中都觉得与一个月前皇宫里所发生的事件有关,可是关乎到皇家尊严,谁也不敢明言。



    三天后辰时时分,京城菜市场已经是人满为患了。皇帝斩孙子,这是古往今来屈指可数的盛事,老百姓谁也不想轻易错过,于是大家纷纷离开了暖暖的炕头,穿戴整齐的集中在了菜市场处。



    今天的雪大下的尤其的大,视野相当收到影响,所以每个人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尽力的向前磨蹭着,希望站的近一些。天寒地冻的,大家挤在一块也能彼此取暖,故现场次序倒是井然。



    犯人终于被压了出来,头发垂到了脸前,看不清楚容貌,可是从露出的缝隙来看,那人的脸色几乎和雪一样的惨白。



    “验明正身完毕!准备行刑!”主斩官大声念道。皇帝亲自下的指令,容不得一丝马虎,所有的步骤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行刑者都是久经大敌的老手,保证手起刀落,这样能减少死者的痛苦。随着一柄厚厚的大砍刀缓缓的升起,所有观众都屏住了呼吸,一些胆小的甚至已经闭起了双眼。



    一阵不知趣的大风刮过,人人觉查出了格外的凉意,竟然像是刺破了厚厚的衣裳,钻进了骨子里,忍不住上下牙齿一阵颤抖,发生格格的声响。



    大风还没有止,吹的霍霍作响,漫天的雪点纷飞不已,简直使人睁不开眼。行刑官最后的“斩”还没有下,所以行刑者的大砍刀犹在半空悬着。长期的配合下来,两人心意相通,都知道当这股怪风散尽后,便是手起刀落的那一刻。



    风势终于渐渐的减弱了下来,可是台下的前排却已经炸开了锅,因为原本扬刀挺身而立的行刑者,此刻却软倒在了地上。而原本跪着的犯人却早已经不知去向。



    劫法场!在成千上万人眼皮子底下,居然默无声息的劫走了命犯,这简直匪夷所思。四周的官兵早已经团团围住了现场,所有人都不得进出,现场马上混乱了起来。



    衙役把最前的数百人隔离了开来,显然他们是最有可能看到凶手的人。可是问下来,却没有一个人看到了异像。



    行刑官已经是面色惨淡,他当然知道作为负责人,被劫法场后果是什么。那个行刑者终于被救醒了过来,原来他压根就没有受伤,只是腰间突然一麻后,人就不能动产了。可是问他其他情况,他却是什么也说不上来。



    怎么可能在人间蒸发?天寒地冻的天气下,行刑官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一个人也不能放过,方圆三里内的街区全部戒严,决不能跑掉了要犯。



    于是菜市口的斩首台便变成了临时的指挥所,台面上官差络绎不绝的进进出出,纷纷在汇报着各种结果。可是一个个结果接踵而来,却仍是没有任何的线索。行刑官的佩剑已经拔了出来,横在了自己的脖子上,要不是手下拼命的阻拦,想必早已经殉国了。



    终于一个不起眼的小衙役在行刑处蹲了下来,嘴里却不知道在咕隆着什么,双手却在那刑台的地板上摸了又摸。



    由于他蹲在了必经之路上,一个老差役收势不及,竟然被他绊了一下顺势倒在了地上。



    “妈的,你吃大粪啦!”老衙役破口大骂起来,终于引得了行刑官的注意。



    “你发现什么了?”行刑官不知道哪来的力气,居然瞬间挣脱了一众属下的围堵,一下子来了小衙役的身边,边问着,他的眼中却射出了异样的光芒,光芒里的期望之意已经不用言表。



    “这里本来有没有缺口的?”小衙役显然没见过多少阵仗,还是第一次面临一个大官迎头问话,所以他回答的颤颤抖抖,声音也不大。



    行刑官紧皱着眉,果然发现地板上又一道细微的裂缝,居然蔓延了一个正方形。指甲用力一板,那快地板果然直接被拿了下来。



    凶手肯定事先挖断了这块小地板,然后趁着风大的时候,突然窜出,点到了行刑者后,便救走了要犯。



    “不管你是什么衙门的,连升三级!”行刑官双手紧紧的扯住了小衙役的肩膀,仿佛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般的。



