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狗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狗官-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虞公说完,陈剑南哈哈笑道:“妙极!妙极!此诗通篇不见雪,却句句却不离雪。浑然天成,不露雕饰。好诗!好诗!”陆大宝心中却道:“下雪就下雪,作诗就作诗,这下雪和作诗,关黄狗、白狗什么事?硬要拿狗来说道。”

  虞公笑道:“陈二爷莫急忙称赞,这人另外还作了首好诗。”陈剑南笑道:“愿闻其详。”虞公勒了勒马缰,高声道:“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陈剑南仰头大笑,口赞:“妙极!妙极!”陆大宝听到后面两句,也觉得好笑。心想此诗听来第一句起句不凡,第二句差强人意。后面几句听的人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已经当场笑倒。

  三人又闲聊了会儿,陈剑南除了武艺不差,似乎对作诗填词也颇有见地。不过最另陆大宝感到意外的是,虞公对于诗词歌赋似乎也有些研究。这正是: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陈剑南见陆大宝骑马观花,有意要试探他肚子里的墨水,便要请他也以“雪”为题作诗。要说作诗,陆大宝当然不会,不过剽个一首、两首,总还是没有问题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哇?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剽。陆大宝虽然没有熟读过唐诗三百首,可在现代的时候可没少听他主子吟诗。

  按照他前世的BOSS陆娣的意见,唐人咏雪诗中名列前茅者当属柳宗元那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短短二十个字,情景交融天人合一,读过之后让人觉得骨髓里都充满凉气。

  陆大宝想了想,还是别剽这首算了。不剽的Reson有二:第一,此诗一出,谁与争锋?乖乖,可别吓坏了陈剑南;第二,若真剽,太对不起柳宗元了,人家好没出生呢。念及此,陆大宝道:“诗我是不会做,倒有个有‘雪’、有‘诗’的笑话。”

  虞公道:“陆公子且说来听听。”

  陆大宝道:“某日,城里的官员、公子王孙、文人骚客一道游街,适逢飘雪,众人便提议以‘雪’为题一人作一句诗。文人开篇说道:‘大雪纷纷落地。’一官员忙接:‘这是皇家瑞气。’公子王孙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路旁一名老农听了,不禁破口骂道:‘放你娘的臭屁!’”

  陈剑南听罢笑得在马背上直不起腰,虞公却不置可否。三人一路上如此说说笑笑,不多时,便来到了城东一处宅子前。虞公道:“此便是‘洛阳花痴’黄公居处了。”

第二十章  洛阳花痴
话说洛阳城东三十四里地方,原有一个村庄。这庄内住的只有赵、黄二姓,并无他族。这庄叫小不小,叫大不大,也有二三十户人家。祖上世代务农,到了姓黄的爷爷手里,居然请了先生,教他儿子攻书,到他孙子,忽然得中一名状元。状元郎后来做了唐太宗的驸马爷,及至唐玄宗开元元年七月甲子,太平公主及岑羲、萧至忠、窦怀贞谋反伏诛,黄驸马爷稍事牵连,被贬回了老家。

  开元中,朝廷选用群官,必推精当。黄驸马爷想了些法子,又谋到了吏部司勋主事一职。无奈文物既盛,英贤出入,皆薄居外任,虽雄藩大府,由中朝冗员而授,时以为左迁。过了些年月,黄驸马爷眼见仕途无望,竟渐渐看破世事,无心功名,后请辞回乡,整日与花草为伴,倒也逍遥快活。

  到了开元二十二年,黄驸马爷身染重病,竟一命呜呼了。黄驸马爷膝下只有一女,早年由裴耀卿做媒嫁给了吴王恪孙李岘。黄驸马爷眼见这花了小半辈子的花园无人看管,女儿又远在京兆,临终前只好将这偌大的园子托付给了老管家。

  这老管家跟着黄驸马爷久了,于花草之道亦颇有心得。黄驸马爷死后,家道便中落了,黄管家遣散了府中奴仆,一心一意的看管起了这园子。左右邻人见黄公爱花比之黄驸马爷有过之而无不及,便赠了他个“洛阳花痴”的名号。

  前文说到,陆大宝与虞公、陈剑南三人来到了黄公的这花园前,陆大宝听虞公说到“洛阳花痴”的名号,差点喷饭。虞公见他表情诙谐,讶道:“人皆知黄公性喜种花,故邻人谓其曰‘花痴’,有何不妥?”陆大宝此时方知此“花痴”非彼“花痴”,于是干笑道:“……妥,妥,当然妥,非常妥。”

  虞公上前报上姓名,便有小童请了黄公出来。黄公约莫有五六十岁年纪,身材魁梧,着一身青衣,作道家打扮,鹤发童颜,精气神十足。他远远见到虞公、陆大宝和陈剑南三人,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忙把三人请进了花园。

