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进了屋,留下三阿哥有些颤抖的站在原地。
吩咐了身旁的刘希文将元寿、天申领回院子用点心,我淡淡的看着弘时,说道:“三阿哥,你为你额娘而生嫉恨,本也无可厚非,但却不该将仇恨灌输到两位小阿哥心中。阿哥是否想过,这样说话,你阿玛会怎样认为你额娘?”
我转身回屋看顾雪儿,留他一人站在院中思考。
注:
1。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五月)甲戌和硕雍亲王胤禛遵旨赴热河行在。(《清实录·圣祖实录》)
2。史载弘历六岁始读书,这里取其虚岁六岁,特注。
其四十八 拨浪鼓
更新时间2008…2…16 11:52:00 字数:2594
(康熙五十五年一月-九月事)
回屋见到他抱着映雪,小丫头却红了眼眶,哭喊着找寻我的身影,我快步上前从他手中接过映雪。
他笨手笨脚的从怀里拿出个拨浪鼓,咚咚咚的摇了起来。
见他一副极力讨好雪儿的模样,我噗哧笑出声。映雪倒是极爱这个玩具,伸手拿过拨浪鼓,一下竟停止了哭泣,咯咯笑了起来。
疑问的看向他,不解他从何处寻来这个物件。
他低头看顾映雪玩耍,轻声说道:“我幼年时玩儿的,今日回来,翻找东西时无意发现……”
心念一动,想到这个拨浪鼓的重要意义,我欲从映雪手中拿过拨浪鼓,小丫头却是不依,我着急的说:“白白给她玩坏了。”
他笑着劝阻我的举动,道:“让她拿着吧,这东西不就是给小孩玩儿的么。”
也给三阿哥他们玩儿么?我闷闷的压住这句话没有说出来,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
好似看穿我心中所想,他将映雪交给身旁的奶嬷嬷带出室外玩耍。缓缓走到我身边,他抚着我的发,叹息着说:“又在胡思乱想了。”
“哪有。”我有些嘴犟的反驳,想到内心想法轻易被他看在眼里,脸上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刘希文的事儿……”他握着我的手,思索着合适的词语。
我将手放至他唇上,阻止了他的解释:“我知道的。一个与明珠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未谋面的侧福金,怎么也得安排个信得过的奴才看着才是。”
“馨儿!”他暗下眼,面色有些阴沉,握着我的手渐渐收紧,“你是这样看的?”
“呵呵呵……”我忍不住笑出声,伸手覆上他纠结的眉,“看你脸色冰冷成什么样儿,逗逗你么,还当真了?”
他和缓下脸上的寒意,喃喃道:“馨儿,你要清楚,我不可能时刻在你身边,为了在这个地方生存,我只能让你学会如何保护自己。无人在旁指导,你这个性子……”
收起玩笑的表情,我严肃的看着他,说道:“刘希文的确是个难得聪明伶俐的忠心奴才,你将他安排在我身边,一些我暂未发现的细处,他时刻提醒着,这些,我都看在眼里。”
“不过……”我忽然沉下眼,看着室内透不进阳光的阴暗处,“不要小看我,你知道的事情,我不说,并不代表我不知晓。你放心,为了要保护的人,我绝不允许有人在府里胡作非为。”
“是我累你太深……”将我拥进怀里,他轻声叹息着说,“如此,我不再解释。馨儿,不要用眼睛看,用你的心,用心看周遭的一切,便如明镜一般清晰了。”
“胤禛,”我躲进他怀里,喃喃问,“你懂我在想什么么?”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抱紧我,“都写在脸上了。”
“哪有这么明显。”我看向他眼底的笑意,微红了脸。我恋着他的心,他是懂得的,是么?虽然没有太多的言语,但他懂我的心,依恋我的存在,我还能强求什么呢?
突然听到室外映雪的哭闹声,我慌忙挣扎出他的怀抱。他好笑我的紧张,陪着我出了内室。
出屋见得李姐姐与三位格格俱都入了我院里,正欲使了外边伺候的苏培盛进来通传。屋檐下,元寿、天申做着鬼脸逗映雪玩儿,小丫头却不领情的嘟着嘴。
“叫哥哥,小妹妹叫哥哥呀。”天申伸出小手,逗着映雪。
“哥、哥。”映雪一字一顿的学着天申的话,那天真可爱的模样惹得大伙儿笑了起来。
雪儿笨拙的迈开步子,左手拉着天申,右手伸向站在屋角的三阿哥弘时。
弘时看了看我与胤禛相视而笑的脸,一把摔开雪儿拉着他的手,映雪委屈的望着他,立即含了泪,哇的就要哭喊出来,元寿忙慌忙将手伸过去,说道:“哥哥在这儿,妹妹不哭。”
映雪找到了可以依傍的手,方才破涕为笑,拉着元寿、天申荡起秋千。
眼看着他寒着脸,脾气就要发作,一旁的李姐姐陪着尴尬的笑脸不停解释,说着天气热,书房功课紧难免躁了些的托辞。
我悄悄拉了他的衣裳,笑着打趣:“这脾气急的性子,倒是像他阿玛呢。”
见我出来打圆场,他才缓了阴沉的脸色。李姐姐仍保持着面上的微笑,脸色却分外僵硬。
我打了一个寒颤,当曾经的宠爱全数退却时,这个为他生育众多子女的女子扭曲的面容是否就是我明天的模样?
