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冥花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往生冥花路-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蔺小砧还没有到西蜀山,就已经取得他们的信任了。屈还山想到,真是一个好戏本,砧儿真是一个好戏子。

    自然,最好的戏子总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演戏,正如最好的剑法,要用一个武者的生命去追寻。

    屈还山想起了那个午后,在断云塔上他和蔺小砧的谈话。

    蔺小砧在逃亡的路上,那些最艰难的时候,也会想起那个断云塔的黄昏。

    2、“天梯寺剑法?”断云塔上。蔺小砧和屈还山站在十三层的塔梯上。三个月前。

    蔺小砧说话的声音在发抖。摩云接天的断云塔顶确实秋凉浸衣。

    “嗯,天梯寺剑法。”屈还山还是淡淡说道。

    三百年前,天梯寺夜雨大师是蜀山武林历史上的无可比拟的尊者。他是完美的象征,有着最好的家学,最好的天赋和命运为他准备的各种最好的磨难以及一段绝世的恋情,当然,绝世的恋情都是悲剧收场的,而刻骨的伤情使他顿悟人生,从而在剑法上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历了前半生的人散、家亡、国破种种可遇而不可求的际遇后,繁华落尽,铅华退去,他隐居在天梯寺的后半生再没有奇遇,然而,后人再审视他的一生时,才发现他没有奇遇的后半生成了他最大的奇遇,因为他在天梯寺常年不断的夜雨中隐居的日子,从他心中所藏的蜀山一千七百剑谱中抽象出了蜀山剑法之源,这就是天梯寺剑法,被后世武学史家称为天源剑法。

    三百年前,现在蜀山江湖的人说起这个时间,语气中充满向往。那时的蜀山江湖天更蓝。

    碧蓝的天空下,夜雨大师在若水畔蜃景山上试剑坡让蜀山江湖为之倾倒,至今,夜雨大师试剑坡上舞剑的身影,已然成为蜀山江湖每个真正的武者在血脉中流传的记忆。

    随着夜雨大师仙去,天籁的剑舞化作血光剑影。江湖开始逐剑谱于蜀山江河群山之间,谁也不想别人得到这本剑谱。

    蜀山开始了两百年的乱战时期,就在这个时期,蜀山分裂为东西蜀山。而剑谱只是蜀山战事和分裂的遮羞面纱,揭开面纱让后世蜀山江湖看到的是,没有能再次一统蜀山的伟大武者的出现才是战祸的根源。

    然而,像夜雨大师这样能靠一己之力统一江湖的伟大武者,已经再不会出现了。

    于是,竹西寺和西蜀山四大楼先后取得东西蜀山的主导地位后,在各大门派的支持下,各自成立了执事会和长老会,既然不能依靠一人之力,那就凭借一群杰出高手的力量来维持江湖的和平。

    第二个一百年,是东西之战的一百年。据竹西寺秘籍楼的统计,这一百年来,东西蜀山仅是战死的大小门派的掌门人,就多达六百三十二人,门派弟子无法确计。若水如血的一百年。

    然而,这一百年来,东西蜀山的人才发现,就是这百年来的那些武学大师也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那就是象天梯寺剑法这样的源剑法,根本不是剑谱上的图画和口诀可以承载的。

    也就是说,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天梯寺剑谱。

    其实,一个初学剑法的弟子,师傅第一天就会告诉他,剑谱只是习字的描红,习剑的第一重境界就是要突破剑谱这个范本。这也就是像浣花剑派的浣花剑谱叫做《浣花剑法范式图》的原因。

    然而是什么让东西蜀山百年来的武林人士突然长久地失去了一个武者最基本的判断和常识,而去寻找一本所谓的绝世剑谱,像那些沉溺于仙侠话本的市井小民一样肤浅?

    答案很简单,两百年来,天梯寺剑谱已经成了权力的幻象。在权力面前,一切都如蜃景山的海市幻影,莫辨真假。

    这也是为什么东西蜀山明知那本天梯寺剑谱不过是夜雨大师记录一些最基本的剑法的手稿——夜雨大师后来只记得一些童年的最简单的招式——还要以此为借口进行一百年的争夺剑谱的战争,其实,剑谱只是幌子,他们争夺的是权力。

    正如中原大一统的战争,大一统也只是口号而已。

    终于,无休止的战斗休止了。因为人们都厌倦了。

    因为东西蜀山武林的物质支撑已经濒临崩溃了。在这一百年末,西蜀山武林经营的香料行、野味行、木材行和东蜀山经营的茶行、珠宝行等等都已被旷日持久的战争拖垮。

    于是,在第三个一百年之初,东西蜀山在若水畔立碑为铭,以若水为沟,蜃景山、回头岭一线的山脉为界,从此休战,互不往来。这是死寂的一百年。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七章 形与魂
    第七章形与魂

