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正气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地正气歌-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远山进屋后那人便开口到:

    “在下秦暮阳,多谢恩公援助之恩。”

    平和的话语透着些许书卷气息,然人不由得生出一股亲近之情。

    “我叫张远山,是这清远镇镇长,区区举手之闹,何足挂齿,出门在外难免遇到些意外,这等情况没遇到便罢了,既然让我遇到,哪有不帮的道理。不然,哪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事你也就不要挂在心上了。”

    “也罢,大恩不言谢,既然恩公如此爽快,我再过分计较,到是显得我矫情了。”秦暮阳微微一笑,便不再在这个事情上纠缠。而后又道:“我看恩公面有忧sè,不知是何事困扰,能否告知在下,看在下能否助恩公一臂之力。”

    清远镇虽然地处较偏;出售些货物也是大家定期组织人手送到城里;少有外人到来;但张远山毕竟是一镇之长;也是有些眼力的。

    张远山听秦暮阳如此说,心中便想:“此人虽面sè苍白,但也透着一份书卷气息,瞧那身子骨虽然修长,却是不见得雄壮。一身气质不凡;只怕来历也不简单;也像是个有些学问的人,只是不知为何会昏倒在路旁。难道是个落难之人?只是不知若他真有些学问,愿不愿意在这儿当个私塾先生。”

    张远山心中想着,口中说道:“你也别恩公,恩公地教我了,我看你年纪估摸着也没我大,不嫌弃我山中汉子粗鲁,便叫我一声大哥好了。”心想,若你叫我大哥,乘着我救你的情,你也不好拒绝你大哥的要求吧。想到这儿,他脸上也不由得红了一下,只是在他有些黑的脸上,倒也不是那么明显。

    张远山本不是这种爱耍些小心肠的人,只是他也是却是没什么办法了,去城里也是碰运气,跑那么远不说,去了还不一定请的到,既然都是碰运气,现在眼前既然有一个,何必又舍近求远呢。若真的不行,大不了再跑一趟就是了。于是,这个耿直的上例汉子不得不耍了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心眼。

    “怎么会呢,若不是恩公,在下还有没有命还说不准,怎么会嫌弃呢。那大哥,小弟便有礼了。”说着秦暮阳朝着张远山双手抱拳,微微一拜。

    张远山见秦暮阳如此,心情大好,哈哈哈大笑几声,而后将私塾的事尽数告知秦暮阳。

    秦暮阳听后便道:“实不相瞒,小弟已是个无家之人,正不知何去何从。虽不敢称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也算得上有些学问,既然如此,我就在此落下吧,还怕大哥不要嫌弃我这多出来的这张吃饭的嘴才好。”

    “哈哈哈,”张远山大笑一声,“贤弟这是哪里的话,你肯留下,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会嫌弃,那贤弟就好好休养,等私塾落成,你便是我清远镇的私塾先生了,我这就先走了。”

    “好,大哥慢走。”秦暮阳应到。

    而后张远山便大步离开了。

    张远山自己的房间中,“老爷,你怎么随便让一个来路不明的人担任我镇的私塾先生,若他心有不轨,那……”张远山的老管家向张远山说道。

    “来路不明?福伯,不错,贤弟他是来路不明,但,你知道,不知是我和山里的野兽打多了交道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有一项别人所没有的本领,就是我可以从任何一双眼睛里看出那双眼睛主人的xìng格,从未出错,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贤弟,他绝对不是那种忘恩负义,意怀不轨之徒。”



………【第二章 张静远】………

    秦暮阳就这样在清远镇落下了脚,张远山对这个捡来的兄弟感觉十分投缘,一有空便道私塾与其喝酒聊天。

    而在秦暮阳来到清源镇的前几天,张远山的夫人林妙音正巧怀上孩子不久,于是张远山便让秦暮阳给他那未出世的孩子取个名。

    当时秦暮阳沉吟片刻便道:“大哥为张远山,而此镇为清远镇,我看莫不如就叫张静远吧。”而且断言只此一个名字便是足矣。

    于是,张远山那未出世的孩子的名字便这样定了下来。

    在林妙音怀孕期间,秦暮阳不时便会来张家看看,而且每次都带着一些张远山没见过的花草奇石,而且是指定下人摆到特定的位置,即使偏差一丝一毫也不行。张远山对此虽然疑惑,却也没有过问,而且那些花草奇石摆在那里之后居然给人一种浑然天成,本该如此的感觉。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林妙音果真在一年之后平安诞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婴,自然便是早已取好名字的张静远了。张远山一家人自然是大喜过望,而秦暮阳更是将他从未离身的一块玉佩赠与了张静远。

    张静远出生之后,转眼便是六年过去了。

    张家花园。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孩童端坐在花园里的石桌旁,认认真真地看着手中的那本书。略显稚气的脸上透着一股书卷气息。算不上雄壮却长得十分匀称的身体挺直地坐在石凳上。身上的白sè长衫更为他增添了几分书卷气息。

