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快春秋I&II》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捕快春秋I&II-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殷扬笑道:“你二人还是在我们这的小赌坊里过过瘾吧。真要是去了‘如意坊’,万一输得倾家荡产,光了屁股,就只能要饭要回高邮来了。” 
  “哈哈哈……”其余人哄笑一片。 
  这时,有衙吏披风带雨急急来报,说徐知州紧急升堂议事,让全部人员速速前去。 
  戴能听报,不情愿地放下手中碗筷,怪眼一翻,道:“这快下漏了的天气,连老鼠都不愿进衙门,怎会有人跑来报案?” 
  那名衙吏小声道:“并非本州人来报案子,是来了群惹不起的人。” 
  周正道:“既不是本州的案子,那大老爷升的什么堂,议的什么事?” 
  殷扬也道:“在高邮地界还有知州老爷惹不起的人?莫不是上面的大老爷来巡查高邮了。” 
  那名衙吏摇头道:“不是上面的大老爷,排场却要胜过上面的大老爷数倍。他们无官无职,偏是嚣张得紧。”他催促道:“你们去了就知道了。” 
  这时,黄芩已穿好蓑衣,戴好斗笠。他回身招呼屋内十几个捕快,道:“走,去瞧瞧是什么惹不起的人物。” 
   
   
   
