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孙仲寿在中军大营摆下酒宴,为盟主及诸位兄弟接风洗尘。金蛇营群豪数月来经历生死离别,更有许多弟兄已经长眠战场之上,众人缅怀往事感念故友,均感此时重聚实属不易,席上少了泰山大会时的火热喧闹,却多了几分生死豪情。袁承志、青青、孙仲寿、朱安国、孟伯飞等头领陪同张朝唐同坐一桌,边喝酒边商议出海之事。
朱安国性子最急,一杯酒下肚便道:“自打满清鞑子入关后,这天下就没有咱汉人的容身之地了。咱们既不愿听命于鞑子朝廷,却也不想学那些迂腐书生,做劳什子的反清复明之事。盟主既然决定南下出海,众弟兄自然是舍命相随。只是咱们金蛇营的弟兄虽然个个武功高强、能征善战,对海上事务却是一窍不通。”说着站起身来向张朝唐敬了杯酒:“咱们这里面最懂海事的便是张公子了,可要向公子多多请教了!”
张朝唐连忙还礼谦逊道:“鄙人那里算是懂得海事!只是多走了几趟,对海路较为熟悉罢了!这几次也只是随商船而行,可从未见过几千人的大船队走过。袁盟主手下数千名弟兄一起出海,此事非同小可,须得好好筹备商议才是要。”众人皆点头称是,心想渤泥国离此地万里之遥,岛上的红毛海盗倒是无可畏惧,但是五六千人一起乘船远航,这一路海上风大浪险,平平安安抵达只怕不易。
孙仲寿微微一笑道:“张公子过谦了!不过大明永乐年间三宝太监曾七下西洋,所行的船队可比咱们这威风多了。史书记载有两百多艘海船、船员随从计二万七千四百名,所到西洋诸国无不感戴天朝君威。咱们这次出海,人数只有当年郑公的2成,只要仔细筹划、周密准备,何愁大事不成?”众人听他提到郑和下西洋的往事,纷纷停下酒杯肃然倾听。
当年郑和曾率两万多人的船队,七次远航到爪哇、勃泥国、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等地。
郑和下西洋旨在结交友邦,所到之处无不受尽拥戴,有史书称渤泥国民众“凡见中国人去其国,甚为爱敬,有醉者则扶归家寝宿,以礼待之,如故旧。”直到今天,索马里、坦桑尼亚等国,还有明代瓷器出土。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地名叫三宝垄、三宝庙;泰国有三宝庙和三宝塔,印度的古里和柯枝都建有纪念碑等,都是为了颂扬三宝太监的事迹。孙仲寿博古通今、熟读史书,自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孙仲寿接着道:“我和金蛇营众弟兄提前一个月来到泉州,一边招募在福建的督师旧部,一边四处搜集郑和下西洋的旧档,筹划出海之事。苍天不负有心人,竟让我得到了两件宝贝,有了这两件宝贝,定能够相助盟主成就大事!”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卷厚厚的羊皮卷轴来。众人都凑过去观看,见那羊皮斑斓破旧,竟然是一幅古旧的海图。
孙仲寿走到大帐中央的空地上,将那海图层层铺开,只见这幅海图比葡萄牙军官所赠海图大了数倍,展开后竟有一丈两尺之长,上面都是各种岛屿海路的符号,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小字注解。左上首写着一行大字《三宝公访西洋诸国海路详图》。众人从未见过如此宏伟翔实之海图;无不惊讶赞叹。
原来当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航海的过程中每经过一处地方,都作了精密的航行记录,历时十载往返十余次,始制成这幅巨大翔实的海图,后世一般称之为《郑和航海图》。在这部地图中,于航行日程、方向、远近、停泊的处所以及暗礁险滩,都有详细的记载,特殊重要之处更是做了细密的注释。
孙仲寿将海图仔细卷起装入皮袋中,双手托起交与袁承志,又道:“当年郑和船队每次出洋总是在冬季或初春时刻,这时风向大都是从大陆向海洋方向吹去;而归国则是在夏季或初秋,则风向大都是从海上吹向大陆。眼下正是初秋,咱们正好有三个月的时间整顿兵马,训练水师,待北风一起便可起航了。咱们参照前人这幅海图,善用季候风进行海航,自可事半功倍。” 众人都点头称是。
各人重回席上继续喝酒。青青忍不住开口道:“孙叔叔,这海图如此珍贵,算得上是绝世至宝了,可不知道您是怎末找到得?对了,您说得了两件宝贝,可不知道那另外一件宝贝是什莫?”众人心中也正有此疑问,一起看向孙仲寿。。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节 贵人相助
