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紫佛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紫佛橙-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姚氏瞧了瞧弓宝,问道:“柴娃,你自己成吗?不然不要去好了!”

  “娘,没事的,我不是总是自己上山打柴打猎吗?我已经长大了,什么事都要学着做的,您放心吧!”

  父亲想了想,对弓宝道:“明天你去问问先生,看看进城怎么走,还需要注意什么。哎!出门一定要小心啊!不过出去走走也不是什么坏事。去吧!“

  之后一阵沉默,一直到饭毕——

  
  第二天清晨,弓宝到常微家借了雨蓑和斗笠,告诉常微自己要到城里,用不用带什么东西回来。

  常微想了想,道:“不用了,过两天我也要到城里去。”

  弓宝没有在多问,事实上他也不喜欢多问,在村里只有常微这个从小玩到大兄弟能跟自己多说两句。也只有常微知道这个被大家叫做柴娃的孩子,并不像别人看到的那样呆头呆脑,其实他脑袋里总是思考别人不愿想或根本想不到的东西。

  弓宝来到村口一间茅草房前,轻轻的敲了敲门,扬声问道:“先生在家吗?”

  房子的主人姓梅,三年前背着一筐书简游学至此,见此地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心甚喜之,遂安居于此。平时教村里年轻人读书识字,赚一点糊口之米,但村里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孩子们尊称他为先生,而成年人都叫他梅公。

  梅公身材中等,面色白皙,身材匀称,一副书生气质,但步履稳健,显然有扎实的功夫在身,弓宝和常微就是在梅公的教导下打好坚实的基础。

  弓宝不时的将上山打到的猎物拿给梅公,且梅公爱他好学上进,又聪明善良,相处下来,两人关系比其他人更为密切。

  房子里传来梅公的声音:“弓宝吗?进来吧!”

  弓宝推开柴扉,看见梅公正在专注的刻着一副竹简,并没有抬头看他。

  “先生,我今天要去城里,我想向您请教进城怎么走,另外您需要带些东西回来吗?”

  梅公停下手中的刻笔,想了想道:“我现在不需要什么了,不过你最好早点回来,我这卷书就快完成了,写完后我也该离开了。”

  “什么?先生又要离开!”弓宝显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是啊!”梅公的声音显得意味深长:“天下将乱,我游学至此,看中此地山清水秀,能够让我静下心来完成这《天命图谶》,现在这卷东西已经接近尾声,完成后我也该离开了!”

  “哦——”

  弓宝听先生说离开,并没有太大的反映,因为梅公不时的会除外游历,不久就会回来,所以并没有多想。

  梅公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他知道弓宝第一次出山进城,所以详细告诉他进城的路线,又刻了一块竹简交给弓宝,说道:“从这里到县城怎么也要一天的时间,进城后找到一家‘纪人客栈’,将竹简给陈老板,他会帮忙照顾你的。”

  然后梅公向他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并又嘱咐道:“早去早回,回来后我有话跟你说。赶紧去吧……”

  弓宝不迭的点头,心里却在琢磨先生想和我说什么呢?

  回到家中,父亲千叮万嘱一定要小心,母亲将剩下的鸡肉用菜叶包好,放到弓宝的包中,在姐姐担心和鼓励的眼神中,弓宝戴上借来的斗笠出门去了。

  
  成纪又名天水,先祖伏羲出生之地,乃龙之故乡,素有“羲皇故里”之称。传说一天夜里,天地间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忽然间天崩地裂,大地上裂开一条地缝,天河之水奔腾而入,形成天水湖,当地人又称“天水井”,武帝听说,就在此地设天水郡。

  成纪地处丝绸之路,自张骞出使西域,东西方贸易达到空前繁荣,在地处西边的天水是西来客商的补给驿站,也是中原接触西方文化的重要城市。在成纪城内,从西域过来的皮毛,香料,牙角和金银珠宝,中原运往西域的丝绸,陶瓷应有尽有。汉朝著名将领李广将军就出生在此。

  弓宝居住的象庄位于成纪西百余里的山谷之中,山路险峻难行,虽四面环山,但山清水秀,人们都能够自给自足,故很少外求。村内人很少外出,有些人一生都没有踏出山谷半步。汉武帝北御匈奴,西通西域,虽然在天水设郡,但山谷内却因山高路远,官府很少顾及,使象庄俨然世外桃园一般。

  从村庄出发,只有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小路上山,越过几座山峦,方可到达开阔平原地域,再步行十余里才能到达成纪县城。

  弓宝辰时出发,翻山越岭,向县城出发,一路上风景秀丽,不时有潺潺溪水蜿蜒向下,野兔青羊飞奔躲避,山风扑面,送来阵阵清新。

  虽然经常进山采药打猎,但从没出谷远行,这次远行确让弓宝感到心胸不停扩展,即使平凡的景观,也觉得兴趣昂然。因为姐姐的病情导致的烦闷也暂时放在一边。

  临出门时父亲千万嘱咐早已抛到脑后,边走边欣赏美景,有的是倦鸟出笼的感觉。

  日落归山,弓宝才晓得自己看来要露宿山野了。头顶上被树顶遮盖,四周也都是茂盛的灌木,一路走来,因为被景色所吸引,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不过在山中砍柴打猎的时候也总是要露宿山上,这却难不倒这出自这山中的弓宝。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山外来人
弓宝再往前走了一段路,眼看着天空中的星星闪闪而现,再不敢往前走。弓宝并不怕黑,也不怕野兽出没,不过摸黑赶路很可能会迷路,为了稳妥起见,弓宝决定先歇一晚,天明继续赶路。

