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艳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汉艳史-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良:世事变幻无常,人生潮起潮落,我只是打了一个盹,这下天下就变了。

  樊哙:我恳求过他(项羽)下手轻点,再轻点,偏生他天生神力,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我技不如人,败的心服口服。

  夏侯婴:如果当了大王泡妞这么易容,下辈子我也想当大王。

  韩信红着脸,最后一个站出来发言:这次我经过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胯下之辱了。

  众人不解,都疑惑看着他。

  韩信接着说道:“在逃跑的乱军,我情急之下钻到了一匹马的肚子底下,这才逃了一命,这不是第二次胯下之辱么?”

  眼看众文武大将的认识错误的态度都还不错,刘邦满意的点了点头,接下来进行第二项议程:估计。

  刘邦此时手里拿着一份由评估小组专门收集而来的详细调查表,表格很详细,就象我们现在遭到洪灾一样,有多少人死了,有多少房屋倒塌了,有多少生猪被冲了等等。

  当然,这一战死伤太大,直接说结果只怕对大家的打击太大,于是刘邦换了一种方式说了。

  “彭城一战,我军并没有全军覆灭,据不完全统计(要是完全统计才怪),尚有十来万人马流落在外,(不知道这个数字当时是怎么统计来的。)信使已出各路,相信他们马上就会聚集而来。”

  这样的评估对大家来说是很高兴的,也是振奋人心的。有十多万人马,再加上各大将领谋士的都无伤亡,也就是说彭城一战之后,汉军并没有到绝境中啊,还可以东山再起呗。

  刘邦的估计报告宣读完毕后,众将领又开始发言了。

  张良:世事变幻无常,人生潮起潮落,我再打盹的时候,这下天下肯定早就是汉王的了。

  樊哙:周勃那FC,下次再战项羽,一定还得再找个一个厉害一点的人做帮手。居然把“三英战吕布”的记录留到三国去了,我完全可以搞个“三吕战项羽”嘛。

  夏侯婴:拿出你泡妞的风采来,霸王岂是你的对手。

  韩信:不经历胯下之辱,哪里能见到处女红。

  众人大惊,好几幅眼镜摔碎于地。

  韩信脸象烧饼:“刚才纯属口误,不是处女红……是彩虹。”

  刘邦很是满意的点点头,心道:这小子学东西倒是蛮快嘛,这么快就出口成脏了。

  接下进行第三项议程:方针

  这是一项自由讨论议程,也就是商量刘氏集团下一步该怎么走。

  还是张良最为勇跃,在这个时候樊哙、夏侯婴、韩信都选择了沉默的情况下,

  他开始发言了,他说汉王要想东山再起和项羽再争天下,当务之急就必须多拉拢一些叱咤风云的大将来相助。

  接下来他提出了三步走的计划。

  第一步:搞定韩信。

  这步计划已经早就实现了。

  第二步:搞定彭越。

  彭越想必大家也不陌生,这个就是最开始追随齐国的田荣反项羽的豪杰之士。这人和项羽既然是死对头,搞定他也就不在话下了。

  第三步:搞定英布

  九江王英布算是项羽的死党了,要搞定他就得费功夫了,这也是三步走中的重中之重。

  张良就是张良,在失败的阴影下,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他说这三人是能叱咤沙场助汉王成大事必不可少的英雄豪杰。

  他的意思很明确,刘邦要想得到天下就必须先得到这三人。

  刘邦很赞同张良的三步走计划。

  关于搞定英布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去强攻猛打肯定是行不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去说服他归降。

  刘邦在确定人选时,以大家举手的快慢,随何有幸成了说服英布归降这项任务的光荣使者。

  全计最后一项议程:吕泽宣布“彭城之战失败总结大会”圆满毕会。

第十八章:做说客的技巧
十八、东山再起

  (1) 做说客的技巧

  随何和萧何只差一字,两人的地位和身份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然而正是刘邦在选说服英布人选时,他挺身而出,使得这个原本被埋没的演说家有了一展自我才华的机会。

  他说服英布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引为后人典范。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随何这次九江之行吧。

  随何兴匆匆来到九江后,英布命太宰(古代一般指大臣,在秦汉时指专管膳食和宴会的官员)招待他,自己避而不见。

  一连三天过去了,随何再也等不住了,他对负责接待他的太宰说话了。

  他说我来这里已经三天了,大王连见都不肯见我,他心里分明是认为楚强汉弱,心里很矛盾,不能做最后的决断。但我既然来到了这里,好歹也得见上一面吧,谈的拢就谈,谈不拢就拉倒,这样托着总不是办法吧。

  太宰只好向英布去请示,英布想想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见面吧,在自己的地盘上,还怕谁不成?

