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方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断臂方丈-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们都知道穿明黄袍子的是太子殿下,却猜不出这位后来居上突然超过众王公 子弟而蹿出的白马红衣、与太子并马而驰的是谁? 武帝笑问尉迟迥:“与太子并驾的那位红衣少年是哪家的公子?” 尉迟迥忙奏道:“启禀陛下,是为臣那个不知轻重的幼子尉迟佑。” 武帝闻言大笑道:“哈哈!朕今天实在是开心啊!我大周真是良将 代出、后继有人啊!” 激情高昂地奔驰在马背上的尉迟公子,此时仿佛已经看见坐在高高看台上贺公主那 双俏笑的眼睛。      
  群鹿在前方奔跑着。      
  此时恰是箭射的最佳距离了,尉迟公子兴奋得脸儿通红。他满弓而张正欲放箭时,突然记起忌讳:自己这是在皇宫御苑,不是在城外的猎场;是在陛下和众位大臣的视野 里,而不是自己那帮浪子们在游猎狩射。陛下和群臣最希望看到的应是太子最先射中猎物啊 。      
  可是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啊!于是,他微微拉偏了那么一点,箭矢带 着哨音飞了出去,落在了领头鹿的旁边。      
  几乎同时,太子手中的弓箭也呼啸一声离弦,霎时就见最健壮的那头领头麋鹿应声 倒地! 远近一片呼声:“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尉迟公子紧接着再次拉满弯弓,箭弦飞处,便见另一头硕壮的麋鹿也应声栽倒雪中 。      
  又是一串喝彩! 接下来,随着一片箭矢离弦的响声,众位王公子弟的箭镞雨一般离弦而飞,纷纷 击中猎物。      
  尉迟公子稍稍拉住马缰,放慢马速朝看台那边望去:只见那边是一片花团锦簇、轻 裘绮罗的女宾,却看不清哪个是公主。也不知她刚才是否知道是自己?但他仍然很兴奋,因 为他料定公主一定会在那里,自然也会看到自己飞马超越众人并弯弓发箭射中麋鹿的情景。      
  在女宾这边的看台上,叱奴老太后、大长公主等一群女眷,果然注意到了这位骑着白 马的红衣公子,看到了他和太子并辔而驰,一前一后射中猎物。      
  “那个又是谁家的孩子啊?”坐在前排的老太后转脸问坐在自己身边的大长公主和 宇文孝伯的母亲宇文老太太。      
  “老太后问的是哪一个啊?”宇文老太太反问。      
  “穿一身红衣、和太子一前一后射中大鹿的那个小哥儿。”老太后道。      
  宇文老太太呵呵笑着,望了一眼侄女金明公主。      
  尉迟公子的母亲、金明公主忙附在李娘娘和独孤氏的耳边说了句什么,独孤氏便笑 道:“老太后,那就是大长公主老姑奶奶嫡亲的孙子,也就是您老人家的侄孙子佑儿啊。      
  ” “啊?那个原是佑儿?老天!你们看看我,这老眼昏花的,竟连自家的孩子也认不 出来了。” 众人一时都笑了起来。      
  宇文老太太笑谑道:“老太后,您老是天下第一大富大贵之人!孙子孙女、外孙子 侄孙子提溜孙子统加起来,只怕有成百上千了吧?搁谁也认不全了啊。” 老太后此时呵呵笑着:“叫过来,我近前好好看看,小猴子时候的鼻涕现在是不是 擦净了?” 众人又大笑起来。大长公主一边呵呵笑着,一边转脸命身边的儿媳金明公主道:“ 着人快去把你那宝贝儿子叫来,让他太后舅奶奶好好瞧瞧,今天鼻涕擦净了没有?别又像当年似 的,邋邋遢遢地一头蹭他老舅奶奶一裙子。” 众人又笑了起来。      
  见老太后和大长公主如此说,不待金明公主吩咐,旁边早有尉迟家跟随的下人一溜 烟地跑去传话了。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74节:第二十章(4)        
  骑射结束时,众人扶着老太后等从看台移到了后面的暖阁。暖阁里四下烧着几个大 炭火盆子,暖烘烘的仿如春天。屋角一个一尺多高的大瓷瓶里插着大束的腊梅,鹅黄的花瓣 不时飘过一缕幽香。门外苑中冬青类花木上缀着绫绸做成的五色花,白的雪衬着粉淡紫嫣的 花朵儿,直仿如四月阳春骤临人间。      
  众女眷们在暖阁里一边看歌舞听音乐,一边喝着温热的酒茶吃着糕点。说话间,就见一 位着了红襦裤的年轻公子掀锦帘进得门来。      
  尉迟佑没想到,老太后和祖母大长公主竟会专意着人传自己到女眷这边来。这实在 让他喜出望外!慌忙中,竟连鹤氅都没来得及披上便跟着家人匆匆来到女眷坐的暖阁。      
  一俟尉迟公子进了暖阁后,眼睛也顾不上朝老太后和祖母那一堆里望,却满屋 子地搜寻贺公主的身影来,一眼便瞅见贺公主正和新过门到尉迟府的堂嫂河南公主悄悄说笑 着什么。      
  来到女宾前面时,见人们正围着一个身穿明黄锦绣袍子、满头珠翠的老太太说笑。      
