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修仙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都市修仙传-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跟老二过日子,而老二俩口子只分得一袋麦种,为什么也很乐意,不吭不响?越想越怀疑,是不是老头子另外留了家财给老二。老大老三兄弟俩逼着老头子,问到底留了多少银子给老二?华良被逼得没办法,说出了实话。三个儿子才知道父亲有个聚宝盆。老大想,这聚宝盆要是归了我,天下还有谁比我富呢?老二想,天下哪有不劳而获的美事呢?你今天不劳而获,明天还不知要损失些什么呢!我可不要什么宝盆。老三心想,这聚宝盆不能让老大一人得去。他提出这聚宝盆要三兄弟轮着用才合理。

    经过一番争论,才讲定由老大华龙先用聚宝盆,以后每家用一天。老大华龙俩口子乐滋滋地把宝盆抱回家,忙不迭地先把一锭银子放进盆中,不到一刻变成了一盆;倒在地上,再变一盆。就这样两口人不停地忙着,反复地倒着银子,银子越变越多,越堆越高,到了半夜,整个三间屋子全堆满了,这两口子还在不停地变,不停地倒,不停地堆。突然";轰";地一声,四面墙被挤崩溃了,屋顶塌了下来,两口子都被埋在了银子堆里。老三俩口子半夜没睡,只等天亮过去要聚宝盆,突然听到";轰";地一响,慌忙跑出来看,只见老大家屋塌了。这时老二和老头子也都听到了响声。两家人一起过来,在倒房的废墟里又扒又抠。老三想找的是宝盆,老二和老头子想的是要救人。这样,一直扒到天亮,老三没找到盆,老二和老头子也没找到人。倒房堆里,除了破砖碎瓦之外,根本扒不到银子,而只是一块块狗头石。这时华良想起了当年的梦,梦里白胡子老头说过:";使用不当,会使人家破人亡。";这话全应验了。

    传说二:

    沈万三本来的名字叫沈富,浙江南浔人。自小上过私塾,读过《四书》、《五经》,长得蛮机智聪明。他父亲沈佑靠捏粉玩具为生,挑副小担头穿街走巷,平时省吃俭用,积得一些钱财,在南浔买了几间房子和几亩土地,种田兼经商。家里缺少人手,沈万三停学帮助父亲看店,打打算盘记记账,年纪青青早出道,成了一个很能理财的生意人。

    有一年新茧上市,沈佑收购到几十担新茧,就差沈万三带了个伙计到盛泽去转手导买,想赚一笔钱。

    盛泽是著名丝绸产地,人口很多,集市繁华。镇上有好几家妓院,一到晚上便开出一条条张灯结彩的画舫彩船,为那些买茧客商夜里享乐提供方便,上船来吃花酒、听曲子、掷骰子,或者拥抱着花枝招展的妓女,在内舱宿花眠柳。涉世未深的沈万三,被龟奴拉到彩船上吃酒赌博,一夜工夫,卖茧得来的银子输得精光。

    沈万三身无分文回到南浔。伙计一见沈佑,就一五一十讲了原由。沈佑气得胡子发竖,将沈万三捆绑痛打,逐出家门。沈万三就此落难,到处流浪乞讨度日。临近年关,他来到昆山千灯镇,这时家家户户都宰鸡宰羊忙着过年。他走近一户人家,还没开口要饭,忽然门开了,从里面扔出一堆鸡毛来,正落在脚跟前。沈万三一看,不能吃,不能卖,气得要命。可是,一大把色彩艳丽的公鸡毛吸引了他,他猛然想起了父亲早先的手艺行当,用公鸡毛也可以制作玩具的。于是,他就收拾起鸡毛,并用泥土来代替小粉(汰面筋滤出来的面粉),心灵手巧地制作出了几件泥雀鸡,一下就被孩子们买走了。

    沈万三有了活命的办法,就在千灯制卖泥玩具度日。三春的一天,沈万三到镇外的一个泥塘边挖泥,发现有个农民在捕捉青蛙。他上前劝阻说:“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神物,不可随意捕杀,赶快放掉吧。”

    这个农民瞪了他一眼说:“我懂!可是眼下青黄不接,家中断吃缺喝,只好捕杀青蛙卖了过活。”

    沈万三掏出了一把卖泥玩具得来的钱,交给农民说:“这些青蛙就卖给我吧!”

    农民接过钱,把一串青蛙交给了沈万三,当即被他全部放回池塘。

    当天晚上,沈万三梦见几个青衣人向他作揖说:“谢谢你救了我等性命,日后定当报答大恩大德。”

    过了几天,沈万三到汤家滨卖泥玩具,看见个老人扳罾网,扳来扳去,网网落空。沈万三觉得奇怪,上前说:“老阿爹,我来试试看。”他手气好,扳了三次,次次有鱼。可是,第四次却扳到了一只泥瓦盆,盆里还有几只青蛙,“呱呱”地叫个不停。他将罾网往外一透,连盆带蛙抛入水中。第五罾扳起来,谁知网里还是老样子:一只泥瓦盆,盆里几只青蛙,“呱呱”叫。他又扳了一罾。结果仍然是一只泥瓦盆,和几只鸣叫不停的青蛙。

    老人开口了:“把盆留下来,做个鸭食盆。”

    沈万三把泥瓦盆捞起来,交给了老人,告辞离开。

    老人住在一条破鱼船上,身边有一个十八岁的孙女张秀英一起生活。孙女按照老阿爹的吩咐,抓了几把谷子放进泥瓦盆喂鸭……谁知鸭子还没有吃,盆里的谷子一下变得满满的,越变越多,淌了一船艄。秀英惊慌得要赶紧喊老阿爹过来看个究竟。

    老人从谷堆里取出泥瓦盆,端详了好久,看不出个子丑寅卯。这当儿正好沈万三卖完泥玩具路过这里,老人一眼认出了他,捧着泥瓦盆上岸拦住说:“小伙子,怪了怪了,谷子放到盆里怎么会变多呢?”

