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艳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汉艳史-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天下之下大,却不知去哪里。他只能朝自己的家乡退去。都说胜者为王败者寇。

  一路上陈胜感觉自己就象从天下掉到地来了一般。是啊,最初四路大军四处同时出击时,是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候,那时他坐镇陈县,弹指一挥间,义军捷报频传。

  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

  功名利禄似潮起潮落。

  坐在马车里的陈胜深有感概的同时,却把满腔怒火“迁怒”到车夫身上。

  赶车的是一个叫庄贾的倔强男子,性格暴躁。对别人总是横眉冷对,动不动就以武力解决问题,但对陈胜却恭敬有加。

  我们估且把这个叫一物降一物吧。

  “快点!赶快点!”

  “怎么回事,小心赶车!”

  “混蛋!怎么赶车的!”

  面对陈胜不断的责骂,三天三夜没合眼的庄贾心中的怒火开始升温了。

  此一时彼一时,都说落水的凤凰不如鸡。然而已身处绝境中的陈胜依然我行我素,把心的郁闷和不满都发在了这个庄贾的车夫身上。

  庄贾虽然是一介粗鲁之辈,但此时也终于明白陈胜起义失败的原因了,他的个性注定只是武夫,而不是君临天下的君王。

  是可忍熟不可忍。

  他找到了同样对陈胜不满的后车护理张顺。

  两人一拍即合。

  庄贾先利用高超的赶车技术,把大部队远远的甩在后面,行至一偏僻处,假借车子出了故障,乘机就一剑结果了陈胜。

  陈胜就这样走了,中国历中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就这样宣告以失败告终。

  张顺挡住了想为陈王报仇的义军,然后开始了说服工作。

  中心思想无非两点:

  一、 陈王气数已尽,跟着他非但再也没有翻身之地了,而且还会成为朝廷的通缉要犯,诛连九族!

  二、 秦王悬赏黄金千斤要陈王的人头,此时我们献上陈王的人头,平分了赏金,不但可以免去自已和家人的死罪,而且下半生还可以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众人都是识时务的人,眼看陈王已死,又无路可走了。只得上了庄贾和张顺的贼船,提着陈王的人头,一起去秦王那里运黄金。

  没想到半路却遇到了一伙挡路的人,嘴里还念念有词:“此路乃我开,此树乃我种,若要从此过,留下买路钱!”

  靠,黄金还没领到,居然就有要敢来敲祚他们了。

  庄贾自然不答应了,正要叫并肩上。

  这时劫匪中走出一个白衣盛雪的中年人来。

  义军早有眼尖的人惊呼出声来:“啊,是吕臣吕将军!”

  吕臣,陈胜后期最信任的大将。

  这下列位看官们知道了吧。他们不是劫匪,而是来替陈王报仇来了。

  而原本勉强跟着庄贾走上贼船的义军们,此时纷纷回头是岸。

  可怜的庄贾一下子就变成了刺猬。

  替陈王报了仇后,吕臣找来陈王的尸骨,埋葬在砀山。

  一代枭雄,长眠于地。

  陈胜终究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里不防来总结性的点评他一下。

  首先,陈胜极富组织才能。

  当初滂沱大雨把他们九百多名民工逼上绝路时,他毅然决然的决定走向反抗的道路。

  他在极短的时间里,把这批动荡不安的人群发动起来。

  在起义之初,为了增强群众的斗争信念,他和吴广利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鬼迷信,搞了一些“鱼腹藏帛”、“篝火狐鸣”等 把戏,起到了立竿见影的神话作用。

  在他和吴广精心组织策划下,起义最初的进展顺风顺水,随后他兵分四路,重点进攻关中的决策说明他极具军事和战略眼光。

  其次,革命之初取得胜利太容易了,陈胜没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对在革命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估计不足。

  在周文被章邯击败,退出涵谷关时,作为农民革命军的统帅的他,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去支持周文。

  最佳的方法是,他应率倾城之兵,并紧急调度西进大军和其它部队向被围在曹阳待援的周文部队靠拢。

  然而,他偏偏这时向远在河北而且已经自立为赵王的武臣发布命令,要他率部支援关中的周文。

  武臣在革命取得节节胜利就脱离了义军的组织,这时候还会听他的指挥吗?