    在东西蜀山江湖停战的沉闷的一百年中,已经成为传说的天梯寺剑法的真迹,却被闲来无事的武学理论家发现了。

    原来夜雨大师真的留下了天梯寺剑法,只是不是以剑谱的形式流传。

    七十年前,一本《蜀山访碑记》的闲书出现在西蜀山百花谷谷主的案上,这是一位和夜雨大师同时代的隐者所著。

    在这本书中,著者在一小段文字中提到了一座蜀山深处的古寺,叫做千佛夜雨寺,这座古寺中的千佛堂里的千尊佛像姿势怪异,非佛家造像之所有。而引起蜀山江湖注意的是,著者提到这座古寺里有夜雨大师的碑铭。

    这本著者自己手写的册子,没有刊印,没有人想去读它。但它却穿越两百多年,一个偶然的机遇到了百花谷谷主的案头,百花谷谷主偶然翻看一页,看到了这一小段文字。这只能说是偶然,然而这偶然折射出的是蜀山江湖必然的宿命:

    没有人会忘记天梯寺剑法,即使他们已经相信没有这样的剑法,但在他们人生的背后,他们一直在梦中找寻。

    如果??????如果真的有天梯寺剑法,那么,那些有若剑舞线条流动的佛像雕塑造像是不是可以传达其剑意之真呢?

    百花谷的谷主这样想。

    蜀山江湖的人也这样想。

    当他们这样想时,天梯寺剑法的梦魇或者说诅咒已经注定要回到蜀山江湖了。

    没有人可以忘记试剑坡上的剑影和身影,因为时间不会忘记它创造过的最美的东西,忘记了,只是为了下次更好的回忆它,回忆它时多一份意外的惊喜。

    历史总是在重复,在一次次地回忆发生过的事情。

    一个真正的蜀山武者最后不可避免地要去虚构他的天梯寺剑法,因为那是一个武者的极致。

    蜀山武学理论家们开始在各种典籍中寻找关于千佛夜雨寺的蛛丝马迹。他们在两百年前的六剑堂堂主退隐江湖后所著的《归田琐忆》中读到了一段轶事:

    当时东蜀山最繁华的顺庆镇上,一家叫做“一锭”的银楼,来了一个手艺高超的北方银匠师傅,他的银饰技艺为蜀山人所未见,而后来爱打探的蜀山人发现他竟然是北方帝都的宫廷御用匠作,能把他请来的人和把他请来的人正是夜雨大师。

    夜雨大师不爱银饰,从各种官方记载和野史来看,都可以肯定。但是,夜雨大师自己的《天梯寺夜话》中说过,天下材质中,只有白银的光泽最能表现剑法的意蕴。

    这当中有什么联系呢?

    很容易想到:夜雨大师要将他的剑法真意寄托在白银饰品上。而这需要一个技艺出神入化的银匠。

    东蜀山江湖开始追寻那位三百年前的银匠踪迹,一直追寻到他北方的家乡。什么也没有找到。除了一个抽象的“北方”。

    直到三十年前,一个落第秀才从成都府郁郁回到建昌老家的途中,游山玩水,排遣愁绪。夜宿蜀山无数的古庙中的一座时,夜半难眠,月光如烂银子般烂在荒山古刹时,他被月光下水井边一块大石上的几行剑刻的字迹迷住了,那字迹龙蛇难辨,却自有一段人生无可如何的悲怆之意。

    落地秀才将其拓印下来,将这夜雨大师的书法也是剑意之真迹重新带回了人世江湖。

    当时建昌飞刀门的三公子,现在的掌门人祁羽某天经过邛湖边,见湖边一户人家秋菊写意,独占半湖秋色,欣然进去赏菊。

    这菊花主人正是那落第秀才,当祁羽看见堂上那古刹拓印来的书法时,一眼就认出这是夜雨大师无人可模仿的笔意。

    蜀山武林都知道,夜雨大师书法如剑法,剑法通书法。

    祁羽后来从这变幻奇诡的笔势中悟出的飞刀之式独步江湖,自不待言,只说祁羽将这事报知东蜀山执事会,于是秀才带路,执事会开始找寻那座古刹。

    然而蜀山茫茫,千里烟云,秀才信步游山,忘怀山水,那时的路与那时的落第心情,早已在蜀山中两茫茫了。

    在那大山中,执事会和秀才找了三个月,终于没有找到那座古刹,却找到了一座倾颓的古塔,塔中找到一间密室,密室中找到了七尊小小的银子仙女。

    七尊银子仙女手掌拳曲,做握剑状,七个仙女的姿势连在一起,便合成一式剑式。

    七尊仙女排序不同,便成七七四十九式。

    七七四十九剑式又可演化至无穷。

    而让东蜀山江湖惊喜若狂的是,这九尊银子仙女的银胎上,飞舞的衣袖上,留有那个一锭银楼的北方工匠的专用标识,一个像“云”字的字样。

    天意。

    天意如此。

    但蜀山江湖的人不这样看。

    蜀山江湖的人认为是人意。

    夜雨大师在西蜀山留下千佛寺,在东蜀山留下银子仙女七尊,自有其深意。

    东蜀山找到了承载夜雨大师的剑意的银子仙女,西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