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海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夏海权-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也很难。…。



  。…。



  “那些吃里扒外的主必须严惩,至于其他人可以安排一个闲置给他们。如果某些人想继续留任,可以先办个培训班,如果学习后能胜任原有的工作,可以继续。”说这几句话的时候,徐杰心里也没底,毕竟,这是这个触动的范围太大了!!连李鸿章都不敢轻易去做。



  “济世这一步迈的可有点大啊。”刘盛休不满的说道。



  “一支部队人要是不行,再有好武器也没用。”徐杰寸步不让。



  “再不济,也是参加过剿灭长毛和捻军战斗的老兄弟们。我们不能卸磨杀驴啊!”刘盛休有些气愤的说道。



  “我看这样好了。新建部队用新人,旧式部队,除了那些当细作的,其它的能留就留吧,不过我丑话说到前头。如果战场上不行,别管我李鸿章心狠手辣!“看着双方有吵起来的苗头,李鸿章说道。这整编和改组问题。。李鸿章不是没有想过。但是因为触及的面太大,牵扯到人太多而无法开展。不过后来他从徐杰的行动中无处个中三味。既然旧的不行,那就建新的。在同一个体系中,如果新的过于强势,那些旧的,为了生存也必须改变。。…。



  “那济世所谓的反间谍组织该如何运作呢?”张佩纶问道。



  “这个组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可以效仿欧洲各国的警察,有些类似于我大清的差役,但是更加专业,管的更多,可以直接负责一般的治安事件。介于我北洋兵力不足,这些人可以严加训练必要时投入战场。另一部分则是专业的反谍报人员。类似于英国的苏格兰场。以执行一些特殊任务为主。有很强的独立性。”对反间谍,徐杰也不是很懂,只能说个大概。不过考虑到淮系有自己的情报系统。虽说不健全,但是先改改凑合着用吧。



  “这是不是也要我北洋自己干,不通报朝廷?”聂士成问道。



  “如果我北洋愿意自己找麻烦的话,可以通报朝廷。”徐杰没好气的说道。



  “如果让那些清流知道了的话?”张佩纶眉头一拧说道。



  “那就再打下去几个,志锐,文廷式他们的结局要是还镇不住的话,我北洋还需要在清理一下那些没事找事的清流!!”说到这,徐杰脸上泛起一丝狰狞。。…。



  “这种事,是我北洋份内的事,为了大清安全,我北洋招一批人捉捉细作什么的,还轮不到翁同龢他们指手画脚。”李鸿章说道。



  “另外,如果汉纳根可以与我北洋一起上书的话,可能更容易说服中枢。一则汉纳根是洋人,对西洋这些玩意很了解,二则他是外人,如若我北洋单独上书,怕是会让朝廷中的某些人说我北洋拥兵自重。”马玉昆说道。



  “何止一个汉纳根?老夫将在折子中提出让有能力的各省督抚都兴办团练,把水彻底搅浑。这刘坤一怕是整天想着如何恢复湘军吧?这张之洞怕是也想掌握几支军队吧?”李鸿章冷哼道。



  “这无事扩军,朝廷怕是不会同意吧?”张佩纶愕然道。



  “无事扩军?那个东面的邻居在疯狂备战,我大清不能熟视无睹吧?要是再有人拿太平盛世来搪塞老夫。”说到这,李鸿章看了一眼徐杰继续说道:“济世,你就用对付文廷式的法子,再来个如法炮制!!”



  大家多多支持一下,这样作者才有动力啊~~点击和推荐又不用花钱,看着好收藏一下吧~~。…。



  。。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中枢的反应
  “陛下,这李鸿章当真是得寸进尺啊。朝廷刚允许他北洋水师购买新舰,这陆师又要扩充了。户部可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啊。”翁同龢指着两份奏折说道。



  “翁师傅,李中堂并没有说让朝廷出钱养这些民团和练军,只是说把北洋每年的700万两白银的粮饷给到位而已。莫非翁师傅还打算拖欠下去?”醇王不满的看了翁同龢一眼。



  “北洋陆师在直隶辽东已经有5万之众,如果再增加下去,怕是尾大不掉啊。”翁同龢换了一个方向说道。



  “当年湘淮二军纵横天下之时,也没见出什么乱子啊。朝廷后来让裁撤,无论是曾公还是李公不都裁撤了吗?何况现在大敌当前,北洋扩充武备也是正常的事情。”醇王这次干脆不和翁同龢废话,直接对光绪说道。



  “日本一个小国,不及我大清一省之地。如何能成为我大清之劲敌?怕是某些人危言耸听吧?其中包藏的祸心皇上不可不防。”翁同龢转身对光绪说道。



  “当年朝中大臣还认为英吉利不足为惧呢。。结果如何?第一次打到南京,第二次直接把圆明园给烧了。连一个闻所未闻的意大利国都有比定镇强大的战舰,我倒想知道翁师傅由是如何断定日本就不会成为我心腹大患的?你对日本水师陆师了解多少?就在这里指摘别人的不是?”醇王气愤的说道。。…。



