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爷爷常奶奶也是过了一甲子的年纪,这一惊一乍的过去之后也觉得有些疲惫,却没和大女儿说的那样直接走人,常爷爷掏出衣兜里的小瓶子递给周家杰。
“这个你拿着,等你爸醒了让他吃,这是小倾丫头从一家小药店买的,作用挺好,如果不是那家药店倒了,我还想叫小倾丫头多买一些回来。”
当初黎易倾为了给两位老人调养身体,从四长老那里要来一瓶药,没想到常爷爷还有剩。
周家杰看看那个精致的青花瓷瓶,听了药的由来眉毛一挑,做了这么多年领导,眼力绝对是有的,外面哪里有卖这种东西,光是这个看不出年代的小瓶子都能当传家宝了。
周家杰看着旁边没有阻止意思的黎易倾,还是把小瓶子收下,心里却想着等周老爷子好了就去挑几件好东西还回去,礼尚往来,这不仅是为官之道,更是华夏的国情。
“好,等我爸醒了我盯着他吃,您也听大嫂的话回去休息吧。”
这回,周老爷子没有耽搁,和常奶奶相互搀扶着走下楼去,周家杰和常倩把人送到车子上,又目送车子离开才重新回屋。
周文瑞以及周文航今天异常的沉默,黎易倾来了也没开口说几句话,常倩推开门的时候才发觉两儿子的异样,常倩一想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开口就道,“别瞎想,没听小倾说老爷子这是老人都会犯的常病啊。”
两个人依旧不说话,常倩叹了口气,对儿子有时候的死心眼没辙。
其实这事还要从前几天说起,雪停之后,周老爷子秉着饭后散步的习惯非要出去,两兄弟只好依着老爷子的意思陪他在院子周围散步,结果老爷子就这么滑倒了。
其实那天老爷子穿得挺厚,根本没出什么事,不过周文瑞和周文航明显就是把那天的事和今天老爷子昏倒联系上了。
黎易倾回到家,桌子上的饭菜还冒着热气,是黎修打电话叫苏离热的,简单的吃完,常爷爷和常奶奶回房间午睡去了,苏离也拉着黎修的手回房间问情况。黎易阳和宋玉珂大概也被苏离哄着睡觉去了。
黎易倾一个人回房,书桌上还有没有处理完的文件,就光明正大的摆放在那里,黎易倾不在的时候是不会有人进到她的房间里的。不管在哪一处,黎易倾的房间总会有处理不完的文件和画不完的图稿,桌子右上角还有一份关于房产的策划案。
重生的优势是有限的,她的大脑就像一张储存卡,里面存放着别人梦寐以求的资源,只要有空闲,黎易倾就会调出一些东西,不管是NI还是‘倾天’金融,都是这么一点一点,用领先于这个时代的知识堆砌起来的。
颠覆的经营手段,全世界撒网的方式,不拘一格收拢人才的论调,不管怎么说,‘易’都开创了这些个先例。
2003年,互联网泡沫的开始也意味着房地产的空前繁荣,商业房的增加,房价升值,国内房地产商四蹿……这样的机会黎易倾怎么会放过?
黎易倾又从书本夹层里拿出已经画好的CPU的集成电路图,她现在对电路这门学问并不陌生,有物理老头几年如一日的督促,黎易倾在物理上的成就已经超过B大等级最低的那部分讲师,而电路又是物理的一部分……
从原有的记忆版型里又加了些自己的东西,看起来比之前更加小巧精密。
拿起桌上的手机给俞亮发一条短信,趁着俞亮开车过来的时间再次检验一遍电路,然后把两份材料归纳在一起,起身离开房间。
从充满地热的房间走出来,一下子感觉有些凉意。忽视了在冷空气中的不适,黎易倾走到胡同口的时候正好一辆车开到她的面前停下来,时间掐得精准无比!
第七十二章 进军房地产(中)
房子是个好东西,进入二十一世纪,房子的价格那是蹭蹭蹭的往上涨,经过上一个世纪几十年的原始积累到这个世纪的爆发,蔓延强度好比核弹。
上一个十年里世界各国购房者还因为这种盲目性以及跟风爆发过好几次房地产泡沫。其中以90年代的日本为例,从房地产泡沫爆发,一直到黎易倾死前的记忆里都没有恢复经济。
黎易倾想要插足房地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不过在这之前不是因为荷包干瘪就是因为各种烦心事没办法实现,后来在美国的911事件里面大捞了一笔,资金是没有问题了。
至于人脉,别忘了现在华夏的最高领导人还欠着黎易倾一个承诺呢!
其实几年前黎修就和刘墨掺杂进房地产这个行业了,几年下来,也算发展得不错,就是范围依旧只在南方的几个经济发展城市,所以黎易倾这次直接把心思放在华夏北部,首当其冲的就是华夏首都的B市!
