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吹牛吧?”子革这一次没有顺着楚灵王的话说,这让楚灵王小吃了一惊。“我曾经问过他,当年周穆王爱好旅游,要游遍全世界,祭公谋父就写了一首诗给周穆王的,劝他收心,后来周穆王听从了劝说,最终才能死在宫里而不是死在路上。这首诗叫做《祈招》,我问他知不知道,他竟然不知道。连这都不知道,更久远的怎么会知道呢?”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都是周代以前的经典,如今都失传了。
“那,那你知道这首诗吗?”楚灵王堕入了子革的圈套,问起这首诗来。
“当然知道,这首诗是这样的:祈招之愔愔(音因),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子革念道,随后解说了一遍。
楚灵王是个聪明人,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随后,他向子革作了一个揖,一言不发,自顾自走进屋里去了。
楚灵王生气了?不是,他反省了。他尊重子革,他知道子革是在劝谏自己,他也知道子革的话是对的。
那么,反思的结果是怎样的?
《左传》记载: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
吃不好,睡不好,就这么反思了数日,可惜最后没有能够战胜自己的贪欲。
那么,反思的正确结果应该是什么?立即从徐国撤军,裁减陈、蔡、无羹的驻军,给老百姓休养生机的机会。
对于这一段故事,孔子有这样的评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兄弟们的机会
楚灵王不知道,这次反思实际上是他最后的机会。
可惜的是,他没有抓住。
转眼过了冬天,来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楚灵王依然在州来,而楚军三十万将士依然在边境苦苦地煎熬着。春天来了,大地万物都在怀春叫春,只有楚军将士们的心情还留在冬天。
楚灵王放走了机会,仇人们却在抓紧机会。
说起来,楚灵王的仇人很多。而这些仇人中,有几个人聚在了一起。当仇人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就非常可怕了。
还在做令尹的时候,楚灵王就抢夺了蒍掩的家产,当上楚王之后,又抢了蒍掩弟弟蒍居的封邑;当年楚灵王把许国迁走,却把许国的公子许围扣押在郢都做人质;在楚灵王举行的那次联合国大会上,又找借口杀了越国的使节;楚灵王夺取了斗韦龟的封地,之后又把他儿子蔓成然(因封邑在蔓)的封邑给夺走了;蔡洧(音伪)是蔡国人,可是在楚国混并且受到楚灵王的宠信,谁知道楚灵王灭蔡国的时候,把蔡洧的老爹给办了。
就因为这几桩怨恨,蒍居、许围、蔓成然、蔡洧联合了被杀的越国大夫的儿子常寿过,一共五个人,率领了各自的家族联合起来,竟然攻占了楚国的固城和息舟。这两座城市都在楚国的北部,离蔡不远。一时间,楚灵王顾不过来讨伐他们,而手握重兵的公子弃疾也不讨伐他们,为什么?因为公子弃疾跟蔓成然的关系很好,蔓成然从前跟公子弃疾混过。
除了这些人痛恨楚灵王之外,还有就是陈国和蔡国的故民也都有亡国之恨。
但是,最危险的并不是他们,而是另一个人:观从。
观从是谁?
观从是观起的儿子,观起在楚国的廉政风暴中被从严从快从重了(第四部第154章),好在观从那时候在蔡国跟着那个发明了“楚才晋用”的声子的儿子朝吴混,躲过了一劫。从那之后,观从就对楚国心怀仇恨。
此外,观从跟子干是朋友。自从楚灵王当上楚王,子干就逃到了晋国,暗地里,子干和观从还有些来往。
楚灵王在乾溪,而楚军攻打徐国没有进展,这个时候,观从看到了机会。
“公孙,恢复蔡国的机会到了。”观从对朝吴说,他们是朋友。
“说说看。”朝吴一直就在寻找这样的机会。
“楚王穷兵黩武,搞得楚国民怨沸腾。如今楚军分散在边境,而且士气低落,我们为何不趁楚国国内空虚,联合流亡在外的子干子皙,再加上蔓成然那一伙人,乘虚攻入楚国呢?郢都防守薄弱,再加上大家都很讨厌楚王,我们必然能够攻占郢都,然后扶立子干为王。那时候,我们对子干有恩,就可以请求他恢复蔡国了。”观从的思路很清晰,也很大胆。
“这个,主意不错,可是子干子皙有没有这份胆量?”
