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位当众羞辱天皇的日本女性
天皇在大和民族里面历来被崇拜为至尊至上的神,日本人称天皇是太阳神之子。历代天皇无论政权丧失到何种地步,天皇作为大河民族的人间之神地位都没有动摇。日本的每一代统治者(天下人),无论是太政大臣、关白、征夷大将军还是近代以来的内阁总理大臣,形式上都要接受天皇的任命,因为他们都想方设法掩饰天皇及其家族的丑闻,努力维持天皇的神圣地位。维持天皇的神圣地位就等于给自己统治的合法性镀上一层金。但历史终归是历史,总有些“不知死活”的史学家会把天皇家族某些不光彩的事情揭露出来。我们不妨把时间调到日本的镰仓末期,来看看一位《太平记》里称为明君、有日本中兴“圣主”之称的后醍醐天皇的一件逸事。
后醍醐天皇是日本历史上争议最大的天皇之一,有的人赞扬他是中兴之主,有的人批评他是腐朽旧势力的代表,更有人认为他是害死军神楠木正成的元凶。我们不妨不要急于用一句话评价后醍醐天皇一生的功过是非,我们先看看他究竟做过什么事。
“常败将军”
镰仓末期和许多朝代的末期一样,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天灾人祸,整个由源氏建立起来、由北条氏支撑的镰仓幕府也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继位不久的后醍醐天皇欲恢复皇家的权威,消除武家政权,他先征得父亲后宇多法皇同意废除了院政,确立天皇在京都朝廷的绝对权威。他还先后发动过三次反对镰仓幕府的政变。可惜三次都因为笼里鸡作反而失败,最后一次虽然举兵成功,但也因为力量太弱而被镰仓幕府派遣的大将大佛贞直、足利高氏迅速扑灭,后醍醐还因此被废,流放到隐歧岛。
但接连的失败并没有令后醍醐气馁,他效仿勾践卧薪尝胆,暗中策划反幕府的计划。最终镰仓幕府因为积重难返导致有实力的大将纷纷倒戈,先是足利高氏叛变攻下了幕府在京都的大本营六波罗探题,再试新田义贞倒戈举兵攻陷镰仓,镰仓时代结束,后醍醐复位。
建武中兴还是建武逆流?
重夺政权后的后醍醐志得意满,认为自己达到武士政权重建天皇政治的功绩可比东汉光武帝复兴汉朝的功绩,仿效光武帝的年号改元建武,在全国实行所谓的“建武新政”。建武新政其实是把没收镰仓幕府的土地庄园划归皇室所有,皇族和寺院的土地不断膨胀,而帮助后醍醐推翻镰仓幕府的各地武士却得不到什么好处,作为关东武士头目的足利高氏除了授封了一个“尊”字改名足利尊氏外,没有得到与之军事实力相符的权位。看准了新政弊端的尊氏聪明地利用了天皇与农民、武家势力之间的矛盾,以平定镰仓余党之机自立为征夷大将军。
之后后醍醐军与足利军的交战虽然一度占优,但由于后醍醐的固执和无知令军神楠木正成被迫于最差的时机在最差的地点与足利军决战,结果楠木正成战死,京都落入足利尊氏之手,后醍醐逃到比叡山依靠僧兵抵抗足利军。足利尊氏拥立新的天皇光明。后来比叡山弹尽粮绝,后醍醐不得不向足利尊氏降伏,返回京都并交出象征天皇权力的神器。
后醍醐天皇的中兴失败是期建武新政的不得人心,所谓的新政完全是皇室和寺院垄断经济和政治的格局,当时的军事主流武家势力却被新政严重边缘化,足利尊氏只是顺应时势上演了一幕枪杆子里出政权而已。
黔驴技穷化身妇女出逃
手上的兵马死得差不多了,部下的名将也所剩无几了,唯一可依靠的僧兵也弹尽粮绝了,“中兴圣主”后醍醐不得不低下一直高傲的头接受足利幕府的邀请,返回京都。但被幕府幽禁的后醍醐并不甘心失败,他一直与北畠亲房等人秘密联系,图谋东山再起。但怎么逃出足利尊氏的魔掌呢?这时天皇已顾不上高贵的身份、尊贵的地位了,为了重出江湖他抛弃天皇的尊严,把自己妆扮成贵族妇女,乘夜出逃,一路上夺路狂奔来到了南方的吉野。
死里逃生的后醍醐天皇马上反悔,宣称自己当初交出的神器是赝品,真正的神器还在自己手中,依靠北畠亲房等人的地方武装力量建立南朝,公开与京都的北朝对立。日本也因此进入了南北朝时代。
作为求生的本能,后醍醐天皇化身MM出逃也无可厚非,但仔细想想如果不是当初后醍醐的倒行逆施,忽略了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武家势力,也不会让足利尊氏这种野心家有机可乘,更不会足利一举反期各地的武士都群起响应。在那个年代,武士是日本统治的根本,谁能控制大部分的武士谁就拥有天下的实权,可惜深居宫中的后醍醐并不懂得这个道理,白白地浪费了公家政权的一次复苏良机。天皇要扮女人逃命的结局也是他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最后,后醍醐至死也没能反攻京都,随着他的死去,南朝也逐渐息微。到了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时终为北朝和平演变。
