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风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却风归-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叫它么?它想了想,觉得不是。这只红色的鸟气势汹汹一副寻仇的样子,铁定不是找自己。
  “不出来是不是?不出来的话我让江水倒着流!”
  忒恐怖了!逆流就逆流呗,还倒着流,真是没文化,嘲笑一个先。
  “再加上江里所有生物陪你殉葬!”
  “我——”它刚要说什么,一股水流从底下撑起,身体被擎出江面。
  “喂喂喂!”它大叫。
  河伯的声音从水下传来:“神兽大人,您两老之间的事小的管不起。得罪了!”
  “喂,”它很疑惑:“你搞错对象了吧?”
  “没错,找的就是你。”
  它抬头,以为自己看到了一团火。
  赤羽纯阳,个头小小,每一翼,似乎都是炎的幻化,跳跃着明亮的光芒。
  顺口不知怎么溜出一句:“麻雀?”
  朱雀很是睥睨地瞧了它一眼,哼道:“我问你,为什么不回北海?”
  “北海?”
  “还记得叫我麻雀,不记得自己的老窝了么?”
  乌龟愣一愣:“我的老窝——不就在这里吗?”
  朱雀周身炽焰顿时升高三丈,那气势仿佛要把它压到地底下去:“告诉你,别以为装失忆就可以混过去,人间那笔帐我还没找你算呢!”
  乌龟一边想着哪个遁逃的法术用得最灵,一边不怕死地道:“我没去过人间呀。”
  “你——”朱雀气急,反倒不说话了,一道碧雷直接劈来:“叫你装!”
  哗啦,水柱被打散,再看,乌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朱雀冷笑数声,掠身朝它驾起的云头扑去:“今天不跟你好好打一场,这笔帐就没完!”
  远远地,一青一白两个身形逐渐浮现。
  白影道:“真不明白,阿雀何故这般喜欢找阿武的麻烦?”
  青影似笑非笑:“你应该这样问,朱雀何故只喜欢找玄武的麻烦。”
  “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
  白影想了一想:“难道因为阿武其实是咱们之中最具灵性的,偏偏表现得最呆,让阿雀觉得不爽?总不可能真是那个外号的原因罢。”
  “三十万年前,玄武率先解散自己的元神,将七魄化归三界,朱雀当时的表现,你可还记得?”
  “啊……”白影停顿片刻,方答:“司掌毁灭与重生之力的南天神兽的愤怒,我可不想再领略一次。”
  “看看它在人间的表现,是不是有些相像?”
  “原来如此!”白影恍然大悟:“当时阿雀也是带着不满去投胎的,它怨我没让它跟阿武生在同一时间……这能怪我么,它堂堂一号上古神兽,又是第一次轮回,总得好好安排不是……”
  “结果安排出个让人闻之变色的杀人魔王来了。”青影莞尔:“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言归正传。你为什么也走了玄武的老路?”
  白影道:“你这不是明知故问。”
  青影道:“当年我冒死偷出精魂,只是因为不想就这么失去我的两个好友,后来,天帝下达死令追捕我;再后来,我发现了一些事……告诉我,一开始,你们是不是就已经知道了什么?”
  白影沉默下去,良久才道:“整件事情,你其实最应该去问阿武。只要它愿意,它可以看透一切乃至万物的命运。当年,它也许预料到了某些事情吧。”
  青影道:“问你不是一样么?”
  白影苦笑:“我散去七魄,更有一些私人原因……阿龙,我了解你心中所想,魂魄合一后也一直支持你的所作所为,但是,变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既然走到这一步,我已经不可能回头,也不想回头。”青影以强硬的语气打断它的话:“玄武因为转世导致魂魄合一延缓,但我有办法让它提前觉醒。至于那件事——只要它没有异议,朱雀也不是问题。你以为天帝为什么索着你们的精魂不让你们进入正常的六道轮回?为什么对我偷走精魂如此惊惶失措甚至痛下杀手?又为什么专为朱雀建造规模宏大的南天云城让众神又羡又妒?有时候我真不想多想,可又不能不多想。十万年了,你看看这十万年来,天界已经堕落成什么模样!”
  云散云收。
  千百年来,地面沧海桑田,天上日沉星黯。
作者有话要说:  

  ☆、新兴之邦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
  连绵的阴山在北面横亘千里,敕勒川正置东南,金河绕城流过,城东有白渠水,再往西是黄河。
  “啊,望见盛乐了!”
  起伏无际的平原丘峦间,一支由壮士和家眷随从组成的庞大队伍驱赶着畜群行进,人喧马嘶,尘土飞扬。这些胡人一个个身穿赭色衣袍,儿童剃头,男人辫发,妇人头戴摇冠。
  领头者有四人,两人在前,一男一女两名年轻人在后。听了前头年长者这么说,后面白马上的少女轻挥一鞭,越马上前:“爹,我先进城里头看看!”
  “凛丫头,嗨,等等!”裤腿一长一短的中年人唤。
  另一年轻人道:“舅舅莫急,我去追她。”
  “喂!”他只出一个字,年轻人已驰远。
  中年人摇头,对身旁落腮胡大汉道:“凛丫头是身下那马使不得这么慢蹭蹭了,于桓怎也变得这般性急?”