    沈万三反问:“这是真的吗?”

    老人把泥瓦盆放到地上说:“不妨再试一试。”

    沈万三随手将卖掉泥玩具得来的几枚铜钱放进盆里。一眨眼,泥瓦盆变出了满满一盆铜钱。沈万三。老人和秀英顿时看得发呆,异口同声说:“我的天哪,这是个聚宝盆哇!”

    有了聚宝盆,三口子也就变了一家人。老人见沈万三眉清目秀,聪明勤快,就招他做了孙婿。一家子守口如瓶,用金子、银子放在聚宝盆里,变得金银实在没处藏了。有道是:家有黄金外有秤,瞒得了初一,瞒不了十五。传出去不太平。于是商量着寻找一个不为外界注意的地方,隐居起来过幸福生活。

    主意拿定,三人载着一船金银,沿着吴淞江往南摇呀摇,经过几番选择,来到周庄镇东垞村,发觉这里偏僻,交通闭塞,简直与世隔绝,就此定居下来。

    相关介绍

    沈万三的真名叫沈富,字仲华,湖州南浔(现在浙江省吴兴县南浔)人。元末明初,人们把拥有巨万家财的大财主叫“万户”沈万三排行老三所以叫他沈万三。

    沈万三的传说在苏州地区民间流传很广,他的知名度和发家致富,据说和他得到一个“聚宝盆”有关。

    沈万三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劳动人民的一员。中国的农民生活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小生产者的地位决定了他们的传统观念就是要发家致富。当他们中间有人能摆脱贫穷的命运脱颖而出时,按照他们的宿命论观点,必然认为有神灵暗中保佑,或者相信命运的安排使他遇到许多奇迹。沈万三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于是关于沈万三的传说便不胫而走,而且越传越神奇。

    沈万三得聚宝盆的传说,是民间传说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能在民间流传几百年,乃至家喻户晓,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中国,特别是江南汉民族只中的民俗,聚宝盆即为镇宅之宝,是财富的象征。国有国宝,家有家宝。直到现在,当人们有了钱时还是想买一件值钱的东西(如饰物),作为镇宅之宝。“聚宝”即是善于敛财,往往是勤俭持家或者勤俭节约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财富生生不息。“聚宝盆”也是这种品德的象征。在神话传说中,聚宝盆最初总是落到勤劳者的手中,而且这位勤劳者又是极聪明善良的,他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总是超群的。传说里的沈万三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多数传说中说他救了青蛙的命而获得聚宝盆,从这一细节表现他的善良。他从一般的助人为乐,发展到支援农民起义(前有张士诚,后有朱元璋);他从一般的造桥铺路,发展到重金修筑南京城。在人民群众眼里,他虽然拥有聚宝盆,但不是一个为富不仁的乡里恶棍,欺压百姓的富豪劣绅,而是农民眼中的理想人物。

    沈万三的悲剧结局,则射着中国历史上农民革命的不彻底性。朱元璋夺位以后建立了明王朝,这是历史上一个进步,但他回过头来滥杀忠臣,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他对沈万三,始用终弃,害怕民富,特别嫉妒他拥有“聚宝盆”。一听说他是“财星下凡”、“左脚生金”、“右脚生银”,财势夺人,就更加不能容忍。朱元璋将沈万三定为欺君之罪,发配云南,还要杀掉他的五个儿子,以灭其种。老百姓对这种事情是非常愤慨的,但他们感怒而不感言,只有借助与传说,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他们给沈万三头上加上光环,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还历史本来面目。聪明的人会从沈万三这一历史人物身上得到许多启发,特别是在民间传说中,他曲折地反映出人们的理想愿望、心理状态、思想感情,有非常深刻的内涵。这些民间传说虽然受时代的局限,反映的是小生产者的意识,如迷信宿命的思想等并不足取,但只要我们能理解当时生活贫困状态中的劳动人民对发家致富的强烈向往,也就瑕不掩瑜了。

    【传统寓意纹样】

    明初,金陵(今南京)水西门沈万三贫时,夜梦青衣者百余人请为救命,天明后,见有渔翁持青蛙百余,正将剖杀,万山感悟,购之纵于池中。此后蛙鸣达旦,夜不能眠,晨往驱之,见群蛙聚一瓦盆,甚异,持其盆归,作洗手用具。一日,万山妻净手后,遗一银戒于盆,但见盆中银戒盈满;又以金戒试之,果亦如此,由此财雄天下。明太祖初定江山,抄没万山家资,得其盆,以示识古者,告曰:此聚宝盆也。旧时有此纹饰,画一巨鼎,满盛金钱、元宝、珍珠,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