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僧向金蝉子和唐钟打了个稽首,道:“阿弥陀佛,难怪连老僧的三个弟子都被吃掉了,原来这老虎长得这般巨大,没想到金蝉子禅师竟然能够降服这吃人的畜生。但不知金蝉子禅师用了什么秘法能够降服这畜生,莫不是金蝉子禅师会驯兽?”
那僧人身后的一干和尚探头探脑地偷看着巨虎,闻言也多看向了金蝉子。
金蝉子摇了摇头道:“贫僧不会驯兽。”
那老僧道:“那禅师怎地降服得了这头老虎。”
金蝉子道:“这头老虎已经修成了妖怪,得了灵智可以听懂人言,贫僧不会驯兽,但是将这畜生打服了,它自然便会听话。”
“啊?这老虎是妖怪?”
这下不仅那些和尚惊慌失措、狼窜奔突,连领头的这白须老僧都吓得面色苍白,噔的一步退出好远,显示了良好的轻功造诣。
金蝉子道:“众位莫怕,这畜生已经被我下了禁制,绝不会再逞凶作恶,如若不然触发禁制,受罪的便是他。如今这畜生不在是那山中巨凶,而是贫僧一坐骑而已,寺主莫怕,众位莫怕。”
听金蝉子这么一说,又见那老虎确实没有逞凶,只是乖乖的立在一旁,显得有些有气无力,情知金蝉子所说不假,寺主同众僧才松了口气。
那老僧,也就是青云寺寺主叹服地说道:“金蝉子禅师**无量,真不愧是灵山来的高僧,老僧敬佩。没想到这老虎竟然成了妖精,只可惜我那三个徒儿只以为是寻常老虎,本打算为这沆城百姓除了此祸害,没想到却遭了横祸,阿弥陀佛。”
那老僧因为死了三个弟子,心中伤痛,喃喃地念了几句经文,平息了心中伤痛,才又说道:“金蝉子禅师,我们先进寺院再谈吧,否则若是让过往的路人,上香的香客见到这庞然大物,恐怕是遭惊吓的。”
“寺主说的是,我们进到院里再谈吧。”众人边走边谈,只是除了唐钟、金蝉子却没人敢靠近那老虎。
“金蝉子禅师,不知那位公子是何人?为何趴在老虎背上?”青云寺寺主指着昏睡在老虎背上的张珙问道。
“寺主,这个问题还是让我来回答吧。”唐钟说道,“在下唐元辰,那位是在下的朋友叫张珙,也是这沆城眉山书院的书生,今日我俩二人本想上南山观日落,没想碰到了金蝉子伏虎,我这张兄虽然满腹才华,但却没经历过什么磨练,今日一见这老虎凶恶,竟然昏死了过去,还好这老虎被金蝉子降服,一路将他驮了回来。本来是应该送他回书院的,可是我对这沆城人生地不熟的,也没办法把他送回书院,所以今晚却是要打扰一下贵寺借间厢房了。”
“无妨,既然来到敝寺,便是与敝寺有缘。”
寺主转头朝后面的和尚吩咐道:“觉能、觉远,你们二人将张公子送到厢房,好生照顾。”
“是,寺主。”
觉能、觉远虽然答应,但是却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前靠近老虎,唐钟只好将张珙提了交给觉能觉远,二僧俱道谢不已。
唐钟和金蝉子随着寺主来到了佛堂。
佛堂之中供着几尊镀金佛像,唐钟好歹曾经在化生寺呆了十年,认得供得是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等。特别是这观音菩萨,唐钟见过真人模样,只觉得这佛像虽然刻得模样很逼真,却少了观音菩萨那份悲天悯人的情怀。
唐钟看着朝拜释迦摩尼佛像的金蝉子和寺主,却忽然想到了一事,佛教朝拜释迦摩尼佛祖,道教拜的是三清道祖,可三星洞门下似乎既不拜释迦摩尼也不拜三清道祖,这是为何?莫不是三星洞另有渊源?
