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见过陛下,圣上万安。”
“这是又在丞相那里受气了?”
“没有,真没有。”怕皇帝不信,户部尚书加重了强调。
“那你这么匆匆忙忙的?”开华帝有疑问。
皇帝有疑问,做人臣者自然就得解惑,户部尚书就赶紧说:“臣刚跟相爷讨论了一些事,觉得确实是增加财政收入的一个项目,急着回去实施。”
“什么项目?”
“官营的娱乐会所,适合文人雅士们聚会的地方。”
“哦?”
“相爷说,茶室,书室,栱室,琴室,弄个中型的宴会厅,有条件的地方再加上马场,做成官营的会所,那些文人仕子会喜欢的。而那些人,通常家境又都是不错的,都是肯花钱附庸风雅的主儿。”
话说到这份上,开华帝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丞相跟户部尚书这对冤家对头好搭档,在搂钱这方面总是能保持步调一致协调的。
“孟卿,怎么突然想到要弄官营会所出来?”
“相爷说,他顶讨厌跟同僚会餐就得上青楼楚馆这样的地方的,再正人君子也被弄得风流薄幸了,索性便弄个素净的地方出来用得了。”户部尚书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开华帝颔首,孟明远确实是不喜欢到脂粉堆里去的,有这样的想法真是半点儿都不奇怪。
“行了,忙你的去吧。”
“臣告退。”
户部尚书转过头便按孟明远的要求弄出了第一个官营娱乐会所,你还别说,生意真挺红火的,这样慢慢全国推广的话,想来是不会有问题了。
文人尚清谈,才子爱跟妓子歌姬弄点花边新闻什么的也不错,但是纯严肃清雅气氛的会所也不是就没人爱。
有时候,装装正人君子神马的,这也是一种风尚不是吗?
自打有了那官营会所,孟明远办聚餐的时候就不再去青楼楚馆,别人他管不着,他自己总之是能清静清静了。
况且,会所里也不是没有歌舞姬,只是会所里的歌舞姬属于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类型,日后罪官家眷的归属地就不再有官妓、营妓那种不堪的处境了,最糟也不过就是官营会所里的歌舞姬。
“安之对于女子果然是最有怜悯之心的。”开华帝这样感慨。
“臣只是想多一些人道罢了,毕竟女子何辜?”在这样男权的时代,仕大夫多是重女轻男,女儿在家中本就是通常的牺牲品,有时候男人们的事更与她们无关,死亡对她们来说不是最残忍的,而是沦落成为许多男人的身下玩物,那才是让她们堕入地狱的深渊。只是,很多时候她们连死都身不由己,只能堕入黑暗。
丞相这家伙其实真心不算太没人性,这是许多官员的共同心声。
当官的人获罪其实挺正常的,但是,有些罪,家中女眷的下场实在是让人绞心肝,常常让当事者死不瞑目。就这一点来说,丞相大人还是做了件好事的。虽然,在惩罚犯事者上,他很是残酷无情。但,这就像丞相大人所说,既然敢犯错,就不要怕刑罚重,各人造业各人受,公平合理。
皇帝能够时不时地跑到中书省抱抱儿子混个脸熟什么的,可是皇后娘娘就没这个运气了,好在,她知道儿子被丞相养得很健壮,还是比较放心的。
后宫之中陆续有其它妃嫔产下子嗣,可惜,目前为止,花多果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而且其中夭折的全是果,这让养在丞相府里的孟小四更显得金贵了。
对于这样的情形,孟明远是头疼的,皇帝跟受诅咒似的,儿子立不住,养在他家里的小四就变得跟个火球似的,要多扎眼就多扎眼。
养得好,是应诉的。
孟明远最怕的是开华帝这混蛋万一再脑子再抽,又扔皇子过来,这真就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了。
不过,付出总是有回报的。
孟小四在抓周的那天,脆崩崩地冲着自己的美人爹爹喊了声“爹”,丞相大人立时就笑得如春山绽放了。
而且,孟小四除了在抓周这天开口说话外,还很给力的抓了笔和印,这是个好兆头啊。
宫里的帝后听到消息也高兴,当然,对于儿子第一声“爹”让丞相这家伙占了,开华帝也难免有些心中不爽。
这个时候开华帝还不知道自家那混蛋丞相日后会常常让小四当着他的面喊他爹来打击报复他当初强买强卖一样把儿子塞给他的举动。
所以说,自作孽,有时候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那都是后话了。
第102章
威国公做为开国元勋;他的七十大寿算得上是京师七月的头一件大事。
而做为威国公嫡孙女婿的孟明远自然是要到贺的;非但丞相大人要到贺;就是开华帝本人为表示对元勋的礼遇而大驾光临。
这一帝一相同时莅临,其他大臣自然就更不用说了;那必须全员到齐的啊,否则就太不上道了。
其实;这种场合孟明远本人是挺不喜欢出席的,若非实在没有办法,他真的就不来了。
你说一大帮子面合心不合,不定还心怀鬼胎的人齐聚一堂;这是好事?这特么就是阴谋乱炖场啊。
老国公真是不低调;也不知道跟人家已故的老相国学习学习;人家一辈子就没过过大寿,反而活了个高寿,八十五,这在官员中真心是不多见的啊,亲。
没说的,孟明远早把老相国列为了人生奋斗的标杆,咱就照老相国那岁数奔了。
“老国公,这杯酒朕敬你。”
“老臣槐领,臣谢陛下隆恩。”威国公一脸的红光满面,皇帝亲临,这可是天大的面子啊。
皇帝敬完了,做为一朝宰辅,孟明远只能跟着表示,“这杯酒,本相祝老国公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不敢不敢,相爷客气了。”皇帝在,老国公就不得不跟自家的孙女婿打官腔。
接下去,就是镇国公那帮从上往下数的文武大臣的敬酒了。
皇帝、丞相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微笑旁观。
“安之,西巡的事你准备的如何了?”