“不要胡思乱想。”他看着前方轻轻开口。我惊讶的回望,他这么快就知晓我心中所想?
我低下头,用只有他听得到的声音,轻喃道:“若真有那个时候,我便犯个错儿贬回娘家,或跟哥哥们一块儿住,绝对不会再留在此处眼睁睁的看着别人的作践!”
“绝不可能有那个时候。”他暗了眼神,紧紧握住我的手。
嘴角扯出笑意,昔日打定主意,等他不需要的时候,选择转身离开。只是事到如今,我还能像当初想象的那样淡然离去么?
贪恋他掌中的温暖,此生我若要离去,也只能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了……
福金、格格们略坐了坐,话了会儿家常,便领着三阿哥走了。因了他要考查两位小阿哥的功课,元寿、天申二人留下一块儿用膳。
我将映雪抱在怀里,接过红鸾手中的水糕,天申好奇的伸头来看,我笑着舀了一勺送到他面前:“尝尝,这是南边小孩儿常吃的东西。”
天申怯生生地瞧了瞧胤禛,见他并无反对,才张开嘴尝了一口。“呜,真好吃!”天申陶醉的眯起眼,夸赞道。
我又看看身旁的元寿,示意他一块儿来尝尝,元寿摇摇头,说道:“这是妹妹的晚膳,我们吃完了,妹妹要饿哭了。”
我见他懂事,笑问:“元寿阿哥来喂妹妹如何?”
元寿看着胤禛点头同意,高兴的从我手中接过瓷碗,小心翼翼的吹了吹勺中的水糕,待凉了才送进雪儿口中。小丫头吃着高兴,眼角却还挂着晶莹的泪珠儿。
天申凑过头来,指了指自家嘴巴,元寿无奈的摇摇头,也送给天申一勺。
吩咐红鸾多备些水糕,我笑着坐到他身旁,任映雪三人自个儿闹腾。抬头见他怔怔的看着三兄妹边吃边玩儿,目光涣散,思绪却不知飞到何方了。
见我担心的看着,他才惊醒过来,脸上流露落寞的笑:“幼时我也这样喂过十三呢。”
他眼底的那抹哀伤深深刺痛了我,紧握住他有些发冷的手,我试图轻松的说:“听说十三爷时常被腿病折磨,大哥哥认识的西洋人里,有会诊病的人,找个机会让西洋人瞧瞧可好?”
“恩,再看看吧,若皇阿玛允许。”他淡淡的说,报以安慰的一笑。
空有富贵身,却无真情谊……
静静的看着,他的悲伤通过紧握的手传至我心深处,应该怎样做才可以减轻这份令人窒息的难过?
其四十九 黄台瓜辞
更新时间2008…2…18 10:51:00 字数:2835
(康熙五十五年九月事)
接近正午的时候,天渐渐转凉,映雪闹了一阵后才安静睡下。将她交与奶嬷嬷看护,又嘱了秋蝉、红鸾分外小心谨慎,才匆忙赶至书斋。
推门进去,见他旗下人正在回话,我只得退到书房等待。
一日里忙着照顾映雪,处理府中大小事情,总不得闲,趁着这阵等待的空当,才得松一口气。
斜倚在窗边,拿起他桌上的《资治通鉴》随手翻开,正是唐纪五十七,元和十五年。我端起茶盏,茗了一口,指尖滑过白纸黑字,那些史上发生的事件逐一上演,深深印刻在脑海。
沉浸在过往,外间却传来他的斥责声,我放下手中的书籍,提起裙角,隔着屏风向内望了望。
也不知什么事惹恼了他,见他寒着脸,大声呵斥:“如实回话!不用拿这些个浑话来诓我!”
那旗下人可怜巴巴的低着头,唯唯应着也不清楚在说甚么。
隐在屏风后,念着秋燥,他最是怕热的,伸手招来他身旁伺候的苏培盛,奉去一碗雨前给他消消火气。
我又回到窗前,摆弄了一下盆景,抬眼望向室外秋高气爽的景致,湖面波光粼粼,远处的玉泉山漫山遍野的火红,好一派宁静祥和的秋景。
“在看什么?”没有回头,已然知晓是他来到我身边。
“玉泉山的枫叶真美。”我笑着回答,回首问他,“忙了一上午了,用些点心么?”
他点点头,却坐到书桌前看起了属下门人请安的折子。
好笑他的言不由衷,一面吩咐了苏培盛摆上糕点,候他肚饿时吃。我仍坐在窗边凉榻上安静看书,不打扰他的专注。
“混账东西!”他猛地将一本请安折扔在地上,愤愤骂出声来。
我上前一步,俯身拾起折子,却是他门人戴铎的函件,匆匆扫了一眼,见上面写有“求往军前效力”,“希图进京”等语1。。
叹了一口气,想来这朝堂之上,人人都将这进剿西北的将军一职看得很重了。
我走到他身边,将折子交还给他,开口劝道:“年纪越大,脾气倒也见长了。”
他僵着脸,皱眉说道:“戴铎真是混账言语,居然敢求我许他西边效力,进京见我,真真可笑至极!”
“平叛的将军人选还未定下来么?”我伸手抚了抚他紧皱的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