  说道火烧圆明园,光绪心中也不由的一紧,“奇耻大辱啊。”光绪心里说道,要说这日本国对大清有没有威胁?光绪没有什么了解,仅仅是从徐杰哪里得到一些支离破碎的东西,但是对于火烧圆明园,怕是每个清国人都记忆深刻吧。虽说光迅没经历过,但是那所万园之园的残砖烂瓦还堆在那里,真是想一次伤心一次啊。



  “此时容朕好好想想。”被醇王和翁同龢的相互攻击搞的心烦意乱的光绪实在有些不耐烦了,说完这句话后,就离开了屋子。只剩下醇王和翁同龢两人怒目而视。



  就在光绪自己一个人在权衡利弊得失是否准了李鸿章和汉纳根的折子时,光绪的那个亲爸爸,大清国的实际掌权者又一次登场了。



  “皇上,这李鸿章和汉纳根的折子相比是你已经看过了吧。”慈禧风轻云淡的说道。



  “回亲爸爸,儿臣已经看过了。”光绪答道。



  “哪皇上有什么看法?”慈禧继续问道。



  “这醇王是同意的,而翁师傅则是怀疑李鸿章有二心。而且认为耗资巨大不宜奏准。”光绪说道。。…。



  “我是问皇上有什么看法,而不是问大臣们。”慈禧冷哼一声。



  “儿臣认为,李鸿章有些得寸进尺了。抵御倭人又不是他北洋一家之事,我大清有雄兵百万,还用的着扩充陆军?”光绪不满的说道。



  “雄兵百万?是吧,好个雄兵百万啊,就这百万雄兵不但挡不住洋鬼子,连长毛捻军都挡不住,否则,何来湘军淮军?”慈禧话中带有十足的讽刺意味。“皇上啊,记住,这李鸿章虽然最近跋扈了一些,但是对我大清还是忠心的。而且对于军事的看法,比你我还有满朝的那些只懂得勾心斗角的大臣都要强。淮军裁撤也已经很多年了。这回李鸿章要求扩军,看来是感觉到了什么。而且这折子中说的很明白,是辽东和山东的驻军要增加,而对于直隶则只字不提。这明摆着是要照看他的宝贝疙瘩北洋水师啊。”…。



  “那我大清就任意让李鸿章扩军不成?李鸿章扩军,刘坤一扩军,张之洞要是再扩军,我大清的军力都要到那些封疆大吏手中了!!”光绪激动的说道。。…。



  “要是刘坤一,张之洞他们也这样做就好了,制衡制衡,只有实力相近才能平衡,何况,除了这些汉臣,我们满人也要掌军的。”慈禧笑着说道。



  “我们满人的军队?”在光绪眼里除了八旗貌似就没什么别的人了。



  “不知道皇上可否还记着左宗棠的楚军?”慈禧问道。



  “这楚军大部应该在甘肃,陕西一带,左公之后由甘陕总督节制。”光绪答道。



  “嗯,这支楚军战斗力也颇强啊,当年打长毛,平捻军居功甚伟,后来又平叛新疆,如果这支部队能抓在朝廷的手中,他李鸿章就不敢对朝廷不利。”慈禧嘴角流出一丝得意。



  “哪亲爸爸想让谁去节制楚军呢?”光绪眼睛一亮问道。



  “荣禄。”慈禧回答的很干脆。



  “这荣禄好像官声不好。很贪财。”光绪有些失望说道。



  “贪财?我大清有几个不贪财的官?贪财不是错。。贪财又没本事没骨气才是错。当年的曾国荃何止一个贪财?朝廷不还是要用?但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那翁师傅倒是标榜清廉,难道就真的清廉?”说道这里,慈禧脸色充满了鄙夷。“本想靠他牵制一下李鸿章,结果呢,李鸿章还没动手,自己就把事情搞砸了!当场让李鸿章的门生骂的狗血喷头。这种人要他何用?”。…。



  “翁师傅对洋务不熟,才犯下此等错误。”光绪一脸难堪的说道。



  “算了,先不说这些晦气的事。这除了荣禄执掌楚军这一步外,朝廷想要安心,还要在东北留有一直劲旅,毕竟东北是咱们满人的龙兴之地啊。”慈禧语重心长的说道。



  “东北最重要的职位就应该是盛京将军了。这盛京将军一职不知道亲爸爸可有人选?”光绪问道。



  “盛京将军位高权重,我找到这个人可以去领军,但是暂时还做不到盛京将军。此人和李鸿章都好洋务,主张制枪炮,修铁路,开矿产。”慈禧并没有直接说出此人,而是卖开了关子。



  “亲爸爸可是说去年刚升为黑龙江将军的依克唐阿?”光绪问道。



  “就是他,有了他在东北组建新军,再加上在西北练军的荣禄,这李鸿章的淮系就绝对翻不出什么花样。虽然李鸿章这趟去南洋赚了点钱,但是这养军岂是儿戏?没有朝廷的拨款,他的新军也做不大。不过这些都是以防万一的准备,这李鸿章,朝廷还是要敬之用之且防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