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网球,青木重诚回到办公室,布置组成军作战指挥部,明晨出发进驻位于武汉和岳阳之间的咸宁。
广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1939年8月20日。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时,桂林依然和风细雨。不看报纸的农民赤着脚,赶着双角向后弯、性格温顺的大水牛在田间劳作,丘陵起伏处茶林葱茏,微风传来丝丝缕缕、甜甜的山歌。前方的人乍到这里,惊叹仿佛置身世外。
桂林行营在市西北郊,作战指挥所设在一个巨大的溶洞内。从千姿百态的石笋、石钟乳间伸出一条条电线、电缆和无线电台的触须。如果是军人便会知道,这些战争的神经紧连着硝烟漫卷、血肉横飞的抗日前线。
桂系名将、军委会副参谋总长、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展开机要参谋递上来的电报夹:
桂林白主任:删电悉,按甲案部署作战。
中正
离开长沙前,第2厅已将日军向南进攻的意图通报过来,恰又接到徐永昌催促制定迎敌方案的电话,白崇禧看完敌情通报时心中已有腹案。
湘北上空战云密布,中日将领紧张伐谋(4)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主张按老办法,逐次抵抗,但退却限度为长沙以北。正面部队在消耗一部分日军后退到东西两侧,待敌继续南进时,攻其侧背,与长沙守军聚歼日军于城下。这样安排,部队运动不致过大,作战时间也不致拖得太久。因陈诚分心军委会政治部部长事务,九战区长官由薛岳暂代,讨论方案时,薛岳倾向陈诚意见。
白崇禧则认为,武汉地区的日军分驻江南与江北,与中国军队重兵对峙,目前虽然没有日军进攻规模的详细情报,但能够抽出来的兵力不会多于实有兵力的半数,且持续作战时间不可能太久。为了能够吃掉进攻之敌,应将战场放开,中国军队可且战且退到衡阳一带,使日军深入与分散在纵深约200公里的广大地区。那时,敌不战已自被动,粮食弹药供应必会紧张,中国军队则以九岭山、幕阜山的部队西进,湘江以西部队东进,断其陆上与水上退路,可全歼该敌。
于是出现了两个同样理由充分,无懈可击的方案。形诸文字后,同时上呈蒋介石。按职务,白为甲案、陈为乙案。白崇禧将自己的意见讲出来,也就不再去想它,任由蒋去裁定。
白崇禧深通谋略,有“小诸葛”美誉,但陈诚是蒋浙江同乡、黄埔班底,嫡系之情更近三分。在许多事情上,白崇禧宁可听之任之,而不去力争。
方案上报至今5天,终于收到蒋确定采用甲案,即他的方案。白崇禧心中欣慰,在电报上签上名字,走到作战地图前。
这是一匹通体墨一般漆黑乌亮的战马。它形体健硕、细腰长腿,四蹄“的的”地原地踏着碎步,脖子高扬着向后挣,炯炯有神的眼睛,斜视着面前这位身穿崭新将校呢军服,脚蹬黑色马靴的年轻将领。
“就是它!”关麟征对这匹马有一见如故之感,他对军需处长伍春阳一声大喝,接过缰绳,认镫扶鞍,飞身上马。那马仿佛懂得这位新主人的心思,一声长嘶,转身沿一条通向一座山岗的小路飞奔而去。关麟征骑在马上,身体轻盈,穿树林、越河沟、登山头,得心应手,伍春阳和几个看热闹的军官一起喝起彩来。
关麟征自1930年任第2教导师第1团团长时开始配备坐骑。那时正值蒋、冯、阎中原大战,他率团掩护张治中任师长的第2教导师主力撤退,在数倍于己的冯、阎军追击下且战且退,处境十分危险。从深夜战到黎明时,天降大雾,几十步外看不见人。关麟征坐下那匹枣红马突然一声长啸,反身朝追敌方向跑去。关麟征勒了几下没有勒住,干脆顺势命令部队乘大雾向追兵反冲过去。只听杀声遍野,枪声激烈,冯、阎军于大雾之中情况不明,以为蒋军援兵赶到,不敢再战,急忙传令撤退,雾散时已不见踪影。关麟征勇中有谋,出色完成掩护任务,战后即升任该师第2旅旅长。
1932年7月,蒋介石第四次围剿鄂豫皖苏区,关麟征任第4军独立旅旅长。战斗中被红军将领陈赓、蔡申颐所率红二十五军团部队包围于安徽小镇砖佛寺。是役,关部伤亡惨重,一匹爱马也被击毙,他心中懊丧了好久。
全国抗战爆发,关麟征的戎马生涯进入黄金时代。他认为这才是扬正义之师,真正为民众、为民族而战。职务上升后,他虽配有汽车,却一直保留着战马,常常骑马去看地形、检查工作及指挥作战。军务间隙,也常亲自遛马、刷马。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湘北上空战云密布,中日将领紧张伐谋(5)
这天,他带领司令部数名随从,骑马来到新墙河前线,在河南岸勒马下鞍。52军军长张耀明和195师师长覃异之已在等候。
根据九战区下达的部署,第15集团军以张耀明52军和夏楚中79军共6个师并列于新墙河南岸,新墙至出了省界的麦市,在百余公里正面沿河设防,为第一道防线;在他们南面50公里,陈沛37军以60、95两个师沿汨罗江摆在汨罗至平江一线,为第二道防线;李觉第70军辖19、107两个师,沿湘江东岸,展开于湘阴南北,扼控营田等登陆点。
195师师长覃异之向关麟征汇报,部队士气旺盛,工事已加固完毕,军对此战提出的口号是:打出台儿庄的威风!师的动员口号是:一战成名!
