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龚凡梅面前说话也小心翼翼的:“凡梅呀!东方不亮西方亮,想开点,你还年青,又漂亮,不要那么悲观,好男人多的是。。。。再说了,到平乡寨也没什么,我们小白人一个,不招谁惹谁的怕个屁,别人也不会拿我们怎么样。”
“我到不是说那个地方乱我害怕,只是心里想到他们这样对我,我想不通,心里难受。”
“好了好了,不要婆婆妈妈的了,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时间不早了,走,我送你到车站去。”
正文 第四十四章:人主要就是贪
龚凡梅到了军供站,跟一个名叫李霞的姑娘住在一起。李霞比她早来一年,比她小一岁,高中毕业,人长得小巧玲珑,活泼可爱,有点瘦,身高一米六左右。皮肤没龚凡梅白,脸不像龚凡梅那么红润。
龚凡梅到了新的地方,最想知道这里的工作性质和周边环境。李霞爱说,成天讲了好多龚凡梅听都没听过的事。一个爱说一个爱听,没几天时间她俩关系就很好,很合得来。
龚凡梅经历这么多风风雨雨,人变得更成熟了,性格变得更稳重了,好像又长大了几岁。自己暗下决心,首先要把工作做好,不要让别人看不起。个人问题先放一放,没见到冷峰之前,不想跟任何人瓜葛,谁说的话都不相信,只相信自己的心。
是自己对不起冷峰的,只有见了面,亲自听到他说,恨我,不原谅我,我才死心。到那时再说个人问题,一切从头再来,我就不信,命真的那么苦吗?
平乡镇是通往中越边境文山州麻栗坡老山前线的必经之路,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云南战区的主要交通要道。随着开往中越边境部队的车辆越来越多,就在这里设立了军供站,主要是保障过往军人的吃饭、喝水、住宿问题。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开仗的,到三月十六日结束,一个月时间。部队攻克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后就撤回来了。说的是要速战速决,再不撤回来,越南又要说侵略它们国家了。
战争的引起,是因为它们总在我国边界上制造多起流血事件,侵犯我国领土。就好比一只长期喂养的狼,后来喂少了,也不想喂了,它气急败坏了,反过来咬主人,主人就教训教训它。
最可恨的是,我国支援他们的大米,成了我军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了,他们对抗我军战壕前面的护体,就是中国制造的大米,他们当砂袋用。战士们看到心疼,自己国家的老白姓连包米面都吃不上,大米确让他们这样白白浪费掉,被他们糟蹋掉,很气愤!
现在战争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过往平乡寨的军车还是很多。军供站接待任务很重很忙,有时一天要做好几次饭,深夜也有部队来吃饭,时间不是固定的早中晚,是随来随吃,吃了就走,一批一批的,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
有多少过往军人吃饭是有计划的,军供站内长期住着军代表,他们最清楚部队什么时间到,有多少人,按他们的要求做好饭菜、烧好开水就行。人手不够就到村寨里找民工来帮忙。
过往的军人住宿不多,军供站只有壹百多张床位。三四百人可以在广场上部队自己搭临时帐篷宿营。人多就解决不了,他们大多吃了饭就走,听说会到比较安静的,人烟稀少的地方野外宿营。
龚凡梅调到军供站后安排在餐饮部。整个军供站正式职工只有十一人,虽说分成两个部,一个是餐饮部一个是住宿部,但工作起来是不分家的,哪里忙就到哪里去。
住宿部很轻松,只有长期在这里的军代处首长参谋干事们住。每个军区都各自有后勤管理人员在这里,少的时候几人,多的时候几十人。
餐饮部的工作也不是天天忙,有时一天忙得腰酸腿疼,有时一个星期也没军车过往。没事的时候,龚凡梅和李霞喜欢到军供站大门外看热闹,李霞会给她讲些新鲜事:
军供站离汽车站很近,围墙紧挨着,自从军供站成立以来,部队车辆过往都要到这里停留。从省城下来到州上和其它几个县的客车都到这里停留。
马路边对面就自然形成了小吃店小商品市场,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当地人称小香港,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事实上跟香港真差不多,因为农村人认识香港是从录像警匪片里知道的,这里就有现成的警匪枪战片。
说这里是小香港又有另一层意思,说的是香港才能买到的东西,不需要跑哪么远,费那么大劲,在这里就能买到,比如:黄色图片,黄色磁带,跳刀,匕首,**,弹药。**,白粉,鸦片应有尽有,想要什么买什么,想买多少有多少,自由卖买,香港还抓来抓去的,这里跟本都不用担心被抓的事。
