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七军总指挥部,刘志丹为总指挥,高岗为政委。《崔田夫谈陕北苏区创立记》(1945年),未刊稿,现存于陕西省档案馆。
经查实,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一团是1934年9月18日在安定县西崖窑沟成立的,团长贺晋年,政委马佩勋,参谋长路文昌。全团200多人、100多条枪;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二团,是1934年底在清涧县大马家山成立的,团长郭育仁,政委马万里,参谋长惠世良。全团300人、100多条枪;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三团,也是9月18日在神木县南乡王家庄成立的,团长王兆相,政委杨文谟,参谋长刘洪飞。全团300多人、100多条枪。
1935年1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七军在安定县白庙岔宣布成立。下辖八十四师,师长杨琪,政委张达志,参谋长朱子休。八十四师成立后的第二天,就在安定县南沟岔歼灭了国民党军高桂滋部一个连,并击溃了由老君殿开来的援兵。接着,部队乘胜东进,连战连捷,使陕北游击队扩展到延长、延安和宜川一带,并把清涧、安塞、安定、靖边四个县连成了一片。
调刘志丹到陕北来统一指挥陕甘边和陕北两支红军部队,是中共中央北方代表巡视员的决定。1934年10月,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派巡视员黄翰来陕北,布置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的相互配合和两支红军统一指挥的问题。
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后,西北逐步形成了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与红二十七军两支主力红军。但是,由于陕甘边和陕北是被敌人分割开的两块根据地,党和红军也就存在两个领导关系。陕甘边根据地属陕西省委领导,陕西省委被破坏后,直接归陕甘边特委领导;陕北根据地则直接受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的领导。虽然阎家洼子会议后,两支红军部队有了配合,但基本上还是以各自活动为主。1934年10月黄翰来到陕北后,鉴于谢子长身负重伤的实际情况,建议调刘志丹到陕北,统一陕甘边和陕北两地的军事领导。黄翰并致信刘志丹,指示刘志丹尽快来陕北。
接指示后,刘志丹率领红二十六军部分部队,于12月底奔赴安定。1935年1月下旬,刘志丹来到陕北根据地中心区赤源县(今子长县)的水晶沟灯盏湾,探望了在此地养伤的谢子长。两人就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的统一领导和两支红军的统一指挥共同作战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取得了共识。
1935年2月5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和中共陕北特委在赤源县周家硷召开联席会议,即著名的周家硷会议。
刘志丹率部来到陕北时,已经率部在陕北活动的高岗立即与刘志丹会合到一起,并一同参加了周家硷会议。由于陕甘边特委的主要领导正在领导反〃围剿〃斗争,没有到会,所以,参加周家硷会议的除刘志丹、高岗外,还有陕北特委的崔田夫、郭洪涛、马明方,白坚作记录。
周家硷会议召开时,蒋介石正调集重兵,对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反革命〃围剿〃。因此,会议首先研究军事问题,并决定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统一领导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及陕甘、陕北两块根据地的其他武装力量。刘志丹为军事委员会主席,谢子长为副主席,高岗、杨森、杨琪、张秀山、张达志为委员。
西北军事委员会成立后,又产生了军委归谁领导的问题。因此,会议又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西北工作委员会,书记惠子俊(未到任前由崔田夫代理),组织部长郭洪涛,宣传部长张秀山。西北工委成立后,陕北特委撤销,原陕北特委领导的各县县委改由西北工委直接领导;陕甘边特委保留,原陕甘边特委所属的各县县委仍由其领导。
周家硷会议不久,2月21日,时年39岁的谢子长因病情恶化,不幸逝世。
谢子长是与刘志丹齐名的西北红军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在西北党和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有〃谢青天〃之称。
谢子长的逝世是党和西北人民的重大损失。然而,历史的机遇有时就是这样的无情。谢子长逝世后,高岗接任西北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成为仅次于刘志丹的西北根据地二号人物。
1935年9月17日 红15军团成立的时候,红26军改编为78师,
当时红15军团成立时,有3个师:75师(红25军)、78师(红26军42师)、81师(红27军84师)。75师师长张绍东,政委赵凌波;78师师长杨森,政委张达志;81师师长贺晋年,政委张明先。
第78师下辖:
第232团——红26军42师第3团,这个3团是1932年12月成立最早的红26军第2团。
