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当然是新疆特色,有葡萄和甜瓜。馕也是必不可少的。可是,这是啥?泛着油光冒着香气,这不是烤肉么?从外形上看,烤羊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新疆的烤羊肉当然有名,我也因为近十天没吃过荤直咽口水,可是,这里除了我,国王王后等一干世俗人以外,所有的僧人也分到肉食,整个大殿顿时飘满肉香。在国王的带领下,大家开动,嚼肉声不绝于耳。
我盯着仍坐上位的丘莫若吉波,看见他也在啃肉,动作虽然优雅,但对我的视觉冲击太大了。突然想到,这个寺庙格局既然是小乘佛教的模式,那么他们应该是信奉小乘佛教的,而我记得小乘僧人就可以吃肉。不过记不清了,等晚上再跟他确认一下。咬了口肉,味道不是太好,只洒了盐,没有辣椒没有孜然,不如我们学校门前的小摊好吃。
吃好喝好后我尿遁,想想还要这样过四十八天我就郁闷。回来时看到丘莫若吉波正站在门边,正午的阳光洒在他身上,金辉熠熠。他眯眼对我微笑:“艾晴,知道你听不懂,这样坐着太难受。我已跟王请示过,你可以不用参加。”
太好了!我一蹦三尺高,差点扑上去给个抱抱,想想他的和尚身份,就算了。道了谢,抬腿就跑,听到他在后面喊:“你回屋练习昨日的龟兹文,晚上考不出,便要打手心。”
晚上他按时到我的房里,我下午回去补了个觉,又凭回忆将我看到的佛寺殿堂和讲经的场景画好,这会儿正神采奕奕等他来。
我的吐火罗文考试顺利及格,轮我教时,赶紧问他已经闷了一下午的问题:“为何你们吃肉?”
他很讶异:“我们信奉Hinayana,当然可以吃肉。不过,只能吃三净肉。”
三净肉?应该就是小乘佛教僧人允许吃的肉。问道:“那怎样才可叫三净肉呢?”
“第一:眼不见杀,即未亲眼看见牲畜临死的凄惨景象;第二:耳不闻杀,即未听见它惨叫的声音;第三:不为己所杀,即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譬如,如果到市集正好看到摊贩在杀鸡杀鱼,或者贩卖之人告之这是现宰鲜肉,便不符合了;又如,到人家中作客,他们特地杀鸡宰鸭来款待,此即让众生为自己而杀,这便不是三净肉。总之,不见不闻不为我所杀,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才可称为三净肉。”
佛教传到中原后戒律更严格,大乘佛教严禁杀生,连肉也戒了。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僧人都是不可吃肉。突然记起来,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就曾讲到过吃肉这个问题。他西行到西域时,就很不习惯西域僧人吃肉。
“可是为什么我们在路上都没肉吃呢?”我一直没意识到他们可以吃肉,就是因为跟着他们在路上这么多天,都没吃过肉。
“因为遇到你之前肉干已经吃完了。”
我点点头,现在终于搞明白了。想起如果让中原僧人看见他们可以吃肉,不知是羡慕还是厌恶?“嗯,那啥,你刚刚说你们是Hinayana,这个Hinayana好像听着很耳熟。又是什么意思呢?”
他想了想,叽叽咕咕地说了一大串,我现在已经能听懂一点吐火罗语,所以知道他讲的并不是吐火罗语,那就肯定是梵文了,这可是中世纪中亚一带的普通话啊。对了,他今天讲经也都是用梵文讲的,因为我一个字也听不懂。如果是吐火罗语,我好歹能听懂几个字。
我听到他有发另一个音:Mahayana。我去印度时带着一本英文版Planet(全世界最权威流行最广的自助旅游指南系列),这两个词在景点介绍里就经常出现。跟佛教有关,他又说他信奉Hinayana,吃三净肉,啊啊啊,我突然想到了: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不对?Mahayana是大乘,Hinayana是小乘。”
见他不解,我在素描本上写下“大乘”,“小乘”:“‘乘’指运载工具,这里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Hinayana强调渡己,追求个人解脱,所以汉译名为小乘。Mahayana强调渡他人,普渡众生,所以汉译名为大乘。”
我得意呀,连梵文我都能蒙了。撞上他亮闪闪的大眼睛,看到他会心的笑蕴在眼底。我一下子打了个冷战。
“艾晴,我就说过,你有慧根。”
我我我,又剽窃别人的翻译成就了。好像是鸠摩罗什翻的吧,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欢迎仪式,参照钱文忠的《玄奘西游记》玄奘在龟兹所受的欢迎仪式来写。玄奘是唐朝人,比男主也就晚两百年,所以在男主时代,这套礼仪应该是没多大变化的。
第一部:少年时 论战
章节字数:5348 更新时间:08…03…02 17:15
