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快春秋[武侠耽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捕快春秋[武侠耽美]-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想着,烛台的灯芯“啪”地爆响一声,暗了下去。

  黄芩用那枚钢针挑亮灯芯后,就手扔向地面。这一扔,那枚针便没入泥地里,再瞧不见了。        

  他这番作为,可见已不欲将杨福的死立案上呈。只是,作为一方总捕,难道竟要隐瞒案情?        

  其实,黄芩暗里自打着小算盘:那凶手若真是猜测中的人物,就断不会被查出真实身份,因为但凡行走江湖的高手,别的不谈,多的就是虚假姓名,借用身份,如果立案上呈,根本无处缉拿,不过令一干捕快空忙一场后,再吃些板子受罚而已。而杨福之死又无苦主,在他看来,倒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隐下的好。

  重收拾好尸体,黄芩才踱至院中,仰头望着皎皎月光,心道:‘若接下来再无事端,就算牺牲个把莽夫,也是高邮州的福气。’接着,他思绪飞驰,凝神细思,想起了一个人。

  他想起的这个人,姓林,名有贵。

  想了片刻,黄芩倒觉有些困了。之后,他复进屋内,寻了床破席,就地铺下,便自躺下睡去了,全然不顾一旁还摆放着具阴气渗人的尸首。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2回:俊秀才路入酒肆戏游龙,灭门案惨绝人寰撼君心
第二日一大早,待里正等人又到杨福家时,黄芩便告辞离开了。回到州府,他照例寻问了些琐碎的公事后,立即抽调人手巡查马棚村,同时派遣州内捕快奔至境内各大、小客栈,登记过往人员,如遇可疑,及时上报。自己则独自一人来到了太平庄。

  太平庄最北头的树林里有一户人家,离邻近庄户距离较远,环境很是幽静。同普通农户、渔民屋院不同的是,他家院墙高筑,大门紧闭。户主姓林,叫林有贵,有一妻林氏相伴。这夫妻二人原本都不是本地的,两年前,驾着辆马车跑来了这里,说是要投靠此地的孤老婶娘。可他们说的那位老妇偏已死了五、六年之久了。得闻此讯,二人倒也不在意,只欲在此间落户,暂不落籍。当时黄芩曾仔细查问过,见他们不但手持京师巡检司开出的路引,而且各项牒文齐全,实在没甚可疑之处,只得由了他们。过不多久,林家夫妇便拿钱使人在婶娘荒芜的宅基地上建起了一庄大宅,居住下来。虽然比起少数乡绅地主的四门多院、锦衣玉食差得远,但有深宅大院住着,吃穿又从不见短缺,可见家底颇为殷实。林有贵为人圆滑,喜欢和人搭话,人缘不错,平素在州内各处走街窜巷,打打零工;林氏则足不出户,本份守家,与别人保持距离,相安无事。一年后,林家添了个大胖儿子。唯一与别人不同的是,这夫妇二人不喜待客,平日里极少有人去他们家中窜门。除此之外,一切如常,不曾遭任何非议。可偏是黄芩心头总有丝抹不去的异样。

  黄芩心头的异样并非没有根据:首先,京师乃天子脚下,是人人都想去的地界,为何林家夫妇却舍了原籍京师,移居到高邮这穷乡僻壤?其次,只打零工的林有贵是靠什么收入来支撑一家的日常开支的?再次,林家夫妇二人来时,马车轮下土地上那两道被压得深深的轱辘印,表明车里装的绝不只他二人。那么,更多的是什么?会不会是说不清来路的、白花花的银子?。。。。。。

  这些疑虑倒也罢了,最重要的是,黄芩第一眼瞧见林有贵时,直觉就告诉他:这个人,不简单。

  虽心存异样,但黄芩却说不出口。之所以‘说不出口’,是因为他没有确凿的证据,或者说,还不能完全肯定。心底里,他怀疑林有贵不是曾经贪脏枉法、打家劫舍,侥幸得了逃脱的法子,才举家隐居于此,就是某路匪盗因为特殊的目的,于两年前安插在高邮的前哨,据点。在他眼里,无论怎样,林有贵都绝非良民。

  对于不是良民的人,黄捕头往往有种准确的预见性。所以,一直以来,他对林家都颇为关注,心存戒备,日常巡查时,即便无事,也会差人关注林有贵的动向。但两年来,林家知礼本份,甚至进出大门之人,除了林有贵夫妇外,半个陌生人都不曾瞧见,黄芩实在无漏可查。所以,他以为既然林家人没在自己辖区内犯事,就只管警惕,不需再有其他举动。可眼下,杨福蹊跷溺死一案,却令得他感到必须去造防林有贵了。

  黄芩刚来到林家门口,尚未及踏上门前台阶时,却听得大门“吱呀”一声,开了。接着,门内悠然走出一人。

  这是两年来,他第一次发现有陌生人从林家进出。微微诧异之下,他的目光牢牢锁定在了那人身上。

  出来之人年约三十,白面无须,长眉细目,鼻挺口方,身穿一袭灰色长衫,气宇轩昂,象是个文士。他刚瞧见黄芩时似乎吃了一惊,但随及微笑,略施一礼后,侧身走下台阶,就要离去。

  黄芩回身叫住他,道:“且慢,还请借一步说话。”

  灰衫文士身形停顿,回身,语气淡漠道:“班头唤小人有事?”