  于是,英布接见了汉朝特派使臣随何一行,并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进行了面对面的会唔。

  这次会唔充分展示了随何“演讲师”的风采,请大家注意随何说话的技巧,堪称精典。

  “汉王派我到此,想看看大王近来贵体安康?”随何的语气很柔和,必要的客套还是要的。

  “我一直好好的。”英布没料到他已经在下套了,实话实说。

  “那为什么我到了大王这里,大王却托故不见呢?”随何单刀直入。

  “我最近很忙。”英布一脸难色。

  “忙着与楚王亲近?顺便问一句,大王只与楚王亲近,却不与汉王亲近这是为何?”随何咄咄逼人。

  “本王曾是楚王部下,这九江王亦是他分封于我的,我怎能不跟他亲近?”英布的脸色有点凝重,却并没有动怒。

  “你亲近是假,想找个依托是真吧。”随何说话太不“随何”了。

  “呃,那个……”英布张大了嘴。

  “但具在下所知,你并不甘心真正实意归于他。”随何开始发威了。

  随后,他指出了英布对楚王不真心的两点理由:

  1、 当初项王亲自带兵去齐地“剿匪”时,按理说你应该亲自带兵去当先锋,但当时你却只拨了四千人马就算把这件事打发了。

  2、 不久前汉王带领众联军向彭城进发时,项王在齐地远水解不了近渴,你离彭城最近,为什么眼睁睁地看着彭城被破,而不发兵去救援呢?

  这两点“不相信的理由”说和英布无言以对。

  随何知道自己的话已击中了敌人的最软处,继续往下攻。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你的不忠心,项羽自然会心中有数,一旦他迁怒于你,派兵来声讨你,到时候你只怕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英布此时已彻底变成了哑巴,随何的话句句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但要彻底说服他,还得使出最猛烈的药。

  随何知道最后要攻掉的也就是要消除英布潜意识里的“楚强汉弱”观点,让他放心大胆的归降汉王。于是,接着进行“个人表演”。

  他说楚军的强大只是暂时的,而汉军虽然较弱却可以在楚汉相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他的话粗粗一看,似乎有点违背逻辑,汉军为什么能在劣势中处于不败之地呢?

  随何随后便进行了解释。

  第一、汉王所占的地里位置很有利,汉中关中无不是易守难攻的交通要道,现屯兵荥阳占据军事要点,可以很轻松就阻止楚军的西进。而楚军攻汉势必劳师动众,一旦失利又没有险峻的交勇要道可守。从这里来看,汉王几乎已立于不败之地了。

  第二、退一万步来讲,就算楚军能打下汉军的军事重地荥阳,向西挺进,但其它各路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不得不联合起来对付项羽,这样他胜利了反而是祸害。

  这两点一分析后,他的精彩演说也接近了尾声,最后他进行了总结性的发言:你是把自己托护给必胜的汉王,还是把自己托护给必败的项王呢?

  随何演说一结束,英布抱以了热烈的掌声,他终于说话了:“我选择,我喜欢!必胜的汉王。”

  就在英布对汉王心动,正要采取实际行动时,这个时候事情突然峰回路转,项羽也派使者来了。

  他的目标很明确,催促九江王英布助楚军去攻汉。

  这样以来,在小小的九江,刘邦和项羽展开了人才争夺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充满了火药味。

  只是这场人才争夺战还没有打,项羽这一方就已经处于了下风。

  原因有二:

  1、 刘邦派出的使者随何比项羽的使者稍稍快了那么几天,但这几天却决定了整个战局,随何在项羽的使者来之前已把英布的心给虏俘过来了。

  2、 刘邦派出的是智勇双全,巧舌如簧的随何出战。而项羽却是随随便便派了几个粗鲁的武士充当使者。明义上是请他助楚攻汉,实际上却是“命令”的意思了。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项羽明显对对手估计不足,他甚至没有考虑到第三方刘邦会介入。

  单从这两点来看,项羽已注定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种下失败的苦果了。

  下面我们还是来看随何的个人表演秀吧。

  就在英布和楚国的使者进行单方面的会唔时,随何不请自来,他出现在了会客大厅。

  他目标直指楚国使者:九江王已是我大汉的人了,你楚国的人还来这里干什么?

  随何语出惊人,包括英布在内的人都惊住了。

  楚使呆了半晌才回过神来,突然叫了一句:“我的妈呀,原来你们早就勾搭上了,那我岂不是身陷虎口啊。”

  关键时候,楚使个人素质不过硬暴露无疑,他没有在弄清楚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英布并没有正式表态他已是汉臣了),就单方面相信了随何所说的话是真的。并且选择了赶紧逃命这个极其错误的举动。

  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