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学先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私学先生-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些惊讶,如此年轻,和自己一般大小竟然能如此受先生赞誉,可见见识非凡。
  还没等二兄弟和沈绛寒暄,就听得门外僧人通报:“翰林学士欧阳修前来叨扰。”
  二兄弟一阵慌乱,虽说这欧阳修现在的官职不大,却是文坛领袖,在文坛的声望极高,兄弟俩在汴梁讲学这么久,成效虽甚大却还未得到欧阳修亲自前来视察,只有寥寥贺文送来。所以现在欧阳修即将出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受宠若惊。
  “学生见过欧阳大学士。”周敦实竟然也将这个只大他10岁的人唤做老师,可见欧阳修这泰斗之位坚如磐石。
  “呵呵呵,都不必拘礼不必拘礼。”欧阳修长得颇让沈绛意外,是一个笑起来很秀逗的老头子,比张方平看起来更多了些可爱。几人寒暄了几句,沈绛注意到了,跟着欧阳修一起来的还有刚才分手的苏轼苏辙二兄弟,他俩也看见了沈绛,沈绛伸出两个手指头,摆了个“耶”的手势,这是只有他们三个还有小赵顼才知道的手势。看了沈绛在大师面前还这般泰然自若顽皮搞怪,连一向谨慎的苏轼都绷不住,冲他咧了个微笑。于是沈绛更是得意地笑得如沐春风。
  “听说二位贤侄近来在汴京讲《周易》,影响甚深。”欧阳修似是注意到了沈绛的小动作,看了他一眼,却没有点破。“对于《周易》我也有点研究:其说虽多,要其旨归,止於繋辞明吉凶尔,可一言而足也。凡此数说者,其略也。其馀辞虽小异而大旨则同者,不可以胜举也。谓其说出於诸家,而昔之人杂取以释经,故择之不精,则不足怪也。谓其说出於一人,则是繁衍丛脞之言也。其遂以为圣人之作,则又大缪矣。”
  沈绛听出欧阳修的意思就是周易并不是孔子一人所写,宋代以前都认为《易》是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欧阳修敢提出驳斥古人的说法,看来也对《易》身有研究。程家二兄弟也听出玄机,一时不敢做声。
  沈绛看气氛尴尬,手脚也不知道该放哪好,他想挪过去和小苏辙一起站,可是又怕自己一动惹人注意。
  “子谦,听说这子瞻子由都是出师于你?”呃,沈绛想缩起来都不行,欧阳大师亲自点名了,他急忙跪倒。“子谦见过欧阳大人。”沈绛实在想不出自己这身份应该叫他什么。
  “快起来,快起来,让我看看你。”沈绛想,这欧阳老头也够大胆的,私藏了死罪犯人不说,还当着这么多人亲热。
  “我果然没有看错人,你教的两个好孩子啊。”沈绛头一次看到站在欧阳修座位后笑得谦逊的苏轼,平时他都一副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德行,真是的,老酒鬼夸你你就成这样啊,区别对待,我平常也没少夸你啊。
  其实沈绛误会了苏轼笑的原因,苏轼是为自己给沈绛争了光而得意,又看到了沈绛唯唯诺诺,没了主意手足无措的样子,更加觉得好笑。
  沈绛瞪了他一眼,苏轼咳了一下,才收住笑。这又让欧阳修抓个正着;他觉得这师徒俩可真是有趣,有趣。
  不对啊,这欧阳修在应天府时沈清才不过12岁,现在他都25岁了,欧阳修不应该能认出他才对。
  
  “喂,你老实交代,是不是你带着老头子来找我的?”回驿站的路上,沈绛拽着苏轼的衣尾,自以为恶狠狠地问他。
  苏轼压根不理他,径自往前走,而小小的沈绛根本拉不住他,倒被他拉着走了很长一段路,无奈放弃这个不听话的大徒弟,过去拦过乖巧的小苏辙,沈绛巴着他,希望可以套出点东西。
  “酱酱,你别这样看着我,可怜巴巴的让人以为你没有吃饱饭一样。”呃,刚才欧阳修请大家吃饭,沈绛从穿过来,就没吃过什么好的,一般都是自己做才能满足自己的胃,到了汴梁可算吃到好吃的了,虽然是天清寺的斋饭,但是有着欧阳修的面子,饭也作得极其精细。沈绛开始还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后来实在是太好吃了,沈绛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开始狼吞虎咽了。
  “什么?吃成那样还没吃饱?”苏轼觉得刚才的晚宴真是噩梦,自家这先生真没吃相,还好那笑起来都能看到牙床的欧阳老头脑子秀逗,看了不仅不生气还津津乐道,不然可丢大人了。
  “切,还说,你们吃我做的饭的时候也很没吃相啊。”沈绛老大不乐意地嘟囔。
  “那是因为你做的好吃,这个又不好吃,酱酱没出息。”呃呃,沈绛真可怜,被自己疼爱的小孩子鄙视了。
  “对了,老头子对你们印象怎么样?”看样子应该还不错,作为第一印象这就够了。
  “不回去嘛不回去,我要逛我要逛。”最近这俩孩子都长大了,高高的个子让沈绛很有安全感,所以不自觉的就撒起娇来。宋朝以来取消了夜禁,所以夜市灯市超级热闹,沈绛总是打着体察民情的旗号,到处乱逛。
  沈绛左手挎着苏轼右手挎着苏辙,觉得自己能来到宋朝真是太太太爽了唐宋八大家见了四个,其中俩还是他学生,理学宗师周敦颐又和他称兄道弟,自己崇拜的偶像竟然和自己一般大小,对自己还尊敬有加,真是太幸福了。
  沈绛美颠颠儿地想着,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飞驰迩来的白色骏马。直到苏轼扑过来推开他和小苏辙,他才越过苏轼的肩膀看到白马上那鲜红的身影。突然没来由的心中一痛。
  沈绛突然大条地想到,汴梁的居民真是素质高,这样被飞驰的马匹撞翻了摊子都不抱怨,难道是习得性无助?
  “哎哎,不知道展大人那么着急的去哪,听说最近又有大案子了。”
  “哦,难怪一向沉稳的他,今天这样慌张。”周围的百姓一脸向往地看着骏马消失的地方,隐约还能看到那红色的衣袍。
  展大人?案子?开封有个包青天?天啊,快让沈绛晕过去吧。他们在讨论的那个冒失的人难道就是南侠展昭?沈绛记得历史上没有这个人啊。
  “先生你没事吧?”苏轼拉起沈绛和苏辙。当然没事,有辙儿当肉垫,舒服的很呢。这话沈绛当然不敢说出来,容易被扁,别看苏轼平常温文尔雅,对他可暴力着呢,尤其是在他蹂躏小苏辙的时候。哼护短的臭孩子,不过倒是个好哥哥。
  
