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路军一二0师六八九团征战历程-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师经两天的激烈战斗,将各自分工的敌外围据点全部打掉了。韩先楚发现二纵5师打下外围据点之后,部队没有休息.组织连队在敌火力下进行近迫作业,把交通壕向城根下挖去,他到了前沿看了看,当即表扬了二纵5师指战员,并让其指挥员分头去8,9师去传播经验。8、9师也组织了人员前来参观,这样.各师都在总攻前把交通壕挖到城根下。后来被俘敌人军官说:“上城墙一看.你们那一条条交通壕挖到城下来,我们心就乱了。”

    10月1日9时30分,韩先楚发出了总攻开始的命令。各炮群都按预定计划开始炮火准备,击破城墙,为步兵开辟突破口。三个炮群,都以疾速的动作,精确的瞄准,抛射出一群群炮弹。红红的火球。射向城墙。非常壮观。颗颗炮弹都直击着城墙中部.震得城墙颤动不已,砖土横飞。至12时20分,城南偏西.城南和城东偏北三个突破口全部打开了.宽度分别为20米、40米、48米,炮弹轰击下来的碎砖土块都落于突破口内外,垫起了两个能上能下,便于穿越的斜坡。敌人设在奉国寺的炮阵地还未等开火,就被我炮纵2团1营两个连的榴炮一阵急射,彻底摧毁了。这时,我步兵象突然出现在一条大坝上三个决堤口的洪水似的势不可挡地涌进突破口.按事先所指定的方向.向两翼扩张,向纵深发展。各师,团、营惟恐自己落后,勇猛穿插,义县城内的大街小巷枪声、喊杀声,“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喊话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敌师长王世高把他的师指挥所设在大佛寺院,自认为安全稳妥,他没有想到.我军步兵插到大佛寺院内,砸乱了他的指挥系统;敌人满城的骑兵到处乱窜,东奔西逃,最后还是作了俘虏。这时,城区上空飞来两架敌人飞机,看到城内硝烟弥漫.两军交错,无法支援,只好在上空哭叫着来回打转转几。最后,无可奈何地溜走了.回去报丧。15时20分,战斗胜利结束,守敌暂编20师师长王世高以下一万余人全部就歼。

    民运部长李树基带着城市接收小组随突击队跟进城里,按韩司令的要求迅速地把抢救小组又分成若干小组撒向城内各街巷里,寻找被炸伤的人民群众,找了半天一夜一个受伤的人也没找到,倒找到了十几位长年患病老年人给予治疗。城内的群众欢快地举起大拇指说:“解放军大炮长眼睛.不打老百姓,  专打国民党。’领着救护组看被我摧毁炮阵地,’领我们战士看被榴炮轰开了城墙的突破口。有位老教师,激动地领着战士们看历史悠久的大佛寺。说;“你们看.连这大佛都没有碰掉一块皮,何况人乎!解放军大炮就是有眼睛!”

    李树基情不自主地说了一句:“老乡,不是解放军大炮有眼睛,是我们司令员心里有人民啊!他……” 将韩司令怎样指挥炮群配合步兵攻城的秘密告诉了义县人民。

    不料,10月1日下午城内战斗尚未结束.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直亲自指挥炮兵作战的朱瑞司令员,为了观察实况.总结这次步炮协同的经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要离开指挥所前往城南突破口观察炮兵射击后的情况,韩先楚听后,要立刻陪同他前往突破口观察,随同去的还有炮纵司令员苏进同志,政委邱创成同志。

    韩先楚知道敌人在城外埋设了许多地雷,战士们在土工作业和冲锋时也有触碰.并有伤亡,他曾劝说、阻拦了几句。但朱瑞同志执意不听,一定要前往突破口看看。无奈,韩先楚只好随同前往。为朱瑞同志安全,他自己带警卫人员走在前面,不料,前往城南突破口途中.突然。他身后“轰”,地一声巨响,朱瑞司令员误触地雷,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韩先楚悲痛不已.全力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战场抢救,但伤势太重。抢救无效。他情不自禁地流出了悲愤的眼泪.并将这一噩耗传给了攻打义县的全体指战员。他以无限悲痛的心情讲述了朱瑞同志为革命一生的卓著功勋,向全纵的指战员发出号召:化悲痛为力量,要奋勇作战,大量地歼灭敌人,要歼灭比义县守军多十倍、百倍的敌人,解放全东北,解放全中国,为朱瑞同志报仇!



00、
    1948年9月3日,林彪决定南下打锦州。

  义县是锦州以北要地,是南下攻锦部队特别是炮纵主力、坦克部队和后勤供应的铁路运输必经之地。欲攻锦州.必须先攻克义县,才能打开锦州北大门。林彪确定2纵5师配合韩先楚为司令员的3纵攻打义县,2纵主力到黑山大虎山,阻击沈阳之敌向锦州增援,并随时准备参加攻锦作战。打义县,5师又被林彪指定为两支主攻部队之一。临行前,刘震特意把5师师长吴国璋、政委石瑛叫来说:“这一次一定要打出2纵的威风来,搞好协同作战。要不惜一切,死打硬拼,无论多大伤亡,要冲进去!”

