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首,另一个亲兵贺拔伏恩用鞭子抽打马屁股,坚难地在死尸堆中崎岖退向城东门。
东城外此时激战正酣。城外的黑衣士兵想冲进城,救出被围困的皇帝,但齐国的黄衣士兵勇敢地挡在城门口,不让黑衣士兵进城。城东门一会儿又堆满了死人,连城门也关不上。
突然,从城门口冲出几个浑身是血的人,没有人能分得清他们身上的衣服颜色,也没有人能判断出他们是敌是友,更没人能顾得上他们。这几个人爬过成堆的死尸,向城外奔去。
黑色与漫天灰尘笼罩了整个大地。冲入晋阳城中的黑衣士兵被歼灭殆尽。整个晋阳城出现一片沸腾,到处是火把和搜寻的人群,他们在死尸堆中寻找长着长胡须的尸体。因为宇文邕就长着长胡须。齐国人看见骑白马的宇文邕冲进来后再也没出去,他们确定宇文邕就在死尸中,他们如果找到他的尸体,就意味着他们胜利了。
更多的齐国士兵冲进酒坊,开怀畅饮,他们认为自已经过艰苦的战斗,已经胜利了,明天失去统帅的周国军队就会大败而归。晋阳城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这时,在晋阳城外,周国的士兵都有点不知所措了,他们依然像铁桶一样紧紧地围着晋阳城,但他们的皇帝冲进晋阳城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而此时的晋阳城已经大门紧闭,连一只鸟也飞不出来。
远处黑夜中的晋阳城灯火辉煌。那是齐国人正在欢庆他们的胜利。
周军大营中,宇文邕的弟弟齐王宇文宪召集周国将领聚在中军大帐,商议对策。
很显然,现在的局面非常不利,一旦明天齐国人将宇文邕的尸体挂在晋阳城头,一旦齐国援军赶到,那么周国军队将会崩溃。那将是灭顶之灾。
只有撤退才能避免全军覆灭的危险。因此,撤退的提议轻而易举地获得了通过。这些将领们浑身是血迹和灰尘,满脸的疲倦,喘着粗气,沉默不语,在休息中等待着。也许还有奇迹出现。
这时,大帐外面传来了一阵喧嚣,接着是人群骚动的声响。
难道是齐国军队偷袭?宇文宪赶紧站起来,大声喊着:“大家都不要慌。”
就在众人想冲出大帐看个明白时,二个浑身是血的人冲进了大帐。
这二个人满脸是血,衣服上浸透的也是血。只有二只眼睛可以表明他们还是活着的生命。这二人正是宇文邕和杨坚。他们是从东城门口的死尸堆中爬回来的。
宇文邕显然疲倦到了极点,一边换衣服,一边交待他的将领们准备撤退。
但他的将军宇文忻走上前,激动地说:“不能撤呀,陛下。陛下自克晋州,乘胜至此。今伪齐皇逃跑,关东响震,自古行兵打仗,没有像这样引起巨大成功的。今日破城,将士轻敌,稍有不利,何足为怀!丈夫当死中求生,败中取胜。今破竹之势已成,为何弃之而去!”
宇文邕座在帐中,闭上眼睛,大帐内一片沉寂。
突然,宇文邕睁开双眼,声音沉重地说:“好吧,让将士们稍作休息,明天一早攻城。”
“这?这?”帐中的将领们一时无法转过这么大的弯。因为就在刚才还决定退兵,现在又发出了攻城的命令。
看着大家面面相觑的不解,杨坚站了起来,解释道:“这次齐国晋阳城眼看就要陷落,他们已经到了极限。只要我们再作最后一击,他们将会彻底崩溃。”
“可是我们也到了极限,大家都已疲倦不堪。”有将士不满地说。
“你们没看见晋阳城中正在欢庆胜利吗?他们以为我宇文邕已经死了。他们不会作任何准备的,我们会打它个措手不及。灭齐之战,在此一举。大家都不要争了,回去作准备吧。”
周国将士们默默走出宇文邕大帐,为第二天战斗做准备去了。
第二天,当金色的阳光从东方跃出地平线上时,整个晋阳城中还在酣睡中。
从远处看,周国大营中也是一片安静。
黑衣士兵们正一动不动地站在自已的帐前,静静地等待着自已皇帝的检阅。
宇文邕骑着自已的战马,从一队队黑衣士兵面前经过。他有时会突然停下,跳下马,邦助个别士兵整理一下盔甲。然后问道:“准备好了吗?”
士兵们都眼看前方,坚定地点了点头。宇文邕转了一圈,检阅完自已的士兵,然后拔马退向一边,拔出佩剑,悄声说道:“出发。”
这时,晋阳城楼上。几个放哨的儿童先是听见了阵阵脚步声,透过薄薄的晨雾,他们突然看见了城外黑压压的一片人流正向城墙涌来。
晋阳城万万没有想到,周国军队会向他们发动攻击。因为齐国士兵在昨天的欢庆胜利中,大部分都已醉如烂泥,沉睡在酒馆中或是营房中。许多人还准备在睡醒后,去死尸中寻找周国皇帝宇文邕的尸体呢?
