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现在一战区的防线没有必要调整,更不必大惊小怪地四处出击,只要稳坐钓鱼台就行了。
蒋鼎文强大的江防兵力部署情况是:
战区长官部的帅旗插在洛阳。
郑州至陕县沿黄河南岸一线,约二百公里的河岸上,集中驻扎着四个集团军,外加韩锡侯第9军,马法五第40军,谢辅三暂编第4军。
各部防守区域为:
孙蔚如第4集团军驻守郑州地区。
刘茂恩第14集团军驻守洛阳地区。
李家珏第36集团军驻守新安地区。
高树勋第39集团军驻守渑池、陕县地区。
以上四个集团军和其他部队,至少二十五万人马,都将重兵迭次配备于黄河岸边,广大后方几乎无机动兵力。
在这约二百公里的黄河南岸,真可谓筑起一道血肉长城。
蒋司令长官幻想用这道血肉长城挡住北岸日军进攻。他将战区长官部置于岸边洛阳城,以便在第一线指挥河防作战,同第一线将士安危同在。作为高级指挥官,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他却忘了,高级指挥官本人亲临前线,与高级指挥部置于前线完全是两回事。高级指挥官在前线牺牲,只要他的指挥部健在,仍可掌握全局,使指挥不中断;倘若高级指挥部被打掉了,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第一战区另一兵力集团,就是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上将指挥的三个集团军和其他部队。其兵力部署是:
王仲谦第31集团军,驻扎于郑州以南。
何国柱第15集团军和陈大庆第19集团军,全部置于平汉路南段东侧。
另有贺粹之第12军、刘昌义暂编第15军等和豫皖边区的杂牌军若干。
汤恩伯集团的兵力态势和企图是:在郑州东边黄泛区中牟,部署前哨守军一个师(暂15军第27师);在平汉线南段西侧配置精锐机动兵团;其他兵力在平汉路南段东侧,向东防守。
汤恩伯战区副长官部设于叶县。
4月17日,晚上11时。
日军第37师团从中牟北方突破黄河防线,从东、西两个方向迂回夹击中牟守军第27师。夜里12时发起总攻,凌晨两点钟即占领中牟镇。
此时,洛阳的蒋鼎文得到的情报是:“今晚,敌人在中牟渡河,现在只有百余人,正同我军战斗中。”12点过后,蒋长官通知各部:注意警戒河防。
4月18日。
早上,敌第37师团全部渡过黄河。一路向郑州扑来,另一路向郑州以南迂回。
继第37师团之后,敌第12军主力各兵团,从中牟北面争相渡河南进。
汤恩伯急令暂15军军长刘昌义,速派部队阻止日军渡河。刘军长令新29师86团就近北上,该团刚赶到郑州东北方,就与日军遭遇,仓促应战,大批日军在机械化战车导引下,如同黄河之水,汹涌而来。86团很快就被冲溃。
“血肉长城”东线情况万分严峻。中部,洛阳北面,敌第27师团从18日至20日,连续三天发动猛攻。第一战区长官部顿时受到极大威胁。其实,第27师团只是佯攻,意在吸引江防军注意力,掩护主力从东线源源不断过河。
4月19日。
清晨,日军第37师团一部推进到郑州城下,开始攻城。敌后续部队源源不断赶到,至20日,第62师团、第110师团主力赶到,同郑州守军第4集团军展开血战。
4月21日。
日军坦克第3师团全部,骑兵第4旅团赶到郑州附近,以强大的坦克群阵势和骑兵部队,迅速对第4集团军构成包围态势。守军主力防守于北面。敌却从东面突破,迂回闪击,防线顿时震动。该集团军第38军和第96军恐遭敌歼灭,皆奋力向西突围。两个军退到郑州西面四、五十公里处,方才稳住阵脚,然后在汜水至嵩山一带向东布置了防线。
郑州失守,蒋鼎文将军的血肉长城垮掉了一大段。
日军攻取郑州后,第37师团一部继续沿黄河南岸向洛阳方向进攻。其主力沿平汉铁路线向南猛扑。
叶县。汤恩伯在指挥部向有关各部下达命令:(一)赖汝雄第78军之42师和新15军一个团守卫新郑;(二)刘昌义新15军第29师守卫许昌;(三)贺粹之第12军分别防守叶县、襄城、邱城、源河。
以上各部,必须死守,阻敌南下,作战不力者,擅自撤退者,军法重处。
(四)石觉第13军各师,分别由临汝。禹县、密县向北运动,迅速在登封地区集结、侍机侧击从郑州向西进攻和南下之敌。
4月21日。
日军主力蜂涌南下,新郑守军势单力薄,仅半天就被敌人攻破城池。日军第12军在此设前进指挥所,等候后续部队。27日。日军主力全部集结在此。
4月28日。
新郑日军第62师团、第63师团、第27师团、第37师团(一部)、坦克第3师团、骑兵第4旅团、独立第7旅团部,倾巢南下,以牛刀斩鸡战术,会攻许昌。
