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侠隐-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txt小说上传分享

自序
这里的北京,不是今天的北京。
  这里的北京,是没有多久的从前,古都改称“北平”那个时代的昨日北京。
  故事的历史背景,其事件、人物、市容、生活等等,作者都力求符合史实。
  虚构部分则纯属虚构。
  抗战烽火前夕,走进这虚实两个世界,是一位现代江湖游侠——越洋归来,替天行道,一了恩仇,穿云而去。
  感谢世纪文景为我出这本小说。《侠隐》因而再次回到了北京,也因而有缘与各地读者相会。
  2007年,纽约
   。。

1 前门东站(1)
本来应该下午三点到站的班车,现在都快六点了,还没一点儿影子。
  前门外东火车站里面等着去天津,等着接亲戚朋友的人群,灰灰黑黑一片,也早都认了。一号月台给挤得满满的,不怎么吵,都相当耐心地站着,靠着,蹲着,聊天抽烟。不时有人绕过地上堆着的大包小包行李,来回走动。不时有人看看表。不时有人朝着前方铁轨尽头张望。
  在这座火车棚下头黑压压一片人海后面一个角落,笔直地立着一身白西装的史都华·马凯医生。他个子很突出,比周围的人高出至少一个头。浅黄的头发,刚要开始发灰,精神挺好。
  他并没有引起多少注意,只是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人向他点头微笑,打个招呼;“来接人啊,马大夫?”马凯医生也就用他那几乎道地,可是仍然带点儿外国味儿的北京话回应;“是啊。”
  马凯医生是北平特有的那一类外国人。上海天津都少见。这些人主要是欧洲人和美国人。他们不光是那些来这儿教书,传教,行医和开办洋行的,还有姘了中国女人的,来冒险发财的,开面包房西菜馆子的,更别提那批流亡定居的白俄。反正,不管这些人在这儿干什么,先都是因为工作而来,住上了一年半载,再两年三年,然后一转眼七年八年,再转眼就根本不想回国了,也回不去了。有的是因为这儿的日子太舒服了,太好过了。有的是因为已经给揉成了一个北京人。别说回国,叫他去南京他都住不惯,干脆在这儿退休养老。
  马大夫就是这一种,尽管他离退休还有一阵。他在洛杉矶加州大学医学院刚实习完毕,就和新婚夫人依丽莎白来到北京,刚好赶上中华民国成立。后来凡是有生人问他来北京多久了,他就微微一笑;“民国几年,我就来了几年。”
  马凯医生点上了一斗烟,才吸了两口,一声笛响,一阵隆隆之声,一片欢叫。他抬起左手看了看表,天津上午十点开出来的这班北宁特快,终于在下午六点半进了北平前门东站。
  火车还没喘完最后一口气,已经有不少人在从车窗往外面丢大包小包,月台上一下子大乱。喊叫的声音一个比一个高。马大夫还是一动不动,喷着烟斗,从他面前一片波动的人头上遥望过去,注意看着一个个下车的乘客。
  他移动了几次,让路给提着扛着包袱箱子,背着网篮铺盖的出站。月台上更吵更乱。刚下车的全在跟来接的人抱怨,有的开口大骂,都他妈的是关外的车误点,在天津就等了一个多钟头才上,到了廊坊又等……
  他慢慢反着人潮往前走了几步。火车头嘶地一声喷出一团茫茫蒸气,暂时罩住了他的视线,而就在那团乳白气雾几乎立刻开始消散的刹那,马大夫看见了他。
  他从那团白茫茫中冒了出来。个子差不多和马凯医生一样高。头发乌黑,脸孔线条分明,厚厚的嘴唇,稍微冲淡了点有些冷酷的表情。米色西装,没打领带,左肩挂着帆布背包,右手提着一只深色皮箱。
  他也看见了马大夫,又走了几步,放下箱子,在嘈杂、拥挤、流动的人潮之中站住,伸出了手臂,紧紧搂着赶上来的马大夫。
  这一下子就招来后头一声声“借光……”“劳驾……”“让让……”
  马大夫伸手去接背包;“来。”
  “我来。”
  “那给我你的票。”
  两个人随着人潮往外走。人出去得很慢,车站查票口只开了两个。轮到他们的时候,马大夫把车票和月台票一起交了,然后一指广场右前方;“车在街对面儿。”他们躲过了一个个扛行李的,又给挤上来的好几个拉洋车的给挡住了。
  “还是我给你背一件吧。”
  他们左让右让,穿过了比站内还更挤更吵更乱的人群,洋车,板车,堆的行李,汽车卡车。
  没多远,可还是走了快十分钟,才走到城墙根一条土马路后头斜坡上停着的那辆黑福特。两个人把行李放在后座,上了前座。车站塔楼大钟刚过七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 前门东站(2)
马大夫没发动,静了几秒钟,偏过头来;“摘下墨镜,天然,让我先看看你的脸。”
  天然慢慢取下了太阳眼镜。马大夫仔细观察了半天,又伸手推了推他的下巴,察看右脸,点了点头;“不错,连我……不说都看不出来,”他顿了一下;“还满意吧?”
