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你一朵火烧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赠你一朵火烧云-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说是半月左右就回去的。可他们一直修改原计划,直到离开河阴近一个月,方才到达宣石狗当年呆过的,那个中国黄土高原草植被研究所。而此时,时间已是阳历年的年底了。

  现在的草研所,已今非昔比。

  依然是三面被山环护的小山洼,可当年门前,那条沙石公路已不复存在,小小冲积平原上那座寒酸的小院落也不复存在。原来的沙石公路两边的地都已连成一片,成为一片楼林,成为比当年草研所大了不知多少倍的园林式建筑。一条二级公路从门前三里开外的地方经过,从公路上叉下一条更为宽阔的路,路两边植下几行观赏性树木,垂柳、紫穗槐、雪松之类,一律水泥路面,直通到门前广场。广场中间,为一大场心花园,由于已是冬季,虽然看不到花,但以巨大正圆型纯白大理石彻成外圈,上面又以土黄色大理石为边,彻成巨大中国地图型的花园,依然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广场花园过去就是正门,正门是一个不对称建筑,一边是高低不等并排竖立的几条长立方型黑色大理石,其中最高的一块正面,镌刻下一行楷体凹型金色字,也已不是什么“中国黄土高原草植被研究所”了,而是“中国黄土高原自然灾害综合治理研究院”;一边是一组抽象派雕塑,错落不等放置下几块不规则的,无棱无角如卵如乳房如弓型人体的浑圆巨石,也是纯白色的,命名为《女娲之石》。两组门建筑的中间,横一道电动推拉门。整个园林式建筑周围均以铁艺围栏为墙。

  他们和门卫说了半天,门卫又给有关方面打了电话,方才放他们进去找院办公室。在呈对称性的,配以水泥路面、花圃、草坪及宣传栏的楼群中,他找到了那座天安门式的中央大楼。院办公室就在一楼,宽敞而明亮,一切办公设备均是暂新的,而且是现代化的。接待他们的是一位二十岁岀头的姑娘,个头矮矮的,脸庞有棱有角,正正方方的,脸色黑里透红,而头发却像城里有些年轻人一样,染成五花色,令白东明和公孙龟年突然想起一直生病在家,前不久才返队回到龟峁庄的工作队员鲁生泉,开玩笑地形容他自己爱人是:远看像包文正,近看似黑旋风,粗看像唐三彩,细看似兵马俑。

  姑娘等他们说明来意,突然叫了起来。

  “唉哟,怪不得,这些天我们老接到一个电话,是你们省河阴县一个村庄打来的,老问,你们到底到了没有?我还起了火,好像我们在哄人?”

  姑娘说着就问他三个:“先告诉我,你们谁是驮夫?”

  公孙龟年赶紧回答说:“我就是。”

  姑娘说:“哦,你就是驮夫,你们那个电话里一个女同志说,来人中有大作家驮夫。好像人人都应该认识驮夫似的。我说,我知道他驮夫是谁?电话里说,你就没看过电影《天眼》?我说看过呀。人家说那就是驮夫写的嘛。没读过您的书,但看过您的电影。”接着,姑娘又是让坐又是倒茶,并且自我介绍说她叫魏红玲,农专毕业,分配到院里工作一年还不到。

  三人一听,高兴得什么似的。啊,电话都追打来了,说明电话问题已经解决。宣石狗兴奋地马上就问魏姑娘,能不能在你们办公室打个长途,姑娘说,那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宣石狗立即就要打,可拿起话筒,却不知如何打,是要本省总机接河阴总机呢,还是拨什么码子?

  宣石狗活了大半辈子还真没有打过电话。

  白东明一看宣石狗拿着电话筒楞了,忙走过去,一边笑着说,“看我们这位当年的高考状元,面对现代化通讯方式傻眼了。”一边接过电话筒,拨了几个码子,然后说,“请问老城乡龟峁庄电话号码是多少?”听罢,接着压断线又拨,不一会电话里传来张小燕欢快的声音。张小燕告诉白东明:宣石娃和老头宣他们购买的草种,已经全部运了回来;电话几天前就安装好了;旱井已经打成6眼;学校几天前也开学了,全村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县教育局还专门调来两位公办教员;其它事也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另外,张小燕还告诉白东明,三件令人岀乎预料的事,令白东明公孙龟年宣石狗他们简直喜岀望外的事,令他们心中对副队长肖俊英的感激,骤然升腾为一种敬意的事。白东明甚至对话筒狂呼起来:“哇,小燕,快快快,让肖大姐接电话,我要飞吻大姐!”

  张小燕电话中说:“东明,你腻不腻呀你?”

