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珠-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而如今这小院子里,连半个丫鬟也无,只有个寡言少语的老婆子看门,并一个他身边的小厮三七。



  今儿个夜里,三七也被他给打发出去办事了,所以小院子里空荡荡的,寂寂无声。元宝跑到门前的时候,那守门的老婆子瞥了它一眼,将门开了后,才冲着苏彧躬身行礼道:“五爷。”



  苏彧闻言,步子微微一顿。



  他爹不在了,他也就从五少爷变成了五爷。



  可三四年过去了,他每一回听见旁人这般称呼自己,都还是不由得会怔住。



  他颔首,低低应了声“嗯”,跟着元宝进了里头。



  元宝轻车熟路地往厨房去,不妨厨房的门半掩着,它一头就撞了上去,撞得连退三步,龇牙咧嘴直叫唤,可怜巴巴地转头看苏彧。苏彧嗤笑,道:“叫你瞎跑!”一面伸手将厨房的门推开了去。



  里头尚未点灯,黑魆魆的。



  元宝的眯缝眼这一刻才终于变得显眼了些,在黑暗中泛着绿莹莹的微光。



  它大摇大摆地往桌子底下去,坐倒,趴好,摇着尾巴等着了。



  苏彧去点了灯,厨房里顿时一片大亮。因着院子本就不大,这厨房自然就更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角落里还整整齐齐码了一堆堆的菜,锅铲瓢盆一应俱全。



  他收了火折子,站到水缸前,将袖子挽了起来,舀起一瓢水洗净双手后,他走到另一边的小木桶前,从里头抓起了一条鱼。



  元宝舔着爪子安安静静地看着。



  苏彧手脚麻利地杀了鱼,洗净,放到了砧板上。



  几道寒光闪过,案板上的鲜鱼。就被片成了一叠水晶鱼脍,薄而透,肉色粉嫩,每一片都整齐漂亮。



  菜刀落到他手里,倒也像是成了一件不普通的事。



  他捧了一碟弯腰送到元宝跟前,而后重新去洗净了双手,才开始点了火烧热了油锅。



  一道鸭羹汤。搁了姜霜去腥提鲜。有姜味。却不见姜。



  大哥连馊了的馒头都能咽下去,却偏偏不吃姜,所以他做了姜霜。老姜洗净磨碎后。用绢筛滤过,再晒干成霜,就可以不见姜形。



  这是大哥最喜欢的菜。



  至于二哥,口味清淡。最喜欢一道拌冬菜心。取嫩菜心风干一两日后,用水焯熟。或用细盐略腌渍片刻,再加秋油、糖醋拌匀即可。



  他记得,往年饭桌上若有这道菜,二哥就能一口气吃上三大碗饭。



  他爹总笑。说三哥没福气,吃菜何来的气力,男人总是要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



  但他爹最喜欢的那道菜。却是火腿煨笋,用冬笋干配火腿肉。入鸡汤煨到汤色发白,便成。他爹嘴上说着男人要吃肉,可每回这道菜上了桌,却总先挑笋块吃。



  至于点心,做了豆沙卷就行。



  苏家一门的大老爷们,行军打仗,行伍出身,却偏偏都好吃口甜的。



  今儿个,是他二哥的生辰。



  人活着的时候,每逢生辰总是要好吃好喝高高兴兴过一天的。可人一死,也就只能过过忌日了。



  二哥死的时候,才十八岁。



  没娶妻,没成家,没子嗣。



  但二哥有喜欢的姑娘,他知道的。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二哥告诉他,等到他从燕门回来,就上那姑娘家里提亲去。



  可二哥再也没能回来。



  大哥走得更早,大嫂怀着身子在家里等他,等来的却是一封讣告。她没哭,但心里只怕早已泪流成河,胎气一动,小侄子提前了两个月落地,瘦瘦小小的,一出娘胎就开始吃药。



  他如今四岁了,早就会叫爹,却从来也没有见过他爹。



  有时候,他会仰着头问苏彧,五叔,五叔,我爹爹去了哪里打仗,是不是很远,他什么时候能回来?



  苏彧听着,一个字也答不上来。



  小侄子没了爹,他也没了爹。



  头一年去重阳谷,他嘴上没说,心里可恨死他爹了。他觉得他爹不要他了,凭什么四个哥哥都能在家里呆着,他就要被丢到荒山野岭?



  他生了他爹一整年的气。



  等到年关上,他爹来谷里接他家去,他就板着脸不理人,装不认得。



  他爹就哈哈大笑,大手一伸就把他打横抱了起来架到了肩头,说:“小东西反了天了,还敢不理人!”



  他怕高,搂着他爹的脖子不敢动,歪歪斜斜地靠在那喊:“放我下去!”



