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并不太想弄出火炮这东西的,可是,此值国家危难之际,也顾不得什么了,先保家卫国吧,他一不想当亡国奴,二不想被人害死,是别人死还是自己死,他果断选择前者。
“陛下圣明。”好吧,马屁该拍还是得拍的。
陪同开华帝一同前来的六部尚书与几个将军都对始终云淡风轻的孟丞相表示了真心地敬畏。
这一下,他们相爷凶残的名声只怕要传得更远了。
不知道日后会不会有敌国孩童听到孟相的名字便吓得不敢再哭?
突厥和回纥两国来犯,来势汹汹,自以为联盟坚不可摧,此番一定能让他们大庆朝元气大损。
只可惜,他们有一个凶残的丞相大人在,这次元气大损的就不见得只有他们大庆朝一家了。
丞相这丫果断是不能随便撩拨的,他有随时跟你玉石俱焚的勇气和魄力。
开华帝心情很好地回宫去了。
镇国公等武将便围着丞相想讨论一下分弹药的具体内容。
“炸弹我让人给你们研制出来了,怎么分怎么用就是你们自己的事,别把本相当万能,本相只是凡人一个。”孟丞相很干脆地撂完话就走,开毛的玩笑,工部他的办公室还有一堆公务要处理呢。
他们丞相这样是凡人?
那这世上还有能人吗?
“相爷,等等下官。”工部尚书一边喊一边就跑着追了上去,丞相的大腿有时真的有必要抱一抱啊。
户部尚书就是抱大腿抱得好,丞相没少给他好处。他自己就是因为抱大腿不积极主动,导致这么大功劳就在他眼皮底下放着都没能抓住啊。
刑部尚书摸着自己的三绺青须若有所思,总觉得似乎要抓住一点儿什么东西,可又一下子抓空了。
相爷前段时间抽调了刑部的秋后处斩案卷,然后将一批死刑犯都提走了,今天的炸弹据说危险性很高,于是……刑部尚书悟了。
物尽其用果然一直是丞相的原则啊!
两个月后,边关的情势便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因为炸弹这种杀伤力巨大的兵器被投入到了战场上,造成了敌军难以估量的损失。
而后方,炸弹的供给正慢慢接续。
工部有了专司j□j生产的兵工厂,直接听命于皇帝。
孟相一贯是会做臣子的,多大的功劳都能当没那么回事,奖赏的事从来提也不提,只埋头做事。再大的荣誉都能拱手相让,就仿佛他从未插手一样。
有时候,大臣们甚至觉得丞相是个傻的,怎么就不知道多为他自己想想后路呢?历朝历代,狡兔死,走多烹的事发生了多少?
想?
想了没用,那是白想。与其白想,还不如想些有用的事,这就是孟明远的想法。
国家征战日久,国内民用军用物资便会相应短缺,这个时候,总会有些无良商人跳出来赚黑心钱,抬高物价,囤积居奇什么的……
孟明远直接下令——抄家,斩立决。
找死还不容易?
刀早磨好了,就等你伸脖子过来了。
你这是拿着萝卜找擦子,一擦一个准啊。
在国家危难之际,发国难财?丫直接让你去向阎王爷报到,重新轮回去吧,下辈子做人记得有良心一点。
不过,如果你跑到敌国做黑心商人发他们国难财的话,孟相表示,请不要大意地折腾去吧,国家做你的后盾。
当然,这事自然不能拿到明面上说,这属于暗箱操作类型的,得低调。
鸿胪寺最近专职筹谋这样的事,真切地受了一把教育。
光风霁月的丞相肚里不知道装了多少墨水,黑啊,那真是黑啊。
孟明远表示自己真冤,那些主意其实都是商家出身的恩科进士们贡献出来的,他只是给这些主意一个实施的渠道罢了。
开华帝觉得自己的丞相其实也是一代奸商的代言人,良相与奸相,怎么感觉都很诡异啊。
父皇当初到底是怎么慧眼识珠把孟相这人才给揪出来的?
开华帝觉得这就是个无解之谜啊。
毕竟先帝都驾崩了……
开华帝走进勤政殿偏殿东阁间的时候,孟明远正以手支额打盹。
一旁随侍的内侍想唤醒丞相,却被皇帝抬手制止。
开华帝默默地在一旁落座,看着面带疲容的年轻丞相。
这此日子下来,他这位年轻的丞相到底也露出了疲态。
想想也是,自从先帝驾崩,事情便一件接一件,让人疲于应付,朝局又是那么一个乱象,孟明远要在这样的一个乱局中做出政绩来,那真不是“辛苦”二字便能涵括的。
天幸,这场搏奕,丞相胜了,但他也累了!