  在一处较宽阔的所在清理了一块空地,找来干枝,燃起一堆篝火。然后弓宝爬到近处一棵高大的树上,在枝丫间,头枕包裹渐渐睡去。

  深山的夜里,这一堆篝火不仅可以取暖,也可以防止野兽靠近,对于弓宝来说,这都是在野外生存最简单的道理。

  
  夜风习习,弓宝裹了裹衣衫,小幅度的转了一下身子,又沉沉睡去。远处不时传来野兽的嘶叫,在寂寂的黑夜,给深山带来恐怖的气氛。

  当弓宝睡熟后不久,从山外方向的黑暗里走出两个人影,直奔火堆走来,边走边向四周巡视,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其中一个看上去十七八岁的模样,从穿着可以看的出是位显赫公子,腰上挎着一把宝剑,镇定沉着,俨然大将之风。另一个是高瘦潇洒的儒生,年纪在三十开外,气定神闲,也是有功夫在身。

  当两个人走到篝火旁,未看到有人,都是一脸的惊讶。公子模样的道:“连叔,不知道谁在这点燃的篝火,不然我们就在这里休息一会吧!看看主人会不会回来,我们也好问问进山的路途。”

  连叔道:“就依公子。公子坐吧。”自己在火堆的另一侧席地而坐。

  公子模样的坐下问道:“梅老已经游历几年了,不知道会不会和我们回去。”

  连叔道:“梅老一生不求功利,只是精进求学,二十年前又遇到一位高人隐士,两个人一见如故,相处五年有余,此人精通易理,通晓河洛,与梅老谈古论今,深的梅老推崇。自此之后,梅老也开始研学周易,且颇有心得,曾常劝老大人退隐归山,以避乱世。只是老大人自由主张罢了。”

  公子听罢,脸上闪过一丝忧郁和无奈:“父亲大人是皇上钦任郡守,总说要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可是当今皇上乱改法度,纵容官吏,天下百姓怨声沸腾,各地豪强占地为王,更有绿林,莒县起义,一呼百应。可是皇上听信谗言,竟对此不闻不问,可见大新气数已尽。”

  自王莽代汉自立为大新朝,一度想要弃旧革新,而他的所谓之新却是要将不合时宜的周礼搬回,恢复井田制度,大改币制,统一调整政府机构,包括官名,地名,甚至要将少数民族的族名和其首领的封号都要改变。然而却有批文无法度,下方官员借机向民间大恣搜刮,例如币制改革中以小易大,以轻换重;又如官名地名一改再改,使地方管理混乱之极;犹有甚者,对少数民族强加名号,引起少数民族强烈反感。天下百姓怨声载道,揭竿起义,王匡,王凤于新市聚集百人,几月之间聚众近万人;琅琊人樊崇在莒率领一百多名饥民起义,得到青、徐等州饥民响应,不久也发展到数万人。

  已渐熄灭的篝火在连叔添了两块干木之后又猎猎的旺盛起来,公子显然没有睡意,又或者不习惯客宿山林,眼睛一直盯着闪动的火焰。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对连叔讲述自己的观论:“天下战乱将起,父亲大人若能招兵买马,雄踞一方,或可保一方百姓平安,又能待明主出现。哎——”从他的叹息中显然天不从人愿。

  连叔看来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番言论,并没有什么反映,安慰公子道:“待此地主人回来,我们问明进山路径,明天就能见到梅老,如果他能回去劝劝令尊大人,事情或许另有转机。夜了,公子睡吧,我在这里等主人回来——”

  
  弓宝在阳光洒下第一缕的时候睁开双眼,使劲揉开双眼,发现篝火已经熄灭,火堆边经多了两个人。心想自己昨晚睡的太死了,竟然不知道有人到来。

  由于象村乡风淳朴,每有客人都会竭诚以待,所以弓宝对没发现客人的到来觉得很过意不去,赶紧顺着树干滑了下来。

  弓宝的动作让篝火边的两个人惊醒过来,连叔首先跳了起来,大声问道:“什么人?”

  弓宝连忙走到跟前,抱拳施礼道:“呵呵——不好意思,昨晚睡的太死了,不知道二位贵客的到来,真是抱歉。”

  弓宝虽然比同龄的孩子成熟不少,可是毕竟第一次接触村庄以外的人,而且自己还是“此地的主人”,所以显得很是尴尬。

  连叔只一眼就看出眼前的孩子心性单纯,未经世事,故显得局促不安。脸上还那么稚嫩,却又一副大人的模样。不过弓宝的彬彬有礼倒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