听到皇帝垂询,孟明远赶紧切换回丞相模式,回答道:“大体上是没问题了,京城的事务处理完,臣便会动身。”
西巡,说白了就是领导慰问边军。有道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塘报说得再说,没有亲自考核就不能尽信。
一朝宰辅离京巡视,这可不是件小事,所以准备事项那就不是一般的繁琐。而朝臣对于丞相离京西巡,反应就更不一而是,人人心里都在打鼓。
丞相离京,看起来似乎是件好事,凶残的相爷不在京里,这不正合了“鞭长莫及”的话吗?
但是,丞相的凶残秉性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的。所以,就算再有心思,也得掂量掂量轻重。
对于,自己离京之后朝中的情况,孟明远并不担心,目前的情况下他对皇帝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轻易不会舍弃他。在皇帝主意正的情况下,其他人再折腾也翻不起大风浪。
“此次西巡,安之预备让何人陪同?”
这个问题问得好,许多在坐的大臣都不约而同地竖起了耳朵。
孟明远略微沉吟了一下,“臣有拟名单,只是暂时还不能完全定下来,等臣确定后就会向陛下呈报。”随行人员名单那是需要费心思的,说白也是各方势力的一个交战平台。
哼,制衡之道不单对于帝王,对于他这个丞相来说一样重要。
听丞相这样回答,众臣心里也不禁犯嘀咕。
虽然此前有露出丞相西巡的信息,但若不是今日圣上当面动问,他们还是无法确定真实信的。在确定丞相西巡无误后,那陪同人员便值得关注了。
开华帝挑威国公寿宴这样的场合垂询问话,那是有谋算的。
对于皇帝的谋算,做为丞相,孟明远只有配合的份儿。
其实,心底对于皇帝这样的谋算孟明远是反感的,那份随行陪同名单他真的挺头疼的,本来不想惹来百官关注的。可,皇帝一动问,这份名单想不惹人关注都不行。
百官一关注,那私底下必定是会有所动作的,而这正是孟明远不想看到的。
尼玛!
皇帝这职业,是不是不给臣下找麻烦他就浑身不舒服啊?
本来可以低调平淡处理的事,非得整得暗潮汹涌的,这不没事找事吗?
当然,这话你还没办法当面朝皇帝喷,那只能忍。
忍到内伤,你也得继续忍下去。
这一顿寿宴百官吃得心不在焉,不少人瞄上了西巡陪同人员名额。
丞相再凶残,也掩盖不了他是能臣干吏的事实,这一趟西巡,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谁都不敢保证,也不能确定,这陪同人员便重要了起来。丞相离京,对京城他鞭长莫及,同样的,对于西巡线路上的情况百官们也一样鞭长莫及。
老国公的寿宴上被皇帝和百官灌了不少酒,孟明远回府的时候身形都打晃。
程雪兰服侍丈夫喝了醒酒汤,又侍候着他洗漱一遍,换过衣衫,夫妻两个便上了床。
夫妻敦伦这是人之常情。
被丈夫深度耕种后,程雪兰整个人都舒服极了,手环在丈夫的腰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抚弄着,声音也带着j□j后特有的媚惑,“远郎西巡要去多久,妾会想念的。”
孟明远闭着眼附在她的身上,伸手揉了下太阳穴,没吭声。
程雪兰继续小动作不断,她喜欢跟郎君这样的亲密无间,这个时候,这张床上,他是完完全全属于她的,只属于她。床下,他的世界太大,太重,他顾不了她。
“这次出巡,能带家眷。”
“远郎……”她惊喜了,同时,被他再次狠狠地占有。
清晨,孟明远下床穿衣时,程雪兰忍不住拉住他的衣袖,问:“郎君昨夜说的是真的吗?西巡能带家眷?”她多怕是他酒后醉语。
孟明远点了下头,“真的,你接着睡吧,为夫还得上朝。”
带家眷出巡,这个事,孟明远先前便想好了的。老婆放心,他也省心,家眷里有皇子,他更无后顾之忧。
古代的交通条件,这一趟巡视不定得走多久呢,索性老婆孩子都带上,权当公款旅游了。
不过,他那想法一本奏上去,就不知道搅得多少官员后院不安宁了。
孟明远觉得乱点好,省得那帮家伙闲得慌临走还给他找事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