  他料定是当今陛下的生母叱奴老太后,赶忙趋步过来,跪下叩见:“见过老太后。” 老太后叫尉迟公子起来说话,上下打量着尉迟公子,一边对大长公主笑道:“公主 啊,才几天没见,这小猴子怎么转眼就蹿成这么俊气的一个大小伙儿了?现袭了什么爵? 晋了什么职?可定下媳妇了没有?” 昌乐大长公主笑道:“托老太后和陛下的福,现袭着一个闲职。孙子媳妇儿倒还没 定下,我正为此事发愁呢。今天索性托老太后做主,帮着寻一个好的来。” 老太后拍着尉迟公子的手乐呵呵地笑道:“行!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了!” 明帝的女儿、贺公主的堂姐河南公主几个月前新嫁到尉迟家,驸马正是尉迟公子的 堂兄尉迟敬。此时,贺公主正和她姐妹两人说着什么悄悄话。忽见尉迟公子进了明阁,不觉怔了怔, 却听堂姐在耳边低声说,来者是她夫君的堂弟尉迟佑后,方知刚才在御苑哂笑自己箭法的人 ,原来是姑奶奶的孙子、表兄佑哥哥。      
  儿时,老姑奶奶昌乐大长公主常带着这位表兄进宫。在皇祖母老太后的含 仁殿里,贺公主也常和他一起玩耍。十多年不见,两下一时竟不认得了。不过细看上去,儿 时的眉眼五官倒也没变。想想刚才大长公主说起他小时候爱流鼻涕的事,禁不住望着他捂嘴 一笑。      
  尉迟公子不知贺公主这一笑所为何故,心下早已痴了。      
  他分别见过叱奴太后、祖母大长公主,母亲金明公主的姑妈、姑姥娘阳平公主后,任由老太后拉着手儿不 住地夸着,然耳朵听太后和祖母、姑姥娘说着闲话,眼睛却不时地朝贺公主和河南公主两人站 的那地儿望着。尉迟公子见贺公主似有些心神不定的样子,不时探头朝窗外瞅。待他又回 答了老太后几句什么话再拿眼去寻时,那边只剩下了嫂嫂河南公主,贺公主早没了人 影儿了。      
  尉迟公子在人群中睃巡了几番,依旧不见公主的影子,一颗心如被人摘走似的,一下子 虚落得发慌起来。长这么大,他也不记得这个世上还有什么能令他如此涩楚怅惘又拂之不去 的东西…… 尉迟公子怅然若失地回到自家府上。一直以为自 己活在这个世上已无所不有的尉迟公子,发觉自己竟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就连自己的四品闲 职, 也不过是仗了父亲和祖父的功勋才被特别恩赐的。自己其实始终没有为大周朝廷、为陛下的江 山社稷做过任何一丁点儿的事情。      
  一向淡看功名的尉迟公子,突然萌生了对功名的强烈渴望和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      
  他决定离开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公府,离开京都。      
  当尉迟公子对父亲和叔父挑明要随叔父南下蜀秦的心迹后,尉迟迥和尉迟纲意外之 余,倒也颇为高兴。尉迟家虽三代皇亲,然而子孙却多是靠自己的实力和文治武功获得官爵 的。家里也只有这一个儿子是在京城府上安享富贵。      
  然而,只因尉迟家的男丁多是朝廷武将,成年在外浴血沙场,死生难测。这个小儿 子又一直被祖母格外宠爱,虽无作为,毕竟能给常年守在家中的老人家一些慰藉。所以,众人对 他的整日嬉游于教坊酒肆、放浪于声色犬马的作为,倒也从没有苛责过什么。如今他自己突 然提出要从军离京,尉迟老兄弟两人以为,虽说佑儿不曾受过什么苦,然而凭他过人的天资 ,磨砺一番,也可成为国家朝廷的栋梁之材,于是一同来到后庭与母亲昌乐大长公主相商。          
虹桥书吧。   
第75节:第二十章(5)        
  二人再没有料到,大长公主不仅不同意这个小孙子从军,反倒训斥了哥俩一通 :“我尉迟家的子孙为了大周江山,打仗的打仗、戍边的戍边,有死的有伤的,也有虽活着 却也是三年五年难得见上一面的,我从没拦过谁、怨过谁。如今我身边只剩下这一个小 孙子了,不定哪天我伸腿了,就算一时你们都不在床边灵前,只要看着他在我 身边替你们守着我也知足了,也能合眼去见你们那早死的老爹了……” 老公主说完禁不住悲泣起来。      
  尉迟兄弟见老母伤心,一齐跪下劝说起来。尉迟兄弟早年丧父,母亲昌乐大长公主 不肯改嫁,从此母子相依一晃多年。尉迟兄弟成人后也颇知孝敬母亲,就算人在远边,凡得了什么新鲜物,能送回京城 府上的,总要设法送到京城请老娘尝尝见见。如今,见老太太如此拼命阻拦,两人谁还敢答 应带尉迟公子离京从戎? 众人却没有料到,尉迟公子竟是铁了心,说如果父兄不肯收留他的话,他便去投奔 别的将军麾下,就是独自一人到西北要塞的军中也在所不惜。      
  大长公主和众人在一起揣摩了好几天,怎么也猜不出这个从不重功名、只知嬉游的 小孙子,为何突然之间执意要出征打仗、建功立业起来? 大长公主派人细细察访起来,问尉迟公子近日心绪可有什么不对头的?后来跟从公子 的一个小子说,元宵节那天,公子从宫中带回了一把弓箭,从此常常喜欢一个人抱着箭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