寺主道:“今日金蝉子大师降服这头老虎,却是为沆城人民做了一件大功德,如若不然,这虎妖还不知道要害多少人的性命,弄得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呢。老僧代这沆城人民对禅师说声谢谢。”
金蝉子:“出家人本当慈悲为怀、惩恶扬善,贫僧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寺主何必言谢。”
寺主:“禅师与这位元辰小友先到厢房休息吧,我会让人将晚膳送到厢房,晚上老僧再来向禅师讨教佛法。昨夜禅师的一番指点令老僧有茅塞顿开之感,老僧对佛法苦苦钻研十年也比不上禅师昨晚的一番指点,老僧愚钝,希望禅师今晚能够再次指点。”
金蝉子:“何敢言指点,佛法之广大浩如烟海,如若寺主不弃,今夜我们可再秉烛夜谈。”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七章】………
月华如水,树影婆娑,青灯一座,蒲团两三。收藏*顶点~小说~网
这厢房跟化生寺的厢房也差不了多少,唐钟估计这天底下和尚住的地方大抵都差不多这模样吧。
唐钟虽然曾经在化生寺囫囵吞枣地背了几十部经书,但对经义一直都是一知半解,对佛法当然也谈不上什么精深,所以晚上并没有去参与金蝉子和寺主的佛法研讨中去,而是在自己厢房内修炼**窍。
唐钟修炼《元空真妙诀》已经整整四年,在方寸山上的时候更是日夜勤修苦练,进境可说极快,用了两个月就度过了普通修道士要三年才能完成的辟谷期,之后进入练窍期。
《元空真妙诀》上记载了足足一百六十八个**窍锻炼之法,没多炼成一个**窍,对于以后的帮助则越大,不管是你的道术威力还是你的法力恢复的速度,都要比别人厉害。
唐钟四年的苦练,已经炼成了南斗六司星、北斗七元星和七十二地煞星这八十五个星窍,这八十五个星窍日月沟通星辰,吸收星辰之力,唐钟丹田之中的真元已经磅礴到了几点,随时都可能雾化。
真元在丹田之中雾化是进入凝罡期的标志。在凝罡期初期真元雾化,在中期,真元则慢慢由雾化变成液化,到了后期真元则完全液化。
普通人进入练窍期通常都要经过十几二十年的积累才能将真元雾化,唐钟能在四年内完成积累除了菩提祖师打入唐钟体内的蕴含三甲子修为的三颗灵气珠之外,还得益于《元空真妙诀》上面记载的多达一百六十八个的星窍修炼之法。
虽然现在唐钟只修炼了八十五个星窍,仅仅是一半而已,但是已经比普通修道士多了两三倍,也就是说他的修炼速度也是别人的两三倍,所以能在短短四年之内就可跨入凝罡期并不算奇怪。
修仙之途只有踏入金丹期修得元神才算入了门槛,称得上是仙,不过也只是最低等的玄仙、小仙,之后日日炼精化气、练气化神将元神修炼得坚如磐石,显化之后与肉身无异,就算肉身被毁元神也不会立即消散,这才算成了散仙。
成了散仙之后还有度过三灾六难这九大劫,每一劫都危险之极,稍微不慎就是魂飞魄散的下场,这天地之极修道者何其之多,能够修得金丹之道的百不及一,修得金丹之道又能够安然度过九大劫难的更是万中无一。
比如三星洞中唐钟的四百零二位师兄师姐,大部分都是历劫散仙,或者度过五劫六劫,但是度过全部九大劫难的却只有极少,就那么一两个而已。
度过九大劫难之后,悟得太乙之道,便算是证得太乙道果,成了太乙散仙。太乙散仙便算是三界顶尖高手,可以来去纵横,称王称圣。
太乙散仙再往上便是证得大罗道果,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大罗金仙,这大罗金仙更是了不得,诸邪退避万魔不染,神通法力通天彻地不可思议,与天地同寿,更日夜争辉,是让三界所有生灵仰望的存在。
不过这大罗金仙离唐钟还太过遥远,唐钟现在连仙都不是,只是一个还未进入凝罡期的练气士而已。
唐钟在下山前就已经想好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凝罡期。凝罡期虽然还算不得仙,但是已经有了一些粗浅的手段可以自保,唐钟虽然未下过山,但是也知道世道险恶,况且人有旦夕祸福,搞不好什么时候麻烦事便找上门了,所以唐钟决定先进入凝罡期以增加自己的保命本事,至于剩下的八十三个**窍则可以在进入凝罡期后在慢慢修炼。
“诸天元气,星辰原力,丹田真元,听我号令,缩!缩!缩!”
唐钟按照《员空真妙诀》上所讲的方法,瞬间以最大的速度吸纳诸天元气和星辰之力,充盈到丹田之中,同时运转法门,将丹田之中的真元进行压缩。
“丹田真元,星力漩涡,无边广大,无穷极小,缩!缩!缩!”
唐钟的所有心神都在关注着自己的丹田变化,丹田之中的真元本来是形如一个圆圆的气球,给人以一种膨胀充盈的感觉,但是现在唐钟吸纳的星辰之力并不是按照平时的方法补充到丹田之中去,而是以一种漩涡的方式进入到丹田的真元之球中。
唐钟身上的八十五个星窍同时以最大的限度吸纳星辰之力,这股星辰之力并不算小,投进丹田之后便带动了整个丹田元气球缓缓地转动了起来,并且转动得越来越快,最后形成了一个漩涡,漩涡中心爆发出一股极强的吸力,疯狂地吸收着丹田之中的一切真元、元气和星力。
在这一瞬间,唐钟感到自己身上八十五个星窍吸纳星辰之力的速度又加快了许多,但仍然比不上丹田之中那个漩涡吸纳元气星力的速度,那个漩涡的中心仿佛一个黑洞,在短短一刻钟之内便将唐钟丹田之中的所有真元吞噬得干干净净。
不过将真元都吞噬了之后,那漩涡的旋转速度也慢了下来,不再疯狂的吸着所有的真元,以唐钟八十五个星窍吸收星力的速度,正好可以补充得上那漩涡吸收元气的速度。
那漩涡旋转的速度越来越慢,直至最后那漩涡的中心爆发出一片金光,将那漩涡震得溃散,唐钟也看清了那金光的中心正是一滴金色的液体,虽然只有普通水滴大小,但是却蕴含着恐怖的力量。
这滴水滴可是包含了菩提老祖打入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