    台上忙了半天,居然没有一个人想到问题出自于台下。行刑官猛的一跺脚,马上重新布置兵力围剿去了,只留下那个刚升官的小衙役在那仍在喃喃的说着什么。



    “才三级?早知道我再拖点时间再说了。”



    本文来自看书蛧小说
第318章 三日破案
    刑部大堂。



    吴季伯愁眉不展,他显然很郁闷。任何人平白无故的弄了一声灰上身,总不会高兴的起来。而吴季伯此刻面临的局面,却远比弄一身灰来的更窝囊。他情愿惹一身的大粪也比接下这个差事来的痛快。



    可是偏偏这个差事是他无法拒绝的,因为下命令的人是皇帝朱棣。



    行刑官无能,被人光天化日之下劫了法场,这关他刑部什么事?可皇帝却洋洋洒洒大笔一挥,限刑部三天内破案。看着屋外纷纷扰扰的飞雪,吴季伯的心也寒了。



    虽然有暴风雪的掩护,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劫走人质且还能逃过所有人的眼睛的人,其武功绝对是深不可测。这样的人,一般的城防肯定奈何不了他。



    可是哪里来的这样一个高手呢?吴季伯闭起了眼睛,拼命的思索着最近得到的情报。可是半响后,他还是失望的张开了眼睛,一无所获。



    脑中忽然闪过一道绿光,吴季伯猛然一震。邓霖?难道是邓霖?这小子已经消失灭迹了有一个月了,他的确有这份能耐。难道是他救的?



    一连串的问号闪过后,吴季伯无可奈何的摆了摆手,邓霖绝没有任何动机去救朱高熙的儿子的。从先前发生的事情来说,虽然还上不了台面,可?无?错?小说 M。quleDU。cOM是吴季伯却也是局中人。他知道朱高熙和邓霖是怎么都不会走到一起的。



    哎,三天的时间说到就到,现在连一点线索都没有,如何破案呢?吴季伯暗叹一声,如果邓霖在就好了,他诡计多多,没准会有好的建议。



    “来人!挖地三尺,给我把邓霖找出来!”吴季伯鼻子里重重的哼了一声后,刑部应对法场劫案的第一个命令就这么出来了,身边一个衙役答应一声,便小跑步出了大堂。



    吴季伯其实也就是随便叫叫,上头给的压力太大,他需要发泄一下,所以他压根就没报什么希望,甚至他叫完后,连自己都忘记了。



    可是没过多久,那个衙役忽然快步又跑了回来,帽子也歪到了一边,可是却面有喜色。吴季伯瞪大着眼睛看着,一筹莫展的时候,还偏偏有人来捣乱,所以他现在很想抽人。



    “邓霖带到。”那衙役得意洋洋的说道,连他自己都为自己骄傲,能把一件看不见摸不着的任务完成的这么美满,衙役感到自己快要升官了。



    他抬起了头,露出了渴望期盼的眼光,等着刑部大人吴季伯的封赏。可是他却怎么都没想到,千呼万唤等来的却是吴季伯飞出来的鞋底。



    “妈的,傻愣着干嘛,还不快请进来啊!”吴季伯正心急如焚,抬头还偏偏看到如此谄媚的脸色,差点连早饭都快呕出来了。



    邓霖姗姗而来,却顶着一身的雪花,连眉毛也是白的,一看就是在外面呆久的人。



    “外面天寒地冻,吴大人却在这里享乐,好一个不食人间烟火啊。”邓霖一边抖落雪花,一边微笑着走近,视线却盯着地上的那只刚被吴季伯扔过来的鞋子。



    吴季伯长叹一口气道:“三天后,我可能就再也享受不到人间烟火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