“周国军队攻城了。”一声凄冽的叫喊从城墙上传出。在整个晋阳城中回荡。睡梦中惊醒的齐国人开始从各个角落里向城墙跑去。但已经来不及了。
周国的突袭很快取得了成效。士兵在东城墙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如潮水般涌上城墙的黑衣士兵就像一股洪流涌入城中,像一股黑色的蚂蚁群,伸向晋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章 阴山脚下有名镇 阴阳双龙现武川
这时,在几百里以外,是另一番景象。阴山北麓的武川镇,是一座北魏时代建立起来的军事重镇,挺立在黄河以北的土默特平原上。这里到处是一往无尽的没人深草和牛羊群。翻过阴山,即是草原人称为青色的城…呼和浩特。阴山上无数青青小溪汇成青水河,流向它的西南面,注入奔腾不息的黄河蜿蜒穿过向东方流去,为那片古老的土地注入新的生命和希望。
武川镇是宇文家族的发祥地,也是目前周国所有权臣贵族的根据地,是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大后方。
这里是一片繁忙和平的景象。战马嘶鸣、军歌阵阵、黑衣军队在忙着攻防训练;粮食被有条不紊地从全国各地征集,然后又被重新发向战争不断的前方;刀剑作坊源源不断地制造着战争中杀人工具。
远方传来了一阵、粗旷、雄壮而豪放的歌声: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歌属于这些草原人的歌,属于这些骑在马背上征战四方的人。每个属于草原的人都喜欢唱这首歌。
在一间作坊里,围着一群孩子。“嗤”的一声,一股白烟冲了起来,整个屋里被一团白蒸气笼罩着,融化的红色铁水顺着剑槽向前涌去。
杨广,小名阿英,周国上柱国杨坚的儿子,正在作坊里看工匠们造剑。他看着沸腾奔涌的铁水,脑中想起了阴山上奔腾的雪水,想起了千军万马奔涌上前线的情景,小小少年的心中升腾起一股热浪。他说不清楚心中的感觉,只觉得热血沸腾。他想做些什么,但他这个年纪,除了跑来跑去干挠他人干活外,什么忙也邦不上。
屋里到处是喧闹的人群,叮当的打铁声此起彼伏。一个铁匠将一块铁放入槽中,将一桶融化的铁水小心地浇注在铁上。过了一会儿,铁匠又用用溶化的牛油浇在铁身上。只听见嗤的一声,屋内立刻笼罩在一片白雾中,一股难闻的气味在空气中迷漫着。经过这样反复几次锻烧工艺,就是当时北方民族铸造武器的钢铁宿铁。宿铁是制作刀剑的原料。
“好难闻”。杨广拉起弟弟杨秀和杨谅的手,向屋外跑去。
屋外是一群小伙伴,他们都是当时武川镇皇亲国戚的后代:李渊,窦诗雅(以后大唐帝国唐太宗李
世民的父母,可他们当时只有11岁)、杨广的弟弟杨秀,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等许多孩子,他们有的在空地上玩击剑,有的骑马射箭,还有的在做游戏。
李渊和窦诗雅是杨广的朋友,也是他时朝夕相处的最亲密的亲人。李渊的母亲是杨广的姨母,他比杨广大三岁。李渊的父亲李曄热伪敝馨仓葑芄埽笕沃蠼籼乒S捎诟盖桌顣早亡,李渊七岁就袭爵当了唐国公,与母亲独孤云相依为命。而窦诗雅的母亲则是周武帝宇文邕的妹妹,宇文邕是她的舅舅。她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女孩,三岁时长发与身高一样长。窦诗雅6岁读《女诫》《列女》,过目不忘。但她更崇尚武功,小小年纪的她练就了一身武艺,武功甚至还超过了许多男孩。她希望有一天能当上周国的上柱国大将军,能率领千军万马为周国建立战功。周武帝宇文邕特别喜欢这个外甥女,并允许她生活在武帝宫中,与皇子皇孙们一起接受宫庭教育。年纪虽小却能像大人一样思考问题,只有7岁年纪的她多次为周武帝宇文邕出谋划策并且被武帝采纳,比当时已16岁的太子宇文斌(贝)还强。其中最为人称善的是她劝说周武帝宇文邕善待突厥皇后阿史那:
当时,中国北方大地上,周国正与齐国争天下,而西部的突厥兵力强大,不时地突入中原地区,掠夺周国和齐国的人民和财物。周国和齐国都想法设法与突厥交好。周国将自已的公主嫁给突厥可汗为妻,每年贡奉缯絮锦彩十万余段,而那些在长安的突厥客们,周国一点也不敢得罪,常常是好吃好喝好住,生活得比贵族还好。齐国的皇帝也不敢落后,贡奉给突厥的比周国还丰厚。突厥的首领佗钵可汗骄横地直呼齐国和周国的二个皇帝为其儿子,并对其手下夸口:如果齐国和周国的二个儿子一直如此孝顺,我们突厥百姓们就可以生活得无忧无虑了。
而阿史那皇后就是周武帝宇文邕为了结好突厥而硬是从齐国使臣中争过来的。但娶过来以后,宇文邕并不喜欢阿史那,常常冷落这个突厥皇后。只有7岁的窦诗雅一天看见阿史那皇后又在以泪洗面,心中不免多了几分焦虑。她左思右想,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