  “别紧张,别紧张,不会就编。”沈绛在贡院门口拉着苏家这两兄弟的手说了这句,就去看别的考生了,这个时候可不能偏了向了,以免影响其他人的情绪。
  “先生比我们还紧张呢。”一个学生笑着对沈绛说,沈绛这才发觉自己脑门子上都是汗,已经是仲夏了,能不热么。
  “呵呵,我把你们那份都紧张完了,你们不就不紧张了么。”沈绛擦擦汗,眯着眼睛笑得和煦。“加油哦。”沈绛目送他们进去,自己则靠在树上,乘凉,这子谦的身子啊,还真有点缺乏锻炼呢。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苏轼第二,曾巩第三,宝贝辙儿第五,所以沈绛本应该没什么可紧张的。
  “人都进去半天了,你怎么还站在这?”沈绛听到声音突然回头,哎哟哟,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脖子真的好疼,还有心。
  赵宗实急忙搂过他,捏着他的脖子,“笨死了,这样都能扭到。啊!”沈绛气愤地拿赵宗实的脖子磨了牙,叫他一出现就毒舌,沈绛恶狠狠地想如果有朝一日我能吃了你,我肯定不吐骨头。哼!沈绛本能地一甩脖子,结果,“啊啊疼死了,呜呜呜。”他忘记了自己脖子刚才还在抽着筋。
  赵宗实一身朴素,明显是不想引人注意,拉着沈绛走在大街上,沈绛此时身边气压极低,要问为什么?
  半柱香之前,沈绛因为赵宗实拉着他在众目睽睽之下逛街感到不好意思,赵宗实却一脸无所谓,“反正看到你的人也会认为你是女扮男装,怕什么?”沈绛不信,于是就俩人打赌,结果逛了三条街都没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俩,沈绛真的真的很郁闷。
  “好了,不要气了,这样不是很好?”赵宗实抬起两人交握的手,可以明目张胆地牵手逛街是现代多少同志梦寐以求却遥不可及梦啊,小沈绛你就从了吧。
  沈绛脸红了红,想想也是,就由他去了,华灯初上,让沈绛想起了两人第一次见面的秦州城,也是这样的夏天,也是这样的街景,也是这样的微风拂面,那红衣风流在高头大马上,就那样生生挡在他面前,让人忆起时,就泛起微微笑意。
  
  果然,苏轼以《刑赏忠厚之至论》赢得了欧阳修的赞誉,可欧阳修以为是自家学生曾巩写的而没有录取为头甲,只区居第二;果然,另一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第三;果然,宝贝苏辙第五;果然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丁酉科状元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章衡取得;果然,沈子谦的身体不禁折腾,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倒在赵宗实怀里,生生在床上躺了一个月,病才好。
                  第十二章
  12。
  按照惯例,苏家二兄弟给主考欧阳修写了封谢函,苏轼那封就是惊艳四座,另欧阳修都汗颜的《谢欧阳内翰书》,里面除了诚恳朴实的感谢之词外,还有苏轼表示自己愿追随欧阳修,力整浮华萎靡的文风,言辞慷慨激昂,振奋人心,不过实质类似现在的整顿网络不良之风,SO,苏轼小朋友,这是对伟大文学的亵渎知道不。
  不过,当时这秀逗的欧阳修和一身正气的苏轼小朋友一拍既合,颇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一日父子隐然名动京师,苏式文章遂擅天下”。沈绛知道后这叫一个得意,在病床上都不往手舞足蹈,差点打翻了赵宗实手里喂过来的粥。
  “又是白粥啊,没有味儿,也不说放点菜和盐进去。”沈绛吧嗒吧嗒小嘴,都吃了半个月的白粥了,没病也吃出病了,更何况他这身体需要尽补,而不是调理。可是唐神医的话谁敢反驳呢,于是沈绛有苦也不敢说,只能无比哀怨地看着赵宗实。“等我好了,你带我吃盐酥鸭好不好?”赵宗实应允了他之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