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子胤礽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太子胤礽全-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去非随着吴彦昉入席,假装没发觉同年们的敌意和排斥。他彪悍的父亲大人在世时曾把全县能喘口气的人都全都得罪光,在整个开封府都大名鼎鼎,有这么一个能得罪人的老爹,脸皮要不厚一点日子根本就过不下去,跟以前的比起来,眼前这个场面简直小儿科到可以忽略不计。
  
  座上的举子们虽然给吴彦昉面子没有再说李去非什么,可也当他不存在,自顾自叫了一桌子菜两壶好酒,甚至也想法子弄来了一枝梅花,大声作起诗来,互相捧誉。吴彦昉几次想把话题抛给李去非,都被人刻意打断,李去非摸了摸鼻子,只好自得其乐去欣赏松鹤楼内部大气雅丽地陈设,和齐齐整整铺排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
  
  说起来他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好酒楼,吃上这等好席面。松鹤楼也不愧是京师第一等的店家,道道菜肴都色香味俱全,连所用碗筷器具都精洁异常,在一串串从高高的二楼屋顶悬挂下来的明灯照耀下,只看着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李去非每道菜都尝了尝,感觉滋味真不错,只为了这桌菜就进松鹤楼这一趟就不算白进。
  
  众举子风雅地吟诗作对,见他这个样子,很是看不上眼,故意讽刺地问道:“李兄,好吃吗?”李去非一脸真诚的奇怪,反问道:“菜就在跟前,诸位自己尝不出来味道吗?”
  
  众举子被噎的一时无话可说,只好忽略他继续吟诗作对。
  
  在众人的咏梅诗“作”到第十四首,咏雪诗“作”到第九首半——之所以是“半”,是因为有一位仁兄只念出了前四句——的时候,二楼楼梯上终于传来了咚咚地脚步声,几个衣裘华丽、气度不凡的男子出现在了楼梯口,有老有少。
  
  一楼大堂的人不自觉都暗中注意着他们。不知是谁小声说了一句:“就是他们了,那个石青披风,长的很俊的年轻大人就是楞伽山人!”
  楞伽山人就是号称北国第一才子的纳兰容若的号,纳兰容若既然在了,其他几位大豪肯定也没跑!
  众人猛然都兴奋起来,直白的就直接用崇仰地目光表达崇敬之情,含蓄的就当做没认出来这几人的身份,自念自己最得意的诗词佳句,希望才华能引起哪位大豪的注意,一时间众生百态。
  
  纳兰容若与几位大豪相视一笑,却只是含笑以目光同众士子们致意过后,就在长随护卫的拥簇下穿过大堂,走出酒楼上了各自的马车,径自离开了。
  
  松鹤楼内满心火热的士子们顿时都一怀冰雪。
  
  京师物价高昂,这些外地远来的士子,未必个个都有钱,大多数家境反而是甚为贫寒的,来松鹤楼这种地方吃顿饭对他们来说是不菲的支出,没有得到能提挈一把的大人物的赏识,让人非常失望,大都有些垂头丧气。
  
  正在这个时候,二楼楼梯再次有脚步声响起。
  
  松鹤楼的二楼都是雅阁子,想在里面吃饭需要提前预订,因此二楼的客人大多非富即贵。听到这个脚步声,有些乐观的士子又重新燃起希望:虽然没有得到朱彝尊、严绳孙等文坛大豪的赏识,若有其他权贵赏识也是一样的。
  
  不料这次楼梯口却走出一个领着几个从人的二十来岁的年青公子来,虽然也清贵不俗,众人却都有些失望:这公子实在太年轻了。
  但众人中一个见多识广的却激动地低声对身旁的人叫了起来:“那是户部右侍郎冉默冉大人!从小儿作伴读跟万岁爷一块儿长大的,万岁爷跟前的大红人,实打实的天子信臣!”
  
  众人一听,心中又都火热起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冉侍郎?这位冉侍郎不但从小儿同天子一起长大,不到二十五岁就当官当到二品侍郎,而且本身也才华横溢令名远扬,在北京城里是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这位大人日后必是前途无量的,若能跟他扯上一点关系那好处绝对会是数都不清!
  
  只是众人心中虽都热切,却也一时没人敢上前攀谈——太莽撞了给这位前途不可限量的青年权贵留下坏印象,可就得不偿失了——倒是冉默,向外走时看到士子们中间的一个人,神情一怔,微微点头打了个招呼。
  
  这个人是李去非。
  
  
 
作者有话要说:少了点,但表明我这次不是诈尸,是真的复活了

另,今天还有,这几个字只是宣告我的存在

——————————————————————
12点前告诉一下筒子们俺真的在写
我这悲摧的速度……
蜗牛继续爬,爬一段发一段吧,今晚一定要爬完这一章!!
——————————————————————————
4:57,更新时间证明俺真的很努力,泪奔爬下去补眠




眉来眼去情儿厚

  
  李去非立时被满堂嫉妒地目光射穿了。
  
  李去非在冉默出现在楼梯口时便已恭敬地站了起来——这倒不是因为他知道冉默的身份,而是认出他是那日跟在救过自己、身份疑似皇帝的男子身边、并曾给过自己十多两银子的人。 
  早猜到跟在那男子身边的人应当身份不凡,但还没想到竟然就是户部侍郎,更没想到的是这位大人物隔了这么久似乎还记得自己,李去非受宠若惊地躬身行礼。
  
