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我的前半生 我的后半生(完结+番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鸾:我的前半生 我的后半生(完结+番外)-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膊桓叶
  幸运地是皇帝陛下此刻心思完全无暇顾及其他,径直走进东暖阁里室太皇太后的病榻前,不一会儿屏风后响起他的声音:“拿药来。”
  旁边侍药的宫女听到,战战兢兢地起身端起那还滚烫的药罐,倒了一小碗深褐色的药汁进桌上一个薄瓷带碟的小碗里。
  许是因为刚刚的虚惊,心里害怕,我见她端个碗慢慢地晃悠悠地走过来,两手微微发抖,走上前去托下她手上的药碗:“我来吧。”她僵白着脸挤出一丝笑退下了。
  玄烨端起碗,小心地舀了一勺放在嘴前吹吹,用舌尖试了下汤药的温度,等到凉了再亲手放到祖母嘴畔……可老祖宗一直在昏睡,嘴角溢出的汤药总是比咽下的多,等玄烨慢慢喂完这一小碗药,帮老祖宗搽嘴的蒙娃手上的绢帕已经换了五、六块了。
  他再看了眼脸色潮红的祖母,很安详,没有一丝痛苦,只是发烧,气息不匀,胸口起伏不定,典型的寒热症状。
  “刘胜芳、李颖滋,太皇太后病情如何?”喂完药,眼已是红了一圈的玄烨,隔着屏风轻问这两个新上任太医院左、右院判。
  “回皇上,臣等认为太皇太后染上的确是风寒症。如果……不过……”
  “但说无妨!是什么就是什么,朕要听真话,讲!”
  “太皇太后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最近病症反复,每每高热退去又有另一个高热来临,太皇太后身子已经不起……”刘太医这时顿了一下,也许是在斟酌言辞语句,我瞥眼见玄烨的左手死捏着那薄瓷药碗,紧张得手已起筋。
  “能康复么?”他问得很小心,很轻很轻。
  “奴才无能,对此苦无良策。眼下奴才能做的,只有稳定病情,延续时日,至于太皇太后能否康复,奴才实在没有把握。”
  “咯嚓”一声脆响,我只见玄烨左手紧捏成拳,血丝汩汩从指缝中涌出。
  “皇上!”
  “烨儿!”
  见他泛着红丝的双眼现在正聚集起快决堤的炽金光芒,他就要发作……眼中那让我熟悉的绝决光芒正如十几年以前,记得那天太医也同样在至尊的皇帝面前宣告对一个人病情的无奈,只不过,病榻上的人现在却不是当年的我。
  “太医只能治病,不能续命,烨儿。”轻轻地摊开他的手,把一块一块还带着他温热的鲜血的破瓷片小心地拈出。我的泪也犹如那最晶莹的珠,在他掌心滚落,霎时和他的鲜血融合在一起。
  他瞅瞅我的泪眼,再望向祖母的病榻,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虽克制了自己的怒意,但那更深切的悲痛继而袭来,那早已通红的眼眶不禁澘然泪下。
  “罢了,尔等就候在慈宁宫,随时待传,跪安吧。”
  我瞥了全公公一眼,只见他会意地轻点头,跟了那几位太监出去,一会儿功夫又带了位身背药箱的太医进来。
  “皇上不必哀伤。太皇太后这病虽乃衰老所致,非几副药就能养好,但并非一点希望也没有。太皇太后一生操劳为我大清立下了不朽功勋,上苍定回赐夫给太皇太后和皇上的。夏日闹旱,皇上不是去天坛祈雨,当天老天就给下雨了么。所以,老臣相信奇迹一定会出现,请皇上放心。”这太医为玄烨包好手上伤口安慰道。
  奇迹……也许现在就只能依靠出现奇迹了。
  除了祭天,祈雨外很少求神的皇帝陛下,当晚就素服步行去了天坛。可老天这次并未赏脸。
*
  “把朕的铺盖被褥都搬到慈宁宫来,在太皇太后的病榻前铺个毡子,朕要日夜守护。今后非重大奏折,就不必进呈御览了。”那日玄烨招来上书房的几个内阁大臣们宣旨要暂停早朝,要亲身昼夜侍侯祖母。
  转眼是深冬蜡月了,老祖宗的病时好时坏,高烧也时退时发,不过还是一味的昏睡,一个多月来从未醒来一次。生命完全靠一些流质的食物和参汤维系。
  晚上,玄烨席地而坐,隔幔静候。
  太皇太后的病榻前铺得有厚毡,上摆着一小几,他取过几封加急的奏折来阅。看他眉心越蹙越紧,猜也能猜到是哪些事儿,不是西北抚远大将军图海奏葛尔丹犯边就是几个御史联名弹劾明珠“卖官”。近日能让他烦心的除了担忧皇祖母的病不外就是这两件事了。
  听外面风声越发大了,似有人在大声呜咽一般,听着恕N医忻赏拊偃ゼ觳榱讼麓盎欠窆氐醚鲜担媸滞献孀诓¢讲嗟淖辖鸹鹇永锒嗉由狭思缚樘浚聿α思赶拢腔鹎恿⒖檀龃⒐狻
  “水、水……”虽然细若蚊吟,但是我知道我决计没有听错!赶紧跑到病榻前……
  吓……只见老祖宗已然睁开了双眼直着眼睛正瞪着我,嘴里梦呓般地说着。
  早已注意到我们这边动静的玄烨此刻撂开了奏折,忙不达迭地疾步过来,惊喜道:“皇祖母……”声刚出就哽咽。