开华帝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这一年他们君臣二人一路走来相互扶持,内中辛酸不足为外人道。
孟明远的手滑了一下,整个人便猛地惊醒。
“圣上!臣失礼了,请圣上责罚。”
“无妨,安之平身吧,你我君臣不必如此拘谨。”
“谢圣上。”
“安之既如此疲累,今日的对奕便罢了,回去歇息吧。”
“诺。”刚好,哥实在是困得很了,回家睡觉去。
结果,孟明远在马车里一路睡到了家。
回家后,洗漱一番,人便又清醒了。
去给先生请过安,看过孩子们,直接去了馨院歇息。
阴阳交泰什么的,有时候真的是必须的,身心健康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减压效果也是很显著的,而且还能和谐家庭,一举数得。
所以,孟相这几天有疲态,其实诚恳地说,咳咳,是因为晚上太用功了。
总要适当地让皇帝知道他不是机器人,也是会累的,那么偶尔做点儿假什么的,其实真的挺容易被理解的。
程雪兰见丈夫疲累,其实是很老实地没去招惹他的,只不过,反而是丈夫这几日总主动招惹她。她虽受用,但到底也是担心他的身子的。
“远郎,你身子要紧。”
孟明远低低地笑了,搂着她在大床上打了个滚,“为夫心里有数,给你你要便是了。”
程雪兰便不说什么了,远郎总是有主见的,她听他的便是。
第二日,上朝,孟丞相便上了一道请假的折子,想回家静养几天。
开华帝这次很爽快地便同意了。
事实证明,滚床单真的是有其必要性的!
可惜的是,孟明远在家休假不到十天,就不得不奉诏上朝。
突厥送议和表章了。
这是打不过求和了,老虎的牙被打没了,它就老实了,老实多久不确定,但至少现在是老实了。
突厥可汗诚心要求娶大庆朝的公主去当他们的阏支。
“本相只听说过打败了要送人质给敌国,没听说打胜了也要送人质给敌国的。”
孟明远这话一出口,龙座上的开华帝心里这个痛快啊。这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是他想说又不便说的。可恨的是,下面一些大臣还一个劲儿地说这是好事,必须要答应。
“我措顿大汗乃是为休两国百年之好,才向贵国求娶公主。”
“若真有诚意,不娶我国公主两国亦能结百年之好。若无诚意,纵我庆朝公主尽数嫁予突厥也与事无补,不过是公主琵琶幽怨多罢了。”
“大人如何这般说辞,难道还有比两国结秦晋之好结盟更稳妥的?”
“结盟?”孟明远冷哼一声,“过往朝代有多少次与突厥结盟,又多少被你们撕毁盟约挥兵来犯?可见这秦晋之好就不是稳妥之法。”
“大人何以拒我突厥善意于千里之外?”
“在你们屡屡叩边的时候,何曾想到过善意二字?”
“我突厥地处蛮荒,叩边也是无奈之举。”
“这说辞真真可笑,我穷难道我就可以去啸聚山林打家劫舍了吗?”
突厥使臣哑口无言。
“打仗嘛,输了就是输了,拿出你们主动叩边造成我朝损失的理赔清单来,我们就可以坐下来慢慢谈休战的事,否则,免谈。”
孟相真是掷地有声,一字不让啊。
武将们心里这叫一个舒坦,就得这么跟他们说话。
文臣们心里感慨,相爷这气场太霸气了,明明是个雅致风流一样的人物,偏偏生生地把突厥那个虎背熊腰面容凶狠又能言善变的来使压得气焰尽收。
“来使不妨到鸿胪寺好好想想如何拿出自己的诚意再来与我圣上谈休战结盟之事,现在我们还有朝事要议,不好继续陪来使耽误时间,请。”
马上有内侍上前请人下去。
突厥来使只能悻悻退下。
73
“突厥遣使来议和;求娶我朝公主为阏支;这与两国乃是大善之事,丞相因何一口回绝?”
殿上没外人了;这个时候就是内乱展现的时候,自然就有不同政见的大臣提出质疑。
孟明远抱着他那支玉笏板;淡淡地看着那位大臣;道:“战争从来就是男人的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应该让女人掺和进来的;因为战争太过残酷没人性。如果我们将要亡国,万般无奈之下;而敌国也应允我们苛延残喘的话;公主自然可以应下和亲之议。而现在是那样的境况吗?”
孟明远略顿一下,尔后继续道:“突厥犯我边关,被我朝将士力拒国门之外,他们不敌,议和情有可原。而我方战胜,却要将一朝尊贵公主下嫁蛮荒之地,你让浴血奋战的将士如何想?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兄弟姐妹不受人欺凌?公主难道便不是他们的姐妹?”
“议和乃是两国相交之事,公主嫁于突厥可汗为阏支,生下王子,将来便是我大庆朝附属之国。”
“把别人都当成傻子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大的傻子,你当突厥王庭百官俱是愚昧可欺之人吗?你又见过几个异国公主产下的王子最终登上他国王位的?即便有,下场又如何?”
孟明远一个接一个的诘问砸向那位三品国子监祭酒,问题一个比一个更尖锐。
“若不议和,难道我们便与突厥代代厮杀下去,这如何使得?百姓思安乃是人之常情。”
“本相几时说过不能议和?”孟明远笑着反问。
祭酒一时无语,丞相确实没说过!
“李大人,本相问你,若是让你女儿出嫁和番,你是否欣然应命,令嫒又是否毫无怨念?和番而去,在老可汗归天之后,再欣然嫁于其子,其孙?一生在他国孤军奋战,以一己之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