  第6回:兴师问罪宁王运宝遭劫,打捞沉船渔民借机得利 
   
  沿着条长长的青石甬道,黄芩等人拾级而上,走过百余米,就是高邮衙门的大堂。大堂前匾联高悬低挂,尤以门额正上方横着的行楷金字匾额最为惹眼,上书“高邮州正堂”五个大字。 
  一众捕快解下雨具,经通报入了大堂。 
  大堂内可谓高敞轩昂,规矩分明。首位设有三尺公案,上摆有惊堂木、知州大印、文房四宝和签筒。签筒内插着刑签、捕签等红绿头竹签。公案后放着张太师椅。太师椅后竖着道可以移动、开启的屏风,上绘色彩鲜艳的海水朝日图,寓意为官者要清似海水,明如日月。顶梁上的匾额照例书着“明镜高悬”的字样。大堂左右两侧各有粗大黑漆立柱,靠着立柱摆着徐知州的所有职衔牌。每当他出行时,这些职衔牌都要打在轿前,显排场、撑面子。堂内西侧立着堂鼓,东侧卧着刑具架。架上摆有十余根行刑用的水火棍和竹板等。那些竹板有粗有细,有宽有窄,还有四棱子的,打起人来自然轻重大不相同,令人望而生畏。 
  此时刚过晌午,但下不尽的大雨使得天色异常昏暗,堂内已张挂起了灯具。 
  黄芩惊见徐陵徐知州居然没有坐在太师椅上,而是唯唯诺诺地站在堂中,他身前不知何时已支起张坐椅,椅上四平八稳地坐着一人。那人衣冠楚楚,外罩五色锦缎长袍,瘦长身体,肤色发黄,面上皱纹甚多,一双单凤眼显得很有心计。就样貌而言,他已年过五旬,但精气十足,虽是坐着,却颇有气派,身后还拥立着服饰各异的一众七八人,大部分面容凶厉且神情傲慢。 
  黄芩虽心存疑问,却目不暇视,携了众人拜在徐陵面前行礼。 
  徐陵挥手示意他们旁列一边,说道:“这位是宁王府里的内务总管郭仁郭先生,他此番跋涉来到高邮,是得了宁王之令,代表宁王而来。” 
  听到“宁王”一词,四下皆惊。 
  宁王何许人也? 
  宁王姓朱名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五世孙,袭封宁王,爵于南昌。他志大才疏,却精于巴结京中权贵,且知晓当今武宗皇帝□玩具,于是经常献些奇巧玩意儿入京讨皇上欢心,不久便大受赞赏、深得宠信,是以,在他的属地江西,乃至京师朝中都颇有些势力。不过,此人小肚鸡肠,睚眦必报,一般官员不论品级大小俱畏他三分。 
  都说孤假虎威、狗仗人势,郭仁虽然无官无职,却是宁王府里的总管,此番前来更是替宁王办事,表面上虽然有礼有节,骨子里却是颐指气使;虽说徐陵是大明朝堂堂从五品的地方官,但怎能和王公贵族们相提并论?比起高高在上的宁王,若说一般百姓已是低到了尘埃里的话,徐陵也不过是仅比尘埃高一点的杂草罢了。他知道象郭仁那样的总管常侍奉主子身侧,若是自己一不小心得罪了此类人物,必会遭到他们在主子面前的诋毁,到那时,自己只怕连死都不知怎么死的,是以不得不各外恭敬。 
  徐陵抚了抚颌下长须,同时向坐椅上的郭仁微施一礼道:“现时已依先生所言将衙内公人聚齐,有什么话,还请先生明示下官。” 
  黄芩听言暗里又疑又恼。疑的是南昌、高邮相隔千里,各为管区,宁王怎会差人大老远的跑来高邮下指示;恼的是这郭仁明明只是一名家奴,充其量不过宁王身边的一条走狗,却在这里趾高气扬地扮大人。 
  座位上的郭仁微微颔首,四顾周围众人,佯作谦恭对徐陵道:“徐大人客气了。” 
  明明是他自己要显摆威示,才让徐陵将所有公人叫来,嘴上却说是徐陵客气。 
  徐陵忙回道:“先生远道而来,下官未及尽地主之谊,何来客气,只有惭愧。” 
  郭仁轻咳了几声,缓缓自坐椅上站起。 
  站起的同时,他瞬间寒起一张老脸,面色阴沉,与刚才判若两人。他道:“徐陵,你可知罪?!” 
  这变化来得极快,徐陵不禁愕然,道:“下官何罪之有?” 
  郭仁“哼”了一声,道:“十五日前,宁王的一艘货船被劫,地点就在大运河与樊良湖交界的上游二、三里处。”顿了顿,他又道:“却不知那段水区吏属哪个州县管辖?”显是明知故问。 
  徐陵面色大变,心中叫了声‘苦’,道:“那……是区区下官的辖区。” 
  郭仁目光一凛,道:“你作为治理一方的父母官本该全力保障属地的安宁,可现下,此地的贼人连王爷的船都敢劫,治安可见一斑,盗贼横行已是不必说,百姓安危更加不用提。这责任该由何人担待?!” 
  徐陵心道:你怎知劫船的就是我高邮境内的贼人?宁王的船从南昌出发,直到此地,其间经过多处州县,极可能早被不知何地的贼人盯上了,不过是等到我这里才下手罢了。而且,此船运的若是十分重要的官货,为何不事先通知我在这段水路护航,事后又不曾及时到州里报案?偏今日突兀前来兴师问罪,是何道理?! 
  但这话若一出口,他想不得罪宁王都不成,是以也只能放在心里磨一磨,嘴上全然闭口不言。 
  郭仁继续盛气临人道:“徐大人,无论如何你总要给我们王爷个交待!否则……”他没有说下去,可言下的威胁之意却再明显不过。 
  站在他身后的七八人纷纷附和叫嚣,一时间大有咆哮公堂之势。 
  几十名衙吏瞧在眼里,恨在心里,却敢怒而不敢言。 
  “敢问郭先生,宁王这船是要运往何处?”有人平静问道。 
  问话的是黄芩。 
  郭仁斜了他一眼,并不搭理,只转向徐陵,阴阳怪气道:“这公堂之上,可有他说话的份?” 
  徐陵微微一笑,道:“他姓黄名芩,乃是高邮州的总捕。既然宁王就此事要下官给个交待,少不得须差他前去办事,所以还请先生替他解惑,也好方便行事。” 
  这种时候,他巴不得有人出来救场,转移郭仁的注意力。是以,黄芩上前说话,他并不予以阻拦。 
  郭仁“哦”了一声,道:“黄捕头听好了,宁王的货船是要往京里去的。” 
  黄芩想了想道:“京里?那运的想必是官货喽?” 
  郭仁沉吟片刻,支吾道:“……那是自然。不过,黄捕头身为负责治安的公人,是不是官货和你缉拿贼人、查找失物有何干系?” 
  黄芩朗声道:“官货极是好办,先生只需按律报案,留下字据,写明官货种类、数目、运上京师有何用途等等,我高邮州全体捕快、官兵便可依此查找。若还不得力,就作报上呈,让应天府再派人下来查找,终会给王爷一个交待。” 
  郭仁面露难色,道:“这样未免效率太低,如何能找得回来。” 
  徐陵恍然大悟,知道那船上载的绝不是官货,心道:‘难怪被劫那日不见他们报官,想是载了私货偷带入京,所以不能报官。等发觉仅凭已力找回无望了,才派人来高邮,想拿王爷的位子压我,逼我出借官府力量帮他行私事,寻私货。’他心感无奈,暗叹一声,又想:‘但我明知这样,却也不敢轻易得罪宁王,不得不出力帮忙。’ 
  黄芩自然也是心下雪亮,表面却装糊涂追问道:“既然这样,以先生估量,那些被劫货物可算贵重?”他这话倒有几分象是用来挤堆郭仁。须知,能令的宁王派遣人手来高邮,被劫的必是贵重之极的东西,若不是奇珍异宝,就是金银无数了。 
  郭仁叹了口气,坐回坐椅上,气势已不如先前般嚣张了,道:“不管贵不贵重,反正王爷吩咐过了,知州大人什么时候把东西找回来,这事什么时候算完。”他伸手指了一下身后那七八人,道:“在此之前,我和王爷的这几位门客都会一直呆在此地,协助大人。” 
  又瞧了眼黄芩,他道:“黄捕头意气轩昂,一望而知乃是个中翘楚,想必不会令我等失望。若能找回失物,抓到凶嫌,少不得有你的锦绣前程。” 
  黄芩没有应他,而是向徐陵行礼道:“全凭大人作主。” 
  徐陵点了点头,道:“既然郭先生觉得我们能帮上忙,我们就尽力而为吧。” 
  其实,宁王的货找得回来,找不回来,劫船的人抓的到,抓不到,黄芩根本不关心。他之所以上前问话,是因为动了念头,之所以动了念头,是因为听见郭仁说起宁王货船被劫的时间,是在十五日前。偏偏杨福被秋毫针射死的时间,也是在十五日前。这时间上的巧合使他脑中忽然浮现出一个大胆的猜测:劫宁王货船的会不会就是‘秋毫针’一拨人?杨福又是不是因为碰巧目睹了劫船,所以被杀人灭口?根据雷铉、武正海所言,‘秋豪针’一拔人驾了艘空船转入樊良湖中隐匿起来的时间,是在个把月前,也就是宁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