  任谁瞧见黄芩一身吏服,又手提铁尺,不用看腰牌,也知他是个捕快。

  “阁下何人?来此何事?”黄芩问道。

  灰衫文士应道:“小人是来探访亲戚的,这就要走了。”

  “可有路引?”黄芩又问。

  灰衫文士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低头迟疑了一瞬。当他再抬起头来时,目中露出些许轻蔑之色。或许,他是瞧不上一个州里的小捕快。

  “没有?”黄芩一边说道,一边面色凝重了起来。

  “有,当然有。。。。。。怎会没有?!”含着笑的声音从黄芩身后传来,“黄班头误会了。”

  黄芩回身,见是林有贵正好从门内窜了出来。

  林有贵有着一张圆圆的脸庞,一双圆圆的眼睛,一个圆圆的微挺小肚腩,仿佛他的秉性如实地反映在了长相上一般。

  “小民听见外头有人说话,却原来是黄班头屈驾寒舍,倒叫我这守法小民心中不安了。”林有贵滑滑地笑道。

  黄芩也不和他客套,只伸手道:“有就拿与我瞧瞧。”

  林有贵一面示意灰衫文士将路引拿出,一边解释道:“他叫林文卿,京里人,是小民的叔伯兄弟,这次去苏州做生意,正好路过高邮,所以顺道来看望小民。”黄芩接过路引,见上面写得明白,确实不虚。

  他递回路引,又上下打量了一番林文卿,虽心存疑惑,却也没有理由留人。黄芩道:“既如此,你可以走了。”

  林文卿接过,又瞧了眼林有贵,转而冲黄芩微微点了点头,道:“那,告辞了。”说罢离去。

  目送林文卿离开后,黄芩登上台阶。

  林有贵笑道:“班头这会儿不走,是还有话要说?”

  黄芩冷冷道:“没有话说,找你作甚?”

  林有贵尴尬道:“小民不曾有官司在身,却不知班头要问什么?”

  黄芩道:“等问了,你便知晓。”

  林有贵思量了一下,手作‘请’势道:“门外实在不便,还请黄班头进来说话。”

  黄芩跟着他穿过院落,直到了客厅中,二人分宾主落坐。

  林有贵正要起身替他倒上新茶,黄芩却摇头道:“客气就大可不必了。”

  林有贵劝道:“班头何必拘谨。”

  黄芩道:“前夜,马棚村的杨福死了。”

  林有贵一脸茫然道:“死了?。。。。。。我不认识此人。”        

  黄芩直言道:“他是被人害死的。”

  林有贵一头雾水,道:“班头的话小民是越听越不明白了,他被害死与小民何干?”

  黄芩继续道:“杨福是死在西夹滩附近。”

  林有贵眼神游离了一刻,道:“难不成班头怀疑小民害死了杨福?”

  黄芩只道:“对你而言,西夹滩不算陌生吧?”

  林有贵愣了愣,道:“这什么意思?”

  “该是我问你什么意思。”黄芩冷声道:“最近的两个月里,每逢初一、初十、十五、廿八的丑时,都可见你摇舟出现在西夹滩到黄林荡的水路上,还曾三次点起红灯。”他略微停顿,又寒气逼人道:“深更半夜,流涟那里,却是什么计较?”

  原来他事事在心,只是未发之前从不捅破。

  惊愕失色之下,林有贵一时无言以对。在他耳中,黄芩的话语语确凿,他实在料不到,自己不过一介庄民,但一举一动竟全落入了捕快眼底,且被一一记下。难道说黄捕头不吃不睡,一直监视着自己?还是说自己早遭怀疑,所以被特意‘关照’?想到这里,林有贵的后背有冷汗慢慢渗出,同时心中暗道:此人被誉为‘高邮福星’,看来绝不只是运气那么简单。。。。。。

  “夺夺夺”,清脆的响声打断了林有贵的思绪。他抬眼看时,见是黄芩以右手中指的指节,轻扣桌面发出的声响。那声响似是在催促他作出回答。

  他集中精神道:“黄班头,那是。。。。。。那是小民打鱼贴补家用。”

  黄芩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道:“这话,换作是你,可愿相信?”

  林有贵心中犹豫了一阵,才稳住心神,道:“那依班头所见,小民又能有何计较?”

  黄芩站起身来道:“摸清水道、点灯指路,这些水贼惯用伎俩有何用处还需问我?你这作贼为寇肚里该比我清楚。”

  林有贵听到“贼、寇”二字,不由得暗笑,也站起身,苦着脸道:“班头言重了。”想了想,又道:“即便是小民曾经深夜下湖,却也不能枉断我就是杀人凶手。更何况,前日夜里,小民一直呆在家中,并未出门,又何来害死杨福一事?”

  他见黄芩对自己以往举动了如指掌,于是又轻哼一声道:“关于这点,班头该比小民清楚。”

  黄芩转向厅门外,平静道:“杨福的死已作不慎溺毙处置,‘你’,或者‘你们’,要做甚大事,我并不关心,也不想阻止。”

  林有贵听到这里,不禁愣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