带着俞亮走进办公室,没多久邓祁隆也进来了。
邓祁隆是杨天帮黎易倾留意的资深经理人,曾经做过房地产估价员,香港人,今年已经四十三岁,儿子都快结婚了。干这行十多年下来自成一套对房价的评估理论和眼光,不过去年年底那会儿因为得罪了公司里的一个关系户被炒。
不管是专业度还是为人处事,杨天看着都挺合适,所以就给黎易倾介绍过来了。
今天也是邓祁隆第一次见黎易倾的面。
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到底还是有区别的,黎易倾深知这一点,不管是人还是物,物尽极用的前提条件就是合适。
黎易倾看过邓祁隆的个人简历,十分满意,于是对人也和颜悦色了。
“坐。”
淡淡的一个字,让邓祁隆收起了最开始的忐忑。
“邓祁隆,香港大学心理学和管理学双博士,曾经做过地龙房产高低经理人,98年时候的一个策划案让公司的营业额集体往上带动了两个百分点……光是这一份档案,你去哪一家公司都是年薪上百万的人才。”
邓祁隆最擅长捉住消费者的心理,在分析人心这一块也不弱,但是偏偏因为性格原因总是受到同一层面上的同事排挤。如果仅仅只是这点,其实还能用一个做人失败来形容,但是偏偏邓祁隆不受一家公司的同事待见,却在同业同行的圈子里十分混得开。
邓祁隆放在身侧的手习惯性的搓两下,然后目不斜视的看着正前方,既不为自己那份傲人简历骄傲,也不因为黎易倾语气里可有可无的趣味反驳。
“我听说‘倾天’金融招聘人的唯一要求就是不拘一格。”他是杨天介绍过来的,刚开始还因为不是留在杨氏而失落了一阵,不过听到是‘倾天’金融公司后又放心了,现在他们这些经理人,最理想的工作地方就是‘倾天’金融公司了。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最大的老板不会每天对他们指手画脚。
黎易倾眼角一转,轻笑一声,“不错,对人才,不需要任何形式上的东西。只要他有这个本钱,我一般不会有太多要求。”
“既然这样,我想留在这里。”
邓祁隆知道自己被炒的原因,他一个有父母有老婆有孩子要养的普通男人,说出去不丢人是假的,不过后来他也看开了,不管在什么地方,工作不就是那么回事?被解雇后他接了几个轻松的活干,虽然收入变低了,但是每天不用受到其他人明里暗里的酸水,倒也轻松。
不过曾经的一个关系不错的同行帮他介绍到了杨氏之后他又活络过来了,特别是听到杨天说出‘倾天’金融公司的那一瞬间。
黎易倾没说话,俞亮突然站起身,把手上的一份资料那给邓祁隆,邓祁隆有些疑惑的翻看起来,然后越看眼睛越大,最后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黎易倾的那份房地产计划是五年期的,事无巨细,每一块地皮,还有附近的交通和未来的开发情况,邓祁隆不知道黎易倾从哪里听来的消息,但是纸上的描述不免太仔细,让他不信都不行,更重要的是,这份草案最后竟然还有往国际地产接轨的影子。
房地产国际化也不是不行,不过像这样关乎民生和经济的产业,国家几乎不让外国的商人插手,要是出问题后人跑了他们找谁负责?
“前面的计划完全可行,如果上面的几个经济开发政策是真的,五年之后,‘倾天’金融的房地产马上就能打出名头,不过最后的那些……”说到这里,邓祁隆皱起粗黑的眉毛。
黎易倾自然知道凭现在还只有资金的空壳子公司说这些有些为时过早,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意愿别人就必须一丝不差的执行,现在倒也不急,“这份草案,你可以拿去看,要怎么操作看你,至于资金,等你把计划反馈给我后会打到上面那个账户上,后面的就看你自己了。”
邓祁隆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他半个月前才刚刚进入‘倾天’金融公司,半个月后‘倾天’金融公司的老板就放心把上亿的钱交给他来打理?她不怕他拿了钱跑了?
那不是几万也不是几十万,是几亿,是一笔够一家人到国外买豪宅买名车一辈子也不用工作都能过上富裕生活的钱!
“只有我一个人?”
黎易倾挑眉,“不然呢?难道杨老爷子让你来的时候没说清楚?”
“……”确实没说清楚啊……杨天只说了‘倾天’金融打算搞房地产开发了,需要一个经理人,所以他就到内地了,他根本就没有一来就能负责一个完整的开发项目的心理准备。
邓祁隆哪里知道,从他一只脚踏进B市国际机场的时候就被鄂霍茨克海岛过了佣兵盯上了,还是那种吃喝拉撒睡二十四小时监视着的那种。也不想想,黎易倾是那种能无条件信任陌生人的善良人士吗?
“总之,今天让你来就是为了这事,以后你的办公室在俞亮正楼下,那层现在除了你之外还没有其他人,其他空的办公室你自己交待人事部招人填上,当然,如果你想一人饰几角把活都揽过去,那一层都给你也行。”
黎易倾自认为最后那句是帮邓祁隆放松精神的,结果说完,连旁边的俞亮嘴角都抽了。
邓祁隆离开办公室之后,黎易倾的脸色才沉下去,眼中带着风雨欲来的黑亮。
“鄂霍茨克海岛现在几个人留守?”
“大约三十个,其他的按照分组全部做任务了,美国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