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曲周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顾曲周郎-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间宅邸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但他知道,有她在,他便心安,心安之处即是吾家,想着便不由的揽过她的腰,两人边走边随意聊起了家常。周瑜常年带兵在外,今年年初先是平江夏,后来又是鄱阳练兵,军务繁忙,已是大半年没回过府,府中事务的管理,以及循儿、胤儿的教导,都是乔薇一人在操持,想着长时间没见她和儿子,周瑜心里就是一阵歉疚。
  “辛苦你了。”周瑜忽然停下脚步,将她拉进怀里紧紧抱住,叹道,“这两年我久不在府中,家里的事都是靠你一人费心劳力,对循儿胤儿我也没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乔薇立即伸手回抱住他,靠着他宽厚的胸膛,他的歉意让她也不禁有些感伤,她并不怨他,只是有些惋惜,如今一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的过个节都很难,然而这些也是无法改变事实。正想着如何宽慰他几句淡化他的愧疚,这时却有侍从来禀告说鲁肃先生拜访,乔薇闻言松开了双手,周瑜偏过头吩咐侍从去将鲁肃带去书房,茶水相待,随后抱歉的看向乔薇,然而还来不及他说什么,乔薇便笑着轻推了他一把,“军国大事重要,快去吧。”
  周瑜来到书房,见鲁肃身旁还站立着一位头戴葛巾,手持白羽扇,清俊奇雅,气度出众的男子。三人施礼见过分宾主落座,还不等鲁肃开口介绍,周瑜就笑问道:“这位便是人称卧龙的诸葛孔明吧?”
  诸葛亮轻摇羽扇,向周瑜颔首一笑,谦虚有礼又不过分客套,“久仰都督大名,一直无缘相见,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听闻先生在隆中时好为梁父吟,常自比于管仲乐毅,想来必是有济世安邦之才。”周瑜手持漆盏向他遥遥一敬,举止自然,英姿焕发。
  诸葛亮忙举盏回敬,谦逊笑道:“哪里哪里,亮不过山野闲人,不比都督文韬武略,乃江东股肱重臣,更何况顾曲周郎美名早已传遍江东,若将军不弃,亮还想向您讨教一番呢。”
  鲁肃看着二人谈笑自若,皆是天人一般的风采气度,不禁打趣道:“看来两位是知音相见恨晚啊!鲁某在此反倒显多余了。”
  周瑜和诸葛亮相视一眼,随即三人不约而同的笑起来,寒暄完毕遂进入正题,鲁肃到此本就是想将诸葛亮介绍与公瑾,促进孙刘联盟更加牢固,以便为抗曹大计更添胜算,想到主公断案定议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心里就是一阵欣喜,“公瑾,今日堂上议政你那一番抗曹言论可真是大快人心啊!哈哈,曹操自来送死安可迎之?这样的话,世上还有第二个人敢如此说吗?”
  周瑜眼眸微垂,顿了顿,才淡淡笑道:“自然是有,不过他现在已经不在了。”
  话音刚落,诸葛亮便猜到他所说之人,依旧笑得温文尔雅,“都督说的可是故讨逆将军孙伯符?”见周瑜点了点头,他摇着羽扇继续笑道,“想当年讨逆将军扫平江东六郡是何等意气风发,连曹操也不得不望江兴叹,可自亮踏上江东土地以来便处处闻降曹之声,如今识得都督与子敬方才知讨逆虽殁,然其志未亡。汉贼不两立,我主刘豫州亦是誓死抗曹,如今两家精兵合到一处,何愁曹操不败,曹军败退必然北还,适时荆州、东吴的势力自然增强,再图中原也指日可待。”
  诸葛亮的话中分明有希望打败曹操后由刘备负责荆州的意思,子敬是想拉拢刘备投靠东吴,可这刘备乱世枭雄,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刘表,反复无常,又极善笼络人心,怎会甘心为人下?如今虽然结盟,但绝不能任其坐大,日后成为我江东大敌。心中闪过诸多思量,周瑜面上却依旧从容不迫,“先生所言极有道理,俗话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但瑜带兵多年,亦深知三军之患生于狐疑,所以还望刘豫州积极配合我江东战略行动,切不可露出破绽为曹操所乘。”
  两人都是极其聪明的人,一点就透,诸葛亮点头笑道:“这是当然,都督尽可放心。”他出使东吴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吴侯出兵解刘备之危,如今已然达成,其余的战后问题都是后话,重要的是先要合力抗曹。
  三人聊了许久,不知不觉已是落日西沉,鲁肃见天色渐晚不好多做打扰,便与诸葛亮起身请辞,周瑜亲自送二人出府,随后又再次去侯府见孙权,实际分析曹军实力好让孙权更加安心。
  “众人徒见曹操书中言水陆军八十万,而各惊恐,不再分析其中虚实,即提出降曹意见,毫无道理。现据实以校,曹操所率中原之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已疲劳日久,所得刘表军队,最多不过七八万,况尚怀狐疑。曹操依靠疲病之卒、狐疑之众作战,人数虽多,亦无所惧!只要有精兵五万,足以破曹,愿主公勿虑。”
  孙权边听边点头,末了长呼出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公瑾,你说到这个地步,非常合孤的心意。子布、文表等人,各顾自己的妻儿老小,挟持私虑,让孤深失所望,唯独你和子敬与孤意愿相同,这是上天派你们来助孤呀!五万兵一时难以立即集结,现已选出三万人,船粮战具都已备好,你与子敬、程公率兵先行,孤当续发人马资粮,为你们后援。”
  周瑜闻言一笑,先前主公面对诸多主降之声不表态,但实际早已拿定主意并将一切准备好,看来倒是他多虑了,仲谋早已成长为独镇一方的明主,而不是当年跟在兄长身后的少年了。
  孙权碧眸中闪过一抹思量,微弯下唇角,看着周瑜道:“公瑾若能战胜曹操,那固然是好,若战事不如意,便还至孤处,孤当与曹操决一死战!”
