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往大老爷那里递的消息?”孙氏冷声道。
“奴婢,奴婢没有,奴婢怎么敢去烦扰大老爷。”刘嬷嬷眼神闪烁。
“她确实没有去烦扰大老爷,她是让她在外院当差的侄子,一个叫刘三根的随扈去给大老爷身前的平安捎了口信。”常嬷嬷看了刘嬷嬷一眼道。
孙氏冷眼看了过来,李嬷嬷吓得一阵瘫软,开口想再辩解,却无论如何也发不出一个字,她确实打发了侄子去通风报信,想要狡辩也没有办法。
“你一个外头雇来的三等嬷嬷,来府日子尚短,怎就如此胆大包天?这当中可有什么隐情?你如实对老夫人交代了,好求得老夫人从轻发落。”常嬷嬷和声说道。
“这……奴婢……”刘嬷嬷一颗心七上八下得跳着,脑子却是一团乱麻。
“先拖下去打五十板子再带上来问。”孙氏淡声道。
刘嬷嬷闻言愣了一愣,反应过来之后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下子挣脱了两个嬷嬷的拖拽,快速膝行数步到了孙氏面前。
孙氏吓得往后一仰,常嬷嬷立即挺身上前挡在了孙氏面前。
刘嬷嬷却砰砰砰磕了三个头,再抬头的时候额头上已经青了一片。
“老夫人饶命,老夫人饶命,五十板子可是会要人命的。奴婢什么都说,什么都说,求老夫人饶了奴婢这条贱命,奴婢上有老下有小……”
“行了,不想挨板子就从实招了,那些废话就先免了。”孙氏不耐烦道。
“诶,诶,奴婢这就交代。”刘嬷嬷抬起袖子抹了一把脸上的鼻涕眼泪,吸了吸鼻子道:“奴婢是被逼迫的,是李嬷嬷威胁奴婢,让奴婢去把消息递出去给他儿子的。”
常嬷嬷皱眉道:“一派胡言,我看你是想挨板子。李嬷嬷被关了起来,如何来威胁你?”
刘嬷嬷闻言脑筋急转:“奴婢没有撒谎。昨夜奴婢路过杂物房,见李嬷嬷正在求着两位看守嬷嬷什么,那两位嬷嬷不答应,奴婢本想立即离开的,不想让那看守嬷嬷发现了。李嬷嬷听见了奴婢的声音,突然改变主意求那两位嬷嬷说要见奴婢一面,那两位嬷嬷不知怎么的竟应了。奴婢见了李嬷嬷,李嬷嬷就求奴婢帮她把口信带出去给她儿子,让她儿子求了大老爷回来救她出去。”
原来昨日刘嬷嬷想去后院杂物房那边看看能不能探听一点消息。毕竟她在李嬷嬷那里花的心思不少,送上的孝敬也不少,还指望着李嬷嬷以后能提拔着她们母女二人,当然希望李嬷嬷这次被关只是虚惊一场。
到了那附近却正好听到沉香与那两个守门婆子的对话,当即茅塞顿开,认为沉香所说极是。因此在听到李嬷嬷试图用手中的金镯子买通那两个婆子帮她传递消息,而那两个婆子终究是有些顾忌而没有答应的时候,她站了出去。
那两个婆子虽是不愿意帮着李嬷嬷传消息,可是又舍不得到手的金镯子就这样飞了,又想到那个小丫头说的话,便答应了让刘嬷嬷进去探望李嬷嬷。
“李嬷嬷已经被关,她还能拿什么来威胁你?”常嬷嬷问道。
刘嬷嬷看了孙氏一眼,说道:“李嬷嬷说她是大老爷的乳娘,这乳娘也是娘,大老爷定不会坐视不理的,否则就是不孝。奴婢要是不帮她这个忙,等她出来了就要把奴婢赶出府去,奴婢不想被赶出去,就只有应了。”
孙氏闻得此言,惊怒交加。
“她说她也算大老爷的娘?大老爷不救她就是不孝?”孙氏因为气急,此时的声音反而平静了,只是刘嬷嬷等人听了却有些心中发寒。
“是,是的,刘嬷嬷是这样说的。她还说当年大老爷犯了痘娘娘,是她衣不解带地在一旁伺候,大老爷才得以痊愈的,这份功劳是谁也比不了的。”刘嬷嬷索性硬着头皮说下去。
“好!好的很!好一个有功于主的奴婢!”孙氏的声音已经听不出喜怒了。
常嬷嬷闻言,也是站在一边不插话了。
半响,孙氏道:“带下去吧,打发她去庄子上做事,再有错处就撵了出去。”
刘嬷嬷见逃过一劫,虽说要被赶到庄子上去,可毕竟没有被扫地出门,心中松了一口气,忙又磕了几个响头谢恩。
刘嬷嬷被带了下去,这时外面来人报说大老爷来了。
孙氏有些疲惫地吩咐道:“找个丫头去厨房看看,菜要是好了就摆饭。”
王柏走了进来,常嬷嬷上前向王柏行了礼便出去吩咐人去厨房。
“娘,李嬷嬷她……”王柏坐下后,看了看孙氏的脸色,试探着道。
孙氏这次却没有再发火,反倒是朝着王柏一笑:“李嬷嬷她服侍我多年,又是你的乳娘,我怎么会重罚她?关她起来不过是为了让她反省思过而已,你不必担心。”
王柏闻言忙笑道:“我就说娘你不会把李嬷嬷怎么样的,平安那小子就是在瞎担心。”
孙氏笑着点点头:“明日李嬷嬷就放出来了。你好不容易回来,今日就好好陪陪娘吃饭吧,”
