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战,改写中国命运
以下的文字是我对抗战的一些感想,或可为史学家参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盟国当然是美国,然美国的战略是“重欧轻亚”,就是她在太平洋战区对麦克阿瑟将军的军事装设和补给,都远远不及欧洲战区的艾森豪。第三次长沙会战前的三个星期,也就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夕,美国还在与日本和平会谈。第三次长沙会战,是中国孤立抗战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民族存亡之战。当时二十多万的国军是空前团结,造成的第三次长沙大捷,不仅是使中国的抗战走出孤立,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此前的一年,美英法在欧亚非战场上是一败涂地。对第三次长沙大捷,一月七日伦敦《泰晤士报》的评论是:“十二月七日以来(指珍珠港事件和香港与马尼拉的失陷),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的长沙大捷。”第三次长沙大捷,虽称抗战走出孤立,中国也得到了一点点美援。而这些略备美援的精锐军队,都调往缅甸战区,支援那些不义的盟国。
第三次长沙会战后约有两年,中国境内基本上没有重要战役,日本将她的军事主力调往太平洋战场。不过在广大的中国土地上,总有七十万以上的日军陷入而不能自拔,拖垮了日本的陆军和日本国内的经济。(编者按:日本人自称“陷入中国泥淖”。(见池田清《太平洋战争》第98页)
序:战场领导的楷模典范葛先才将军(4)
直到一九四三年底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失利,十一月中的常德会战重启在中国境内一连串的大战。在这一连串大战中,包括一九四四年四月下旬河南第一战区,在两百公里黄河南岸集结了二十五万大军的“血肉长城”。其中有多少的中华儿女为捍卫祖国洒下了他们的鲜血,忠勇英烈可歌的事迹实无法一一细列,阵亡的有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上将、二十一师师长吕公良等将领多人。然而日军长驱直下,六月十六日开始进攻长沙,六月十八日长沙失陷,日军直逼衡阳,展开日本战史所称中日战争中最重要和日军伤亡最重的一次会战。国军第十军孤军守备衡阳,与十一万之众的日军浴血奋战四十七天,于八月八日失陷。此后日军又长驱南下,桂林、柳州、独山都失城于旦夕之间。
官兵一心,置生死于度外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一万七千余人的孤军,与十多万的日军血战四十七天又能歼敌七万余?而又有些虽拥有数万兵力却失城于旦夕之间呢?据我的分析是,对各军个体而言,主要是在于指挥官和部队的作战经验与士气,长官与部属如同亲血肉兄弟,第十军从北伐到抗战,可说是常胜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李玉堂、方先觉、葛先才是第十军十多年的战场伙伴,从军长以下到连排,各级干部都有良好的作战默契,都能主动应变战场千变万化的敌情,和有效地配合与支援友军。平时军师长也与士兵生活打成一片,军长李玉堂几乎每饭都与士兵蹲在一起。
在常德会战之际,余程万的五十七师在无线电中指名呼叫第十军解围,第十军每天百华里急行军,五天内由衡山赶到常德,在与数万日军激烈的解围战中,第十军伤亡近半,预十师师长孙明瑾将军阵亡,副师长葛先才将军因子弹距心脏一公分穿胸而过负重伤,团营长也伤亡多人,但终解常德之围。这些也只是谈到一个常胜军和友军信任的个别军队的精神。
在抗战末期,因自第三次长沙会战后约有两年,中国境内基本上没有重要的战役,难免有些军队军纪松散,又因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美军已直逼日本本土,胜利在望,高级将领就开始观望和保存自己的实力,以作为战后政治的资本,对支援友军只是避战和敷衍。衡阳会战后,虽然日军又长驱直入,但侵略者失败的命运确已注定。
当然更重要的是,守衡阳的一万七千余名将士,人人报定以死报国的决心,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创造了我中华民族抵抗外侮史无前例的战果,更是发挥民族精神的极致。吾人对忠勇的形容词如“视死如归”、“以一敌十”,在衡阳会战中都成了具体的事实。
战胜的关键:智仁勇兼备
葛先才将军对战争是有些独特见解,他的每次战役,都经过站在敌我不同的角度,反复精打细算,大自战术、工事的构筑配合(衡阳会战碉堡前堆满日军的尸体,就是一例),小至兵卒应带便当的多少都经过考虑。许多战役,乍看起来是蛮干,实际上都经过精算,变不可胜为可胜。他认为战争是艺术,心理因素很重要,要冷静、轻松才能发挥智慧,出奇制胜,也就是智仁勇兼备。最忌阵前撤退,撤即乱,乱则溃。这就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被冲锋号角,惊吓的后撤,以致攻击顿挫而溃退的原因。
