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奏鸣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恶魔奏鸣曲-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什么?”我问。

  “我必须还债。”

  “还债?”

  “不是你欠我什么,也不是我欠你什么,而是我欠自己的。”她低下头说,“你不会明白的,永远不会。”

  音乐在流动。《加州旅馆》。

  You can check out any time you like ; but you can never leave。

  你任何时候都可以结帐,但你永远无法离去。

  “这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她说,“我要回加拿大了,下午的航班。” 

  “我也在等签证。”我说。

  “去哪里?”

  “巴黎。”

  “为什么去巴黎?”

  “和音乐有关的事情。”

  “也许你是应该去巴黎。”她沉默了一会,说,“如果那时候我去的不是加拿大,而是法国的话,我们两个现在会怎么样呢?”

  我想不出来。有可能不一样,也有可能没什么不一样。

  “你的那个学钢琴的朋友,他叫阿静,是吧?” 她突然问。

  我没有说话。

  “我该走了。”她站起身,“再见了,三流古典乐评论家。” 

  她离开很长时间以后,我仍然毫无睡意。打开窗帘,依然是一成不变的外滩全景。庸碌街道和繁忙人群,车船穿梭不停,昭示着繁华的交通景象。俯瞰一方,所有静止的和移动的事物都在忙碌,而且忙碌得模模糊糊。万国建筑群,海关钟楼,陆家嘴的阳性标志,鳞次栉比的蜂巢式高级商务楼。远处渡轮发出低沉的鸣声,窗上的玻璃微微颤抖。日光照在鹅黄绿色的江面,映出温煦而又寒冷的光泽。

  这些景色让我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里。

  ——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美好的时代,就像那怒吼的二十年代。

  下午,领事馆打来电话,签证下来了。大概这时正是她离开的时候。

  我开始做出国旅行的准备工作。

  先去中国银行办理定额的旅行支票。国际信用卡我原本就有,另外零换了些欧元带在身边。随后到哈密路办检疫证和打预防针。机票从一家经营国际业务的旅行社订得,法航班机,波音客机,经济舱。旅行社的小姐问是否需要预订旅馆,大概看我乘坐的是经济舱,倒也没推荐里茨之类的豪华酒店。我于是预订了她所提供的一间小型旅馆里的单人客房。旅馆位于拉丁区,价格是她所提供的所有旅馆里最不离谱的。

  回到家里准备行李。说是准备行李,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东西可带,只有个人卫生用具,换洗内衣,几件衬衫和其他一些零星物品。本来想带一套正规场合穿的服装,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仔细一想,近几年自己根本就没有添置过此类衣服,也就算了。电视里报道巴黎近日一直下雨,便塞进包里一件防雨短风衣。想了想,还是带了两本书和几张唱片。一个Outdoor旅行背包差不多就装满了。

  行装打理完毕,下楼打开信箱,从一摞垃圾广告中找出最近月份的电话费、煤气费、水电费帐单,去银行交纳完毕。与社会相关联的事务告一段落。

  可是我感觉自己仍然遗忘了什么东西。我遗忘了什么呢?

  动身的前一天,我开车去郊外散心,沿着新开通的市郊公路随意行驶,路边的景色变得越来越荒凉。停下来时已身处不知名的地方。视野里能看见的只是大片的开阔地。朝远处看似乎有个什么工地。脚下的土地在打桩声中有节奏地脉动,地上湿气缭绕,有些草在枯黄中簇成一点绿意。阳光慢慢暗淡下来,一片稠红色罩在地表上,远处有人走动,隐隐约约,朦胧得仿佛是印象主义时期的音乐,无法言喻的微妙感受。

  打开车上的收音机,某波段在播放曼陀凡尼交响乐团的选曲。我坐在车顶上听了《G弦上的咏叹调》,《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第五号匈牙利舞曲》,《第二号E小调斯拉夫舞曲》。在车顶上听轻音乐好像还是第一次。曼陀凡尼交响乐团的作品十分适合在车顶上欣赏。对我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人生收获。

  仰头望向天空,天上有一条飞机留下的气流轨迹,这条轨迹让我想起了已经离开上海的她来。我本来不愿在这个时候想起任何人,可是只要想起了便无法加以遏止。我想起了她,想起了大学时两人共处的那段日子,想起了过去的许多音乐。那些音乐多数我都无法记起了,但它们居然还好好地保存在我的记忆中,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一旦记起了遗忘的音乐,就无可避免地想到演奏它们的人。

  曼陀凡尼交响乐团的选曲播放完后,收音机里传出准点报时的声音。后来一切都寂静了下来。我的头脑里也一片寂静。不久,如同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美妙的琴声开始荡漾在了这片空荡荡的寂静里。