“诶,儿子也想着家里的饭了。娘,你不知道,昨日那位前理藩司笔贴式请客,上了一道什么西域做法的羊汤的,那膻味熏得儿子两顿吃不下饭了。”
孙氏闻言忙心疼道:“没吃饭那怎么行,娘这就叫他们马上摆饭。常嬷嬷,常嬷嬷……”
第四十五章 铺盖风波
三娘临睡之前,白英叫退了今日里值夜的白果,捧了一个茶盘进了来。
“今日又是什么茶?”三娘抬眼一笑。
“回小姐,是菊杞茶。小姐整日里除了做绣活就是练字看书,眼睛没有一刻闲着的。这茶里头的菊花与枸杞都有护眼明目的功效。”
三娘点点头,接过了白英递过来的茶碗,揭开碗盖,只见白菊舒展,红杞鲜艳,浮浮沉沉之间煞是好看,不由低头轻啜了一口,入口微甜,应是加了冰糖的。
“小姐,刚刚常嬷嬷打发沉香来报说老夫人在饭后招了她去,让她明日一早打点好车马,说是要送李嬷嬷去江南的庄子上。”白英趁三娘喝茶的间隙,躬身过来,小声道。
三娘又低头饮了一口,一朵菊花随着茶水进了唇间。三娘将它抵在舌齿之间细细碾磨了一番,一股菊花特有的芬芳从口腔之中钻入了鼻间。
“江南的庄子啊,那可真是个好地方,鱼米之乡,美丽富饶,李嬷嬷去那里安享晚年也好。”三娘淡淡道。
白英闻言却是“噗哧”一笑,道:“原来小姐也会埋汰人。”
三娘微微一笑,也不辩驳。
“小姐您这一招真是厉害,老夫人本是不打算赶了李嬷嬷出府的。谁知道大老爷他这关头赶了回来,一番求情反到是惹了老夫人大发脾气,铁了心了要打发李嬷嬷出府,还是越远越好。您这谋算人心的本事,真让奴婢大开眼界。”白英盯这三娘道,眼中没有掩饰那一份好奇。
“白果常说读书人聪明,其实她错了。这读书人哪里是聪明?而是从故纸堆中学来了一肚子的坏水,岂不闻‘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你小姐我也是被这书本给教坏了的。”三娘朝白英炸了眨眼调皮地道。
白英闻言愕然,这言论她还是第一次听闻,而且哪有这么贬低读书人的?心中那份犹疑却是放下了。
她本来也为自家小姐小小年纪,就有这份运筹帷幄的本事而心中暗惊。若是这些谋略都是从书中学到的,那到也说得过去。
而三娘,面对白英这小小的怀疑,却没有怎么太放在心上。古人可能因为寿命较现代人短暂,大多早熟。十三四岁就成亲生子的女子在这世上是很普遍的,因此这里的女子也都是花一般的年纪就要卷入内宅的斗争,如此要维持天真的性子谈何容易?
因此在白英,常嬷嬷等人眼中,她也就是比一般同龄的闺中小姐们有心思而已。若是联系到她如今的处境,有这份心计也不是说不过去的,毕竟磨难逼人成长。
反倒是刚刚白果说她擅于谋算人心让她暗自皱眉,爷爷曾教训过她,谋算人心只能是一种手段,若是过于依赖这种手段,以后可能会反受其害,毕竟人心是最难琢磨的东西。三娘心中暗自警惕。
这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天还没亮。松龄院后院就忙了起来,可是因为得了上头的吩咐,忙着收拾东西的丫鬟婆子,没有一人敢大声喧哗,就连脚步声都比平日里要轻一些。
这时候孙氏还没有起,常嬷嬷正与甘草在庭院的廊下轻声商议着院里的日常事物,突然远远看见通往后院的角门那里有个婆子在探头探脑。
常嬷嬷笑着对甘草道:“这些事情甘草姑娘就能安排得很好,实在是不必特地再与我商量的。就照姑娘刚刚说的办吧,后院那边像是有什么事情,我过去看看。”
甘草闻言却没有沾沾自喜,反而诚恳道:“老夫人把这院中的事务交给了嬷嬷与婢子,又再三叮嘱婢子有事情定要来找您商量。您比婢子年长,看事情也比婢子透彻。婢子请教于嬷嬷您只是想要嬷嬷对婢子多多指点教导一番,好让婢子少走些弯路少犯些过错,还望嬷嬷不要嫌弃婢子蠢笨不堪,多加提点才是。”
常嬷嬷笑道:“姑娘谦逊了,哪有你这般剔透伶俐的蠢笨之人?既然姑娘这么说,那以后有事情我们有商有量地为老夫人办好了才是正经,至于什么指点教导的姑娘还是别提了。”
两人都是聪明机警之人,这一言一语之间就定下了之后的相处共事的模式,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常嬷嬷别了甘草,往后院去了。
甘草看着常嬷嬷的背影,心中却是暗暗下了决定。今后对着这位老夫人身边的老嬷嬷还是要敬着些才好。
虽说常嬷嬷表示以后两人共掌孙氏的院子,但是毕竟常嬷嬷的年纪摆在那里,她一个晚辈实在是不能真越过了常嬷嬷去。而且再来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