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世界--凡人软哲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绷紧世界--凡人软哲学-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种条件使事情向有利方向发展。
  这章引述古文较多,无非是要强调顺势而上的方法确实要引起注意。总之,不执著、抓重点,可利用或好或坏各种形势,“顺”之而“上”,这样连石头都可以漂到水面上。何况我辈凡人,如果具备了强大的意志,什么奇迹不敢创造?
  到此,一众凡人基本搞清楚了办法原则,变不变蝴蝶就看怎么干了。本篇依据第一篇的“理”,总结了大志者敢于挑战极限、展现最辉煌的人性之法:以容纳矛盾、投入冲突、关注内因、实事求是来颐养智慧;以自信来转动规律、超越极限,以坚韧而不固执来获得力量;从考虑变化、纵目远眺、面向主要冲突、平衡最小原理和极大法则出发来制定战略;把策略和时间因素结合起来运用,善用缓急、时机,以行云流水一般的策略流来实施战略;不粘着于顺势或逆势、善于抓重点,最后成就大志者之伟业。这就是修养上智慧包容、自信坚韧;行事上纵目战略、善用缓急、顺势而上。
  这些“法”看起来也没有任何奇特之处,我们不是常说“用兵如有神”,这不是说“兵”如有神,只要它是兵就行了,而是说“用”如有神,关键是“用”。我们已经找来了一群可以打仗的“兵”——法,它们不是残兵游勇,只要应用得好,相信毛毛虫也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的。
  第三篇 道—绷紧的松弛——凡人的人生境界
  前面两篇的研究,基本上是从单个客观—划割赋意—主观系统出发的。自然会问的一个问题:当很多这样的单个系统放在一起,也就是由人而形成社会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关于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本来我很腼腆,对社会有一点隔膜感,并没有资格发表对社会的看法。但后来发现这类困难而复杂的难题可能超出人的能力,没人可以给出满意的答案,这又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反正没人知道答案,并且嘈嘈杂杂的声音太多了,石头底下的蟋蟀舒展一下喉咙,估计还是安全的,请诸位凡人大度。为了更好的让众凡人看清我的想法的来龙去脉,我会采用比较学究一点的方式,当然非常严格的逻辑依然不是我所感兴趣的。
  每个人都是一个意志的个体系统,社会是这些系统的综合体。在社会当中,这些个体系统互相碰撞、相互影响。我认为,这些碰撞带来的最重要的结果是:意志有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展现方式,或者说社会给了意志一个更宽广的舞台。设想一个极限情况,只有一个人的世界,意志只能通过客观…划割赋意…主观这个渠道宣泄到唯一的客观—自然界上,那么意志只有一个“自然界”这个舞台来展现自身,像《罗宾逊漂流记》所描写的那样。当存在多个个体系统的情况下,经过碰撞,对于每个人而言他的“客观”世界就扩大了,已经超出了自然界的局限,包括了更为宽广的“社会”客观。根据客观—划割赋意—主观这个模式,“客观”这个舞台的扩大,使意志所蕴含的“能量”具有了更多宣泄的潜在渠道。因为“客观”舞台的扩大不是平庸的扩大,社会这个舞台的多样性、丰富性甚至超出了自然界所能提供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 ,“社会”舞台成为意志的主要舞台,它为意志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展现方式。
  这些更加丰富的,对于个体而言意志可能展现的方式,我称之为体验空间。具体来说,我列举了一个不完整的现代人的体验空间,描述了一个人每天身体力行或滑入脑际的事情、概念或情感的体验清单:欲望,醉酒,家庭,嘲笑,欢欣,文化,理智,冲动,同事,直觉,大众,internet,游戏,奉承,唱歌,罚款,冲凉,请客,柔软,医院,电影,网聊,bbs,阅读,钱,运动,办公室,开车,房子,咖啡,钟表,人际冲突,酒店,绝望,公关,旅游,政府,吃饭,批评,表扬,建筑,爱人,音乐,黑社会,白天,世界,可怜,领导,正义,睡眠,下级,疾病,舒适,灯火,哭泣,环境,成功,杀戮,山水,不公平,朋友,家具,星空,可恨,沟通,升官,孤独,文字,散步,争吵,默契,水果,焦虑,健康,衣服,梦,商店,茶,水,气愤,汽油,战争,宠物,失败,银行,痛苦,瞌睡,饥渴,反感,电视,船,纸,黑夜,信用卡,笔,名人,风流,骄傲,裸露,发财,报纸,笑,性,真诚,镜子,谎言,冷热,理发,电话,美丽,死亡,出生……。
  这种种,正面的或负面的,成为构成体验空间的元素或意志的展现方式。在某些时间,我们的意志以这些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出现。譬如,“奉承”可以展现意志,“建筑”也可以展现意志,其他依此类推。体验空间的元素并不是包罗万象的,不是囊括了人的所有的意识,它的元素只能是通过“客观—划割赋意—主观”这个系统在主观里产生的影响。打个比方,就是客观…划割赋意…主观这支竖起的“笔”在主观这张“纸”上写出的“字”才能称之为体验空间的元素。体验空间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而意志却是抽象的,所以意志在体验空间的各种表现形式,就是抽象的东西在具体的东西里的显现,称之为“表达”。做一个类比,体验空间的不同元素代表不同的显现的“能量”形式—“显能”,意志则代表潜在的“能量”—“潜能”,“潜能”转化为“显能”,才能为人所测度,才“表达”了出来。
