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世系(2)
查理具有典型的哈布斯堡家族的体型。他在布鲁塞尔求学,接受了严格的佛兰德教育。而他的弟弟则被托付给外公——天主教徒君主斐迪南,在西班牙接受了教育。未来的国王对西班牙的历史、文化和人民一无所知。
在天主教国王夫妇和查理储君即位之间的这段时期里,西班牙由著名的首相希斯内罗斯摄政。他是枢机主教,在西班牙创建了著名的阿尔卡拉大学,他组织学者印制了著名的6卷集多种语言的《圣经》,这是宗教史上《圣经》第一次以希伯来文、迦勒底文、希腊文和拉丁文合卷出版。在他漫长的摄政期间,他荡平了纳瓦拉的叛乱,组建了一支职业军队,为新大陆制定了法律。在当时的西班牙,他被认为是“第三国王”。他以自己的勤奋自守,等待着查理储君的成年。1516年,查理在他外祖父天主教徒君主斐迪南的安魂曲音乐声中登上西班牙国王的王位。1年后,为迎战佛兰德人在阿斯图里亚斯的登陆,80岁高龄的希斯内罗斯亲自奔赴战场指挥,不幸在途中去世。
1519年,查理接到了祖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的死讯。
半年后,佛兰德的信使给他带来使其更兴奋的消息,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7位德意志的选帝侯一致选他当任。他带着从西班牙搜刮来的数量惊人的黄金,领着他的佛兰德小朝廷,去接受查理曼大帝的宝剑和地球仪。在埃克斯的小教堂,查理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在3000德意志步兵、150名骑兵、一大批选帝侯和德意志领主的簇拥下,在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中登基。
就在他不在西班牙的这段时间,西班牙造反了。自从查理戴上西班牙的王冠后,他努力使自己适应西班牙,但是西班牙人却认为这个年轻王子任用的佛兰德官员太多,对他不学习卡斯蒂利亚语更感愤怒。人们心里知道,老国王喜欢的不是大外孙,而是会说西班牙语的二外孙。还有更多的人心里清楚,查理的妈妈、被囚禁在托尔德西拉斯的疯子胡安娜才是真正的女王。查理不为西班牙的利益考虑,激怒了西班牙人。一个托莱多的小领主帕蒂亚率领卡斯蒂利亚公社的成员打开了囚禁胡安娜的城堡。他们的部队与查理的皇家军队激战数月,查理一开始答应减税,以求得和平相处,但是这些西班牙人不答应。最后在一个小村庄,皇帝的军队击退了他们。皇家军人砍下帕蒂亚的头颅,而查理也接受了西班牙给他的教训。他发誓遵守西班牙的法典,削弱佛兰德人在西班牙的权利。
霸权(1)
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言:“正像哈布斯堡盾形纹章中的双头黑鹰,哈布斯堡家族也有两个头,一个在维也纳,一个在马德里,看着东方和西方。”
1。哈布斯堡王朝的责任。
在16世纪初,海洋并没有转变西班牙人的视野,在新大陆的金银还没有源源不绝来到欧洲的时候,欧洲的争夺仍然围绕着地中海世界展开。
但是查理五世继承的责任也是空前的。作为一个君主,他要思考如此辽阔地域的复杂政治。这是一个散布面非常广大的领地。虽然查理五世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已经没有查理曼大帝时期的实际权力,但是荣耀仍然使查理热衷于在日耳曼和一般欧洲事务中扮演重大角色。
而从欧洲当时列强的格局来看,一个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出现,侵蚀了欧洲大陆长期以来最重要的多元格局。查理五世的领地把法国团团围住,而此时法国的君主已经巩固了他们自身在国内的权力,正热衷于向富饶的意大利半岛扩张。德国的诸侯们也对查理五世的不断扩张领土感到忧虑重重,担心查理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们身上,因此,他们反对查理五世在德国拥有过多实权。而教皇虽然要查理帮助他和土耳其人作战,和路德派斗争,可他同样也不愿意看到查理五世坐大。
这些意愿在查理五世的统治期间全部转变成实际的战争。查理五世几乎变成全欧洲的敌人。
1529年,手持权杖的查理五世在博罗尼亚会见罗马教皇,这是天主教皇帝和教会首领的一次决定性的会见,也是一次重大争斗的最后结果。身披金线锦缎披风的皇帝在西班牙矮马上做了一个半旋转的动作,上千名骑兵放下长矛簇拥着他。在教皇克莱门七世面前,查理下马,双膝跪下,教皇给他一吻,似乎忘记了不久之前的他们在罗马的搏杀。3个月后,查理从教皇手中接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金皇冠和伦巴第列王的铁皇冠。在教皇上马时,查理坚持为教皇执蹬,表示他在精神上服从教皇。