  是肖邦的琴曲。

  起初我以为这是电台里播放的音乐。但很快就就知道不是。琴曲是从远处飘来的。向远处看去,血红的落日映着城市的轮廓一动不动地浮在地平线上。稠红色的原野上,一个瘦弱的少年正弹奏着一台黑色的三角琴。夕阳把钢琴和他的身影拉成了一条细长的黑线。

  一曲结束后,身穿黑色长裤和白色衬衫的少年站起身,在原地踌躇了一会,向我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走到了轿车旁边,他抬起头看着我,眼神里有些困惑不解。他向我微笑着。

  我注视了他很长时间,伸出了右手。但少年没有任何反应。他只是微笑着。

  琴声回荡在暮色里。暮色渐渐加重了,夕阳渐渐暗淡了。地表上那台黑色的三角琴已经消失不见。

  我把头深深地埋在臂弯里。不用看我也知道,少年并不在我身边。他哪里都不在。

  很久以后,钢琴声才慢慢地消失了。周围彻底寂静了下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乐章 三月 第二节 琴曲 一
第二节 琴曲

  一

  母亲去世以后,我搬去了舅舅家,从此就和舅舅一家一起生活。

  舅舅的模样普通,身高长相都平平常常,让人实在看不出他是如何从一个落魄的教师转变为一个成功的商人的。他喜欢看书,有一个真正的书房。书房里大约有一两千册藏书。除去枯燥难懂的政治类与经济类书籍外,相当一部分是国外的翻译小说。他自己的两个孩子对书并不感兴趣。倒是我经常找些自己能读懂的书,静悄悄地躲在里面看一整天。我喜欢看书,因为每打开一本书仿佛就是打开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全新世界。尽管这个世界除我以外没有任何一个人,但却可以使我觉得不再那么孤单。

  舅舅注意到了我喜欢读书,于是有意指导我如何循序渐进地有选择地阅读。他大概是想凭借书籍给予我某种生活的力量,从一开始,我接触到的就大部分外国文学作品。我仍然记得所读的最初几本书——《希腊神话故事》,翻译成小说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鲁滨逊漂流记》,接着换成英国的侦探小说,看完了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全集,舅舅又推荐了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他成了我读书道路上的引路人。在舅舅的指导下,我读书慢慢上了轨道,先后阅读了一批可以说是重量级的世界名著,其中又以法国作家居多。卢梭、伏尔泰、梅里美、大仲马、雨果、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司汤达。八十年代外国小说翻译大都是原汁原味,舅舅大概也奇怪我会愿意啃那些硬皮洋面包般的译文。我并没有消化不良。到初中结束的时候,我的阅读量已经超过了同年龄的孩子。

  然而读书渐多这一事实并不能给我的孤僻性格带来实质意义上的改变。在学校里我只是默默地读自己喜欢的书。我没有没有任何朋友。没有任何朋友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安静,坏处则是太安静。

  舅舅时常跟我说些他想让我明白的道理。他说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遇。有一次他问我美国作家的书读过哪些。我回答说有海明威,杰克·伦敦,还有些别的。他叫我有空时不妨多看看马克·吐温的作品。我问为什么。

  “因为社会现状类似。我们现在就好比吐温小说时代的美国——萌芽阶段。萌芽过后,我们必将迎来一个伟大的时刻。黄金时代正在到来。为什么叫黄金时代呢?因为这个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给予个人的发展空间都要大。但有前提。”他说,“前提是,你必须有足够的能力。”

  我们常常进行的就是这一类的谈话。但是他很少,或者说几乎从来没有提起我的母亲。他从来不在我面前讲过去的事情。

  为了能有足够的能力对付即将到来的黄金时代,高中时我入读的是一所类似于英国公立学校的重点中学。学校位于上海的西南近郊,里面的学生大都有着了不得的家庭背景,似乎足以构成十几年以后的社会上层建筑。

  学校的校园由封闭的围墙和外面杂乱的街道分隔开,大门沉重得仿佛是铅铸的,连颜色也是灰扑扑的。这所学校比一般的中学要大了许多。大门进来经过的水泥场地由四块标准篮球场组成,每日的升旗仪式和课间操大部分在这里进行。正对大门是一座白色的教学楼,后面还有一座青色的教学楼。在这两幢楼后面的是一个教堂式样的红砖建筑,这是教员们工作的地方和大会礼堂所在。围绕着教学楼分别坐落着食堂、室内体育馆、图书馆和男女生宿舍。男女生宿舍当中隔着两块足球场。场地上的草皮整齐得可以用来举行阅兵仪式。

  在教堂式建筑的礼堂里,放有一架黑色的三角钢琴。这个礼堂其实很少派上用处——一年大约两次,开学时一次,学期结束时一次。学校另外有两间音乐教室,教室里既有脚踏式风琴也有立式钢琴。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架钢琴放在这个礼堂里。红色砖楼是教员工作的地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