  入得园内,陆大宝细细一打量,但见园内杂果万株,含青吐绿;婀娜蓊茸,芙蓉间出;激石鸣泉,疏岩凿磴。无冬无夏,娇莺乱于锦枝;非古非今,花鲂跃于银池。

  只见这四边花草甚多,惟有牡丹最盛。那花不是寻常玉楼春之类,乃五种有名异品:黄楼子,绿蝴蝶,西瓜穰,舞青猊,大红狮头。 

  这牡丹乃花中之王,惟洛阳为天下第一,有“姚黄”、“魏紫”名色,一本价值五千。你道因何独盛于洛阳?只为昔日武则天皇后宠幸两个官儿,名唤张易之、张昌宗,于冬月之间,要游后苑,写出四句诏来,道:“来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百花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不想武则天原是应运之主,百花不敢违旨,一夜发蕊开花。次日驾幸后苑,只见千红万紫,芳菲满目。单有牡丹花有些志气,不肯奉承女主幸臣,要一根叶儿也没有。武则天大怒,遂将牡丹花贬于洛阳,故此洛阳牡丹冠于天下。

  有一只《玉楼春》词,单赞牡丹花的好处。词云:“名花绰约东风里,占断韶花都在此。芳心一片可人怜,春色三分愁雨洗。玉人尽日恹恹地,猛被笙歌惊破睡。乍临妆镜似娇羞,近日伤春输与你。”

  那花正种在草堂对面,周围以湖石拦之,四边竖个木架子,上复布幔遮蔽日色。花本高有丈许,最低亦有六七尺。其花大如丹盘,五色灿烂,光华夺目。陈剑南见了这万紫千红靠遍的繁华景象,拿起折扇在手掌心敲着拍子高歌道: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艳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虞公与黄公相视而笑,赞曰:“好词!陈公子真乃性情中人也!”

  陈剑南笑道:“谬赞,谬赞。趁韵而已。”

  陆大宝听他三人对话,心中却想起了20世纪末那首曾经风靡中国的《牡丹之歌》,蒋大为筒子的一副好嗓子可不是盖的。

  黄公请陆大宝、虞公、陈剑南三人进了天井,又叫来小童上了茶,观花品茗,相谈甚欢。待到日中,四人用了午膳,陆大宝和陈剑南由小童引着睡午觉去了,黄公则与虞公一道外出办事。

  话分两头。却说这洛阳城中有一人姓李,名平,原是长安城里的一个宦家子弟,因为在长安城里犯了事,出了命案,被他老子一气之下丢到洛阳老家来了。这周长安为人奸狡诡诈,残忍刻薄,他手下用一般如狼似虎的奴仆,又有几个助恶的无赖子弟,日夜合做一块,恃了势力,专一欺邻吓舍,扎害良善,到处闯祸生灾。谁若不小心触着他时,风波立至,必要弄得那人破家荡产,方才罢手。

  这日午饭后,周长安吃得半酣光景,与一帮子弟在城中闲走,不觉来到黄公门首。只见篱上花枝鲜媚,四周树木繁茂,齐道:“这所在倒也幽雅。是那家的?”

  家人道:“此是种花黄公园上,有名叫做‘花痴’。”

  李平道:“我常闻得说庄边有什么黄老儿,种得异样好花,原来就住在此。我们何不进去看看?”家人道:“这老儿有些古怪,不许人看的。”李平道:“别人或者不肯,难道我也是这般?快去敲门。”

  守门的小童只听得砰砰敲门响,放下扫帚,走出来开门。一看,见站着五六个人,酒气直冲。小童料道必是要看花的,便拦住门口,问道:“列位有甚事到此?”

  李平道:“你这小子,不认得我么?我乃城里有名的李衙内。那边李家庄便是我家的。快叫你家黄老儿出来!”

  小童被李平等人的气势所慑,怯怯道:“黄公出去了……”

  李平等闻言抚掌哈哈笑道:“出去正好。我闻得这园中好花甚多,今日特来游玩。”说完便要夺门而入,小童见状大声嚷嚷起来,却被一个凶神恶煞的家奴打了两个巴掌,哇哇的大哭起来。

  陆大宝与陈剑南闻声出来,见状忙问何事。这李平是个好龙阳的,前年在长安城里就是为这事情触了他老子的逆鳞,贬居洛阳。李平虽然在风月场中摸打滚爬惯了,却也没见过陆大宝这样标致的人物,一时间死死的盯着陆大宝瞧,连看花的念头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陈剑南听小童说李平是来看花的,道:“告衙内,这园子也没种甚好花,不过是桃李之类,都已谢了。如今并没别样花卉。”

  李平睁起双眼道:“你这人恁般可恶!看看花儿,打甚紧,却便回我没有!难道吃了你的?”陈剑南道:“不是说谎,果然没有。”

  李平率哪里理会陈剑南,率了众人一齐涌进。他进了园子,便踏上湖石去嗅那香气,小童乃道:“衙内站远些看,莫要上去。”

  李平心下正要寻事;又听了这话,喝道:“黄老儿住在我庄边,难道不晓得李衙内名头么?有恁样好花,故意回说没有,不计较就够了,还要多言!那见得闻一闻就坏了花,你便这般说,我偏要闻!”

第二十一章  少林寺
李平把花逐朵攀下来,一个鼻子凑在花上去嗅。那小童在旁,气得敢怒而不敢言。也还道他略看一回就去,谁知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