同日,日军第13军以八个步兵大队和二个山炮兵大队为基干的混成联合部队,在第65师团长太田米雄中将指挥下,由安徽省蚌埠地区沿黄泛区南侧,向豫中平原杀来。
新15军第29师血战许昌。
新15军军长刘昌义将军于开战初,在中牟县组织27师阻敌,该师被优势之敌冲溃。刘军长和几个随从人员从中牟向许昌赶回,途中几次被日军包围,几历险境,才到达许昌以北十八里处的和尚桥。该处为第29师86团阵地,团长姚俊明见军长一身征尘,从前方赶来,十分吃惊,派了一个连护送他到许昌城。
刘昌义等人从86团出来不远,又被一股南下的日军包围。警卫连扑进一片坟地里,与敌恶战一场。正难以脱身之时,幸好天黑了下来,刘军长才在警卫部队掩护下摸出坟地,到达许昌城;
日军已将许昌地区四面包围,外围战斗于28日打响,29日许昌外围据点被敌扫除,30日开始攻城。
第29师师长吕公良将军指挥部队死守孤城。这时,见刘军长只身前来,吃惊不小,埋怨他不该到这孤城死地来。刘军长与吕公良研究了守城计划,又同吕师长一道去守军各阵地检查督战。
日军第37师团一部、第62师团主力和独立混成第7旅团,在坦克第3师团和骑兵部队配合下,对许昌城猛攻竟日,毫无进展,且死伤甚重。
下午5时,日军出动重轰炸机十二架轰炸许昌;城外,一排排野战炮齐声怒吼,许昌城笼罩在硝烟和火光之中。
在敌飞机、大炮掩护下,一大群赤裸着上身的日本兵,举着刀枪,怪声嚎叫着从西南方向城里扑来。这就是由日军陆军中尉小川率领的赤膊突击队。但当他们冲近城墙时,被守军一阵机关枪狠狠扫射,顿时。赤膊突击队纷纷猝然跌扑下去,一个个在血泊里痛苦挣扎、呻吟……
守军伤亡也极其惨重。
刘昌义和吕公良在电台上向汤恩伯告急求援:“汤司令,我部伤亡惨重,请速派援军!”
汤司令斩钉截铁地回话:“限令你部再坚守三天!三天后将有援军前去许昌解围,”
刘昌义苦笑笑,自言自语道:“三天!日军都已突破一些口子啦!”
汤恩伯急令第29军和87军前往许昌救援。但日军早已在外围配有打援部队,两支援军都被优势之敌阻击于许昌郊外。
4月30日,下午。
日军坦克群冲进许昌城内,在城里进行所谓“全封闭攻击”达一个多小时。城里尚未被敌机和大炮完全摧毁的房屋、战壕工事、尽被坦克轰塌轧平。
守军誓死不屈,冲击战壕工事,与敌短兵相接,展开手榴弹战。
敌坦克在城里疯狂了一阵,即被守军用手榴弹、炸药包炸毁几辆,其余的也受到中国步兵的攻击,坦克反而失去威力。日军纷纷跳出战车,同中国军人拼拳头、刺刀。
整个许昌城都在展开巷战和惊心动魄的肉搏战。
吕公良命令八个士兵,将刘昌义军长强行拖离战场,送出城去。
5月1日,拂晓。
许昌城的枪炮声和喊杀声停止了。日军攻占了全城。
中国陆军新编第15军第29师全体将士完成了自己神圣的使命,永远地躺在了这座古城的土地上!
许昌城永远忘不了他们!永远呼唤着他们那不朽的英灵,他们是:第29师师长吕公良将军;第29师85团团长杨尚武;第29师87团团长李培芹;第29师86团营长胡光耀;第29师87团营长何景明。
日军围攻汤恩伯军的精锐部队。
石觉第13军各师,根据汤恩伯命令向登封地区集结。第31集团军总司令王仲廉将军也赶来登封,准备指挥该军和集团军其他各军侧击反攻日军,策应各方面作战。
第13军正在向北运动之中……
4月30日。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无线电侦破,获得石觉第13军动向,冈村宁茨顿时两眼发亮,如获至宝,立即向第12军司令官内山中将通报并下达命令:
汤恩伯军在我军进攻开始后,行动积极,其精锐主力正在北上,决心向我猛扑。据方面军无线电监听到的情报,第13军正向登封一带集结,目前正在北进途中。这是围歼该敌的大好良机。方面军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全歼该敌。为此,着令你军在攻取许昌之后,停止南进,主力迅即向西转进迂回,完成对敌之包围,并将其彻底歼灭。
5月1日,早上。
内山中将在刚攻下的许昌城里,向各兵团下达了停止南进,围歼第13军的命令。
第13军是抗战部队中一支著名的军队。抗战初期,由汤恩伯任军长。汤恩伯指挥该军各师在华北南口与优势日军对抗,即以迂回侧击战术见长。后来,在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中,汤恩伯都以该军为手中王牌,以侧击手段狠揍日军,出师皆捷。第13军因此威名远扬,同时,它也成为日军的死对头,决心予以歼灭。冈村宁茨认为,这次只要歼灭了第13军,第一战区中国军队将不战自溃。
5月1日,日军兵分三路,同时对登封地区实行大包围。
第一路:以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