  值得一提的是武臣本来是尽为效忠陈胜的。问题出就出在他手下的两个参谋身上,这两个人不是别人,是没有被陈胜重用的张耳陈余。

  当初四路大军时,张耳和陈余仅封为左右校尉,归于武臣这一路大军之下。张耳和陈余不由大失所望。

  后武臣从白马渡黄河,沿途不断张贴安民告示,遍数暴秦罪行,号令百姓起来反抗。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他们的协助下, 又采用不战而屈人的战略思想,攻克了包括范阳在类的三十多座城池。

  这一路革命队伍迅速壮大,达到空前的繁荣。也就在这时,张耳陈余建意武臣自立为王,另打江山。后来武臣理所当然的接受了这么好的“良言”,后来武臣最终被部将李良所杀,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可怜惜的周文在曹阳白白等了两三个月,见不到一个援兵。最终兵败自杀。

  周文的死是革命起义的转折点,从此革命军由进攻变为被攻。

  最后,陈胜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有着农民革命者本身存在狭隘思想,腐化变质在所难免。

  比如说他的一帮佣时的兄弟来投奔他。他见了很高兴并且热情的招待了他们。但随后这些朋友不但行为极其不端,而且言语极为不恭。有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甚至直言陈胜的贫贱时的旧事。

  有部下向他咬耳朵,说你的朋友专讲你的坏话,影响你的领导威信。

  陈胜一时冲动,竟把那说坏话的朋友给咔喳了。

  杀了自己的穷朋友,他的老乡都离他而去。

  这说明他的作法是不对的,脱离了最广大人民群众,他是要付出代价的。

  事实上他也的确付出了最惨痛的代价:自己的人头。

  当然,话又说回来,虽然陈胜在革命的道理上或多或少的犯了一些低级错误,但仍然是值得尊敬的。

  人民革命的道理上,从来就是曲曲折折没有一帆风顺的,没有陈胜的死,就没有秦二世的灭亡。历史的车轮在前进的时候,一个轮子压着反动派的尸骨,别一个轮子也压着革命者的遗体。

  陈胜起义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月,但带给我们太多太多思索。

  “失败不要紧,只要为百姓,没了陈胜王,还有后来人。”

第六章:后院起火
七、刘邦的困惑

  (1) 后院起火

  刘邦刚办完母亲的丧事,便传来陈胜兵败被杀的消息,他的身子被震的一颤,这个噩耗无异于晴天霹雳。

  在刘邦的心里,他对第一个举大旗拉大皮的陈胜很是敬佩。

  是啊,同样是地地道道农民出身的陈胜敢冒天下之大不违,怒而拔竿而起。比起自己“明哲保身”,率逃兵躲在大泽的深山中的儒夫行为,他太勇敢了,太伟大了。他身上有太多太多的东西值得自己去学习。

  刘邦本来想等自己办完丧事守完孝就举兵追随陈王去干大事业。然而,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他还来不及有所反应,秦朝的大军已向他来开涮了。原因很简单,他杀了沛县的县令,自立为县令,是典型的革命反动派。

  泗水的郡守亲率秦军来围剿他。

  此时陈胜的义军差不多被章邯灭的不成样子了,他需混水摸鱼乘机捞点功劳,好为他的仕途铺路。

  面对气势汹汹的秦军,刘邦知道他此时如果还不反击,只怕永远都没有反击的机会了。于是向以前专门屠狗的樊哙使了个眼色。

  一个眼神就足够了,樊哙有了第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直杀的秦军落花流水,如哈巴狗一样逃走。

  想逃,没那么容易。樊哙平常没啥本事,但屠狗的本领却一流,于是追敌至薛城,把包括郡守在类的秦军都象狗一样给屠了。

  出师大捷,刘邦还来不及一品胜利的美酒,便尝到了背叛的滋味。

  留守在丰邑的守将雍齿不失时机的在他背后放了一把火,差点没让刘邦葬身火海中。

  雍齿为啥在他背后放火呢?

  原来雍齿当年曾和刘邦争过寡妇王媪,前面已经说过,刘邦当年在王媪的酒店里来了个“英雄救美”,最终赢得美妇以身相报。

  而英雄救美中的另一个主角就是雍齿。

  刘邦起义后,雍齿也带了几个人来投。刘邦当时正值用人之际,自然来者不拒了。

  但雍齿却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当年的仇恨他一点一点都记在心里,一直没有谈忘。这时魏相周市以封侯为诱饵来诱降他,他自然就离开刘邦的“木地板”,顺势倒向了别人的“席梦思”上。

  刘邦刚刚起义,人不多兵不壮,现在又后院起火,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界。正在这他感到焦头烂额之际,刘邦却突然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出现无异于雪中送碳,使得他这只微弱的革命之火不至于熄灭。

  这个人就是日后被称为“关中三杰”之一的张良。 。 想看书来

第六章:张良的登场
(2) 张良的登场

  张良,字子房。与刘邦手下形形色色的涉及各行各业的领将谋士相比,唯张良是个例外。

  张良祖父张开地也作为宰相为三代韩王效力。张良的父亲张平最先是侍奉韩末之王惠王的名臣。桓惠王去世后,公子韩安继位国君。张平依然尽力辅助国君。但韩安却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张平最终为抗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终劳累过度而死)

  张平死后,公元前230年,韩也随之灭亡。

  国破家亡,从此,张良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开始隐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