他也不赞同国军奉为金科玉律的“连坐法”,他认为敌人是前方的狼,而连坐法则是后面的虎,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压力下,是不能发挥智慧,避战自保,重于作战,一个小的失算,如一卒的逃亡,可能导致班长畏罪逃亡,骨牌效应,以致全军溃败,这样的例子就不胜枚举了。
对军事家而言,这本回忆录如仔细研究,无疑是一本《孙子兵法》的实战战例。回忆录最后对各个战役和对八年抗战的总体战略的检讨,也都阐述了《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全部回忆录无不与《孙子兵法》篇篇相扣。
这一本回忆录的出版,是作者葛先才将军原著完成了二十余年,作者又逝世八年后才出版,我是难辞其咎,总希望能多搜集些敌我双方的史料补充,使之更完整。一则是抗战时期物资缺乏,战地记者都冒生命之险,有限的资料也不能保存,再者个人的力量有限,想多搜集一些资料始终未能如愿。但实在不能再拖,否则这一段属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就可能留下许多的问号和空白。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序:战场领导的楷模典范葛先才将军(5)
为保持回忆录的原貌,我只加了些许注释“李注”,这些注释也都是实情,为的是使读者了解同一时间,世界其他战场地区发生的事件与中国战场的关系,有些注释是以免后人考证失据。此外我搜集的资料,目的是为史学的研究,故不分党派,因此蒋委员长和毛泽东主席的两篇文字也在附录或附图内。在此,我更希望有心人士和史学家能补充不足之处。
二○○五年八月于美国旧金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前言(1)
一为国殉难的英勇袍泽
国军的前身,系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所辖之教导第一、二两团的种子兵。
教导一、二团在广东东征西讨、铲除了不革命的反革命势力,奠定了广东革命基地。北伐时命名为国民革命军,打倒军阀统一全国后,正名为国军。国军的总战绩,拙见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教导一二团,下级军官全是黄埔军校生,在有我无敌之奋战攻势下扫荡了群魔。国民革命军北伐,遇敌则施以猛攻,不胜不休,……皆系以攻势成攻阶段。
抗战期间,国军节节失利,以迄大陆失陷,乃守势失败阶段。这一胜一负之演变,各有其因素,而不是偶然,现将这些前因后果详为解说,而且范围广泛,上自高级司令官及其幕僚,下至士卒,以及战略、战术、战斗、带兵、练兵、用兵、工事构筑、武器运用、斗志盛衰之见解,并说明矫正错误诸弊端方法,无所不谈。诸位读者,我好像很能干,实乃大言不惭也。朋友们皆认为理论正确,一致赞许,一再叮咛要我用文字写出,对国家建军不无助益,再则,这些血的经验教训,在军事学校是听不到看不见的,让青年军人们看看,使他们脑海中有个深刻的印象,打点基础,以免将来上战场瞎摸索,一个运用处置不当,误人误己。朋友们所说的虽属至情至理,可是我用嘴巴来说,好像还有板有眼,若是要我写出来,就要我的老命了,不会写不能写奈何?
有的朋友还睁大眼睛,放大嗓门说:“这是写经历实况,又不是做文章要‘之乎者也’!你军事上的那套看法、想法、做法,必须留下来,不可以带到棺材里面去!”
一拖就是好几年,曾有数次想执笔一试,终因没有勇气作罢。胞弟葛先朴也是学军事的,早已少将退役,我们兄弟虽是同行,却有差异之处,他在军事学理方面比我高明,而在战场实战上,则略逊一筹。他是几所高级军事学府的学生,我则等于行伍,一个讲学理,一个论实战,两相印证,彼此相得益彰。葛先朴对于我那一套不成熟的玩意儿,听得最多,了解较深,我们时常为一问题,争论至面赤脖子粗。早在八年之前,舍弟先朴认为我那些见解有写下来的必要,这些年来都在催逼兼施之中,承蒙诸亲友的爱戴鼓励,再也不好意思装聋作哑,莫可奈何地写吧!硬着头皮写吧,反正人老了,脸皮也随之厚了。既不怕丢人现丑,写作还有什么可怕的!至于此文将来问世之反应为何,那是以后的事。若是读者诸君看不顺眼时,将它丢入垃圾箱不就结了吗?姑不论其文身价为何?总算我还了一笔文字债,以及答谢了爱护前第十军孤城与强敌奋战四十七昼夜的死难袍泽,以及幸存者的一番关怀情谊,这是写此文动机之一。(李注:葛先才从军前为长沙湘雅医院医科三年级学生。)
一解湖南衡阳会战之真相
迫使我写此文的第二个原因,是我看了一封有正气、不平之鸣的函件,感慨万千,不得不将湖南衡阳会战中衡阳之战始末公白于世。兹将该函一字不改摘录如后:
保民先生:
看到报载,你要出版《孤城喋血记》。第十军守衡阳的经过,我非常感动,衡阳作战时,我军在湘乡桃花坪游击,我任搜索大队长,晓得第十军的确打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