**弹药就提在箩筐里卖,箩筐上层卖花生糖,下一层就卖手枪,中间隔着一层布。黄色图片黄色磁带,跳刀匕首就摆在地上卖。电视里正放映电视连续剧“加里森敢死队”小年青人最喜欢跳刀匕首了,全国各地需求量很大,这里就成了批发市场。
外地人坐客车到平乡镇的人越来越多,本地人在外当兵的回来探亲,返回时买回去卖给当地小青年,车费钱也赚出来了。马路上各种形形**的跳刀匕首很受欢迎,这把跳跳那把跳跳,只听到满地发出:“嗖!嗖!嗖!”跳刀出鞘的声音,一条街杀气腾腾。
大家习惯了不怕了,小年青人一天就比划来比划去的,喝点小酒吵架的时候就比划到小肚子里去了,命都不要了,多的是,平乡镇就有好几个,听说你们龙山寨也有。
龚凡梅听得津津有味的点了点头。
卖花生糖的妇女们在不停地游动着,一会往这边走,一会往那边走,看到客车到站就一窝蜂围过去,有的客车不进站就停在路边,看到下车来吃饭,买东西,看热闹的旅客,她们就会过去推销产品,主要是**弹药。她们会去问:“要不要枪。”翻开让你看个够。有的还明目张胆地说:“要大的家里有。”
他们家真的有,全自动步枪,冲锋枪,机关枪家里多的是,他们就想让这种信息传递出去,就像打广告一样传出去,引来不速之客,这种不速之客是卖买**弹药的大买主。
做白粉****弹药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平乡寨南边不到两里路的一个回民村,按当地人说:“他们已经富得流油了。”
他们村的老宅基地大部分重新建起了新房,有的老宅基地已经容纳不下更大的房子了,又选择了一个山头建起了一栋栋小洋楼,平乡镇又多了一个村庄,但每户都没有门牌号的。
单位上普通工作人员平均月工资不到伍十元,整个县万元户屈指可数,但那个村每栋小洋楼至少花百万元以上,上千万元的都有。高级别墅的图是来自香港的,室内装修材料听说是进口的,还建有防御攻势,还建有地下暗道。让外村寨去打小工的人,看在眼里羡慕得讲起话来都流口水。
那个回民村自古以来就很富裕,他们很团结会做生意,村里干干净净的,道路上解放以前就铺上了石板路,马路两边的民房早都是两三层楼的砖瓦房。
他们很少跟其它民族的人来往,如果别的民族到了他们家里喝了一口水,喝水用的器具就不要了,丢了。
在那个村里家家都在发财,主要是做白粉生意和**弹药生意、黄色图片黄色磁带跳刀匕首生意。在村里不做生意的别人看不起不合群了,会受到歧视的,会混不下去的,会受到排挤的,会让别人当“坏人”防范的,会成为打击对象的。在那种是非不分的大染缸里,出污泥而不染是不可能了,本来就是一个民族,就得一条心,不做也得做,同流合污。那个村就成了国内外不法分子聚集的地方,他们说:“这里就是世外桃源。”
他们村有自己的保安人员,二十四小时巡逻放哨,大人物有自己的保镖,所谓的大人物就是大毒枭。
他们村里就有吸毒抽大烟的场所,他们有通行证,一看都知道,脸黄黄的,瘦得皮包骨头,进去的时候东倒西歪;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一阵风来都能吹倒。出来就不一样了,个个精神抖擞,你们龙山寨东面的华侨农场就有几个,经常从村边上通过。
龚凡梅点了点头:“就是,就是,我看到过的。”
那个村又重新修建了高高的礼拜寺,黄色的琉璃瓦屋顶金光闪闪,屋檐上的装饰好像度了金,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发出黄色的光。
屋顶上四个方向都放上了高音喇叭,每天天蒙蒙亮,就发出只有他们民族能听得懂的声音,在四五里左右的地方都能听到。
别的民族很反感,因为听不懂只能当成噪音,天天在噪音中生活让人烦躁,另一个是,没他们村有钱,嫉妒得烦躁,民族矛盾就产生了。
首先是别村寨的村民从他们村里通过,一路受到监视,有的人进去后好奇的东张西望,他们认为是政府的线人,来了解情况的,先打个半死,抬出村外,丢在马路边。
从那以后别村也不让他们民族通过,有去的赶出村外,后来真很少来往了,有直路不走绕道走弯路。
他们村不交公余粮,好多村都不交公余粮,他们村不执行计划生育,别的村也不执行计划生育。他们在街上卖东西从不交税,也没人敢去收。
有富人就有穷人,特别是吸毒没钱的穷人,他们会去偷,会去抢,甚至会去杀人。
农村最值钱的就是耕牛,他们偷牛的技术很高,先把狗毒死,用药把主人熏昏,武侠小说祖传秘方用上了,很轻松的就把牛牵走。有时候夜深人静,风又大,熏来熏去费事,直接抢了赶着跑,前面赶着牛跑,后面主人追,看偷牛的跑进了那个回民村,只能回来了,认倒八辈子霉。以前进去找过的,牛明明就在一个大布罩里,别人就是不认账,去动一下,打死你,扔出村外去。
可以说是无法无天了,有一次公安干警到那个村抓捕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