  冉默除了他之外并没有再理会别的士子,也脚步不停地在从人的拥簇下走出门去了,众士子也没有人敢造次上前。他一走出门去,松鹤楼内顿时沸反盈天,以前不认识李去非的全都冲到他跟前打听他跟冉侍郎是怎么认识的、跟冉侍郎是什么关系,倒是一众同乡坐着没动,脸色都有些僵硬。
  李去非解释自己只是在街上卖字时跟那位大人有过两面之缘,众人都大羡他的运气,怨自己怎么没遇到这种好事,有心思灵活的已开始向他求字,问他的名字籍贯,攀交情。李去非被围在中间,少有地享受众星捧月地待遇,而不是排斥,一时大为感动,同众人很快便热络地有来有往交际起来。
  
  傅临元远远在圈外看着,不屑地冷冷哼了一声,这一回,从来都只有是一针对李去非,就会群起而攻之的同年们,却没人出声。一贯的老好人吴彦昉没有注意到他们的情绪,只是也是一脸艳羡,显是很羡慕李去非的际遇。
  
  自松鹤楼的腊月十七夜之后,李去非的名声迅速在来京赴考的举子中传扬开来,许多人找上门求字,所赠润笔都颇是不凡,维持生活足有余裕,和笑儿两人不用再每日辛苦外出摆摊,帮人算卦、写信赚钱了,而且常被人邀请去参加文会、吃饭。
  
  一日,又被人邀请吃饭,在饭桌上,家里在朝廷里有关系的举子钱某捏着酒杯,忽然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道:“李兄,周兄,张兄,我从我舅舅那儿听来消息,总理草原事物的喀尔喀将军纳兰容若上书要辞官归隐。”
  李去非和另外两个人都惊讶了:“啊,那个纳兰容若?”
  钱某道:“朝廷有几个纳兰容若!”
  张姓士子狐疑道:“纳兰大人今年不过四十来岁,正当盛年,正是大有可为之时,不会吧?”
  李去非也一脸疑惑。
  周姓士子更道:“纳兰性德可是喀尔喀将军,总领草原事务!如今葛尔丹已平,关外数他最大,当年其父明珠在朝之时威势也不过仿佛罢了,难道还有人嫌权势烧手?”
  钱某把酒杯一放,不屑地道:“你们知道什么!你们想一想,纳兰性德是哪一届的臣子?让他掌关外兵权的又是谁?”
  “太上皇!”周姓士子有点似乎醒悟了,“你,你的意思是……”又有点不敢置信。
  “我什么意思也没有!”钱某打断他的话,抄起筷子道,“吃菜吃菜。“
  
  他这样半遮半掩的态度更强烈勾起了其他人的好奇心,正要追问,门外突然大大咧咧闯进一个华衣锦服的年轻人来,“钱兄、李兄、周兄、张兄,喝酒也不叫兄弟一声!”
  
  四人刚才说的话题多少有些大逆不道,都吓了一跳,那人进来了往席上一看,又咧开嘴笑道:“光喝闷酒有什么趣儿。”搂着李去非脖子道,“李兄,小弟我有一事相求,找你找好半天了,快随小弟来。”说着不由分说把李去非拖走了。
  看来他没有听到方才的话,其余三人对望一眼,放下心来,都笑道:“端木霖又有什么新花样,咱们也跟去瞧瞧。”说着起身跟了出去。
  
  四人喝酒是在一家不大不小的酒店,走在街上时随意拐进来的,在北京城里这样的酒店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难为端木霖能找来。
  出了店门一辆大马车停着,黑檀木的料子,镶金饰银,前面拉车的骏马通体雪白,一根杂毛也没有,气派非凡,来往行人莫不注目,端木霖和李去非已经坐了上去。
  
  三人一见这马车就啧啧道:“端木霖,又把这辆车拉出来招摇,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家这些年做生意发了大财?”嘴里虽然这样说,也不是第一次见这辆车了,还是忍不住又绕着车子看了一圈,才爬上车去。
  端木霖满不在乎地道:“车不就是给人坐的,在家里藏着掖着还能再生一辆出来?况且我家的钱是九死一生、正大光明出海赚来的,又不是见不得人,为何怕人知道!”三人听这话都无奈摇头。
  
  这辆车车厢内很是宽敞,坐了五个大男人竟然半点不显拥挤,甚至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垂髫小僮看火炉子和炭盆。李去非见那小童,忍不住问端木霖:“端木兄,我那小僮儿……”他这次出来喝酒是带着笑儿的。端木霖挤眉弄眼道:“放心,都在车上后面跟着呢,丢不了你的宝贝。”钱、周闻言皆窃笑。
  钱、周、张、端木四人都是南方人,地方风气甚坏,男风极重,富室置男妾、买娈童、养优伶戏子自不必说,寻常人家的男子与同性结为契兄弟相处如夫妇也比比皆是,人皆不以为异。四人进京所带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