  天然轻轻微笑。
  马大夫发动了车。天然摸了摸面前的仪表板;“还是那部?”马大夫点着头,慢慢开下小土坡,又等着一连好几辆洋车过去,才开过那座带点日本味儿的欧式东站的广场,上了东河沿。走了没一会儿又上了正阳门大街,再顺着电车轨道,挤在一辆辆汽车、自行车、洋车,还有几辆手推车和骡车中间,穿过了前门东门洞。
  两个人都没说话。马大夫专心开着车,习惯性地让路,偶尔猛然斜穿过来一辆洋车,他也不生气。天然坐在他右手,闲望着前面和两旁闪过去的一排排灰灰矮矮的平房。黑福特刚过了东交民巷,就拐东上了长安大街。
  说是入秋了,宝石蓝的九月天,还是蛮暖和的,也没刮风。路上行人大部分都还穿单。七点多了,天还亮着,可是崇文门大街上的铺子多半都上了灯。天然摇下车窗,点了支烟,看见刚过东总布胡同没多久,马大夫就又右转进了干面胡同。
  才一进,马大夫就说;“到了,十六号……”同时按了下喇叭。左边一道灰墙上一扇黑车房门开了。马大夫倒了进去;“我们那年从美国回来买的,还不错,两进。Elizabeth教书的美国学校,就在前面几步路。”
  一出车房就是前院。马大夫领着天然穿过垂花门,进了内院。灰砖地,中间一个大鱼缸,四个角落各摆着两盆一人多高的石榴树,和两盆半个人高的夹竹桃。他们没走游廊,直接穿二院上了北屋。
  他跟着马大夫绕过中间那套皮沙发,再沿着墙边摆的茶几凳子,进了西边内室睡房。
  “厕所在里面,你先洗洗,我在院子等你……”马大夫顿了一下,面带笑容,伸出来右手一握;“欢迎你回家,李天然。”
  是个白色西式洗手间。李天然放水洗了个快澡。出来发现他的背包皮箱已经给放在床脚。他围着大浴巾开箱找衣服。
  他不算壮。因为偏高反而显得瘦长。可是很结实,全身绷得紧紧的。他很快穿上了条藏青帆布裤,上面套了件灰棉运动衣,胸前印着黑色Pacific College,光脚穿了双白网球鞋。出房门之前,又顺手从西装上衣口袋拿了包烟。
  马大夫已经坐在院子西北角石榴树下一张藤椅上了。旁边一张铺着白色台布的小圆桌,上面有个银盘,里面放着酒瓶酒杯,苏打水和一小桶冰块。马大夫也换了身衣服,改穿一件中式黑短褂。李天然下了正屋台阶,抬头看了看上空的最后黄昏,坐了下来。
  “Dewar’s?”
  李天然说好。
  “冰?苏打?”
  “冰。”
  马大夫加冰倒酒,递给了天然。二人无语碰杯,各喝了一口,而且几乎同时深深吐出一口气。
  “回来了。”
  “回来了。”
  “高兴吗?”
  李天然微微耸肩。
  “有什么打算?”
  李天然微微苦笑,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呆呆看着手中摇来摇去的酒杯,冰块在叮叮地响。
  “再说吧。”马大夫抿了一口。
  “Yeah。。。”
  二人静静喝着酒。一阵轻风,一阵蝉鸣。
  “这是北平最好的时候……”马大夫望着黑下来的天空;“过了中秋,可就不能这么院里坐了……”
  “这几年听见什么没有?”
  “没有……”马大夫摇摇头;“我来往的圈子里,没人提过。”
  “再说吧。”
  “再说吧。”
  李天然轻轻一笑;“我现在有的是时间。”
  “也不见得。”
  “怎么讲?”
  “怎么讲?……”马大夫欠身添了点酒,加了点苏打水;“你们今天……”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 前门东站(3)
一个老妈子端了盏有罩的蜡烛灯过来,摆在桌上;“什么时候吃,您说一声儿。”
  “刘妈……”马大夫用头一指;“这位是李先生,丽莎和我的老朋友,会在咱们这儿住上一阵。”
  “少爷。”刘妈笑着招呼,搓着手,转身离开。
  马大夫等她出了内院;“你们今天这班车,为什么误点?”
  “哦……”李天然明白了;“你是说日本人?”
  “日本皇军。”
  “跟我有什么关系?”
  马大夫脸上显出浅浅一丝微笑;“日本人一来,你那个未了的事,怎么去了?”
  李天然闷坐在藤椅上,没有言语。马大夫也只轻轻吐了一句;“再说吧……”
  李天然还是没什么反应。马大夫举起了酒杯;“不管怎么样,Maggie的事,Elizabeth和我……我们谢谢你……还有,我们实在抱歉你吃的这些苦。”
  天然抬头;“您怎么说这种话?那我这条命又是谁给的?”几声蛐蛐儿叫。天一下子全黑了。
  刘妈又进了院子;“八点多了,开吧?”
  马大夫看了看天然;“开吧。”
  他们进了东屋,坐上了桌,才都觉得饿了。
  巴掌大的猪油葱饼。李天然吃得又香又过瘾。爆羊肉,西红柿炒蛋,凉拌黄瓜,香椿豆腐。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