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办法!”黄老五的观点,立刻得到大家得到赞同。
“要打官司,我们就要请最好的律师。我已经将我们几次上访的材料,尤其是有关‘先拍卖后征地’违规操作这方面的材料,经朋友介绍已经发给北京一家很有名气的律师事务所。他们看过材料已经给我回了电子邮件,表示愿意代理我们的案子。”说到这儿黄老五扫视大家一眼,接着又说:“不过代理费蛮高的,一审代理费二十万元。如果一审法院裁决我们败诉,若要上诉进入二审程序代理费另算。这当中还不包括律师往返机票、住宿费用。估计我们最少准备三、四十万元来打这场官事。”
“律师能否保证打赢官事?”
“他说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黄老五接着又说:“大家看,这值不值得我们赌一把?律师还向我又透露了一点,只要能把官事拖到二审,进入省高院肯定胜诉。我们赢了,想拆我们的房子,政府要找我们谈。这样一来,主动权就在我们手里了。而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他说给几个钱就是几个钱。”
“我们赢了官事,正如你所说,法院裁决是违规拆迁。把我们撂在这儿不拆了,那又怎么办呢?”下面又有人担心起来问黄老五。
“不会的,政府把我们这地卖了,已经收了开发商的保证金。就是政府想不拆我们的房子,开发商也不答应的,更何况我们所处的位置是黄金地段中的黄金地段。谁舍得不要?”黄老五的一句话把众人逗乐。
通过这次长河商场被拆迁人的“联席会议”,大家达成共识。他们一边向法院提起上诉,共同出资请北京律师打这场官事;一边又大造声势,拉起横幅,在楼顶竖起总理画像。大概政府在拍卖土地过程中存在操之过急的痕迹,有些手续的确是“先斩后奏”,程序上“补丁”终于被来自皇城根下“火眼金睛”的律师察觉。黄老五他们一审还是败诉,上诉进入二审程序。正如律师所言,经过法庭辩论,黄老五他们获得胜诉。于是才有了,“作家”带着材料到医院,令耿老爷子振奋的一幕。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章 第六节 众口难调
耿老爷子右脚骨伤,伤势不算太严重。只住了两个星期的医院就出院回家了。俗话说“伤经动骨一百天”。医生嘱咐耿老爷子,回家要好好地静养三个月。腿脚不要下地走路,不然上了岁数的人,就难以恢复了。
耿老爷子回到家,每天只能呆在家中或自家的小院里活动。与耿老爷子只有一墙之隔的拆迁办,每天前来咨询、签协议、算账的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中秋、国庆两节已过,拆迁办雇佣的那些“二吊蛋”们,晚间给拆迁户们断水、断电、砸玻璃的“小动作”也零零星星地活动起来。因此给拆迁办也增添不少";人气";。隔三差五地有人来找拆迁办理论,理论不成,在拆迁办大吵大闹的也大有人在。
拆迁办,整天人流穿梭,好不热闹。耿老爷子在家也不寂寞,看报纸写材料,与前来看望他的邻里们谈心议事,与人商讨集体打官事的事。长河商场拆迁户能赢,我们一定能赢。对于这一点,耿老爷子深信不疑。
早在五年前,耿老爷子领着大院里的住户赢得“暂不拆迁”胜利,自那时候起他就获得大家的信任。这次拆迁办又来了,还是他牵头与拆迁较劲。先是与街道办、区里对话,写信访材料,把自家的院墙扮成反映拆迁户心声的“民意墙”,“大锤队”来了他又领着一帮老人与之抗衡。这样,耿老爷子毋庸置疑地成了大院里拆迁户的代言人,成了大家的主心骨。
这回他又是为大伙儿事,在信访局门前摔坏了腿,如此一来,老爷子的人气就更望了。他大伙儿心影响力远远超出大院的范围,不论是对拆迁户还是拆迁办来说,他绝对是一位有影响的“公众人物”。白天,驻扎在大院里的拆迁办热热闹闹。到了晚上,耿家小院自然成了大院里最热闹的场所。
QQ吃过晚饭,又要出门散步。临行,丁珍对他说:“下午恽大姐通知,要大家晚上到耿老爷子家开会。我马上出去一下有点事。待会儿,你去一趟。”耿老爷子住院期间,QQ没有去医院看他。老爷回家也有几天了,QQ想正好到他家看看。
QQ下楼,楼下拆迁办亮着灯,隔壁耿老爷子家小院还闭着门。看来到耿家“开会”的邻居们,还没有到。QQ走出大院,在门口转悠了一会儿回来。他走进大院见拆迁办已经瞎灯瞎火,耿老爷子家那边人进人出。想必邻居们都到了,他忙赶了过去。他走进耿家的小院,见挤了一院的人,大院里只要还没有搬家的住户,都到齐了,恽大姐、“作家”都在。QQ正想给耿老爷子问个安,还没等他开口。老爷子先发话了:“老Q;大家都到齐了,都在等你呢!”