    这时一位老人走了过来,看到那个孩童,立刻开口说道:“小少爷,原来你在这里啊,老爷让你过去一下,他和夫人在大厅等着你的。”

    孩童放下手中的书本,看向老人,说道:“我知道了,孙爷爷,我这就过去。”说完便起身朝着大厅走去。

    这个老人便是福伯,而那个孩童,自然便是张静远了。

    不一会儿张静远便到了大厅,张远山和林妙音正坐在里面互相交谈着。张静远进来之后朝着两人一拜,而后叫道:“父亲,母亲。”

    两人自张静远进来便停止了交谈,在张静远叫过之后朝着他点了点头。

    “不知父亲叫孩儿过来所为何事?”张静远向张远山问道。

    “再过几rì便是你满六岁的生rì,我和你娘寻思着叫你过来,是问问你喜欢何种兵器,我们也好做些准备。”张远山慢慢说道,眼中饱含着父爱特有的严慈。

    在清远镇家家都是靠着进山打猎来过活的,所以但凡是男子,都得会些刀枪棍棒什么的,甚至有些女子也会拳脚功夫。只是所有的孩童在满六岁之前大人都是不会让他们接触武器的,一来是孩子太小,对武器还没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知,二来是因为此时孩子身体还不宜舞刀弄枪。故而所有的孩子在六岁之前都是以锻炼身体为主,毕竟无论是怎样的利器,都是人来使用,而身体便是本钱,若身体没有足够的基础,也无法驾驭的了手中的武器。所以,在清远镇,大人们都是在孩子满六岁的生rì那天才会将自己孩子喜欢的武器交给自己孩子的。

    “父亲,孩儿想要一把剑,一把长剑。”张静远眼里闪过一丝兴奋,好不犹豫地对张远山说到。

    “剑?你想要一把剑作为自己的武器?”张远山诧异道。

    在清远镇人们大多会选择刀,枪,斧,弓箭等武器作为自己的兵器,因为这些武器都是适于山中狩猎所用。而剑虽然有着轻便灵巧的优点,但在面对山中野兽的时候劈不如刀,斧狠,刺不如枪长,而且想要在剑上有成就必须有着良好的天赋以及不懈的努力。所以在主要以狩猎为主的清远镇剑可算是很偏门的武器。

    “不错,父亲,孩儿正是想以剑作为自己的武器,难道父亲认为有什么不妥?”张静远见父亲面露讶异,不由开口问道。

    “不妥倒是没有,只是你可知道这剑在你面对山中野兽的时候可会让你吃力不少啊,我本想将家传的银芒红缨枪传与你,看来此时却是不用了。”张远山用略带遗憾的语气说道。

    “孩儿多谢父亲好意。”张静远见父亲有些遗憾,心中也不由有些歉意。但也没有因此改变主意,继续想张远山说道:“只是孩儿心中喜爱的武器是剑,若勉强使用其它武器,却不免有些强扭的瓜的意味,难免会事倍功半。且只因区区上中野兽便让孩儿改变心中所好,这也绝非孩儿之xìng。”

    “也罢,既然你如此坚持,那此事便依你就是了。”张远山见自己儿子如此坚持,也知道自己儿子决定了的事便极难改变,也只好由得他去了。

    “多谢父亲成全。”张静远见父亲同意,一脸欣喜,连忙向张远山谢到。

    “好了,既然此事已定,你便先行下去吧。”张远山挥了挥手道。

    “是,父亲,母亲,那孩儿这便告退了。”

    说完张静远便转身向着厅外走去。走了几步,张静远脸上闪过一丝犹豫,略微思考片刻之后蓦然转身,看着张远山一字一顿地说道:“父亲,您可知,静远之志,从来都不在——清远之山。”说完,也不等张远山做出反应,便转身继续向外走去。

    **********

    秦暮阳在这六年里依然过着白天教书,晚上便自己看一些书,时而和张远山喝喝酒的平淡rì子。

    对于张静远,秦暮阳可是喜欢的紧,却又是从来都不会惯着他,张静远一旦犯了什么,照样是该怎么罚就怎么罚,丝毫不得偏袒。

    张静远从小便对诗书充满了兴趣,在他一周岁的抓周礼上,他毫不犹豫地在满桌的物品中准确的抓住其中的一支笔和一本书,自顾自地玩了半天,秦暮阳对此很是高兴。

    张静远从小便比同龄的孩子聪明,学什么都比别人快,而且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秦暮阳也乐得教这么个小神童,教的是格外认真,也格外严厉。

    张静远在三岁时便可轻松阅读各种书籍,于是秦暮阳便将他多年的存书渐渐地拿给张静远自己慢慢看。而张远山每次进城交易也会给张静远带一些书回来,张静远虽然看的书多,但在秦暮阳的教导却没有死读书,读死书的习惯,往往是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这更是让秦暮阳欣喜不已。

    所以张静远虽然今年才六岁,读的书却不比城里某些学堂的学生少,而且因为他没有落下读死书的毛病,让他周身有着一股灵动的气息,浑身散发出一种自然而然的书卷气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