“这些都不重要,这是蔡国复国的唯一希望了。这样,你不要管了,看我怎么整。”观从看见朝吴犹豫,索性自己来做。
——伪造现场
观从派人去晋国和郑国,冒充公子弃疾的名义,就说请两位哥哥到蔡国小叙。
两个国家都不远,于是子干从晋国出发,路过郑国的时候叫上子皙,兄弟两个结伴就到了蔡。
观从在城郊迎接他们,然后就在城郊进行了会谈。
“什么,要造反?不干不干。”子干子皙听说要造反,立马反对,真的是应了朝吴的判断。
“不干?不干也得干。”观从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也早就想好了办法。
当时,观从带着朝吴家的家兵,不管三七二十一,裹挟上子干子皙,就进了城里,然后杀向蔡公府,要捉拿公子弃疾。
公子弃疾正准备吃饭,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喊杀,一问,说是子干子皙带人来杀自己,怎么办?他的家族都在楚国,身边就是几个卫士,而楚国驻军都在城外。没办法,除了逃命之外还真没有办法。
公子弃疾落荒而逃了。
其实,观从根本就没有想要捉到他或者杀他的意思,就是要吓跑他。
观从带着子干子皙杀进蔡公府,一看,人没了,饭菜还热。
“正好,你们俩人先吃饭。”观从挺高兴,这下连饭钱都省了。
子干子皙在这边吃饭,另一边,观从也没闲着,让人赶紧在院子里挖了坑,杀了一条狗,再放上盟书,伪造了一个结盟的现场。
这边现场伪造完毕,那边饭也吃完了。
“那什么,你们赶紧回郑国去,有消息我再通知你们。”观从赶紧打发了子干子皙,这两位早就惦着走路,也不用催,急急忙忙,回郑国去了。
公子弃疾是一个好人,自从当上了蔡公,对蔡国的老百姓非常好。所以,看见有人攻打蔡公府,蔡国的老百姓自发起来去帮助公子弃疾,整城的老百姓都扛着武器杀奔蔡公府来了。
观从送走了子干子皙,自己就在这里等待蔡国老百姓。
老百姓们包围了蔡公府,大声喊叫着,准备攻进来。这时候,大门开了,观从出来了。
“观从,你要是动了蔡公一根汗毛,我们就把你剁成肉酱?”大家呼喊着,要上来捉拿他。
“乡亲们,别急,事情是这样的。蔡公呢,把子干子皙请来,准备送他们回楚国。现在呢,他们已经结了盟,并且已经上路了,蔡国也准备出兵帮助他们。哪,大家跟我来,看看结盟现场。”观从转身向府内走去,大家呼呼啦啦跟着进去。
伪造的结盟现场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多数人相信了。可是,还有少数人有怀疑。
“蔡公去哪里了?我们怎么能相信你的话?”有人提出质疑,大家还不肯散去。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出现了。谁?朝吴。
如果说蔡国人不相信观从的话,那么他们实在没有理由不相信朝吴。
“乡亲们,观从说的都是实话,我可以作证。如今楚王暴虐,楚国国内已经乱成一团,各位,如果大家想要效忠楚王,那么各位就回家去,等局势明朗再说;如果大家想要早点安定下来,恢复自己的国家,那么就跟随蔡公。说句大实话,其实,除了跟随蔡公,大家还有什么选择呢?”朝吴父子本来就是蔡国名望最高的人,如今这一通忽悠也是在情在理,蔡国人自然深信不疑。
“我们愿意跟随蔡公,跟随蔡公,蔡公。”群情激奋。
观从笑了。
日期:2010…06…04 10:44:22
——兄弟们造反
观从和朝吴很快找到了公子弃疾,很容易就达成了共识:会合子干子皙,打回楚国。
公子弃疾早已经看清了形势,他知道楚灵王必有这一天。
于是,观从去郑国把子干子皙再次请来,两人与公子弃疾结盟,会合蒍居、许围、蔓成然、蔡洧、常寿过、朝吴,率领六家的家族兵力、陈、蔡、无羹、许、叶的楚国驻军,浩浩荡荡向郢都挺进。
一路上,无人抵抗,因为楚王的军队都已经到了边境,而三位公子率领的部队就超过了一大半。
大军进入楚国的时候,陈国人和蔡国人请求在这里建造壁垒,以宣示这里是楚国边境,陈蔡两国复国。
“算了,兵贵神速,我们的部队连夜行军,已经很疲惫了,不要再修筑壁垒了。这样,我以人格担保恢复陈蔡两国。”公子弃疾劝止了陈国人和蔡国人。
随后,公子弃疾派出小股部队,在务须牟率领下进入郢都。此时的郢都完全没有防备,务须牟兵不血刃,占领王宫,将楚灵王的两个儿子太子禄和公子罢敌双双杀死,然后控制了后宫,并且布置郢都城防。
大军挺进到鱼陂(今湖北江门),这里距离郢都还有将近三百里路。
“咱们歇歇吧。”子干提议,大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于是停了下来。
子干的意思很简单:先把猪肉分了吧。
因为三兄弟中子干年纪最大,其次是子皙,因此大家公推子干为楚王,子皙为令尹,公子弃疾为司马。
尽管从实力和从能力来说都是公子弃疾更强,公子弃疾并没有争夺王位。
公子弃疾不想当王?当然想。为什么他不争?或者为什么不借着实力杀掉两个哥哥,自己强行上位?
因为公子弃疾知道,不用自己动手。
“郢都目前非常乱,人心不稳,再加上楚王还在外面,我建议我们暂时不要推进到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