  这种意志可以转化成各种体验空间的元素,让我想起了佛教学说中的巅峰——天台宗的创始人智顗大师,所曾经开示的“一念三千”。他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玄妙深绝的不可思议境界,就是“一念三千”,其境界就是介尔一念中具足“三千性相”,也就是一个念头,同时具足所有可能的万象。 这多像我们这里的意志和体验空间的关系,对应起来我们概括出“一意三千”,一个意志,蕴含着体验空间的各种可能,体验空间的各种形式无不源于意志。
  人都是体验空间包裹着的人,唯一独存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永远无法排除掉这包裹而看到所谓的“真”人。人从来都不是赤裸裸的,都是被体验空间重整过的。从此我们却可以发现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人生的价值和人生的幸福产生了矛盾。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种矛盾。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幸福的源泉。人生的价值问题,我们前面已经给出结论,意志的强弱标度了人生的价值的大小,由于前面体验空间的研究,我们这里可以给一个更准确的说法:意志得到充分表达的人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但是人的幸福问题,比人的价值问题还要更复杂。根据我的观察,我判断,幸福来源于个体的体验空间的扩大过程。这个“幸福断言”意味着一个大的体验空间并没有带来幸福感,而是体验空间大的变化且是朝着扩大方向改变才给人带来幸福感。带来幸福感的是体验空间的总体扩大,加入了某个因素,而减少了原有的因素,都不会带来幸福。幸福是在变化过程中获得的,而变化一定意味着时间,同时,需要记忆来对不同时间点的体验空间进行对比,以确定体验空间的变化,所以时间和记忆就成了获得幸福感的条件。
  虽然这个“幸福断言”没有能够囊括所有获得幸福感的情况,但我认为幸福的主要和根本来源得到了说明。以下我列举了一些大家司空见惯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 人生第一次总是最美好的
  “第一次”代表了体验空间的扩大过程,它带来了幸福感。再一次的重复,并没有扩大体验空间的界域,所以给人没有留下印象。
  * 儿童、中年、老年的幸福
  儿童时期,大部分的经历都导致体验空间的界域扩大,且速度很快,所以童年的回忆即使是苦涩的,都会带来幸福的感觉。中年时期,人的体验空间虽然很大了,但是它的增长却基本停止,幸福的感觉很少了,很多人开始不自觉地寻找各种刺激,其实就是为了扩大体验空间。老年时期,一般而言其体验空间在不断萎缩,这时候老人如何获得幸福就变得很困难了。
  * 喜欢童话或魔幻故事的原因
  无论男女老少,都有人喜欢阅读童话或魔幻故事。童话或魔幻故事所描述的虚幻世界,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们一个幻觉,就是我们体验空间的界域变成了体验世界和虚幻世界之和,从而欺骗我们使我们感觉体验空间好像在扩大。当然这只对想象力丰富的人群有效。
  * 喜欢阅读历史的原因
  历史书籍的作用就如同童话或魔幻故事的作用,都使阅读者产生了体验空间正在扩大的感觉。历史不同于读童话或魔幻故事的地方,就是它更有质感和现实感,甚至经常使用名胜古迹来强化历史是读者亲历的体验,产生更强的真实感。其实,如果虚幻世界在经验世界里突然将其痕迹呈现出来,也会带来同样的感觉。这样,历史以更加逼真的方式给了人以体验空间扩大的感觉。
  还可以举出不少的例子来,但即使举出亿万个这种例子,也并不能证明“幸福断言”,只是说明“幸福断言”。实际上,我也不打算证明,可能也无法证明。能够用“幸福断言”解释这么多,已经超出了我的期望。
  还可以从“幸福断言”挖掘出更多的有价值的启发。我从幸福断言得到三个推论,可能还有更多的有待发掘。
  推论一、幸福主要来源于人和人的关系。因为人和人的关系提供给意志一个比“自然界”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舞台”,为体验空间的更快更持久的扩大创造了条件。人在世上,面临着个人和客体的关系。对于具体的人来说,客体就是物以及社会这两个方面。个人和物的关系,主要的就是解决个人的吃穿住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历史过程中,激发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和社会的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