这一幕喜剧的背后是法国和西班牙的争夺,罗马教皇宗教权力和查理五世皇帝世俗权力的争夺的血腥背景——哈布斯堡家族和法国决斗的战场在意大利。很久以来法国君主对意大利富饶的城邦早就垂涎三尺。西班牙和法国一直对米兰的领土展开争夺。这是作为意大利君主的查理五世所不能容忍的。在查理五世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后,法国的佛朗索瓦一世就在意大利、勃艮第边境、尼德兰南部和西班牙煽动一连串的抵抗活动。1525年,野心勃勃的他率军攻入意大利,结果在帕维亚战役中战败被俘。
作为教皇的克莱门七世,对查理五世也是充满敌意,虽然查理五世是天主教的忠实教徒,希望天主教成为帝国的精神凝固剂,但是帝国对教皇的世俗权力始终构成威胁,从查理曼大帝时代一直如此。为此克莱门七世、佛朗索瓦一世和意大利王公们缔结了军事联盟。1527年,法国波旁王室的雇佣军洗劫了罗马城。西班牙出兵镇压。他们把教堂劫掠一空,凌辱贵族的家眷,“枢机主教们被拖上大街,被人用脚践踏。圣体盒被拿去当夜壶,十字架被当作靶子,修道院被改成妓院”。在这场劫掠中,法国的总指挥被大炮打成重伤,不治身亡。克莱门七世狼狈逃进圣安杰城堡。此时的查理五世正在迎接自己的一个孩子的降生,他把教皇围了半年之久。之后,查理五世才下令让西班牙军队“释放教皇”。但是条件是教皇必须不再反对查理。
1529年,查理五世和佛朗索瓦一世签订《康布雷条约》,该条约规定把勃艮第留给法国国王,而那不勒斯和米兰国留给查理五世皇帝。教皇批准了这两个天主教国王的条约,并保证将皇冠授予查理五世。
霸权(2)
2。马丁·路德在查理五世面前说:“我既不能够也不愿意放弃我的任何观点。”
查理五世更大的麻烦来自德意志,那是和一个名叫马丁·路德的教士有关。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教堂的门上贴出了著名的95条论纲,像一记重锤,敲在罗马天主教会的心上。《论纲》在几周内传遍德国,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他无情地破坏了德国和其他国家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统一的天主教会的坚固堡垒上打出了缺口。而路德所在的德国是一个由众多的侯国、公国以及独立领地拼凑起来的国家,这些诸侯都受基督教欧洲最大的王国——神圣罗马帝国的辖制。虽然65个诸侯国是在一定程度上自治,但是在名义上他们都效忠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因为这个皇帝是教皇在世俗世界的代言人。因此,路德的不满不仅是针对教皇的,也是针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
1521年1月,帝国会议在莱茵河畔的沃尔姆斯召开,此前,罗马教皇已经宣布革除路德教籍,但是查理五世希望保持自己的权力,展现自己的开明,宣布此案必须在帝国议会上作出裁决。他保证给路德一个安全的通道。4月,路德直接面对查理五世。在150位帝国诸侯面前,路德开始了他著名的反驳,最后说:“除非《圣经》中的证据或其他什么简单的理由证明我有罪,否则我仍然坚持我所引述的《圣经》的经文,我既不能够也不愿意放弃我的任何观点,因为违背自己的良知既不稳妥也不诚实,阿门。”查理五世从沃尔姆斯发出布告将路德逐出帝国教籍,剥夺他一切帝国公民所享有的公民法律权利。路德被德意志的萨克森选侯巧妙地保护起来。宗教改革运动在德意志迅猛发展。
查理五世被帝国其他事务困扰,无法腾出手来对付宗教改革。虽然他多次试图统一宗教信仰并使帝国服从罗马天主教会。但此时的宗教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运动。在1529年的德意志,6个诸侯国和14个城市已经充分接纳路德教,1530年,在萨克森和黑森交界的一个小城市施马尔卡登,德国的新教诸侯和各城市的新教代表组成反对皇帝和天主教诸侯的“施马尔卡登同盟”。在英国,亨利八世建立英国国教,瑞典和芬兰、丹麦也相继定路德教为国教。在瑞士、法国、荷兰和苏格兰,加尔文教很快获得信徒的支持。基督教世界的宗教大分裂格局已经形成。1545年,特伦特会议举行,查理五世没有得到期待的信息,反而得到新教诸侯的挑战书。1547年,在易北河附近的米尔贝格,查理五世的军队和新教诸侯展开了激战。查理五世亲自指挥战斗,他的大黑马一直冲在部队的前头。萨克森选侯被击败,黑森的菲利普被俘,叛军土崩瓦解。
但是查理五世的胜利来得太迟了。原先一直忠于罗马教会的诸侯也不再听从皇帝的指挥,他们和法国国王建立了联盟,战争重新开启。在因斯布鲁克,查理五世差一点成为俘虏,把胡子染成黑色以后才得以逃脱。他不得不把幻想放在一边,面对现实。1555年,他签署了《奥格斯堡和约》。根据这一协议,所有世俗的德国诸侯和自治城市都有权选择信仰路德教或是天主教。不遵从的可以移居其他地区或领地。
从地中海世界来看,这一时期的主要图景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在东方的崛起和哈布斯堡王朝在西方的崛起。这对孪生帝国的崛起,在16世纪显示出令人生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