关麟征满意地朝张耀明点点头。关是52军老军长,曾率领这支部队在抗日战场打过许多漂亮仗。日军跨新墙河南犯,这里是第一道关,他将自己最亲信的部队摆在这个受冲击最大的位置。张耀明和那些跟随他多年的军师长们心里清楚,关总司令这是做给别人看的,他要以此号令全军,任何人不得有丝毫马虎,否则军法难容!
“谁在北岸?”关麟征等人席地而坐,他指着摊开的地图上越河设置的前进阵地标志问。
“守比家山阵地的是覃师(覃异之195师)131团加强第3营。”张耀明不假思索。
“谁在北岸?”关麟征像根本没听见,重复了一遍他的问话。
张耀明稍一迟疑,覃异之答道:“3营营长史恩华,黄埔八期。”
中央军校在广州黄埔办了前五期,俗称黄埔军校,之后校址多次变更,但学员们却一直将黄埔的名称沿续下来,一则表示继承黄埔初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二则表示自己是中央正宗。军队将领尤其是“老黄埔”大师哥们随之认可了这个做法,学校搬到哪里都称“黄埔”。
关麟征瞪了张耀明一眼,手按膝盖站起身来。关左膝盖在1925年东征*陈炯明时被子弹打碎,送入医院时医生决定锯腿保命,若不是恰逢军校党代表廖仲恺探望伤员得知此事后竭力阻止,那么便不会有关麟征后来的辉煌了。经过精心治疗和刻苦锻炼,伤腿功能基本恢复,只是在蹲下再起身时稍感吃力。张耀明上来要扶一把,被关推开。
几人走下河滩,伫立无语。几匹马或昂首站立耐心等待,或低头嗅着青草的气味,有心无心地揪几根衔在唇上。
新墙河,一条不知静静流淌了多少年的无名小河,洪汛期时它没有多大浊浪,干涸期时却仍有浅浅清波。它与世无争般地走着自发源地到洞庭湖几十公里的水路。此时,它倒映着几个军人的身影,丝毫没有想到十几天后,自己的名字会跃上全国各大报纸的头版。
1938年12月,军委会下达薛岳代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时,蒋介石曾亲自同薛谈话,问:“伯陵兄,你看这样安排可以吗?”
伯陵是薛岳的字。蒋比薛大9岁,私下时对他以兄弟相称。薛岳说:“长沙弄成这样情况,实无力担任这样重大的战区任务。”
蒋介石明白薛岳话中暗指湖南的军政不统一,军事工作不好开展。他说:“你先去,以后可以考虑军政统一。”
据当时任军委会办公厅主任、目睹此事的贺耀祖回忆:“当时的印象是,薛岳不是不想干九战区代长官,而是想军政都兼起来。蒋心里当然清楚,对我说过,‘愿意干就让他干嘛’这样的话,蒋对许多向他要官的人也说过。”
湘北上空战云密布,中日将领紧张伐谋(6)
薛岳后悔不该当这个省主席。
1938年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任命薛岳为国民党湖南省主任委员和湖南省主席。党政军权集于一身,麻烦事便从此不断。
身为战区长官,自然首先要为军队着想。刚上任时,为筹军粮,采取限制市场米价政策,提出“平价”即压低价格收购军粮,逼得米商转入地下。薛一听大怒,派人找来几个大号米商责斥一通,限令交足一定数量。结果是低价米交不足,黑市米价日贵一日。上任半年,湘人中尖刻者便送薛岳绰号“薛平贵”,叫得家喻户晓。
赶巧他父亲过世,说不清是薛岳授意还是下面的人会办事,讣告满天飞,发至全省各县的县属小单位。每县至少20个单位来送丧礼,加上县以上,市、省各大小单位都送,便自有有心之人暗中算账。
薛岳湖南主政后,一家人纷纷从外省调来,按其所能安排工作也是情理中事,何况那时还是旧社会。薛岳的叔父方学芬当了省田粮处长、连襟丘维一当了省银行行长,弟弟过去就经商,仍经商,拉湘产大米去广东易货,另外薛岳曾在工作责任范围之内,动议在省内发行了3千万元公债,因异议太大而未能实行。
这些事情,说起来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但不久就有人写黑信告到中央,信中附一“民谣”。
薛翁治丧,薛弟治产,安便足为穴,得一大笔葬费,发一大批混财;
岳叔长处,岳襟长行,精忠能报国,发三千万公债,杀三千万人民。
湘人喜戏谑,令人啼笑皆非。省议员张维均逢人便将“民谣”娓娓道来,且边说边解释,薛岳怀疑就是他写的,后张被人暗杀,曝尸荒野数日,许多人认为凶手非薛岳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