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 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 1- 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生都讲了些什么?” 
“下午才开始讲课。”谆哥笑道,“上午只让告诉我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放学,什么时候休息。” 
“休息?”太夫人听着微怔,“离端午节还有半个月呢!” 
“端午节休息是端午节的,平时也休息。”谆哥道,“每个月初十、二十和三十都不上学。端午节、六月六、中元节、中秋、重阳、冬至、春节、清明……”谆哥扳指头一个一个的算,“都放假。” 
太夫人听的目瞪口呆,半晌才望着十一娘道:“这,这会不会太多了?” 
十一娘也觉得有点多。 
谁知谆哥却道:“不多,不多。先生说了。每个月的初十、二十、三十要洗头洗脸,端午节要看赛龙舟,六月六晒书,中元节要供奉祖先,中秋节要赏月,重阳节要登高,冬至要吃火锅,春节要休息,清明节要踏清。”他扬着小脸望着太夫人,眼角眉梢洋溢着快活,“先生还问我,燕京哪里可以看赛龙舟,到时候要带了我一起去看。” 
十一娘听着心中一动,笑道:“那先生也带你去登山、踏青吗?” 
“当然!”谆哥昂着头,挺了挺胸,“先生说了,有事弟子服其劳。到时候我要帮先生背书笸的。”又道,“祖母,燕京哪里能看赛龙舟?” 
太夫人就笑道:“西苑运河就有赛龙舟。” 
谆哥听了很认真地点了点头:“我等会去告诉先生去。免得他找不到地方。” 
赵先生当年曾在中山侯府坐馆,又怎么会不知道西苑运河每年五月初五有赛龙舟! 
十一娘笑道:“是先生让你来问的吗?” 
谆哥听了忙道:“不是,不是。是我想着先生不是燕京人,到时候我们去看龙舟,要是走错了地方怎么办?”语气十分的维护。 
太夫人和十一娘听着都笑了起来。 
正巧有丫鬟进来问饭摆到哪里,大家打住了话题,到东次间去吃了饭。 
太夫人让姚黄服侍谆哥去午觉,谆哥却要去双芙院。“……先生在做笛子。说是给我做的。” 
他拉着太夫人的衣袖扭来扭去,一副非去不可的样子。 
太夫人笑呵呵地应了,吩咐谆哥身边的丫鬟、婆子好生照料,让姚黄送着出了门。转头却敛了笑容,对十一娘道:“我们下午去看看!” 
是觉得谆哥对先生太过亲近了吧? 
既担心赵先生到时候挟谆哥插手徐家的事务,也怕天长日久徐令宜在谆哥心里失去了父亲的威严。 
十一娘含蓄地道:“侯爷是父亲,自然要有严父的模样。可谆哥毕竟还小,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有赵先生这样一个亦师亦友的人陪着,想来性情也会开朗些。再过几年,懂事了,也就知道孰是孰非了。” 
太夫人还是有些不放心:“还是去看看的好!” 
等太夫人午歇起来,十一娘就陪着太夫人去了双芙院。 
她们从徐令宜的外院房绕道去了双芙院正屋的后院。 
黑漆葵纹槅扇半开,谆哥正歪着小脑袋描红。有温和的声音提醒他:“坐直了。不然要成驼背的。走到哪里都要矮人一截。” 
谆哥听了笑嘻嘻地坐直了身子。 
十一娘扶着太夫人沿着墙角向左走了几步,看见一个穿着青色杭绸衣衫的修长背影,正背手而立望着谆哥。看见谆哥写得很认真,他笑着转身回到了自己书案前,正好被外面的人看了个清楚。 
三十来岁的年纪,皮肤白皙,眉清目秀,举手投足间轻柔大方,显得很斯文。 
太夫人看着微微点头,和十一娘回了内院。 
“看样子到不错。” 
十一娘听了笑着帮太夫人奉了茶。 
有小丫鬟进来禀道:“卓侍郎家的夫人亲自来给夫人送端午节的节礼了!” 
十一娘和太夫人不禁交换了一个眼神。 
“多半是为贞姐儿的事来的!”太夫人低声道。 
十一娘点了点头,辞了太夫人,在花厅见了卓夫人。 
卓夫人带了几把款式新颖的团扇,还带了些新鲜的桃子和李子。 
“是一点心意。” 
十一娘笑着收了。 
卓夫人问:“怎么不见大小姐?” 
“在屋里做针线呢!” 
卓夫人就提出来要见识见识:“一到燕京就听说夫人的手巧,大小姐既然跟着您,针黹上想来也非同一般。”很是坚持。 
十一娘笑着和她去了垂纶水榭。 
路上,卓夫人笑道:“我们家老爷最钦佩的人就是侯爷了,常常对妾身说,要不是有侯爷,我们家哪里有今天。让我多和夫人走动走动。只是我见识浅薄,有什么做得不妥当的,还请夫人多多指教才是。” 
姿态放得很低。 
“夫人太客气了!”十一娘谦虚道,“我年纪轻,应该多向夫人请教才是。” 
“我不过是比夫人痴长几岁罢了。”卓夫人笑道,“就是我们家老爷,也常怨我行事急躁欠稳妥。我以前还有些不服气,来了燕京之后才知道自己坐井观天,还是我们家老爷说的有道理。只盼着我们家大少爷能早些娶个能干媳妇回来。我也就能卸下这肩头的担子,一心一意把两个小的拉扯大了。”语气很是诚恳。 
十一娘只相信白纸黑字的条款,不相信口头的承诺。 
“卓夫人真是个有福气的。”十一娘和她寒暄,“过两年就可以做享清福了。” 
两人说着进了垂纶水榭。 
贞姐儿正在水榭的东间绣门帘子。见十一娘带了客人来,忙起身相迎。 
卓夫人看着绣品夸了贞姐儿半天,这才和十一娘去给太夫人请安。 
太夫人留她吃晚饭。 
卓夫人再三推辞,打道回府。 
太夫人就问十一娘:“都说了些什么?” 