  盛乐城下,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城脚两个小孩在抱腿抱腰抱脖子摔跤,其余赶车的、挑担的、骑马的、撵羊的,南来北往,络绎不绝。
  城墙根下贴了一纸卷帛,不少人围在那儿,指指点点。
  一名红发少年倒骑着一头毛驴慢悠悠经过,瞥一眼,原来是一张以汉文、鲜卑文、匈奴文三种语言同时颁布的王榜。
  “老丈人,上面写着啥呀?”一个汉人以请教的口吻问正仰头眯眼的白胡须老头——看来人要是不识字,你用再多种语言也没用。
  老头摇头晃脑念道:“‘登国元始,百废待兴。按衰乱之弊,兵革并起,民废农业,诸事虽殷,然经略之先,以食为本。国内人民,可择地使耕,辟土垦田,免徭去役,休养生息。’”
  汉人抓抓头:“啥子意思哟?”
  老头笑道:“好讲得很,新代王给我们田种,而且不收税赋,无需徭役。”
  “真的?”
  汉人眼睛一下子放光。
  “对啊,”老人又看看后面较小的字:“不过你须先去长史府登记造册,然后——”
  他话没说完,汉人已经拔腿跑开:“多谢老丈人,俺这就去长史府啦!”
  老人好笑,这时一黑一白两匹神骏驰到近前,马上骑士一拉缰,唰,齐整整定住。
  老人暗喝一声好马,细一瞧,可不是,黑马肌腱有力,皮毛油亮光滑,已是马中珍宝,而那白马竟似比黑马还要高上一品。
  白马上坐一名少女,圆脸蛋,双眉修长,英气逼人,她对黑马骑士道:“表哥,那宫卫说代王竟然去‘躬耕籍田,率先百姓’去了,你说是不是真的?”
  青年道:“我们先围城找上一圈试试。”
  少女道:“这称了王果然就不同啊,太有架子啦,还不让我们进去!待会儿若找见他,他要是真端着,我可要后悔了。”
  旁边一个鲜卑人经过,听了,插道:“错啦错啦,代王平易近人着哩,刚才还拉着我教我收麦子!”
  王榜前众人一闻,呼啦啦围上去,七嘴八舌问:“代王?你瞧见代王啦?”
  “麦子?麦子是啥玩意儿?”
  “他真的在种田?”
  “在哪儿呀,我也瞅瞅去!”
  “他长得怎么样,是不是很有威严?”
  什么聒噪语种都有。鲜卑人一个头两个大,想溜,少女可不让他溜成,堵住他退路,问:“代王在哪儿?”
  北方的天,宽广湛蓝;北方的田野,升腾着生气。
  拓跋珪直起身来,捶捶腰,对青色衣服的清癯人影道:“想不到收麦子比放牛羊累多了。”
  张衮抓住一把麦秸杆,手中镰刀一挥,一片金黄便落在了手里,笑:“一直猫着腰,自然会酸的。”
  拓跋珪手轻轻捻了捻穗子:“麦粒好像很容易就掉了下来。”
  “秋播春收的就是如此,成熟时枯黄得很快,容易落粒,而且一经风雨,便成灾损。”
  拓跋珪点点头,看看张衮,又笑:“听说最近你忙得两脚都不落地啊,我看下午你便回你的长史府,示范这半日也够了。”
  “主上连收三日不歇,做属下的岂敢喊累。”
  “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嘛!计口授田,人都要把门槛踩平了罢。”上午拓跋烈去请他,没到门口就被挤了回来,直呼不是人干的活。
  “人多是好事,”张衮眼下有淡淡的黑圈,他抹了把汗,“主上重视种麦,亦是好事。”
  “收麦难,种麦想必更不易,以后我决不让我的兵马乱践麦田。”
  “那不是成了魏武帝?”
  “曹操?”
  “嗯,相传魏武也非常重视麦子种植,下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有一次他自己的战马闯进了麦田,他以身作则,割发代刑,颇得民心。”
  “好一个魏武。”
  两君臣说说笑笑,田边土道上突然响起一阵马蹄,但见一白一黑两匹骏马飞速而过,不多久又倒了回来,白马上的人使劲儿扬手高喊:“大翁君!”
  拓拔珪眯眯眼,搭个凉棚:“凛真?于桓?”
  穆凛真兴奋地:“我们勿忸于还有莫那娄部的都来啦,阿爹跟莫题首领在后面!”
  “真的?”拓拔珪闻言将稻穗交给身旁侍卫,迎着走过去。
  那边穆凛真于桓也翻身下马,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没见,彼此感觉是对方都变了,有些不敢认的模样。
  张衮上前,他并不认识他俩,问:“这是——?”
  拓拔珪介绍于桓是勿忸于部首领,穆凛真是他表妹云云。又问凛真:“你说莫题首领也来了?”
  “对啊,”凛真指指于桓:“本来是我跟爹来,结果他说他也来,后来半途遇到莫那娄部的,我爹跟莫题首领聊了一晚上,然后莫题首领决定也跟着一起来。”
  “他们人呢,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