  “就不放!”他爹听了更乐,把他抱在那当球抛,吓得他半天没敢吭声。



  有一年京里下了很大的雪,白皑皑的,几乎将京城埋在了底下。



  他爹就领着他们哥几个堆雪人,堆个丑八怪说是他,他不哭也不闹,默默也堆一个雪人,更丑,说是他爹。他爹就笑,笑得连枝桠上的积雪都被震了下来。



  洪亮的笑声,犹在耳畔,清晰如同昨日。



  但雪人会化,人也会死。



  他爹再也不会笑了。



  灶里熄了火,苏彧洗净双手,在桌前坐定。



  一张小方桌,四个位子,四双筷子,四只碗。



  他斟了一杯酒,是烧刀子,很烈,不纯,糙得很。但他爹说,这才是爷们喝的酒。



  “……爹,大哥,二哥。”夜风微凉,苏彧举杯喝了一口,对着虚空轻声道,“喝酒。”(未完待续)



  ps:感谢不会转弯的兔子、书友150220111759486亲的平安符~~感谢胖胖945亲的香囊~~



  对了,客户端没有粉红这事,大家可以试着上下电脑或者用手机浏览器进点娘网页看一下,可能是有的但是客户端不显示而已~~另外,苹果系统的亲,可以把客户端升级到最新版本,戳月票的地方看就可以,那里其实就是粉红。。R655
第046章 微醺
  酒水滑过喉咙,火烧火燎一般。



  他极不擅喝酒,旁人是千杯不醉,他是一杯就已醺然。跟着师父在重阳谷里的时候,每逢月夜,师父就会支使他搬了摇椅去前庭搁在那棵桂花树下。老头子懒洋洋躺下后,就让他在边上斟酒。



  有时是竹叶青,有时是女儿红,有时又是他自个儿酿的果酒。



  老头子常说,神仙也不过如此。



  他那会尚且年幼,提着酒壶听到这话就不由得艳羡起来。好容易等到年岁稍大了些,老头子便就着月色指指边上的酒,对他说:“尝尝?”



  他闻言,立即手脚麻利地给自己斟了一杯,也不知要细饮,举起酒杯就灌下去一大口。



  这下子可好,喉咙里烧了起来,鼻腔里似乎也有火,整个脑袋都仿佛*辣的被笼在烈火中。他一张小脸胀得通红,丢开了酒杯,连声咳嗽。可老头子倒好,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也不知给他倒杯水漱漱口。后来,还是他自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冲进了屋子里,好歹将这股火给消了下去。



  结果,就这么一回,他便怕了吃酒这件事。



  偏他酒量也不佳,当日分明只喝下去一口,是夜便晕头转向,连房门在哪都闹不明白了。



  但他不喜欢吃酒,老头子却很喜欢,又说能喝多少暂且不论,这酒却不能不懂。于是,老头子就每日里追着他要他品酒。一阵风起,重阳谷里便漫天酒味,活像是只大酒缸。



  沧酒清,浔酒冽。川酒鲜,金坛酒色若松花,清冽彻骨……



  他尝过的酒,数不胜数。



  待到他终于能浅尝一口便轻易分辩出杯中是何种酒时,老头子这才作罢了。嘴上犹自感慨着,费了他这许多的银子买酒,总算没有白白浪费。



  他抱着酒坛子蹲在门口晒日头,闻言仰起头来看了一眼老头子,却只看到他下巴上花白的胡子颤巍巍的,像丛枯了的草。



  老头子低头看他。逆着光面容模糊,嘀嘀咕咕说道:“怎么喝来喝去,这酒量也不见长进呢……”



  但何止老头子想不明白,就连他自己也想不通,这么多年浸淫下来。他虽然不再一口就醉,可始终不见千杯不倒。



  而且旁人醉了面上通红,他喝来喝去,也不知是不是被老头子给折腾的,如今明明醉得意识都糊涂了,面上也不见大动静,只是越喝脸色就越发白了下去。



  苏彧盯着自己杯子里的烧刀子,长长叹了一口气。



  宣明十二年时。坐在一处吃酒的人还有六个。



  时至如今,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形单只影。寂寥冷落。



  三哥孤身独在边庭,四哥在离家三十里地外的军营里,非逢年过节,不常露面。



  偌大的府里,只余下他。



  早些年,母亲想见他一面。最难。如今,见他倒是容易了。想见其余几个却难了,至于父亲跟大哥、二哥。她也就只能祈求在梦中一会。那年,苏家一口气少了三个人,母亲没了丈夫跟儿子,双重的痛有如山峦重重落下,将她压得难以喘息。



  自那以后,母亲就开始茹素了。



  成日里,抄经念佛,一天里头有泰半的时间都呆在佛堂里。



  他每每晨起去向她请安,还未进门就先嗅到了空气里弥漫的檀香味,一天比一天浓郁,终于到最后连香也不必点。这味道已经绕梁盘旋,风吹都不散。



  漫漫红尘,皆成了青灯古佛。



  一杯饮尽,他背过身去咳了两声,杯中残酒低落于桌,蜿蜒流下。



  趴在桌子底下的元宝正巧昂着脑袋往上看,这几滴酒水就顺势落进了它口中。



  “喵呜”一声,元宝胖乎乎的身子猛地绷紧,弓着背往前窜了窜,身上的毛炸开了去。它吐着舌头往另一头的桌腿爬去,却不妨头顶上突然落下一只手打横将它捞了起来,扑通一下摔在了苏彧的腿上。



  苏彧也不说话,只一手抓着不让它动弹,另一手提起筷子慢慢吃起了桌上的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