十一娘把卓夫人的话告诉了太夫人。 
太夫人沉默半晌,道:“你看,卓夫人有几份真心?” 
滺滺書萌 uUtXt。coM 铨纹吇板越牍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章 熙熙(上) 字数:6255 
第三百一十八章熙熙(上) 
十一娘笑道:“有几份真心我看不出来,卓家真心想和我们结这门亲事却是真的。” 
太夫人微微翕首,道:“明天是陈阁老家娶媳妇吧?你到时候去了,不妨和李夫人、周三媳妇多说说话儿。把卓家想和我们结亲的事传出去!” 
十一娘有些诧异。 
太夫人笑道:“她今天又是亲自来送端午节礼,又是去看贞姐儿,别人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只怕以为我们两家好事将近。” 
十一娘恍然,笑道:“就算我和李夫人、周夫人说了些什么,那也是女人们说的话,算不得数。” 
“正是这个理。”太夫人笑道,“只是你也别说过了。免得婚事不成,把自己给陷了进去。” 
如果话说过了头,到时候婚事没成,大家不免会猜测她在家里没有说话权。 
十一娘笑着应“是”,有小厮进来:“白总管说,侯爷差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了。是让直接进来回话,还是派个妈妈去问?” 
太夫人笑道:“我都一把年纪了,让他直接进来回话吧!” 
小厮应声而去。屋里除了杜妈妈几个年过五旬的在一旁服侍,其他的人都避了。 
十一娘由琥珀陪着坐西次间。屋子里静悄悄的,厅堂里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虽是王家的旁枝,却是嫡房。祖父的时候曾帮着管过府里的内务。到了王公子父亲这一辈,兄弟五个,排行第二,做了福建布政使的就是王公子的五叔。王公子的父亲也曾中过秀才,后来科场上一直不太得意,五年前接了本房的生意,帮着管些内务。母亲是保定人,外家在当地也是名门望族。嫁过来后生了三女一子。为人恭谦温良,是妯娌间有名的贤德之人。三个女儿一个嫁到了保定,一个嫁了大理寺丞正李大人的侄儿,一个嫁了翰林院韩大人的儿子,都是正正经经、清清白白的人家。王老爷对王公子一向严谨,王公子年纪虽小,却举止沉稳。从前在王家族学里读书,后来跟着翰林院的韩大人读书。去年刚中了童生。身边有个从小服侍的丫鬟,比王公子大三岁。” 
太夫人赏了一两银子,打发去了。回头问十一娘:“你看怎样?” 
十一娘想着那个比王公子大三岁的丫鬟……心里又明白这个问题在太夫人等人眼里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她笑道:“也不知道孩子长得怎样?” 
“又不是要你这个时候就定下来。”太夫人听了笑道,“正好老四不在家,你也可以到处看看。”然后讲了一些结亲的趣闻,待谆哥下学,问了他几句上学的情况。 
谆哥答得眉飞色舞,十一娘放下心来。 
然后二夫人带着贞姐儿、徐令宽和五夫人带着歆姐过来。知道徐令宜有事出了门,大家也没有过多的惊讶,等徐嗣谕和徐嗣诫过来。一家人高高兴兴吃了饭,二夫人领着贞姐儿留下来服侍太夫人歇息,其他人各自回了屋。 
十一娘前脚刚进门,后脚文姨娘和乔姨娘过来了。 
两人给她请了安,十一娘就端了茶。 
乔莲房看着膝盖微曲,正要行礼退下,文姨娘却突然从衣袖里拿了两方帕子出来:“夫人,您看看这两方帕子怎样?” 
十一娘接了帕子。 
一块月白色绣着麻姑献寿,一块大红色凤栖梧桐。 
文姨娘上前几步走到了十一娘的面前,笑道:“是前两天收拾箱笼,想着还有两方帕子绣工不错,又想到夫人是精通这些。就特意找了出来。也不知道夫人喜欢不喜欢。” 
画案复杂,针工讲究,的确是难得的精品。 
怎么突然想到给自己送帕子? 
难道是因为徐令宜训斥秦姨娘的一番话? 
十一娘见乔莲房站在一旁,不好拒绝,笑着让琥珀收了:“贞姐儿这几天正在学女红,让她看看,也开开眼界。” 
文姨娘听了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夫人能用得上就好。”又道,“侯爷不在家,要不今天晚上我来值夜吧?” 
别说是十一娘了,就是满屋的丫鬟、婆子都面露惊讶。 
这态度是不是太卑恭了些? 
屋里的气氛顿时有些怪异。 
“夫人待我们一向宽厚,我们也要有些眼色才行。”文姨娘忙笑着解释,“实在是因为平常侯爷在家的时候和夫人有说不完的话,奴婢不好总在夫人面前走动。”她说着掩嘴一笑,瞥了乔莲房一眼。 
乔莲房微怔,嘴唇紧紧地抿成了一条线。 
“……今天是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