QQ连忙道歉:“对不起大伙儿了,我先头下楼,见您老家里还没有人来,就出去绕了一会儿……”没有等他把话说完,耿老爷子接上就说:“天塌下来,老Q都不会着急的。拆迁已经拆到了这个份上,他天天晚上还照样悠哉悠哉地散步。”
众人大笑,QQ自找了一个角落蹲下来。来的人太多,耿老爷子家凡能够用得上拿来坐的,几乎都用上了。还是耿老爷子首先发话:“ 大家克服一下,家里面地方小,就在院子里开了小会。”说着他侧过头对坐在自己身边的“作家”说:“你对大伙儿说说?”
“还是您老说吧,事情您是很清楚的。”已经习惯呆在幕后的“作家”还是把话头扔给了老爷子。
“那好,我来说吧……”耿老爷子清了清嗓门接着说:“情况是这样的,我在住院期间‘作家’得到一个消息,长河商场的拆迁户与区政府打赢了官事。‘作家’通过关系弄来一份省高院对长河商场拆迁的裁定结果复印件,我看了心里着实高兴!如果我们走打官事这条路,也是一定胜诉!”耿老爷子话音刚落,人群一阵激动。
“那我们也打管事!”立刻有人作出反应。
“我约大家来,正是为商量这件事。”老爷子接着说:“我们打算和长河商场的拆迁户们一样也请北京的名律师帮我们打赢这场官事!”说完,他以为又能引起大家一阵兴奋,谁知道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出奇地平静。最终,还是有人小声嘀咕道:“请北京律师,要花多少钱啊?”耿老爷子听见,接声说道:“钱是要花不少,这不是请大家来商量商量嘛?”
老爷子接着又说:“我先谈谈自己的观点,你们看看对不对?依我看,花点钱能保住不被拆迁也值得!周边的房价多在七、八千(每平方米)了,现在给我们的拆迁补偿只有四千(每平方米),这个账不用算大伙儿也清楚。只要保住不拆,我们的房子照样升值。”
“太不像话了,这点儿拆迁费就想把人打发走,那哪儿成呢?”
“拆迁这些人心也太黑了。”
“打官事自然是好事。北京律师好请吗,到底要多少钱呢?”。
耿老爷子见大家开始议论,有人开始对请北京律师有点儿感兴趣了。他想,距离自己的预期目的快了。于是,他趁热继续鼓动地说:“大家仔细想想,值不值得一搏!北京律师方面‘作家’已经联系了,并把我们的材料也发给他看了,律师表示可以过来。大伙儿先酝酿一下,如果同意大家都要在律师委托书上签字。律师见到委托书才愿意过来。关于律师代理费用……”老爷子说着停下来,清点了到会人家,接着说:“按照今天到场的户数,我估计每户准备万把块钱就足够了。”
人群中“嘘”了一声,不知是谁先开了口:“要这么多钱啊?”
“是啊,我们大院一共有一百二十户呀……”有人插话附和。
“已经搬走的人家不算数了,目前没搬家的还有三十三户人家。”耿老爷子急忙打断别人插话。
“那我们赢了官事,他们虽然搬走了照样可以得利。”
“如果已经搬走了人家获利,我们就要他分摊打官事的费用。到时候我们把那些人家分摊的钱集中起来,再平均分还给大家就是了。”还是耿老爷子说。
“人家见到好处就来,谁还分摊你的费用?何况我现在拿不出一万元来,千儿八百的还差不多。”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也有打退堂鼓的。当场明确表态愿意拿出一万出来的,十无一二;明确表示反对的也寥寥无几。大部分人保持沉默,不吭声。QQ自始自终没有说一句话,他正琢磨着耿老爷子把大家喊来说这种不靠谱的事,到底是何用心呢?一时也想不明白。
人心难测,大伙儿意见不一。会场一时乱哄哄的,耿老爷子也不知如何收场。这时,一直坐在耿老爷子身边一言未发的“作家”开口了。他像是在替耿老爷子打圆场,又想在表生死决心。他说:“如果多数人不想请律师,或者不打算打官事的话,我们也在一起谈谈下一步打算。我想,不管打不打官事,我们都不能搬家,大家要抱成一团!反正我是坚决不走的,我已准备好了两桶汽油,在家里放着。拆迁办想要我搬家,大不了与他们同归于尽!”有人喝彩为“作家”鼓掌,接着恽大姐也表态一番。接着各式各样表示坚守决心的“豪言壮语”,接踵而来。
大院里的拆迁户们聚在耿家小院,商讨打官事的会议虽然没有结果,但大伙儿所表现出来的激情和团结坚守的决心还是令耿老爷子、恽大姐和“作家”十分满意。临散会前,耿老爷子还是对大家交代说:“大伙儿回家好好商量、商量打官事的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第七节 虚张声势
众人散去,“作家”和恽大姐没有离开,他们留下来和耿老爷子一起商讨下一步对策。三个人都是大院里的核心人物,他们心里十分清楚,从大家对打官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