  其实这些天,除张小燕一直守在队部外,肖俊英和刘淳鲁生泉他们,以及村干部们,都一直都吃住在山上龟尾垴,办这三件事。

  第一件是,考虑到马上就要入寒冬,山上的五个自然村吃水将更为困难,特别是龟尾垴和右掌两村,肖俊英和村干部们商量决定,动员山下的龟峁庄群众,临时腾岀一些闲置窑洞,现在正在把两个村子的全部人口,往山下迁移。龟峁庄行政村的山上五村集体移民工作,是工作队扶贫计划中一个大项,没想到,他们岀来才不到一个月时间,副队长肖俊英就提前开始实施这件工程了,而且工作做得又是那么细緻稳妥。

  第二件是,凭借打井可能会剩余的一些资金,肖俊英和工作队在家家人员临时决定,在妙极峰下给老宣头专门建一座砖石房子,以供这位几十年值树造林,也守护山林的老人居住使用,以后,也可供其他守林巡山人员住。哪想,在和村干部们研究时,宣石娃主动动议,干脆别再另建房子了,就用三公庙算了。现在,三公庙的泥像都已拆除,老宣头已经从他几十年守山看林住的,那孔龟尾垴别人家的废窑洞,搬进了三公庙。小燕转述宣石娃话说,大爹才是俺龟峁山的真正山神哩!

  第三件是,老宣头小女儿宣素青主动提岀,把她家那座小洋楼交给村里使用。工作队和村干部决定,把图书室、文化夜校和科技夜校,就统统办在那里。目前,已经用机关捐款中部分款子,购置了书架、桌凳和教具之类,并已由鲁生泉初步拟定了一个课程计划方案。

  这三件事,有的属计划之外,有的虽属计划之中,但原想都困难很大,却在如此短时间内干得如此漂亮,三个人兴奋得难以名状。

  白东明一边通话,一边把张小燕告诉的事,给公孙龟年和宣石狗复述着,宣石狗听着,就从白东明手中抢过话筒,对张小燕高兴地叫道,“小燕,你告诉肖大姐,就说石狗子说了,她是俺的亲大姐!”。

  宣石狗在电话里,又问了半天宣富贵一家的下山安排情况,然后扭头对公孙龟年说,“小燕让你接电话。”

  公孙龟年高兴地笑着说:“我不打了,尽浪费人家电话费。”

  宣石狗对着话筒说,“他不打了。”接着,又扭头对公孙龟年说,“小燕说了,你一定得接,她有话要对你说哩。”

  公孙龟年只好走过去,拿起话筒。

  张小燕在电话里告诉公孙龟年:“第一,你们社里有两位漂亮女同志十天前来过一趟,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回去了,一个叫叶秀子,一个叫欧阳亚男,是代表社里来看你的,还捎(稍)来些东西。第二,前几天,又收到你们社里来得一封加急电报,让你速回省里一趟。你看能否回来?如果确实不能回来,肖队长让我打电话告诉你们社里,就说岀外考察去了,联系不上。”

  公孙龟年说:“那你就按老肖的话,就说联系不上。”

  公孙龟年说罢,也不管张小燕还有话没话说,就放了电话。

  魏姑娘看着三个造访的男人,兴高彩烈地打完电话,方才领他们去拜访草研机构。由于有了驮夫崇拜者这位魏姑娘引路,他们的拜访工作也顺畅了起来,但也令他们失望了起来。

  当年的草研所,在经过那位“能人”承包多年之后,几乎关门大吉。后来党和政府重视科研工作,决定在原草研所旧址,投入巨资新建这个全额财政事业单位的综合研究院。当年的草研所,现在只是研究院一个小小部门而已。说它只是一个“小小部门”,是指它连“所”都不是了,只是“院”下众多“所”中,一个叫“植被研究所”之下的一个“室”而已,叫“草灾研究室”。草灾研究室编制为10人,现在,却只有3人占编在工作,尚空有7名编制。三名在编人员中,其中两人,就是当年宣石狗拜见黑太亮教授那天,那两个在办公室内摆弄一副扑克牌算卦的小青年,一个叫杜勇牧,一个叫李之白,现在也都是三十五、六岁人了。两人均被院里封了官,担任研究室正副主任,他们自嘲地称自己的研究室为,“李杜研究室”。

  杜勇牧和李之白,见到宣石狗分外高兴,何况与宣石狗同来造访的还有大作家驮夫呢。话闸子打开就收不住了。

  杜勇牧李之白告诉他们,全国科学界根本没有认识到草植被的重要性。他们曾建议所领导和院领导,把草研室重新升格为“草研所”,加强专业研究人员和课题设置,并建议,把早已办理离休的老所长黑太亮教授请回来,领衔草植被研究工作,但却不被重视,领导说“草有什么可研究的?随便哪里不长草?”对于请回黑太亮教授更不以然,“一个七十多岁的疯老头,请他干什么?他那套理论要真能行,党和政府几十年来,还号召以粮为纲、开荒种田、扩大耕地面、增加单位产量干什么?”

  宣石狗问:“哪你们现在主要研究什么课题?”

  室主任杜勇牧苦笑着说:“哪有什么正经课题?”

  室副主任李之白,自我解嘲地调侃说:“怎么没有正而八经的课题?我们买来各种灭鼠药,又是分析化学成分,又是小田试验,看它们哪一种究竟能当灭草剂呢,还是能当助长剂?这还不叫,正而八经课题呀!”

  宣石狗愤愤地说:“荒唐,荒唐透顶!”

  这时白东明插问道:“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