我可以不用去参加法会,当然就不用那么早起来。我现在都是睡到自然醒,梳洗完吃过早饭就上街。别以为我是去逛街了,我可是实地考察来着。两千年前的古城啊,虽然规模不够大人口不够密集人民不够富裕,好歹是我来古代后的第一个城市,先拿它练手了。
我的包里放着素描本和简易工具,软尺记号笔,小铲子等等。我先丈量城墙,夯土层的厚度,城门位置,画平面图和立面图。正忙活着,突然发现身后立着一群人,举着矛对准我。我手一抖,皮尺滚落,拖出长长一条线。
我被丢进监狱了,罪名是汉人细作。有见过我这么明目张胆的奸细么?我急急调动所有学过的吐火罗语申辩,说自己是大法师丘莫若吉波的朋友,你们的王和王后我昨天还见过,还参加了国王赏赐的国宴呢。我坚持让他们去找丘莫若吉波,可是被关了N个小时也没人来保释我。唉,我的科学调查啊,只能在监狱里继续了。
所以当丘莫若吉波心急如焚地出现在狱中时,他看到的是一个在艰苦环境下依然不放弃本行业拿着软尺在有限的范围内测量兢兢业业地画监狱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的我。
跟着丘莫若吉波走出监狱时天已偏暗,这个时候是他做晚课的时间吧,结果跑过来赎我了,我有点内疚。他对人介绍我是他的汉师,一下子所有人都对我极恭敬,让我狐假虎威了一把。
晚上他当然有问我为啥会有细作才有的举动。我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是:还记得我的理想么?为了能留下一本可以流传后世的史书,为了我们的后人能了解曾经的西域辉煌,我要收集一切相关资料。在我口若悬河喋喋不休中他无可奈何地说他会跟国王解释的,叮嘱我注意点。
以后几天我在家窝着,修改图纸,强化吐火罗文。五天后终于憋不住了,我小心奕奕地上街,注意自己的言行,等观察完毕回来后再画图。没那么精确也没办法了,谁叫我实在不想再画监狱图呢。
就这么又过了十几天,我的图也画了不少了。一天晚上讲课,发现他不像以往那么认真,似乎有什么心思,老是会走神。问他,他告诉我第二天与人相约论战,所以有些心神不定。我问他论什么,他说题目是要明天现场才知道。我又问他是什么人,他说是个很有名的论师,论遍西域各国无敌手,名震诸国。此人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辩论胜过他,敲击王鼓,扬言若有人能辩过他,便割头谢罪。
“你想去么?”他有点犹豫,可能是我在他讲经时表现实在太不好了。
我急忙点头:“我去,打死我也要去!”
这么热闹的比赛,这么代价高昂的惩罚,这么牛这么狂的论师,错过了岂不可惜?“哎,知道哪里有开赌的?赔率是多少?对开还是四六?”
他脸一黑,我赶紧刹住。
为了让他有更多精神应付明天的论战,我早早下了课。看他临走时都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喊住他,举着右掌伸到他面前:“还记得么?GIVEMEFIVE。”
他愣住,一时没反应过来。
“快点啊!”我挥挥掌示意,他终于明白过来,也同样伸出手掌。
重重地跟他击掌,气势汹汹地大喊:“GIVEMEFIVE,胜利必属小法师!”
收回手时呲牙咧嘴,击得太用力,手心发红了。他摊开右掌,也有些红印。却开怀地笑了,眉间愁云尽散。对着我肯定地点点头,恢复了一贯的从容。这是他今天晚上第一次笑,这个自信的笑容照得满室生辉,光彩溢转间,暖意融融。
第二天一早我居然没睡懒觉,早早就等在门口了。
这次辩论会在王宫大殿举行,我是第三次进来了,前两次当然是跟着那对高贵神秘的母子俩参加宴会。所以这次已经过了新鲜感,反正图也画了,名字也都命完了。这宫殿也就这么回事,规模不大,建筑一般,装饰简单。
不过,这次的场面还真是大。能坐下的除了辩论双方外,就只有国王和王后。其余人等都得站着,将大殿挤得水泄不通。
我知道辩论是早期宗派争夺民众的主要方式。在印度,辨经非常惨烈,失败者往往就会销声匿迹。有的人会割掉自己的舌头,有的人甚至不惜自杀。轻一点的,必须改换门庭,拜胜者为师。而胜利者则会一战成名,万众瞩目。结果当然是信徒云集,得到国王的尊崇和大量的布施,成为一代宗师。玄奘在西域和印度就赢过好几场辨论,名声大震。所以这场辩论,对于年少的丘莫若吉波来说,至关重要,难怪一贯镇定的他昨夜也会紧张。
主角登场了。红方是我们身披褐红色僧衣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翩翩少年年少有为的丘莫若吉波大法师,蓝方是身着浅蓝绒衣和尚不像和尚道士不像道士的中年大叔。这这这,年龄差距还不是一般的大啊。估计蓝方也这么想,因为大叔正拿鼻孔瞧着眼前虽然个子很高却身形单薄的少年。
两人同时领到了一块小木片,看了看,分别进入沉思状。五分钟后,鼓敲响了。只见两人迅速开始向对方发问,不过好像丘莫若吉波占了先机。年轻就是好,反应灵敏。两人语速都相当快,你讲一句对方马上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