作者有话要说:  

  ☆、西进夏口

  常年军旅养成的习惯让周瑜天刚微亮便自然醒来,彼时皆是他早起时乔薇还在熟睡,清晨日光的照拂下,帐中她美丽姣好的睡颜似乎泛着白瓷般的的微光,而他,也只能在妻子额头深情的印上一吻,随后便全身心的投入到新一天忙碌的军务中……可今日,他刚一睁眼,却见她早已经醒了。
  她随意的用一件大氅裹住身体,长发未挽如瀑披散在身后,双手环臂侧身倚在窗前,出神地望着窗外景色,不知道已站了多久,冬日初阳透过窗棱照射进来,她整个人似一半沐浴在柔和朦胧的淡金色中,一半又隐匿在室内昏暗的阴影中,如梦似幻,美得不像真实。
  “小乔?”周瑜撑身下榻,轻声唤她,仿佛是怕惊扰了这样美好的画面,又好像是询问她为何起这么早。
  乔薇猛地回神,脸上忙挂起微笑,准备转身,“你起来了?我正准备叫你……”
  话音未落,熟悉的气息已袭来,周瑜从身后环抱住她的腰,温热的大掌覆上她的冰凉的手背,激得她背脊微微一颤,感受到怀中微凉的身子,便知她绝不是刚起,周瑜俯身贴得更紧,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她,头埋在她的颈边,略带低哑的嗓音在她耳边道:“想什么呢?”
  乔薇双眉微皱,缄默不语,只是转过手掌改为与他十指相扣,他仿佛察觉她有心事,非逼她说点什么似的,双唇游移在她耳廓,呼出的热气吹拂进她耳中,吻若蜻蜓点水般落下,乔薇不禁回忆起昨夜里的缠绵悱恻,只觉得脸颊发烫,心跳加快,立刻缴械投降,笑着偏头直躲,幸好他只逗了她两下就停了,她笑喘了口气,眼中浮起淡淡的水雾,把右手从他的手中抽出,轻抚上他的侧脸,“想你。”
  他将她抱得更紧,唇角贴着她的乌发,闭着眼,扬起一侧嘴角,那笑容似孩童般的满足与得意。
  她张了张口,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转过身笑道:“我帮你披甲。”
  周瑜微笑点头,走到衣架前,张开双臂任她帮他穿棉服,披银甲,戴护腕……乔薇专注于手上每一个步骤,熟练而迅速,而他的眼神却一直注视着她,眸光若星辰,直至最后替他系上白色披风,她的动作才缓下来,抚着披风领口的褶皱,睫毛微颤。
  周瑜握住她的手,乔薇这才抬头对上他的目光,飞快说出昨日他回府时她就想说的话,“我想随你一同去夏口。”
  “什么?”周瑜明显露出诧异的神色,笑道,“你不是开玩笑吧?”
  乔薇认真的看着他,其实这个决定早在她准备来柴桑时就下了,特别是在听闻郭奉孝的死讯后……她愈发深刻的感觉,人生苦短,人们总把美好的期许寄予未来,可明日会发生什么谁都无法预测,她只想与心爱之人在一起,不等未来,只要现在。
  可她一直不敢说的原因除了知道他定会反对以外,还有就是怕他误会,她先前表现的毫无忧色以及信任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但一说这个话表达的意思分明就与前面的行为不一样,好像质疑他不能取胜似的。
  果然,周瑜见她不是说笑,脸上的笑容逐渐消散,“你不是说相信我吗?”他松开手转身去取佩刀,面色渐沉,“你也以为我赢不了曹操,担心我有危险,所以不放心想同去?”
  “不是,当然不是。”乔薇上前一步急促回道,见他有些不悦她也慌了,不知如何解释,只是跟在他身后不停地恳切道,“我求你了,周郎,让我陪在你身边吧。”
  周瑜看着她着急的模样轻叹口气,神色缓和了下来,但还是坚定的摇头,“不行。”先不说军中规定,就说军营条件简陋怎忍心她跟着吃苦,他决心抗曹,不仅是守护江东这片土地,也是保护她,他理解她的想法,可从他的角度想,哪怕拼尽所能,也要让她远离一切危险。
  “乖乖在家等我回来。”周瑜脸上浮起温柔的笑,抚着她的肩宽慰道,待眼看着乔薇迟疑的点头才握紧佩刀转身出屋。
  周瑜来到江边即开始一刻不停准备启程,检查粮草物资、船备军械,调遣人马安排军务,事务繁多却井然有序,放眼望去江中岸上皆是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千艘大小不一的战船陆续靠港,有高达十余丈的大型楼船,轻便灵活的艨艟斗舰,迅速如飞的小型走舸等等,若繁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