  待侍侯老祖宗喝完外室当值的嬷嬷倒来的温水,玄烨伸手在祖母的额上试了试,“皇祖母醒了,烧也退了。”他笑得好开心。
  “我这就去传太医。”他的欣喜也感染了我,一个多月等待的这一刻终于来临。
  “苏麻……别去,你们俩今晚陪陪祖母。”老祖宗喘息地叫住了我,声音虽轻,但是听的很清晰。她不要我去叫太医?我不解地看向她……她怎么又叫起了我老名,苏麻……
  “我知道自己没多少时候了,人有生、老、病、死,世间万物大抵逃不了因缘这两个字,我看得开。”她轻道,说得极缓,但是清晰。见她眼神也清澈异常。
  “皇祖母别想这么多,不过偶染风寒,现在烧也退了,人也清醒了,皇祖母的病一定会好!”他搽搽眼角地泪,努力挤出一丝笑容安慰着祖母。
  她安详地笑了笑,苍老的手轻轻抚在伏在她身畔的孙儿的脸,目光充满慈爱。
  “我七十五岁了,玄烨,你也长大成人了。我见这大清江山后续有人,就算现在即刻死去,也能瞑目的。”她压压玄烨的手,不让他急着说话,轻轻喘息了下继续又道:“我这一生,最庆幸的事情就是有你这个孝顺的孙子,最得意的事情是我亲手扶上皇位的孙儿还把大清治理的稳如磐石,呵……呵呵,咳咳。”
  玄烨闻言眼泪扑棱棱地留下,润湿了榻前老祖宗身上的丝绸被面。
  “皇祖母为大清操碎了心,国家连连征战,好不容易停了战事,皇祖母却……孙儿不孝,没能让皇祖母安心享一天清福。”他语带沙哑悲从中来,伏在祖母榻前无声地痛苦。
  她拍拍孙子的手:“做人做到‘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做到这三点就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自小到大我见你做得极好,比你父亲、比你祖父都更有圣君的行事风范。你不必自责,祖母已经很开心,真的……有你这个孙儿我真的很开心。”
  此刻窗外的北风象无数人在同时哭泣,大得就要要盖过她的话语。听她喘息声越来越大,说话也断断续续,有气无力,除了那眼焕出的光彩……我跪在烨儿后侧,看着老祖宗脸上那朵虚幻的微笑突然有个认知,难道这是她的……回光返照?
  “可……这辈子我觉得最痛心,最对不起的……是你的皇阿玛。想想当初,太宗皇帝驾崩的那个夜晚,多尔衮一直想继位,豪格也想登基,我眼见着一场大难就要降临。一旦……一旦血染宫闱,别……别说有现在这个“大清”……咳咳……”
  “皇祖母,别再说了,好好休息要紧,改天再说吧,孙儿都知道!”见她喘息不停,双眼含泪,玄烨用手帕替她拭去,劝道。
  “后面的事……后面的事,皇祖母是迫不得已啊!呜呜……我作为女人为了爱新觉罗的这个江山我什么都能做,可是就是苦了你皇阿玛了……可是他为什么长大了就不理解我的苦楚呢?现在烨儿你已经很出息,江山更稳,帝国更大,就算去九泉我也有脸见列祖列宗了!可是,为什么一想这事,我的心那就象有万箭在穿一样,为什么那么那么疼呢?”
  听到她话里那么多个“可是”作为女人我了解她的痛是什么,她为帝国付出了一切她的所有,包括名节……老祖宗真的很伟大,换做别人在当时那个环境不一定有人比她做的更好。听她说痛,我的心此刻也跟着痛起来,真的很痛……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老祖宗情绪很激动,剧烈的咳嗽了一阵,玄烨忙拍着她的背哽咽道:“皇祖母,孙儿都知道,别说了,您休息吧。”
  “还有一……件事,祖母不想葬于盛京。祖母愿……永远看顾你和你皇阿玛,生前为你们看顾江山,死后为你们看顾陵园。”
  “不!皇祖母,不!你为大清耗尽了心血,最终却不能葬于祖坟,这不是让孙儿不孝么?孙儿又怎么忍心!”
  “听我说完……祖母愿意葬在你和你父亲的陵寝侧,哀家从来不求人,如果你还孝顺,就按照祖母吩咐的去做,乖……”
  看着老祖宗安详平静带笑的脸,我瞬间明白了她的心事……这个缠绕着大清帝国最伟大的女人近半个世纪的心事……
  她定是当年为了社稷和儿子下嫁过当时权倾一时的多尔衮了,大清历代皇后或皇太后哪个不与自己丈夫合葬啊,可她若是葬于盛京自己丈夫皇太极的陵墓,定会遭到反对、诋毁与猜忌。即使凭她孙儿玄烨的帝威定能按照祖制安葬她于盛京,可对后世子孙来所,这却是个难言的尴尬。她是选择了一条既不损皇室的尊严,又不让孙子为难的办法……那就是再一次牺牲自己来维护皇室那无上荣光的天威与尊严。
  孝顺的玄烨此刻悲痛不能自已,以眼神和他祖母博弈……只见两颗硕大硕大的泪珠从老祖宗的眼里滚落……
  玄烨见此痛哭出声,不甘心地微微点头……泪眼模糊中我瞅向他侧面,他是最了解自己祖母的不是么?这大概是他权宜之计吧,毕竟他最做不到的是拂逆他祖母的话。
  “烨儿……如果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