    师长吴国璋也是一位年轻的猛将,随后,他在向团长们分派任务时说:“你14团和15团要开不了口子,你13团和10团就给我上!谁有本事,谁是英雄好汉,谁就往里打!”

  在对义县发起总攻后,5师13团只用3分钟即扫清城外5道障碍,然后向城内突击。团长张峰、政委朱嗣龄率尖刀连登上城墙后,指挥部队打敌反击。13团突破后,14团、15团相继冲入城内投入纵深战斗。结果,冲在最前面的13团勇猛迅速地打掉了敌师部和以12门榴弹炮火力组成的炮兵阵地,活捉了师长、副师长。14团从城西南一直攻到城西北;15团占领西关后,从内向外攻击,迅速肃清西门外残存的外围据点。整个战斗只用于3小时40分即全残了义县万余守敌,其中5师歼敌4300余人,一举扫清锦州敌人最重要的外围据点。此战为锦州攻坚战提供了经验。战后,罗荣桓政委说:“强将手下无弱兵。”

  锦州攻坚战是辽沈战役中关键一仗。锦州守敌范汉杰部有10万余人,敌以原中正路分为东西两个守备区域,防御重点在北山和城西北部。锦州城四周有高4米宽2米的城墙,沿墙每50米有一钢筋水泥碉堡或木质结构火力发射点;城外有深3米宽5米的护城壕,壕内外均设有各种障碍。城外筑有很多坚固据点.城西北2纵突破地段内就有黑山“团管区”、合成燃料厂、十二亩地等据点,城内不少地方都有明暗火力点,街道上的交通要道也挖成了交通壕,十字、丁字路口还建立了碉堡,真可谓是“固若金汤”,敌人自称为“小马奇诺防线”。

  刘震率部到达锦州北部地带后,先察看地形,然后召开作战会议,研究作战方案。经会议研究决定,2纵的突破任务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夺取外围据点,逼近城下;第二步是攻城突破;第三步是纵深战斗。并决定4师、6师肃清外围,5师担任突破任务。

  10月10日,2纵开始肃清锦州城西北外围据点。3日内把突地段上的钉子全拔掉了。

  14日10时,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城各突破口发起全线总攻。刘震亲自指挥配属的炮纵两个团和2纵炮兵团实施炮火攻击,并令配属的坦克适时进入指定地域待机。50分钟后,步兵发起攻击,15团是突破锦州的尖刀团,3营是尖刀团的尖刀营,1连和9连担任全营的开路任务,他们爆破着铁丝网和梅花桩,坦克营也出动了,尖刀连8连像离弦的箭,沿着交通壕冲去。但是他们离城墙还有两三丈远时,却被敌人利用铁路路基筑起的第二道工事阻住了。接着,一个连的敌人扑上来,想把8连反击下去。

  冲锋枪呼啸着,钢盔和船形帽下一张张变形的脸狰狞可怖。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敌人被打倒一批,后面的又涌上来。8连伤亡接二连三,敌人突然又发起了冲锋。就在这时,一个战士飞身跃起,顺势甩过去一根爆破筒,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一个班的敌人被炸飞了。敌人的冲锋被打退了。

  这个战士叫梁士英,是吉林扶余县三贫河人,父亲因为地主装仓累得吐血而死,媳妇生孩子时得了病连人带孩子一起死去。他没有钱买棺材,用媳妇过门时陪送的一口炕柜装殓了妻儿。为了逃避村里摊派去当兵,他带着亲娘和弟弟逃到舅舅家,在黄家窝棚扛活。1945年八路军来到东北后,他偷偷地拿着舅舅的图章报名参加了解放军,以后因为作战勇敢,入了党,在攻打昌图和彰武战斗中,他立过功。

  这一次,他一个爆破在关键时刻把敌人打退,8连立即又越过路基向前冲去。突然,西边一座地堡里两挺重机枪又打响了,喷出火舌,把整个突击部队压得动弹不得,几个突击战士冲上路基,又被打了下来。战士们睁着眼睛怒视着敌人的地堡,恨不得一下子把它炸个粉碎。

  这时,趴在连长身边的梁士英说:“连长,我去炸了它!”

  说罢,他脱下棉衣,提起捆在一起的两根爆破筒,揣上两颗手榴弹,紧贴着地面向前爬去。子弹飞蝗般地扫射,路基上尘土飞扬,但是,他居然爬上去了。然后,他躲在射击死角里,侧着身子,朝地堡扔上两颗手榴弹,趁着烟雾,一个纵身跃上土坎,到达了地堡前,将爆破筒塞进正在喷吐火舌的射击孔。
      在他正要跳开时,爆破筒被从地堡里推了出来,掉在地上“哧哧”冒烟。他抓起来塞进去,刚要松手,又被推出一尺多长。这时,梁士英双手按住爆破筒,将身子死死地顶着被敌人推出一截的爆破筒。

  一声巨响,地堡炸飞了,梁士英的身影也消失了。他身后的突击部队在他开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5师尖刀营仅用了17分钟就冲进突破口,伤亡不大,迅速向左右扩大战果,撕大突破口,浩浩荡荡地冲入了锦州城。

  4师、6师迅速入城参战。

  经过31个小时激战,锦州解放,2纵歼敌1。5万人。


    战锦州

    1945年9月23日,新四军第3师师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