化身MM夺路狂奔的一代中兴天皇
天皇在大和民族里面历来被崇拜为至尊至上的神,日本人称天皇是太阳神之子。历代天皇无论政权丧失到何种地步,天皇作为大河民族的人间之神地位都没有动摇。日本的每一代统治者(天下人),无论是太政大臣、关白、征夷大将军还是近代以来的内阁总理大臣,形式上都要接受天皇的任命,因为他们都想方设法掩饰天皇及其家族的丑闻,努力维持天皇的神圣地位。维持天皇的神圣地位就等于给自己统治的合法性镀上一层金。但历史终归是历史,总有些“不知死活”的史学家会把天皇家族某些不光彩的事情揭露出来。我们不妨把时间调到日本的镰仓末期,来看看一位《太平记》里称为明君、有日本中兴“圣主”之称的后醍醐天皇的一件逸事。
后醍醐天皇是日本历史上争议最大的天皇之一,有的人赞扬他是中兴之主,有的人批评他是腐朽旧势力的代表,更有人认为他是害死军神楠木正成的元凶。我们不妨不要急于用一句话评价后醍醐天皇一生的功过是非,我们先看看他究竟做过什么事。
“常败将军”
镰仓末期和许多朝代的末期一样,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天灾人祸,整个由源氏建立起来、由北条氏支撑的镰仓幕府也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继位不久的后醍醐天皇欲恢复皇家的权威,消除武家政权,他先征得父亲后宇多法皇同意废除了院政,确立天皇在京都朝廷的绝对权威。他还先后发动过三次反对镰仓幕府的政变。可惜三次都因为笼里鸡作反而失败,最后一次虽然举兵成功,但也因为力量太弱而被镰仓幕府派遣的大将大佛贞直、足利高氏迅速扑灭,后醍醐还因此被废,流放到隐歧岛。
但接连的失败并没有令后醍醐气馁,他效仿勾践卧薪尝胆,暗中策划反幕府的计划。最终镰仓幕府因为积重难返导致有实力的大将纷纷倒戈,先是足利高氏叛变攻下了幕府在京都的大本营六波罗探题,再试新田义贞倒戈举兵攻陷镰仓,镰仓时代结束,后醍醐复位。
建武中兴还是建武逆流?
重夺政权后的后醍醐志得意满,认为自己达到武士政权重建天皇政治的功绩可比东汉光武帝复兴汉朝的功绩,仿效光武帝的年号改元建武,在全国实行所谓的“建武新政”。建武新政其实是把没收镰仓幕府的土地庄园划归皇室所有,皇族和寺院的土地不断膨胀,而帮助后醍醐推翻镰仓幕府的各地武士却得不到什么好处,作为关东武士头目的足利高氏除了授封了一个“尊”字改名足利尊氏外,没有得到与之军事实力相符的权位。看准了新政弊端的尊氏聪明地利用了天皇与农民、武家势力之间的矛盾,以平定镰仓余党之机自立为征夷大将军。
之后后醍醐军与足利军的交战虽然一度占优,但由于后醍醐的固执和无知令军神楠木正成被迫于最差的时机在最差的地点与足利军决战,结果楠木正成战死,京都落入足利尊氏之手,后醍醐逃到比叡山依靠僧兵抵抗足利军。足利尊氏拥立新的天皇光明。后来比叡山弹尽粮绝,后醍醐不得不向足利尊氏降伏,返回京都并交出象征天皇权力的神器。
后醍醐天皇的中兴失败是期建武新政的不得人心,所谓的新政完全是皇室和寺院垄断经济和政治的格局,当时的军事主流武家势力却被新政严重边缘化,足利尊氏只是顺应时势上演了一幕枪杆子里出政权而已。
黔驴技穷化身妇女出逃
手上的兵马死得差不多了,部下的名将也所剩无几了,唯一可依靠的僧兵也弹尽粮绝了,“中兴圣主”后醍醐不得不低下一直高傲的头接受足利幕府的邀请,返回京都。但被幕府幽禁的后醍醐并不甘心失败,他一直与北畠亲房等人秘密联系,图谋东山再起。但怎么逃出足利尊氏的魔掌呢?这时天皇已顾不上高贵的身份、尊贵的地位了,为了重出江湖他抛弃天皇的尊严,把自己妆扮成贵族妇女,乘夜出逃,一路上夺路狂奔来到了南方的吉野。
死里逃生的后醍醐天皇马上反悔,宣称自己当初交出的神器是赝品,真正的神器还在自己手中,依靠北畠亲房等人的地方武装力量建立南朝,公开与京都的北朝对立。日本也因此进入了南北朝时代。
作为求生的本能,后醍醐天皇化身MM出逃也无可厚非,但仔细想想如果不是当初后醍醐的倒行逆施,忽略了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武家势力,也不会让足利尊氏这种野心家有机可乘,更不会足利一举反期各地的武士都群起响应。在那个年代,武士是日本统治的根本,谁能控制大部分的武士谁就拥有天下的实权,可惜深居宫中的后醍醐并不懂得这个道理,白白地浪费了公家政权的一次复苏良机。天皇要扮女人逃命的结局也是他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最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