第234团——红26军42师第2团和义勇军部队合编,这个2团跟老2团没关系,1933年12月才编入42师。
骑兵团——红26军42师骑兵团,这个骑兵团是1933年6月成立的原红26军第4团。
当时,42师还有第1团,这个团没有编入红15军团。1936年,红26军42师1团改编为红27军241团。
第78师 师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参谋长陈奇涵,政治部主任钟伟。
第232团 团长王德荣,政委张天云
第233团 团长高发仁,政委曾以凡
第234团 团长何光宇,政委贺大增
红78师在军团编成内,参加了著名的〃劳山战役〃,此役毙、伤、俘敌共8000多人。78师在杨森师长率领下,打出了西北红军的威风,共歼敌3000多人。
在此期间,〃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和肃反扩大化给红78师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刘志丹及原红26军连以上干部大都遭到迫害与打击,除刘志丹等少数人被后来到达陕北的毛泽东主席所救外,很多人被迫害致死。红78师的232、234团合并成232团,人员仅剩800多人,师长田守尧、政委张达志。
在陕北根据地的严重危急时刻,红78师广大指战员仍忠诚坚贞地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战,是年10月中旬,红78师(实为1个团)在强攻榆林桥战斗中,将东北军 1个团及1个加强营共21 00余人全歼,使敌南线的进攻失败。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将红15军团、红一方面军合编为第一方面军。78师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红15军团78师。
11月25日岁,78师在15军团编成内参加了粉碎敌第三次〃围剿〃的关键一仗……直罗镇战役。78师担任镇南侧主要突击任务。战斗中,78师指战员勇猛顽强,表现突出,为全歼直罗镇守敌立下了大功,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表扬。毛泽东、周恩来还给创建这支部队的刘志丹,谢子长题了词。同时,中央决定78师仍扩建成原编制,师长田守尧,政委崔田民,78师参谋主任赵启民。232团、234团恢复建制,人员调回。
改编后,红78师参加了历史上著名的〃东征〃、〃西征〃。历经大小战斗百余次,都胜利完成了任务。
崔田民 忆红七十八师西征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第一方面军,于一九三六年五月东征胜利回师陕北后,红十五军团进驻延川县贾家坪一带休整。五月十一日,方面军在大相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十四日,毛泽东主席在大会上,总结红军东征的经验,并作了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重要报告。为了扩大和巩固陕北、陕甘边苏区,配合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促使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决定进行西征。毛泽东主席指出,凡是不拦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道路的武装,我们不打。被我人民红军缴械的部队,只要他们同意抗日,就可以放回俘虏,退还武器,以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
五月十八日,由红一军团、十五军团、二十八军和八十一师组成西方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十五军团为右路军,于五月十九日由贾家坪地区出发,经安塞、风子坪西进。二十七日,七十八师首占新城堡(即靖边),二十八日进占宁条梁;七十三师攻小桥畔,七十五师攻安边,均未克。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率七十三师、七十五师继续向宁夏预旺堡地区前进。彭司令员命令七十八师受野司直接指挥,前去围困安边县城。六月十四日,宋时轮、宋任穷率领红二十八军接替围困安边的任务,我(当时任师政委)和师长韩先楚七十八西进,归还十五军团建制。十六日进至定边县,侦知城内驻敌军一个营,即电报彭总及徐、程军团首长,请求袭击定边城,同时进行地形侦察和攻城准备。当日黄昏,部队已进入阵地,待命攻城。就在此时,接到彭总复电指示:“袭击定边,恐难奏效,仍照原来计划前进。”韩师长和我商量,立即召集各团长、政委开会,传达彭总电令,经过讨论认为:现在我们部队已进入阵地怎么办?一是遵照彭总电令,把部队撤出阵地,继续西进。二是把定边坚决攻下来,理由是:毛泽东主席在西征的命令中,要一军团打曲子、环县,他们已经完成任务,要十五军团打宁条梁、安边、定边,我们把定边打下来,也是完成任务。且城内只有敌军一个营,距四周敌军都比较远,我们三个团的兵力已进入阵地,完全可以攻下定边。经过讨论,大家一致主张打,只有师政治部特派员沈新发同志三次建议说:“彭总的电报,就是命令,应慎重考虑。”师长和我说:“还是决心打,不要动摇。”
会议结束后,各团领导回到阵地,立即传达了师首长命令,动员各级干部和共产党员,决心打好西征第一仗,部队情绪异常高昂。就在这天晚上,我们发起攻击,经过一夜激战,第二天拂晓,主力部队攻入城内,韩师长及时进城指挥作战,迅速全歼敌军一个营和一个保安团,俘敌三百五十余人,战马一百八十余匹。只有县长及少数人逃往盐池县城。我在指挥所写电报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