孙仲寿微微一笑:“大家先喝酒,这第二件宝贝稍后便到。”众人见他卖关子,心中十分纳闷。忽听帐外一阵喧哗,夹杂哨兵喝问之声,孙仲寿急忙起身迎出,不一会儿偕同两个汉子走进帐来。只见年轻的那个大约二十多岁,头戴草帽黑衣短打,肤色黝黑英气勃勃,年老的那个似乎是个仆从,五六十岁的样子,满脸皱纹,身材瘦小却很是精干。
孙仲寿将那老者向众人引荐道:“这位王启升王大哥,乃是袁督师麾下辽东水师部将,那张海图就是蒙他所赐。”说着将承志拉到前面道:“这位便是咱们督师的亲生独子,七省武林盟主袁承志,也是咱们金蛇营的主帅。”
王启升见到督师后人激动不已,招呼儿子跪倒磕头,承志急忙跪下还礼。孙仲寿道:“大家伙儿也不用客气啦!这位小兄弟是王大哥的次子王重,算得上是泉州城里精通船务的第一把好手。咱们这次有两位行家鼎力相助,就算有任何难事,想必都可迎刃而解!”王家父子齐声逊谢。
原来王家历代都在泉州城居住,始祖曾做过三宝太监的亲随,随大军七下西洋,居功至伟深得器重。之后祖上在嘉靖年间,还在戚继光将军麾下任过舟师将官,跟倭寇打过几次硬仗。到了王启升这一辈家道中落,他14岁起便在下西洋的商船上做水手学徒,远近出航过无数次。但他酷爱习武血气方刚,立志报效国家,恰逢袁崇焕召集两广子弟组建水师,便去投靠做了辽东水师帐下一名校尉,负责操练驻岛水兵,积功累升至副将。
袁崇焕蒙冤被凌迟后,他也随众人反出军营,回泉州老家重操旧业,十余年来隐姓埋名。一个多月前王重出城办事,无意中见到城外山谷中聚集了数千人,十分惊讶,一打听领头的居然是袁督师遗子,当真是又惊又喜。回去跟父亲一说,两人便急忙前来拜见,更将珍藏两百多年的家传至宝海图献上。
众人听完这段往事均十分感慨,青青笑道:“孙叔叔说的第二宝,定是指这位王老爷子了!”孙仲寿微笑点头,又道:“此图正本存于大内,却在三宝太监死后便遗失,幸亏王家先祖留心多录了这一份,才使得先人的辛苦智慧不被湮灭,可称得上是居功至伟泽被子孙!”
王启升道:“犬子从小到大就在船厂做事,泉州大小船坞作坊他都熟悉,这造船的事情就由犬子负责督催。小人的长子现在厦门郑将军处任职,操练水师极是在行,明天我就派人把他召回来,孙将军可随意差遣。”
孙仲寿喜出望外,道:“郑家水师威名天下皆知,算得上水师中的翘楚。我正愁金蛇营中没有熟悉海战之人,令公子是郑将军麾下得力大将,若能前来指点一二,那可是最好不过了!”
王启升拱手笑道:“小人当年深受督师大恩,小犬为盟主出力本是份内之事,孙将军又何必客气?小人虽然老不中用了,跑跑腿出出主意,还是不在话下的。”
朱安国插口道:“您说得郑将军可是郑成功吗?”王启升点点头道:“郑将军年轻有为,英明神武,麾下水师更是锐不可当。小犬三年前投靠郑将军麾下,深蒙器重。不过督师公子这边需要人手,郑将军那边必然放行。”
王孙二人讲述郑家事迹,郑成功的母亲乃是倭人,其父郑芝龙纵横东南海上,干的是打家劫舍的生意,但却只劫钱财不伤人命,前明朝廷无力平定海寇,都要依仗郑芝龙来平定,与金蛇营群雄颇有相似之处,是以黑白两道无不敬服。
郑成功更是少年英武,为人豪爽慷慨重义,文武双全谋略深远,雄心壮志更胜其父。十几岁开始协助父亲,后来受南明隆武帝拢络,赐姓为明朝的国姓朱,并封忠孝伯,世人尊称其为国姓爷。此时年方二十岁,却已经名满天下。
众人听得纷纷赞叹,朱安国忽然大笑道:“二十岁便名满天下,那不是和咱们少主一样吗?”众人都觉得此话有理,袁承志夺得七省盟主,率众聚集泰山成立金蛇营,也就是刚满二十岁。
承志的脸一下子红了,连连摆手道:“我只是草莽匹夫而已,只不过多练了几年武功,于行军打仗却一窍不通。怎末能和郑家公子相比?”
青青很是不以为然,插口道:“你熟读兵书思虑周密,又是三尺棋秤的高手,连我都能够纸上谈兵,你岂会不懂得行军打仗?只是咱们有这末多将军,带兵操练处处在行,不需要你多费心罢了!”
孟伯飞也点头附和道:“自古英雄出少年,盟主又何必过谦呢!你是袁督师的后人,自古有云将门虎子,若处在郑将军的位置,盟主成就决不在他之下。”群雄都纷纷点头称是。
承志更是惭愧之极,想再说几句话谦让,孙仲寿忽然开口道:“孟老爷子见识过人,青青姑娘更是你的知己。咱们这末多人追随你,都相信你能成就大业。你不必过于自谦,更不可以妄自菲薄。”承志听了心中一凛,点头称是不敢再说。
事不宜迟,当晚众人席上便议定,从营中挑选两千名熟悉水性者,由王家父子带领操练,担负出海护卫之则;从营中挑选精通木工五金之人,负责监督造船师傅加紧打造船只。挑选精明实干之人负责采购各种用品;另拟定日子,分别对营中大小头目传授医护、通译、天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